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拿下辰韓
三國:開局係統加霸王傳承 作者:落葉吱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辰韓邊界!
夜幕降臨,天空中繁星點點,月亮在這種幽暗之地顯得格外明亮。
“主公,戰場已經打掃完畢!”典韋拱手道。
“好,休息一晚,明日前往辰韓王庭!”蘇銘點頭道。
“是,主公!”
隨後所有士兵進入城內休息,蘇銘依舊吩咐他們不得隨意搶奪百姓的東西。
隻要對方願意主動投降,他都不會趕盡殺絕。
他會用另外一種方法侵蝕對方的心智,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是大漢的人。
第二天蘇銘整裝待發,率領大軍深入辰韓腹地,很快便抵達了第一個城池。
隻見前方的城池城門大開,城門口站立著許多辰韓將領和士兵。
“主公,他們怎麽打開城門了?是不是有詐?”就連憨憨的典韋都感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吾等上前一探便知,辰韓的大部分主力都已經被吾等斬殺,他們也掀不起什麽浪花了。”蘇銘笑道。
“主公說的對!”
等蘇銘等人靠近後,為首的中年人開口道:“尊敬的刺史大人,我家王上下了命令,辰韓願意投降大漢,懇請刺史大人饒吾等一命。”
“可,帶路吧!”蘇銘淡淡道。
這也在他的預料之中,辰韓已經沒有一戰之力,反抗隻會讓更多人死去,投降反而是最明智的選擇。
一個時辰後,蘇銘的大軍抵達辰韓王城。
李辰光率領王公貴族站在城門口迎接蘇銘的大軍。
“想必您就是尊貴的幽州刺史了,吾乃是辰韓國王李辰光。”一旁的六曹正郎宋閔浩為其翻譯著。
“不錯,本官就是幽州刺史,現在辰韓歸入幽州【平樂郡】,你可有異議?”蘇銘淡淡道。
“沒有,吾既已決定投降,自然遵從大人的一切指示。”
“很好!”蘇銘聞言點點頭,出聲道:“惡來,率軍進入城中,接手所有城防。”
“是,主公!”典韋拱手道。
隨後率領五千多人進入城中,將所有的城門守衛替換。
蘇銘則率領下屬來到了王庭宮殿之中,開口道:“李辰光,現在有兩個事情需要你去做。”
“請大人吩咐!”
“第一,廢掉辰韓語言,全部使用大漢語言交流,所有人不得違背。”
宋閔浩翻譯過後,頓時出現了一陣騷亂。
樸義鎮出聲道:“大人萬萬不可,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殊性,文化語言更是一個地方的象征,大人作廢辰韓語言相當於把這個地方的特色抹去了......”
他接連說了很多,一旁的宋閔浩為他翻譯著。
“本官下的是命令,不是在跟你們商量。”蘇銘冷聲打斷,“大漢不需要辰韓的文化特殊,大漢的文化足夠你們學一輩子了。”
這話一出所有人的臉上都變得難看起來,他們都是聰明人,瞬間就可以猜出對方想要幹什麽。
“現在說第二條,辰韓所有的書籍在三天內全部焚燒,所有私藏書籍者,一旦發現,格殺勿論,誅連九族。”
李辰光臉色難看道:“大人,辰韓沒有書籍傳承,多年後豈不是大字不識?”
蘇銘淡淡道:“這你們無需擔憂,將辰韓納入幽州,你們以後就是大漢的人,本官會命人送來書籍,讓爾等學習天朝文化。”
金牧申、金智賢等人內心震驚對方的手段,但此時反抗的話又隻有死路一條。
他們用辰韓語言低聲交流著,表達著心中的不滿。
“本官已經說過了,不得使用辰韓語言,從現在開始,不會大漢語言你就當一個啞巴,不要開口說話。”
蘇銘冰冷的聲音在整個大殿響起,把他們嚇的渾身一哆嗦。
“是,大人......”所有人用著蹩腳的大漢語言迴應。
很快城內貼出告示,其他城池乃至村鎮同樣迅速貼出告示,並警告不遵從告示的嚴重性。
辰韓的國庫充入幽州府庫,又讓蘇銘富了一把,兩國的財富完全夠交整個幽州數十年的賦稅。
不過很快他就可以不用交賦稅了,劉宏沒有幾年可活了。
很快辰韓各地燃起了無數煙霧,還有無數哭喊聲。
他們痛恨李辰光的無能,被人欺負到家門口了,居然無動於衷。
如果他知道的話肯定會直唿冤枉,辰韓的幾個最有名的將領都葬身沙場了,他們還想要他如何?
