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劉宏的震驚
三國:開局係統加霸王傳承 作者:落葉吱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仲道聞言麵色一變,出聲道:“我還沒輸,這首詩肯定不是姓蘇的自己作的。”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似的看著他,有的甚至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蔡邕麵色一沉道:“仲道賢侄,你說這話可有根據?”
“就像蔡叔父說的,這首詩暮氣沉沉,想他蘇淩雲年紀不過十八爾,如何作的出來?至於遊曆山河,簡直可笑!”
曹操哈哈大笑一聲,質問道:“那不知衛公子可有讀過這首詩?還是說這等絕詩會默默無聞?”
“這......”
衛覬站了出來,說道:“諸位息怒,家弟不是這個意思,隻是有這個疑惑罷了。”
“哼,那你們可知淩雲公子方才已經作出了兩首足以傳頌的千古的詩?還在這裏大言不慚。”蔡琰嬌哼一聲。
“什麽?”
衛仲道聞言瞪大了雙眼,千古絕句是大白菜嗎?這麽容易出現?
幾人爭論的時候,位於洛陽城的中央之地,也就是大漢皇宮深殿。
一個身著皇袍的男子慵懶地躺在寬厚的大床上,男子不過三十歲的年紀,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眼眶凹陷。
男子正是當今皇帝劉宏,想來平日裏對於閨房之樂沒有什麽節製。
“啟稟陛下,這是蔡邕蔡大人府上作出的詩句。”一個小太監小跑進去,雙膝跪倒在地。
“哦?快呈上來!”
話音落下來人將紙張遞給劉宏旁邊的一個老太監,他就是十常侍之一的張讓。
他身穿黑色長袍,眉眼細小,皮膚褶皺,臉上沒有任何胡須。
張讓輕聲說道:“陛下,奴才給您朗誦如何?”
劉宏緩緩點頭,說道:“好,那就交給讓父了。”
張讓聞言恭敬施禮,隨後攤開手中的白紙,念起其中的詩句。
劉宏聽得連連點頭,笑道:“不愧是朕大漢的年輕才俊,果真不凡。”
他也是喜歡詩詞的人,甚至寫了不少詩句。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嗯?劉宏聽到這首詩的第一句的時候雙眼一亮,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讓父,快拿過來給朕瞧瞧!”劉宏急忙道。
張讓聞言將手中的紙張交給了劉宏。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哈哈哈,妙啊!妙啊!此人一定是我大漢的良臣。”
劉宏反複閱讀蘇銘的詩句,最後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這蘇銘正是奴才剛剛給您蓋章的那人。”張讓出聲道。
“哦?讓父是說......琢郡太守蘇銘?”劉宏說著翻開了之前的奏折。
“是的,陛下,這蘇淩雲沒有選擇富庶中原之地,而是選擇幽州的苦寒之地,想來就是要報效國家。”
“哈哈,說的是啊!看他的詩句,字裏行間透露著肅殺之意,更是準備替朕分憂,實在是難得的忠誠啊!”
“不錯,陛下您看,他還作出了一首關於春天的詩句,也是非凡。”
“嗯,蘇淩雲才學非凡,又有報效國家,替朕分憂的心思,朕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啊!”
“陛下可是要加封人家?”
“不錯,朕正有此意,既然蘇淩雲選擇幽州苦寒之地,朕就加封他為鎮北將軍,替朕鎮守北疆,讓胡人不敢進犯朕的大漢。”
“陛下聖明,蘇淩雲一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的。”
劉宏大手一揮道:“好,擬旨!即刻送往蔡府,加封蘇淩雲!”
話音落下張讓開始幫忙研墨,劉宏念,他寫!
“朕念蘇淩雲一片赤膽忠心......”
幾分鍾後張讓便寫完了,緊接著讓人去蔡邕府上宣讀聖旨!
......
蔡府!
衛仲道在聽了蘇銘之前所作的詩句後徹底絕望了,簡直不是人啊!
蔡邕出聲道:“既然仲道賢侄已經認了,老夫與你父親的口頭婚約就此作罷,爾等帶來的珠寶原路帶迴吧!”
