第22章 關於戰場的詩
三國:開局係統加霸王傳承 作者:落葉吱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人正是蔡邕和盧植。
蔡邕身著淡藍色長袍,慈眉善目,舉手抬足間儒雅非凡,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盧植身穿黑色金邊長袍,身材魁梧高大,留有長須,目光極具威嚴,身長八尺,腰間佩戴長劍。
兩人雖然都是大儒,但不同的是盧植還身負高強武藝,可謂是文武雙全,所以眉目間總有一股肅殺之意,讓人不敢直視。
“見過蔡大儒,盧大儒......”
所有名士見到來人紛紛拱手拜見,以示尊重。
兩人在文壇上的地位極高,想要拜他們為師的人數不勝數。
蔡邕哈哈一笑,說道:“諸位俊傑無需多禮,諸位能應老夫相邀而來,老夫甚是感激,今日府上聚集了眾多年輕一代的俊傑,吾等以文會友,最後選出十首最佳的詩詞,吾會將其收錄典籍之中。”
“什麽?這可是莫大的榮幸啊!若是能被蔡大儒收錄,定能名留青史。”
“不錯不錯!蔡大儒的手寫的典籍一定會被後世奉為聖賢書,如果我們的詩詞可以收錄其中,當然會名留青史。”
“是的,要是我的詩也能被收錄其中該有多好啊!”
蔡邕的話使得人群騷動起來,他們雙眼放光,似乎有些迫不及待要展示自己的才華了。
“老夫知道大家都已經在摩拳擦掌了,讓吾等移步正堂,老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吃食,美酒,讓吾等開懷暢飲,頌吟天地。”
“多謝蔡大儒......”所有人齊齊開口。
隨後二三十號人浩浩蕩蕩地朝著正堂走去,期間有一個極其漂亮的“公子”帶著一個仆從加入進去。
兩分鍾後眾人紛紛落座大堂,因為考慮到有一些俊傑會自發而來,蔡邕多準備了幾張桌子。
袁術袁紹兄弟坐在一桌,曹操和蘇銘坐在一桌,郭嘉和荀彧坐一桌,他們也是最靠前的位置。
還有就是何鹹、陳宮、楊修等人也是坐在前麵的。
落座後蔡邕先讓大家享用美食,並沒有著急讓他們作詩。
良久,蔡邕開口道:“今日吾等會定三個主題,諸位俊傑圍繞主題作詩,讓我們有請子幹兄為大家出題。”
“啪啪啪......”
話音落下蘇銘、曹操等人紛紛鼓起掌來。
盧植聞言開口道:“應伯喈兄相邀,今日見到我大漢的俊傑,老夫心甚慰,大漢有你們,國威定當如日中天,終有一天會萬國來朝!”
“啪啪啪......”
“現在外族對我大漢虎視眈眈,老夫就以沙場為主題,也讓老夫看看爾等心中的抱負。”
“好,陳某先來!”
這時一個身著華服的錦衣公子站了起來,他乃是太中大夫陳藩之子。
“原來是陳子遠,據說他的才學不凡,今日倒能見識一番。”
“是真是假,今日一看便知!”
後麵的幾桌低聲議論著,蘇銘、曹操等人紛紛望去。
隻見陳逸皺眉沉思片刻,出聲道:“千軍萬馬欲壓城,金戈鐵馬戰鼓鳴。”
此句一出,眾人皆驚,就連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好氣魄!”
陳逸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蔡邕點評道:“好,子遠賢侄短短兩句就將戰場上的緊張形勢表達出來,卻又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即使敵軍有千軍萬馬,吾等依舊堅守城池,雷動戰鼓。”
“多謝叔父盛讚!”
楊修見陳逸大出風頭,豈能示弱,兩人對視一眼,火花四濺。
他當即起身,朗聲道:“烽火連天燃邊疆,戰士浴血守邊關。”
盧植點頭道:“妙,直接將戰爭的殘酷本質體現出來,又把將士視死如歸的決心完美表達出來,德祖賢侄寫的不錯!”
“多謝盧叔父!“楊修拱手道。
其餘人見狀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時間佳句頻出,現場熱鬧不已。
蘇銘轉頭笑道:“孟德不作詩一首嗎?”
“操見過淩雲兄的才華,實在不敢班門弄斧啊!”
“這可不是我認識的孟德兄啊!你怎會懼怕他人?”
曹操聞言內心一震,是啊!他曹孟德又豈能懼怕他人?
