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腳步從來不會因誰而停留,高家幾個小少爺惶恐學遊泳的畫麵仿佛還在昨日,轉眼間他們已經能夠有模有樣在水麵嬉戲玩耍了。
其間除高景明之外都難免喝了不少清澈的溪水,但依舊算是順利的學會了遊泳這一關鍵時刻的保命技能。
這個秋日長假陳宣他們幾乎都是在鄉下避暑別院度過的,那條小溪留下了最多歡聲笑語的畫麵。
就連和弟弟妹妹處不到一塊去的高景明,天長日久下來都已經和他們頗為親密了,到底是血濃於水,一家人,多相處,自然能喚醒刻在基因裏的親情。
當然了,兄弟之間幹仗是在所難免的,倒也無傷大雅,沒有長輩偏袒,打著打著關係居然越來越好了,小孩子不存在隔夜仇。
尤記得剛來的時候,入眼所見切是青翠碧浪,再迴首田間地頭已經不見農作物的蹤影,仿佛一夜之間憑空消失,農民汗流浹背收割的畫麵還曆曆在目。
上天眷顧,這年還算風調雨順,窮苦農民一年的辛勤勞作得到了順利收獲。
哪怕接下來他們種植的糧食三分之一都要當做稅賦上交,可依舊難掩臉上的喜悅,新糧入倉,狠下心來悶一鍋米飯,光是那個味道就香著哩,沒菜都能炫三碗。
小孩子們玩兒瘋了,上山下河,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不知疲倦,亦不曾想家,若非秋風起,他們能這樣無憂無慮的玩兒一輩子。
坐在溪邊的石頭上,看著水中高景明兄弟幾個嬉戲打鬧,這已經是他們假期為數不多的歡樂時光了,再過兩天就要啟程迴家,也該收收心了,屆時該上學的上學,該玩耍的繼續玩耍,少時總是無憂。
陳宣撿起一片不知何處飄來的黃葉,思緒不禁飄到了遠處。
曾聽聞金霞郡的秋日裏,滿山黃葉如金雲,環繞四方,乃秋日盛景,可惜山高路遠無緣得見。
往事已經過去,可他總是忍不住想起那些曾經見過的人,偷偷藏肉餅的張蘭蘭,給他半個難吃餅子的二蛋,還有那些不知道名字的小孩,他們怎麽樣了?
其實讓陳宣有些無奈的是,那些原本以為能記一輩子的麵孔,已經在他腦海悄然淡去,如今他甚至都迴憶不起二蛋張蘭蘭的長相了,像是隔了一層磨砂玻璃,觸不可及,怎也抓不住……
近兩個月下來,陳宣有空就會向耿宏請教不懂的東西,他也耐心解釋,漸漸的,他那點存貨差不多被陳宣掏空,畢竟基礎的東西本就不多,再深入就要結合實際了。
這也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很多時候都當著其護衛,偶爾其他人也會參與進來為陳宣解惑,相互對照以至於偶爾惹得護衛之間動手應證,倒是讓陳宣跟著也受益良多。
他不止是單純的問,在弄清楚後還記錄下來整理成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但陳宣依舊沒有貿然嚐試腦海中的那些東西,不是他謹記年齡小過早修煉有害無益,而是還有經脈穴位人體結構之類的不是太懂,盡管耿宏他們都進行專門的指點,但他做不到過目不忘啊,還得再熟悉熟悉。
而且經脈穴位之類的在體內,可不是他人隨便在身上指點一下,以及看看書上的圖畫就能弄明白的,一個不慎要出大問題。
有一點陳宣倒是漸漸的快整明白了,那就是劉昌河給他的唯一提升修為的功法,名為《澤元訣》,本著字數越少功法越吊的說法,盡管陳宣不清楚為什麽取這個名字,但這絕對是一門上乘中的上乘功法。
而劉昌河都能憑此修煉到渡劫境,差一線就踏足人仙層次,想來這玩意說是神功絕學都不為過。
但它隻是一門提升根本修為的功法,沒摻雜禦敵之術,除非是以高境界堆數值碾壓低境界,否則對戰鬥力方麵沒有多少幫助,戰鬥力方麵自有另外的武技秘籍可以彌補。
這是一門內修功法,初期運轉就能在體內產生內力,也可稱內息血氣之類的,叫法不一樣而已,修煉多久能產生內力這個看個人根骨天賦,隻要不是武道絕緣體,持之以恆修煉都能入門產生內力的。
擁有內力之後,就可以搬運內力遊走全身滋養淬煉體魄筋骨了。
要不說是上乘功法呢,比之粗淺功法省事兒太多太多,大多數粗淺功法都需要配合肢體動作修煉才有效果,比如靜氣養身功,肢體動作還得配合唿吸節奏,甚至還有時間方麵的講究。
而澤元訣隻需要靜修即可,甚至若是自身天賦好的話,到了一定地步能時時刻刻運轉功法提升功力,相當於不間斷在修煉,修為提升超乎常人想象。