蘇銘則派辰韓的士兵去修路,打通與【平樂郡】邊界。
從此隻有幽州【平樂郡】,沒有辰韓和馬韓。
兩地歸一,蘇銘派人帶來大量的大漢書籍供他們學習,還帶了數百名夫子負責教他們。
“主公,俺們現在是迴去打黃巾軍嗎?”典韋出聲問道。
“是時候該返迴了,此地先交給子龍守護,等後續穩定下來後再派人過來接管。”蘇銘點頭道。
他打算將辰韓和馬韓原來的士兵全部帶迴廣陽郡,後麵帶去打張角。
原本帶來的兵馬直接駐守【平樂郡】,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這邊會發生叛亂。
十年時間,蘇銘相信隻要十年時間他們就會徹底認同自己大漢人的身份。
兩天後蘇銘帶著大軍抵達原來的馬韓地區,趙雲早已在那裏迎接。
“雲參見主公!”
蘇銘笑道:“子龍無需多禮,我先返迴廣陽郡,此地由你鎮守,大軍由你統領,原來的馬韓士兵我會帶去攻打黃巾軍。”
“一切聽從主公吩咐!”趙雲拱手迴應。
做好交代後,蘇銘率領大軍浩浩蕩蕩朝著廣陽郡而去。
出門數月,將幽州之地的黃巾軍全部驅逐收複,還打下了辰韓以及馬韓,對此他感到很滿意。
趙雲則在身後目送著蘇銘等人遠去,內心暗暗發誓會將【平樂郡】管理好,不辜負他的委托。
......
冀州!
董卓接手盧植後便大刀闊斧,整肅大軍,隨時會攻打巨鹿縣。
寬闊的土地上駐紮著數千營帳,不少炊煙升起,都在準備晚飯。
董卓在營內商量著如何攻打張角,身旁站著李儒、牛輔等人。
夜幕降臨,天空中繁星點點,月亮在這種幽暗之地顯得格外明亮。
“主公,戰場已經打掃完畢!”典韋拱手道。
“好,休息一晚,明日前往辰韓王庭!”蘇銘點頭道。
“是,主公!”
隨後所有士兵進入城內休息,蘇銘依舊吩咐他們不得隨意搶奪百姓的東西。
隻要對方願意主動投降,他都不會趕盡殺絕。
他會用另外一種方法侵蝕對方的心智,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是大漢的人。
第二天蘇銘整裝待發,率領大軍深入辰韓腹地,很快便抵達了第一個城池。
隻見前方的城池城門大開,城門口站立著許多辰韓將領和士兵。
“主公,他們怎麽打開城門了?是不是有詐?”就連憨憨的典韋都感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吾等上前一探便知,辰韓的大部分主力都已經被吾等斬殺,他們也掀不起什麽浪花了。”蘇銘笑道。
“主公說的對!”
等蘇銘等人靠近後,為首的中年人開口道:“尊敬的刺史大人,我家王上下了命令,辰韓願意投降大漢,懇請刺史大人饒吾等一命。”
“可,帶路吧!”蘇銘淡淡道。
這也在他的預料之中,辰韓已經沒有一戰之力,反抗隻會讓更多人死去,投降反而是最明智的選擇。
一個時辰後,蘇銘的大軍抵達辰韓王城。
李辰光率領王公貴族站在城門口迎接蘇銘的大軍。
“想必您就是尊貴的幽州刺史了,吾乃是辰韓國王李辰光。”一旁的六曹正郎宋閔浩為其翻譯著。
“不錯,本官就是幽州刺史,現在辰韓歸入幽州【平樂郡】,你可有異議?”蘇銘淡淡道。
“沒有,吾既已決定投降,自然遵從大人的一切指示。”
“很好!”蘇銘聞言點點頭,出聲道:“惡來,率軍進入城中,接手所有城防。”
“是,主公!”典韋拱手道。
隨後率領五千多人進入城中,將所有的城門守衛替換。
蘇銘則率領下屬來到了王庭宮殿之中,開口道:“李辰光,現在有兩個事情需要你去做。”
“請大人吩咐!”