“哈哈哈,多謝淩雲兄指點迷津!”曹操大笑一聲,麵向眾人道:“殺聲震天驚雲霄,血染旌旗展豪情。”
盧植聞言目光一凝,望向曹操,出聲道:“早聞騎都尉曹孟德才學不凡,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多謝盧公誇讚!”
“小......公子,這些人都好厲害的樣子啊!”坐在後麵的玉瑩小聲道。
“是不錯!可是蘇公子為何不作詩呢?難道他不擅詩詞?”蔡琰喃喃道。
“公子,蘇公子或許還沒想出手呢!我們等等看便是。”
“有道理,我們接著看看!”
蔡邕點頭道:“曹都尉這兩句可謂是將戰場上的肅殺之意展現的淋漓盡致啊!又將戰士不畏生死的豪情壯誌完美表達,實在是妙!”
“多謝伯喈先生誇讚!”曹操拱手道。
接下來又有幾人作出詩句,但都平平無奇,尤其是前麵出了幾句優秀絕句的情況下。
曹操笑道:“淩雲兄,你可不能藏拙了啊!”
“我在等本初兄和公路兄作詩完畢,可是他們遲遲沒有動口。”
他們兩人坐在對麵,老神在在地喝酒,絲毫沒有出手的意思。
“本初兄沒出手操可以理解,公路兄可以忍住不出風頭操實在沒想到。”
“孟德兄的意思是?”
蘇銘也知道他們為何沒有作詩了,是怕被他橫壓一頭。
幾人一起喝過酒,自然知道蘇銘的才華實力,因此或許想等他先出手,之後再斟酌要不要出手。
想到蘇銘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朗聲道:“蘇某來一首,請大家點評。”
盧植、蔡邕兩人聞言紛紛轉過頭去,卻認不出此人,內心雖然疑惑,但卻沒有說什麽。
後座的蔡琰聞言美眸一亮,緊張地看著蘇銘,期待他能作出傳世名句。
“公子,蘇公子要作詩啦!”玉瑩激動道。
“咳咳......本公子聽到了,不必如此興奮。”
楊修、陳逸等人紛紛看向蘇銘,他們都不認識他,但是能和曹操坐在一起,且與袁氏兄弟極其熟絡,相比極其不凡。
蔡邕身著淡藍色長袍,慈眉善目,舉手抬足間儒雅非凡,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盧植身穿黑色金邊長袍,身材魁梧高大,留有長須,目光極具威嚴,身長八尺,腰間佩戴長劍。
兩人雖然都是大儒,但不同的是盧植還身負高強武藝,可謂是文武雙全,所以眉目間總有一股肅殺之意,讓人不敢直視。
“見過蔡大儒,盧大儒......”
所有名士見到來人紛紛拱手拜見,以示尊重。
兩人在文壇上的地位極高,想要拜他們為師的人數不勝數。
蔡邕哈哈一笑,說道:“諸位俊傑無需多禮,諸位能應老夫相邀而來,老夫甚是感激,今日府上聚集了眾多年輕一代的俊傑,吾等以文會友,最後選出十首最佳的詩詞,吾會將其收錄典籍之中。”
“什麽?這可是莫大的榮幸啊!若是能被蔡大儒收錄,定能名留青史。”
“不錯不錯!蔡大儒的手寫的典籍一定會被後世奉為聖賢書,如果我們的詩詞可以收錄其中,當然會名留青史。”
“是的,要是我的詩也能被收錄其中該有多好啊!”
蔡邕的話使得人群騷動起來,他們雙眼放光,似乎有些迫不及待要展示自己的才華了。
“老夫知道大家都已經在摩拳擦掌了,讓吾等移步正堂,老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吃食,美酒,讓吾等開懷暢飲,頌吟天地。”
“多謝蔡大儒......”所有人齊齊開口。
隨後二三十號人浩浩蕩蕩地朝著正堂走去,期間有一個極其漂亮的“公子”帶著一個仆從加入進去。
兩分鍾後眾人紛紛落座大堂,因為考慮到有一些俊傑會自發而來,蔡邕多準備了幾張桌子。
袁術袁紹兄弟坐在一桌,曹操和蘇銘坐在一桌,郭嘉和荀彧坐一桌,他們也是最靠前的位置。
還有就是何鹹、陳宮、楊修等人也是坐在前麵的。
落座後蔡邕先讓大家享用美食,並沒有著急讓他們作詩。
良久,蔡邕開口道:“今日吾等會定三個主題,諸位俊傑圍繞主題作詩,讓我們有請子幹兄為大家出題。”
“啪啪啪......”