這可不是陳宣瞎猜的,而是人家劉昌河的注解就是這麽說的。
粗淺功法修煉效果慢,還限製頗多,自然修煉下來成就也就有限了,不似澤元訣那般高屋建瓦,但修煉粗淺功法也能用天賦進行彌補。
最可憐的是那些連粗淺功法都沒有的,得到一點修煉法門,隻能以傷害自身的方式打磨淬煉筋骨,意圖有朝一日能由外而內產生內力彌補損傷,這種人一輩子的成就有限,若練不出內力,晚年將痛苦不堪,肢體變形病痛纏身都是輕的。
澤元訣的修煉不是以速度見長,它就不是速成功法,算是持之以恆的水磨工夫吧,初期所修煉出來的內力中正平和,若是不刻意顯擺,別人很難發現這種內力的存在,但它修煉出來的內力勝在精純,對於療傷和駐顏都有奇效,而且勝在源源不斷持久綿長。
因為這種內力中正平和,不走極端,所以走火入魔的風險也小,而且還能配合施展諸多不是太有硬性要求的武功,有點陳宣記憶中的小無相功這種道家絕學的特性在其中,這也難怪劉昌河一股腦塞給他那麽多武學了,刀槍劍戟拳掌都有涉獵。
可這玩意有好處也有壞處,中正平和涉獵廣了,但沒法特別將某方麵發揮到極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縱使沒法將某方麵發揮到極致,但萬物相生相克,手段多了,再極端厲害的手段也能找到克製之法,看個人的隨機應變吧。
人家劉昌河灌輸的東西可不是一股腦囫圇塞過來,注解也說得明明白白,一開始陳宣隻是看不懂而已,通過耿宏他們的基礎彌補,漸漸的也弄清楚了個大概。
這門功法初期以修煉內力滋養體魄為主,提升功力的過程中也要不斷打通渾身經脈,才能真正的把內力加以運用,反正經脈打通了,內力才能化作武技施展出來,比如高來高去的輕功啊,拳頭發光啊,以及把兵器當做激光武器之類的。
反正內力是根本,類似於能源,能發揮出什麽效果,還是得看具體施展的武功如何,一些護體功法渾身發光也是能做到的。
當渾身經脈打通得差不多,體魄淬煉滋養道一定程度,積累了雄厚的內力,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打通任督二脈貫通天地二橋,一舉破開氣海丹田,將渾身內力化作更高級的先天真氣。
那個階段修煉的是渾身穴竅,先天真氣配合特殊武功運轉穴竅進行共鳴,能施展出劍氣刀光拳勁指力之類的隔空傷敵。
了解道這裏的時候,陳宣才明白,感情高景明的姐姐居然還是先天高手,他說過他姐姐能隔空揮出劍氣傷敵的,難怪能被慶王看上納為妃子,當初她被慶王看上的時候絕對不足二十歲,這麽年輕的先天高手啊,武學天賦簡直了。
在此之前都統稱為後天境界。
倒是不存在什麽一流二流三流的說法,誰能把敵人幹死就是一流,幹不死你就直接血流吧。
甭管手段卑劣還是光偉正,能站著的才是贏家,小命沒了一切都沒意義。
先天之上就是宗師了,也有具體的修煉之法,隻是如今陳宣都還沒開始踏足武道修煉呢,距離他太遠了,不去糾結那麽多。
但人家劉昌河給的信息裏麵也說的很清楚,宗師和宗師之間也是有差別的,若是修煉前人功法踏足那個層次擁有了相應的實力,這種人叫小宗師,而自創功法踏足那個境界,擁有自身理念,走出了自己的道,所創功法引領一時的風騷,讓人難以克製,這種人被稱為大宗師。
走前人的路,小宗師常有,一個國家總有那麽幾個,但大宗師就罕見了,百年都不一定出一個,每一個大宗師都受世人敬仰,畢竟是開創了一派之源流。
至於渡劫境,那已經上升到了修煉精神的高度,天人感應之下,擁有操縱自然的偉力,但那是一個極端危險的境界,操縱天地偉力稍不注意就會遭到反噬,這就是所謂的劫,跟自身精神有關,具體陳宣目前沒有任何頭緒,劉昌河也描述不清楚,需要個人親身體會,畢竟每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既然都上升到精神高度了,那麽稍不注意精神方麵出問題就在所難免,天地之力的反噬因此而來,天地劫就是這麽來的,人心複雜,很多時候一個念頭一個想法一個不經意間的行為就會陷入自我懷疑,意識蒙昧,那個時候人劫就來了,因為生在世間,難免與人產生因果,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影響自身命運,這方麵劉昌河可以現身說法。
