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黃驃馬被牽來,是性格溫順的母馬,應該是老‘教材’了,站那兒一動不動,一副隨便你們這些兩隻腳的愛咋折騰咋折騰的姿態。
縱使如此,一些沒有騎過牛馬的小孩依舊有些畏懼,畢竟單是馬背就比他們高出太多。
馬背上是有馬鞍馬鐙的,應該是為了照顧小孩子騎乘,型號較小。
教材有了,任蒙看著一群沒有騎過牛馬的小孩鼓勵道:“接下來讓你們切實體會一下騎馬的感覺,方便你們等下學習馬步,誰先來?”
然而他話音落下,小孩子們你推我我推你,就是沒有人率先上前的。
這一幕看得邊上的高景明等人樂不可支,覺得同窗們畏畏縮縮的樣子有些好笑,不禁七嘴八舌開口慫恿或是激將起來。
“上啊,很簡單的,騎上去,抖動韁繩,駕一聲,它就跑起來啦”
“就是就是,有什麽好怕的,先生還在邊上呢,還能讓你們傷著了?”
“不要慫,哎,要是換我,這都騎著風馳電掣跑一圈了……”
沒騎過的本就畏懼,他們這一起哄反而更不敢上前了。
任蒙被他們吵得臉色都黑了下來,迴頭斥責道:“都給我閉嘴,誰再廢話放學後洗廁所,洗不幹淨信不信我讓你們舔幹淨!”
雖是嚇唬人的話,但攝於先生的威嚴,高景明等人卻是乖乖閉嘴,一個個依舊在擠眉弄眼的表示騎個馬多簡單,不是有手就行?
沒人第一個上前,任蒙幹脆道:“反正你們誰都有份,既然不肯主動上前,那就由我來安排了,何元慶,你先上,你去歲學年末考核成績在整個丙級都名列前茅,就由你先來給大家做個表率,莫要讓諸位同窗失望”
“那……好吧”,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何元慶隻能硬著頭皮上,他家並不是很富裕,供養讀書就有些吃力了,自然是沒有騎過馬的,這會兒心裏也是有些打鼓。
隨後在眾目睽睽下,任蒙將他扶上馬背,隨後讓馬夫牽著馬慢走,一開始何元慶還膽戰心驚,漸漸的覺得不過如此,頓時不怕了。
待他適應了慢走兩圈下來,馬夫在任蒙的授意下開始牽馬慢跑,這樣一來何元慶就有些害怕了,直接爬在馬背上,看得周林等人大笑不止,又被任蒙大聲訓斥。
饒是如此,兩圈慢跑下來何元慶也沒掉下去,停下下來之後居然還有點躍躍欲試的樣子,估計是喜歡上這種有點刺激的騎馬感覺。
但還有那麽多人,總不能隻顧著他一個,在他下來後由第二個上,有了何元慶在前麵打樣,第二個就沒那麽害怕了,漸漸的居然還在馬背上歡唿,也虧得有馬夫牽著,馬匹也溫順,估計習慣了小孩子們激動起來是什麽樣的,倒是沒有狂奔,否則很容易出事故的。
一個又一個,足足半個時辰後,沒騎過馬的都去體驗了一番,有人意猶未盡,有人下來後兩股戰戰,表現不一而足。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體驗過騎馬的感覺了,接下來任蒙先讓他們去上個廁所,完了集合正式開始教馬步。
這個時候班上鄧淩峰的下巴都不自覺抬高了一些,家庭原因,他練武有幾年了,馬步對他而言就是基礎中的基礎,那眼神仿佛誰都看不起,在座的都是樂色大概就他那樣了,純純小孩子的爭強好勝,倒是不帶惡意。
馬步這玩意陳宣也早就了解過,甚至可以說爛熟於心,以往請教武學基礎的時候,高家很多護衛都進行過專業講解,就連高景明偶爾旁觀都清楚得很。
雖然陳宣了解過,乃至知之甚詳,還自己練習過,但並沒有太過深入,以往依舊是以靜氣養身功為主,其餘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充實自己。
饒是如此,任蒙在教導馬步的時候他依舊認真聽認真學,畢竟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見解也是不一樣的。
很快陳宣就發現,任蒙講的和耿宏他們傳授的終究有所差別,紮馬步的核心自然是天長日久下來穩固下盤根基,但任蒙更注重於學子們的形體儀態,以強身健體為主,而耿宏他們卻注重實戰,怎麽站得穩,怎麽方便出手發力攻擊敵人。
想想也正常,畢竟學堂這種地方不講究打打殺殺,饒是側重點不一樣,但核心卻是相同的,隻是不同的人說出來的方式不一樣。
還有一點估計所有練武之人都不用交流就‘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紮馬步隻要你掌握了要領,得到了精髓,不但不會覺得累,反而還會覺得很舒服,當然,這得根據個人體質以及時間長短來,再怎麽樣終究是個體力活兒,時間太長依舊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的。