衛覬急忙道:“叔父,您是否再斟酌一下?”
衛仲道沉聲道:“兄長,願賭服輸,是我技不如人,無需多說了。”
袁紹點頭道:“這話說的倒像樣,沒有辱沒世家的臉麵。”
“兄長,我們走吧!”
“兩位賢侄不在府上居住一宿?雖然沒有婚約,但老夫依舊是你們的叔父。”
衛覬拱手道:“多謝叔父,不過我們已經住在客棧之中,行李也在那裏,就不打擾叔父了。”
“好吧!若是需要老夫幫忙的盡管說!”
兩人聞言對蔡邕施了一禮,隨後帶著仆人離去。
來的時候意氣風發,走的時候背影蕭瑟不已,充滿了落寞之色。
蔡琰美眸閃爍著驚喜之意,她終於不用嫁給衛仲道了,心裏的大石也落了下去。
蔡邕朗聲道:“諸位,出了一個小小插曲,讓詩詞大會繼續如何?”
袁紹出聲道:“當然,一切聽蔡大儒的。”
於是詩詞大會繼續,接下來蘇銘沒有再度出手,讓其餘人施展才華,不然他們都不敢站出來作詩。
楊修等人見狀對蘇銘露出了一抹感激之色。
若是就此結束,他們就相當於走了一個過場,傳出去可丟死人了。
蔡邕和盧植依舊點評眾人的詩句,寫的好的都被他們羅列起來,納入典籍的候選名單。
至於蘇銘的作的三首詩,已經被他們敲定了,這是無需置疑的。
這時曹操有感而發,作出了一首堪比絕句的詩詞,收到蔡邕二人的大肆讚賞。
蘇銘笑道:“孟德兄這首詩非常妙,將景物描繪的極其細膩,又寄托自己的誌向於其中,絕對可以名留千古。”
“哈哈,能得到淩雲兄的認可,操已經很滿足了,至於流傳千古的事情,交給後世之人吧!”
“噠噠噠......”
此時外麵傳來一陣密密麻麻的腳步聲。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隻見十多個人一起跑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名太監。
“聖旨到......”
為首的太監還未跨進大門,尖細的聲音便傳了進來。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似的看著他,有的甚至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蔡邕麵色一沉道:“仲道賢侄,你說這話可有根據?”
“就像蔡叔父說的,這首詩暮氣沉沉,想他蘇淩雲年紀不過十八爾,如何作的出來?至於遊曆山河,簡直可笑!”
曹操哈哈大笑一聲,質問道:“那不知衛公子可有讀過這首詩?還是說這等絕詩會默默無聞?”
“這......”
衛覬站了出來,說道:“諸位息怒,家弟不是這個意思,隻是有這個疑惑罷了。”
“哼,那你們可知淩雲公子方才已經作出了兩首足以傳頌的千古的詩?還在這裏大言不慚。”蔡琰嬌哼一聲。
“什麽?”
衛仲道聞言瞪大了雙眼,千古絕句是大白菜嗎?這麽容易出現?
幾人爭論的時候,位於洛陽城的中央之地,也就是大漢皇宮深殿。
一個身著皇袍的男子慵懶地躺在寬厚的大床上,男子不過三十歲的年紀,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眼眶凹陷。
男子正是當今皇帝劉宏,想來平日裏對於閨房之樂沒有什麽節製。
“啟稟陛下,這是蔡邕蔡大人府上作出的詩句。”一個小太監小跑進去,雙膝跪倒在地。
“哦?快呈上來!”
話音落下來人將紙張遞給劉宏旁邊的一個老太監,他就是十常侍之一的張讓。
他身穿黑色長袍,眉眼細小,皮膚褶皺,臉上沒有任何胡須。
張讓輕聲說道:“陛下,奴才給您朗誦如何?”