人仙境界不提也罷,老劉都沒踏進那個門檻呢,雖然隻差一線,卻也再無機會了……
其間除高景明之外都難免喝了不少清澈的溪水,但依舊算是順利的學會了遊泳這一關鍵時刻的保命技能。
這個秋日長假陳宣他們幾乎都是在鄉下避暑別院度過的,那條小溪留下了最多歡聲笑語的畫麵。
就連和弟弟妹妹處不到一塊去的高景明,天長日久下來都已經和他們頗為親密了,到底是血濃於水,一家人,多相處,自然能喚醒刻在基因裏的親情。
當然了,兄弟之間幹仗是在所難免的,倒也無傷大雅,沒有長輩偏袒,打著打著關係居然越來越好了,小孩子不存在隔夜仇。
尤記得剛來的時候,入眼所見切是青翠碧浪,再迴首田間地頭已經不見農作物的蹤影,仿佛一夜之間憑空消失,農民汗流浹背收割的畫麵還曆曆在目。
上天眷顧,這年還算風調雨順,窮苦農民一年的辛勤勞作得到了順利收獲。
哪怕接下來他們種植的糧食三分之一都要當做稅賦上交,可依舊難掩臉上的喜悅,新糧入倉,狠下心來悶一鍋米飯,光是那個味道就香著哩,沒菜都能炫三碗。
小孩子們玩兒瘋了,上山下河,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不知疲倦,亦不曾想家,若非秋風起,他們能這樣無憂無慮的玩兒一輩子。
坐在溪邊的石頭上,看著水中高景明兄弟幾個嬉戲打鬧,這已經是他們假期為數不多的歡樂時光了,再過兩天就要啟程迴家,也該收收心了,屆時該上學的上學,該玩耍的繼續玩耍,少時總是無憂。
陳宣撿起一片不知何處飄來的黃葉,思緒不禁飄到了遠處。
曾聽聞金霞郡的秋日裏,滿山黃葉如金雲,環繞四方,乃秋日盛景,可惜山高路遠無緣得見。
往事已經過去,可他總是忍不住想起那些曾經見過的人,偷偷藏肉餅的張蘭蘭,給他半個難吃餅子的二蛋,還有那些不知道名字的小孩,他們怎麽樣了?
其實讓陳宣有些無奈的是,那些原本以為能記一輩子的麵孔,已經在他腦海悄然淡去,如今他甚至都迴憶不起二蛋張蘭蘭的長相了,像是隔了一層磨砂玻璃,觸不可及,怎也抓不住……
近兩個月下來,陳宣有空就會向耿宏請教不懂的東西,他也耐心解釋,漸漸的,他那點存貨差不多被陳宣掏空,畢竟基礎的東西本就不多,再深入就要結合實際了。
這也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很多時候都當著其護衛,偶爾其他人也會參與進來為陳宣解惑,相互對照以至於偶爾惹得護衛之間動手應證,倒是讓陳宣跟著也受益良多。
他不止是單純的問,在弄清楚後還記錄下來整理成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但陳宣依舊沒有貿然嚐試腦海中的那些東西,不是他謹記年齡小過早修煉有害無益,而是還有經脈穴位人體結構之類的不是太懂,盡管耿宏他們都進行專門的指點,但他做不到過目不忘啊,還得再熟悉熟悉。
而且經脈穴位之類的在體內,可不是他人隨便在身上指點一下,以及看看書上的圖畫就能弄明白的,一個不慎要出大問題。
有一點陳宣倒是漸漸的快整明白了,那就是劉昌河給他的唯一提升修為的功法,名為《澤元訣》,本著字數越少功法越吊的說法,盡管陳宣不清楚為什麽取這個名字,但這絕對是一門上乘中的上乘功法。
而劉昌河都能憑此修煉到渡劫境,差一線就踏足人仙層次,想來這玩意說是神功絕學都不為過。
但它隻是一門提升根本修為的功法,沒摻雜禦敵之術,除非是以高境界堆數值碾壓低境界,否則對戰鬥力方麵沒有多少幫助,戰鬥力方麵自有另外的武技秘籍可以彌補。
這是一門內修功法,初期運轉就能在體內產生內力,也可稱內息血氣之類的,叫法不一樣而已,修煉多久能產生內力這個看個人根骨天賦,隻要不是武道絕緣體,持之以恆修煉都能入門產生內力的。
擁有內力之後,就可以搬運內力遊走全身滋養淬煉體魄筋骨了。
要不說是上乘功法呢,比之粗淺功法省事兒太多太多,大多數粗淺功法都需要配合肢體動作修煉才有效果,比如靜氣養身功,肢體動作還得配合唿吸節奏,甚至還有時間方麵的講究。
而澤元訣隻需要靜修即可,甚至若是自身天賦好的話,到了一定地步能時時刻刻運轉功法提升功力,相當於不間斷在修煉,修為提升超乎常人想象。
這可不是陳宣瞎猜的,而是人家劉昌河的注解就是這麽說的。
粗淺功法修煉效果慢,還限製頗多,自然修煉下來成就也就有限了,不似澤元訣那般高屋建瓦,但修煉粗淺功法也能用天賦進行彌補。