反正在任蒙一番講解下來,親自示範,又挨個指正,一幫半大不大的小孩都紮起了馬步,但效果嘛就不敢恭維了,絕大多數都搖搖晃晃隨時要倒下,而且還叫苦連天,甚至還有個別直接哭了。
其中鄧淩峰自然是翹楚,他的馬步早已經入了門的,就連任蒙都忍不住暗自點頭,有他這個珠玉在前,再看其他小孩,心中直搖頭。
但也不是沒有讓他眼前一亮的,比如陳宣和高景明,一開始兩人也有些不得要領,但很快就調整了過來,變得有模有樣,以至於和鄧淩峰三人猶如鶴立雞群。
可一想到他們三人的情況任蒙就釋然了,鄧淩峰家是開武館的,從小練武,如此表現屬實正常,而高景明什麽家庭背景?估計早就有專業的人指導過了,更別提他還有個好師父,是以一點都不奇怪。
有道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陳宣是提前了解學習甚至站過馬步,所以才適應得很快。
原本有過這樣的前提,他雖然不能像鄧淩峰那樣一下子就成為注目的對象,畢竟人家練武多年,這個沒法比,但也不至於一開始像其他小孩那樣不得要領。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陳宣結合耿宏他們的經驗以及之前任蒙的講解,雙方側重點不同,也就導致過程中一下細節有衝突,這就需要他自己去調整適應。
可是呢,真正專注紮馬步的時候,他總覺得不管是耿宏還是任蒙他們說的,自己操作起來都有些別扭,問題出在什麽地方他暫時不懂,幹脆按照自己的感覺來了。
你還別說,他就這麽一遵從本能,很快就找到了感覺,以至於不但不覺得累,反而還挺舒服,就像練習靜氣養身功一樣,那種感覺又來了,猶如浸泡在溫泉裏麵,渾身暖洋洋的格外舒坦。
‘這也不難嘛,耿宏他們和任蒙先生都說,紮馬步得到了要領,不但不會覺得累,反而舒服,大概就是這樣了吧,這種程度是最能打磨下盤根基的’
沉寂於紮馬步的快樂,陳宣心頭這樣想著,乃至於都生出了有手就行的想法。
可當他留意到其他‘同窗’的表現後就收起了這樣的心思,意識到不是因為紮馬步簡單,而是自己的原因,猶如靜氣養身功,別人練了沒用,自己練了效果出奇的好。
但靜氣養身功和馬步又不一樣,前者僅僅是鍛煉身體養生為主,別人再怎麽練都沒啥效果,而馬步卻是切實涉及到了武道基礎,相當於粗淺的壓榨自身方式在淬煉筋骨打磨體魄,一時入不了門,但時間久了總有收獲。
所以自己能這麽快找到感覺,陳宣明白絕對是因為自身武道天賦原因。
然而這算啥?相當於一上手就達到了鄧淩峰幾年的成就?搞不好還要超過!
天賦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就是這麽不講道理……
再看高景明,陳宣啞然的發現,這小子居然也不差,馬步相當標準,一臉舒服的感覺,臉上還有得意的笑,尤其他還偶爾看鄧淩峰一眼,似乎在說你也不過如此嘛。
他之所以如此,陳宣大概明白,除了高景明本身對馬步有著充分了解之外,恐怕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帶著的蛟龍角項墜,在不停的滋養他的身軀,否則他的表現應該不比其他人好多少。
這相當於開掛了,雖然馬步這種粗淺的東西算不得什麽,但開了就是開了,不存在小開不算開的說法。
有道是一步先步步先啊,在基礎的時候就比別人走得快,簡直就是用跑的,天長日久下去別人想追上就難了。
不過這畢竟是在上課,又不是在懲罰一幫小孩,任蒙倒也沒有強人所難,表現差的他鼓勵指導,實在堅持不住就休息,表現好的他也沒有特意誇獎,隻是勉勵以後繼續保持。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待到所有學子都明白馬步關鍵後,一堂近乎半天的課程也就快結束了。
最後他囑咐大家,下去之後勤加練習,但過猶不及,否則會損害身體,每天堅持半個時辰就可以了,不需要一蹴而就,看個人能堅持多久,分段都可以,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做到什麽程度。
三天後下一次射禦課他會檢查大家的進度,從而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反正大家以學問為主,這方麵無需太過刻意。
學堂畢竟不是江湖門派,學問為主,武學是附帶,更多精力應該花在學習上,而江湖門派卻是直接反過來的……
縱使如此,一些沒有騎過牛馬的小孩依舊有些畏懼,畢竟單是馬背就比他們高出太多。
馬背上是有馬鞍馬鐙的,應該是為了照顧小孩子騎乘,型號較小。
教材有了,任蒙看著一群沒有騎過牛馬的小孩鼓勵道:“接下來讓你們切實體會一下騎馬的感覺,方便你們等下學習馬步,誰先來?”