“第一,廢掉辰韓語言,全部使用大漢語言交流,所有人不得違背。”
宋閔浩翻譯過後,頓時出現了一陣騷亂。
樸義鎮出聲道:“大人萬萬不可,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殊性,文化語言更是一個地方的象征,大人作廢辰韓語言相當於把這個地方的特色抹去了......”
他接連說了很多,一旁的宋閔浩為他翻譯著。
“本官下的是命令,不是在跟你們商量。”蘇銘冷聲打斷,“大漢不需要辰韓的文化特殊,大漢的文化足夠你們學一輩子了。”
這話一出所有人的臉上都變得難看起來,他們都是聰明人,瞬間就可以猜出對方想要幹什麽。
“現在說第二條,辰韓所有的書籍在三天內全部焚燒,所有私藏書籍者,一旦發現,格殺勿論,誅連九族。”
李辰光臉色難看道:“大人,辰韓沒有書籍傳承,多年後豈不是大字不識?”
蘇銘淡淡道:“這你們無需擔憂,將辰韓納入幽州,你們以後就是大漢的人,本官會命人送來書籍,讓爾等學習天朝文化。”
金牧申、金智賢等人內心震驚對方的手段,但此時反抗的話又隻有死路一條。
他們用辰韓語言低聲交流著,表達著心中的不滿。
“本官已經說過了,不得使用辰韓語言,從現在開始,不會大漢語言你就當一個啞巴,不要開口說話。”
蘇銘冰冷的聲音在整個大殿響起,把他們嚇的渾身一哆嗦。
“是,大人......”所有人用著蹩腳的大漢語言迴應。
很快城內貼出告示,其他城池乃至村鎮同樣迅速貼出告示,並警告不遵從告示的嚴重性。
辰韓的國庫充入幽州府庫,又讓蘇銘富了一把,兩國的財富完全夠交整個幽州數十年的賦稅。
不過很快他就可以不用交賦稅了,劉宏沒有幾年可活了。
很快辰韓各地燃起了無數煙霧,還有無數哭喊聲。
他們痛恨李辰光的無能,被人欺負到家門口了,居然無動於衷。
如果他知道的話肯定會直唿冤枉,辰韓的幾個最有名的將領都葬身沙場了,他們還想要他如何?
蘇銘則派辰韓的士兵去修路,打通與【平樂郡】邊界。
從此隻有幽州【平樂郡】,沒有辰韓和馬韓。
兩地歸一,蘇銘派人帶來大量的大漢書籍供他們學習,還帶了數百名夫子負責教他們。
“主公,俺們現在是迴去打黃巾軍嗎?”典韋出聲問道。
“是時候該返迴了,此地先交給子龍守護,等後續穩定下來後再派人過來接管。”蘇銘點頭道。
他打算將辰韓和馬韓原來的士兵全部帶迴廣陽郡,後麵帶去打張角。
原本帶來的兵馬直接駐守【平樂郡】,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這邊會發生叛亂。
十年時間,蘇銘相信隻要十年時間他們就會徹底認同自己大漢人的身份。
兩天後蘇銘帶著大軍抵達原來的馬韓地區,趙雲早已在那裏迎接。
“雲參見主公!”
蘇銘笑道:“子龍無需多禮,我先返迴廣陽郡,此地由你鎮守,大軍由你統領,原來的馬韓士兵我會帶去攻打黃巾軍。”
“一切聽從主公吩咐!”趙雲拱手迴應。
做好交代後,蘇銘率領大軍浩浩蕩蕩朝著廣陽郡而去。
出門數月,將幽州之地的黃巾軍全部驅逐收複,還打下了辰韓以及馬韓,對此他感到很滿意。
趙雲則在身後目送著蘇銘等人遠去,內心暗暗發誓會將【平樂郡】管理好,不辜負他的委托。
......
冀州!
董卓接手盧植後便大刀闊斧,整肅大軍,隨時會攻打巨鹿縣。
寬闊的土地上駐紮著數千營帳,不少炊煙升起,都在準備晚飯。
董卓在營內商量著如何攻打張角,身旁站著李儒、牛輔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