劉宏緩緩點頭,說道:“好,那就交給讓父了。”
張讓聞言恭敬施禮,隨後攤開手中的白紙,念起其中的詩句。
劉宏聽得連連點頭,笑道:“不愧是朕大漢的年輕才俊,果真不凡。”
他也是喜歡詩詞的人,甚至寫了不少詩句。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嗯?劉宏聽到這首詩的第一句的時候雙眼一亮,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讓父,快拿過來給朕瞧瞧!”劉宏急忙道。
張讓聞言將手中的紙張交給了劉宏。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哈哈哈,妙啊!妙啊!此人一定是我大漢的良臣。”
劉宏反複閱讀蘇銘的詩句,最後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這蘇銘正是奴才剛剛給您蓋章的那人。”張讓出聲道。
“哦?讓父是說......琢郡太守蘇銘?”劉宏說著翻開了之前的奏折。
“是的,陛下,這蘇淩雲沒有選擇富庶中原之地,而是選擇幽州的苦寒之地,想來就是要報效國家。”
“哈哈,說的是啊!看他的詩句,字裏行間透露著肅殺之意,更是準備替朕分憂,實在是難得的忠誠啊!”
“不錯,陛下您看,他還作出了一首關於春天的詩句,也是非凡。”
“嗯,蘇淩雲才學非凡,又有報效國家,替朕分憂的心思,朕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啊!”
“陛下可是要加封人家?”
“不錯,朕正有此意,既然蘇淩雲選擇幽州苦寒之地,朕就加封他為鎮北將軍,替朕鎮守北疆,讓胡人不敢進犯朕的大漢。”
“陛下聖明,蘇淩雲一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的。”
劉宏大手一揮道:“好,擬旨!即刻送往蔡府,加封蘇淩雲!”
話音落下張讓開始幫忙研墨,劉宏念,他寫!
“朕念蘇淩雲一片赤膽忠心......”
幾分鍾後張讓便寫完了,緊接著讓人去蔡邕府上宣讀聖旨!
......
蔡府!
衛仲道在聽了蘇銘之前所作的詩句後徹底絕望了,簡直不是人啊!
蔡邕出聲道:“既然仲道賢侄已經認了,老夫與你父親的口頭婚約就此作罷,爾等帶來的珠寶原路帶迴吧!”
衛覬急忙道:“叔父,您是否再斟酌一下?”
衛仲道沉聲道:“兄長,願賭服輸,是我技不如人,無需多說了。”
袁紹點頭道:“這話說的倒像樣,沒有辱沒世家的臉麵。”
“兄長,我們走吧!”
“兩位賢侄不在府上居住一宿?雖然沒有婚約,但老夫依舊是你們的叔父。”
衛覬拱手道:“多謝叔父,不過我們已經住在客棧之中,行李也在那裏,就不打擾叔父了。”
“好吧!若是需要老夫幫忙的盡管說!”
兩人聞言對蔡邕施了一禮,隨後帶著仆人離去。
來的時候意氣風發,走的時候背影蕭瑟不已,充滿了落寞之色。
蔡琰美眸閃爍著驚喜之意,她終於不用嫁給衛仲道了,心裏的大石也落了下去。
蔡邕朗聲道:“諸位,出了一個小小插曲,讓詩詞大會繼續如何?”
袁紹出聲道:“當然,一切聽蔡大儒的。”
於是詩詞大會繼續,接下來蘇銘沒有再度出手,讓其餘人施展才華,不然他們都不敢站出來作詩。
楊修等人見狀對蘇銘露出了一抹感激之色。
若是就此結束,他們就相當於走了一個過場,傳出去可丟死人了。
蔡邕和盧植依舊點評眾人的詩句,寫的好的都被他們羅列起來,納入典籍的候選名單。
至於蘇銘的作的三首詩,已經被他們敲定了,這是無需置疑的。
這時曹操有感而發,作出了一首堪比絕句的詩詞,收到蔡邕二人的大肆讚賞。
蘇銘笑道:“孟德兄這首詩非常妙,將景物描繪的極其細膩,又寄托自己的誌向於其中,絕對可以名留千古。”
“哈哈,能得到淩雲兄的認可,操已經很滿足了,至於流傳千古的事情,交給後世之人吧!”
“噠噠噠......”
此時外麵傳來一陣密密麻麻的腳步聲。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隻見十多個人一起跑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名太監。
“聖旨到......”
為首的太監還未跨進大門,尖細的聲音便傳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