然而他話音落下,小孩子們你推我我推你,就是沒有人率先上前的。
這一幕看得邊上的高景明等人樂不可支,覺得同窗們畏畏縮縮的樣子有些好笑,不禁七嘴八舌開口慫恿或是激將起來。
“上啊,很簡單的,騎上去,抖動韁繩,駕一聲,它就跑起來啦”
“就是就是,有什麽好怕的,先生還在邊上呢,還能讓你們傷著了?”
“不要慫,哎,要是換我,這都騎著風馳電掣跑一圈了……”
沒騎過的本就畏懼,他們這一起哄反而更不敢上前了。
任蒙被他們吵得臉色都黑了下來,迴頭斥責道:“都給我閉嘴,誰再廢話放學後洗廁所,洗不幹淨信不信我讓你們舔幹淨!”
雖是嚇唬人的話,但攝於先生的威嚴,高景明等人卻是乖乖閉嘴,一個個依舊在擠眉弄眼的表示騎個馬多簡單,不是有手就行?
沒人第一個上前,任蒙幹脆道:“反正你們誰都有份,既然不肯主動上前,那就由我來安排了,何元慶,你先上,你去歲學年末考核成績在整個丙級都名列前茅,就由你先來給大家做個表率,莫要讓諸位同窗失望”
“那……好吧”,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何元慶隻能硬著頭皮上,他家並不是很富裕,供養讀書就有些吃力了,自然是沒有騎過馬的,這會兒心裏也是有些打鼓。
隨後在眾目睽睽下,任蒙將他扶上馬背,隨後讓馬夫牽著馬慢走,一開始何元慶還膽戰心驚,漸漸的覺得不過如此,頓時不怕了。
待他適應了慢走兩圈下來,馬夫在任蒙的授意下開始牽馬慢跑,這樣一來何元慶就有些害怕了,直接爬在馬背上,看得周林等人大笑不止,又被任蒙大聲訓斥。
饒是如此,兩圈慢跑下來何元慶也沒掉下去,停下下來之後居然還有點躍躍欲試的樣子,估計是喜歡上這種有點刺激的騎馬感覺。
但還有那麽多人,總不能隻顧著他一個,在他下來後由第二個上,有了何元慶在前麵打樣,第二個就沒那麽害怕了,漸漸的居然還在馬背上歡唿,也虧得有馬夫牽著,馬匹也溫順,估計習慣了小孩子們激動起來是什麽樣的,倒是沒有狂奔,否則很容易出事故的。
一個又一個,足足半個時辰後,沒騎過馬的都去體驗了一番,有人意猶未盡,有人下來後兩股戰戰,表現不一而足。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體驗過騎馬的感覺了,接下來任蒙先讓他們去上個廁所,完了集合正式開始教馬步。
這個時候班上鄧淩峰的下巴都不自覺抬高了一些,家庭原因,他練武有幾年了,馬步對他而言就是基礎中的基礎,那眼神仿佛誰都看不起,在座的都是樂色大概就他那樣了,純純小孩子的爭強好勝,倒是不帶惡意。
馬步這玩意陳宣也早就了解過,甚至可以說爛熟於心,以往請教武學基礎的時候,高家很多護衛都進行過專業講解,就連高景明偶爾旁觀都清楚得很。
雖然陳宣了解過,乃至知之甚詳,還自己練習過,但並沒有太過深入,以往依舊是以靜氣養身功為主,其餘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充實自己。
饒是如此,任蒙在教導馬步的時候他依舊認真聽認真學,畢竟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見解也是不一樣的。
很快陳宣就發現,任蒙講的和耿宏他們傳授的終究有所差別,紮馬步的核心自然是天長日久下來穩固下盤根基,但任蒙更注重於學子們的形體儀態,以強身健體為主,而耿宏他們卻注重實戰,怎麽站得穩,怎麽方便出手發力攻擊敵人。
想想也正常,畢竟學堂這種地方不講究打打殺殺,饒是側重點不一樣,但核心卻是相同的,隻是不同的人說出來的方式不一樣。
還有一點估計所有練武之人都不用交流就‘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紮馬步隻要你掌握了要領,得到了精髓,不但不會覺得累,反而還會覺得很舒服,當然,這得根據個人體質以及時間長短來,再怎麽樣終究是個體力活兒,時間太長依舊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的。
反正在任蒙一番講解下來,親自示範,又挨個指正,一幫半大不大的小孩都紮起了馬步,但效果嘛就不敢恭維了,絕大多數都搖搖晃晃隨時要倒下,而且還叫苦連天,甚至還有個別直接哭了。