話音落下蘇銘、曹操等人紛紛鼓起掌來。
盧植聞言開口道:“應伯喈兄相邀,今日見到我大漢的俊傑,老夫心甚慰,大漢有你們,國威定當如日中天,終有一天會萬國來朝!”
“啪啪啪......”
“現在外族對我大漢虎視眈眈,老夫就以沙場為主題,也讓老夫看看爾等心中的抱負。”
“好,陳某先來!”
這時一個身著華服的錦衣公子站了起來,他乃是太中大夫陳藩之子。
“原來是陳子遠,據說他的才學不凡,今日倒能見識一番。”
“是真是假,今日一看便知!”
後麵的幾桌低聲議論著,蘇銘、曹操等人紛紛望去。
隻見陳逸皺眉沉思片刻,出聲道:“千軍萬馬欲壓城,金戈鐵馬戰鼓鳴。”
此句一出,眾人皆驚,就連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好氣魄!”
陳逸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蔡邕點評道:“好,子遠賢侄短短兩句就將戰場上的緊張形勢表達出來,卻又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即使敵軍有千軍萬馬,吾等依舊堅守城池,雷動戰鼓。”
“多謝叔父盛讚!”
楊修見陳逸大出風頭,豈能示弱,兩人對視一眼,火花四濺。
他當即起身,朗聲道:“烽火連天燃邊疆,戰士浴血守邊關。”
盧植點頭道:“妙,直接將戰爭的殘酷本質體現出來,又把將士視死如歸的決心完美表達出來,德祖賢侄寫的不錯!”
“多謝盧叔父!“楊修拱手道。
其餘人見狀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時間佳句頻出,現場熱鬧不已。
蘇銘轉頭笑道:“孟德不作詩一首嗎?”
“操見過淩雲兄的才華,實在不敢班門弄斧啊!”
“這可不是我認識的孟德兄啊!你怎會懼怕他人?”
曹操聞言內心一震,是啊!他曹孟德又豈能懼怕他人?
“哈哈哈,多謝淩雲兄指點迷津!”曹操大笑一聲,麵向眾人道:“殺聲震天驚雲霄,血染旌旗展豪情。”
盧植聞言目光一凝,望向曹操,出聲道:“早聞騎都尉曹孟德才學不凡,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多謝盧公誇讚!”
“小......公子,這些人都好厲害的樣子啊!”坐在後麵的玉瑩小聲道。
“是不錯!可是蘇公子為何不作詩呢?難道他不擅詩詞?”蔡琰喃喃道。
“公子,蘇公子或許還沒想出手呢!我們等等看便是。”
“有道理,我們接著看看!”
蔡邕點頭道:“曹都尉這兩句可謂是將戰場上的肅殺之意展現的淋漓盡致啊!又將戰士不畏生死的豪情壯誌完美表達,實在是妙!”
“多謝伯喈先生誇讚!”曹操拱手道。
接下來又有幾人作出詩句,但都平平無奇,尤其是前麵出了幾句優秀絕句的情況下。
曹操笑道:“淩雲兄,你可不能藏拙了啊!”
“我在等本初兄和公路兄作詩完畢,可是他們遲遲沒有動口。”
他們兩人坐在對麵,老神在在地喝酒,絲毫沒有出手的意思。
“本初兄沒出手操可以理解,公路兄可以忍住不出風頭操實在沒想到。”
“孟德兄的意思是?”
蘇銘也知道他們為何沒有作詩了,是怕被他橫壓一頭。
幾人一起喝過酒,自然知道蘇銘的才華實力,因此或許想等他先出手,之後再斟酌要不要出手。
想到蘇銘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朗聲道:“蘇某來一首,請大家點評。”
盧植、蔡邕兩人聞言紛紛轉過頭去,卻認不出此人,內心雖然疑惑,但卻沒有說什麽。
後座的蔡琰聞言美眸一亮,緊張地看著蘇銘,期待他能作出傳世名句。
“公子,蘇公子要作詩啦!”玉瑩激動道。
“咳咳......本公子聽到了,不必如此興奮。”
楊修、陳逸等人紛紛看向蘇銘,他們都不認識他,但是能和曹操坐在一起,且與袁氏兄弟極其熟絡,相比極其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