最可憐的是那些連粗淺功法都沒有的,得到一點修煉法門,隻能以傷害自身的方式打磨淬煉筋骨,意圖有朝一日能由外而內產生內力彌補損傷,這種人一輩子的成就有限,若練不出內力,晚年將痛苦不堪,肢體變形病痛纏身都是輕的。
澤元訣的修煉不是以速度見長,它就不是速成功法,算是持之以恆的水磨工夫吧,初期所修煉出來的內力中正平和,若是不刻意顯擺,別人很難發現這種內力的存在,但它修煉出來的內力勝在精純,對於療傷和駐顏都有奇效,而且勝在源源不斷持久綿長。
因為這種內力中正平和,不走極端,所以走火入魔的風險也小,而且還能配合施展諸多不是太有硬性要求的武功,有點陳宣記憶中的小無相功這種道家絕學的特性在其中,這也難怪劉昌河一股腦塞給他那麽多武學了,刀槍劍戟拳掌都有涉獵。
可這玩意有好處也有壞處,中正平和涉獵廣了,但沒法特別將某方麵發揮到極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縱使沒法將某方麵發揮到極致,但萬物相生相克,手段多了,再極端厲害的手段也能找到克製之法,看個人的隨機應變吧。
人家劉昌河灌輸的東西可不是一股腦囫圇塞過來,注解也說得明明白白,一開始陳宣隻是看不懂而已,通過耿宏他們的基礎彌補,漸漸的也弄清楚了個大概。
這門功法初期以修煉內力滋養體魄為主,提升功力的過程中也要不斷打通渾身經脈,才能真正的把內力加以運用,反正經脈打通了,內力才能化作武技施展出來,比如高來高去的輕功啊,拳頭發光啊,以及把兵器當做激光武器之類的。
反正內力是根本,類似於能源,能發揮出什麽效果,還是得看具體施展的武功如何,一些護體功法渾身發光也是能做到的。
當渾身經脈打通得差不多,體魄淬煉滋養道一定程度,積累了雄厚的內力,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打通任督二脈貫通天地二橋,一舉破開氣海丹田,將渾身內力化作更高級的先天真氣。
那個階段修煉的是渾身穴竅,先天真氣配合特殊武功運轉穴竅進行共鳴,能施展出劍氣刀光拳勁指力之類的隔空傷敵。
了解道這裏的時候,陳宣才明白,感情高景明的姐姐居然還是先天高手,他說過他姐姐能隔空揮出劍氣傷敵的,難怪能被慶王看上納為妃子,當初她被慶王看上的時候絕對不足二十歲,這麽年輕的先天高手啊,武學天賦簡直了。
在此之前都統稱為後天境界。
倒是不存在什麽一流二流三流的說法,誰能把敵人幹死就是一流,幹不死你就直接血流吧。
甭管手段卑劣還是光偉正,能站著的才是贏家,小命沒了一切都沒意義。
先天之上就是宗師了,也有具體的修煉之法,隻是如今陳宣都還沒開始踏足武道修煉呢,距離他太遠了,不去糾結那麽多。
但人家劉昌河給的信息裏麵也說的很清楚,宗師和宗師之間也是有差別的,若是修煉前人功法踏足那個層次擁有了相應的實力,這種人叫小宗師,而自創功法踏足那個境界,擁有自身理念,走出了自己的道,所創功法引領一時的風騷,讓人難以克製,這種人被稱為大宗師。
走前人的路,小宗師常有,一個國家總有那麽幾個,但大宗師就罕見了,百年都不一定出一個,每一個大宗師都受世人敬仰,畢竟是開創了一派之源流。
至於渡劫境,那已經上升到了修煉精神的高度,天人感應之下,擁有操縱自然的偉力,但那是一個極端危險的境界,操縱天地偉力稍不注意就會遭到反噬,這就是所謂的劫,跟自身精神有關,具體陳宣目前沒有任何頭緒,劉昌河也描述不清楚,需要個人親身體會,畢竟每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既然都上升到精神高度了,那麽稍不注意精神方麵出問題就在所難免,天地之力的反噬因此而來,天地劫就是這麽來的,人心複雜,很多時候一個念頭一個想法一個不經意間的行為就會陷入自我懷疑,意識蒙昧,那個時候人劫就來了,因為生在世間,難免與人產生因果,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影響自身命運,這方麵劉昌河可以現身說法。
人仙境界不提也罷,老劉都沒踏進那個門檻呢,雖然隻差一線,卻也再無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