其中鄧淩峰自然是翹楚,他的馬步早已經入了門的,就連任蒙都忍不住暗自點頭,有他這個珠玉在前,再看其他小孩,心中直搖頭。
但也不是沒有讓他眼前一亮的,比如陳宣和高景明,一開始兩人也有些不得要領,但很快就調整了過來,變得有模有樣,以至於和鄧淩峰三人猶如鶴立雞群。
可一想到他們三人的情況任蒙就釋然了,鄧淩峰家是開武館的,從小練武,如此表現屬實正常,而高景明什麽家庭背景?估計早就有專業的人指導過了,更別提他還有個好師父,是以一點都不奇怪。
有道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陳宣是提前了解學習甚至站過馬步,所以才適應得很快。
原本有過這樣的前提,他雖然不能像鄧淩峰那樣一下子就成為注目的對象,畢竟人家練武多年,這個沒法比,但也不至於一開始像其他小孩那樣不得要領。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陳宣結合耿宏他們的經驗以及之前任蒙的講解,雙方側重點不同,也就導致過程中一下細節有衝突,這就需要他自己去調整適應。
可是呢,真正專注紮馬步的時候,他總覺得不管是耿宏還是任蒙他們說的,自己操作起來都有些別扭,問題出在什麽地方他暫時不懂,幹脆按照自己的感覺來了。
你還別說,他就這麽一遵從本能,很快就找到了感覺,以至於不但不覺得累,反而還挺舒服,就像練習靜氣養身功一樣,那種感覺又來了,猶如浸泡在溫泉裏麵,渾身暖洋洋的格外舒坦。
‘這也不難嘛,耿宏他們和任蒙先生都說,紮馬步得到了要領,不但不會覺得累,反而舒服,大概就是這樣了吧,這種程度是最能打磨下盤根基的’
沉寂於紮馬步的快樂,陳宣心頭這樣想著,乃至於都生出了有手就行的想法。
可當他留意到其他‘同窗’的表現後就收起了這樣的心思,意識到不是因為紮馬步簡單,而是自己的原因,猶如靜氣養身功,別人練了沒用,自己練了效果出奇的好。
但靜氣養身功和馬步又不一樣,前者僅僅是鍛煉身體養生為主,別人再怎麽練都沒啥效果,而馬步卻是切實涉及到了武道基礎,相當於粗淺的壓榨自身方式在淬煉筋骨打磨體魄,一時入不了門,但時間久了總有收獲。
所以自己能這麽快找到感覺,陳宣明白絕對是因為自身武道天賦原因。
然而這算啥?相當於一上手就達到了鄧淩峰幾年的成就?搞不好還要超過!
天賦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就是這麽不講道理……
再看高景明,陳宣啞然的發現,這小子居然也不差,馬步相當標準,一臉舒服的感覺,臉上還有得意的笑,尤其他還偶爾看鄧淩峰一眼,似乎在說你也不過如此嘛。
他之所以如此,陳宣大概明白,除了高景明本身對馬步有著充分了解之外,恐怕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帶著的蛟龍角項墜,在不停的滋養他的身軀,否則他的表現應該不比其他人好多少。
這相當於開掛了,雖然馬步這種粗淺的東西算不得什麽,但開了就是開了,不存在小開不算開的說法。
有道是一步先步步先啊,在基礎的時候就比別人走得快,簡直就是用跑的,天長日久下去別人想追上就難了。
不過這畢竟是在上課,又不是在懲罰一幫小孩,任蒙倒也沒有強人所難,表現差的他鼓勵指導,實在堅持不住就休息,表現好的他也沒有特意誇獎,隻是勉勵以後繼續保持。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待到所有學子都明白馬步關鍵後,一堂近乎半天的課程也就快結束了。
最後他囑咐大家,下去之後勤加練習,但過猶不及,否則會損害身體,每天堅持半個時辰就可以了,不需要一蹴而就,看個人能堅持多久,分段都可以,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做到什麽程度。
三天後下一次射禦課他會檢查大家的進度,從而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反正大家以學問為主,這方麵無需太過刻意。
學堂畢竟不是江湖門派,學問為主,武學是附帶,更多精力應該花在學習上,而江湖門派卻是直接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