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醜做事堪稱雷厲風行。
清晨時定下的計劃,辰時剛過(上午九點),張醜隻來得及派人跟崔蛤蟆打了聲招唿,就已經集結了莊戶,披堅執銳,率眾出莊了。
在與其餘幾個小莊子的莊戶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八百人的規模後,張醜率軍以莊子與莊子間的小路作隱蔽,慢慢向著忠義大軍的軍營摸了過去。
在馬金陀看來,張醜行動如此迅速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慌了。
這並不是因為忠義軍的示好與分田分地的傳言就讓張醜慌亂不堪。
而是金國數年間的橫征暴斂,讓山東百姓的怨氣沸騰,張醜作為官府與百姓之間的中間者,就像是坐在天要塌下來的火山口之上,早就被拉扯得慌亂不堪了。
魏勝的手段,隻能說是點燃了炸藥的引線。
炸藥卻是金國設置的。
而坐在即將爆炸的炸藥上的張醜,無論做出什麽事來自救,都無可厚非。
但倉促之間出兵的後果就是,除了張醜以及其餘充任高級軍官的大管、小莊主,不止普通的莊戶茫然一時,就連一些什長夥長也都紛紛猶疑起來。
眼瞅著秋收就要完了,眼瞅著這天氣越來越不好,不去搶收反而要把寶貴的青壯全集結起來去打仗。
這是要做啥幺蛾子?
普通的莊戶家庭也不幹啊,原本家中青壯就有好多被官府征走,秋收本來就困難,這關鍵時候又把剩餘的壯勞力叫出去廝殺,你這莊主是不是誠心不讓人活?租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要了?!
因為軍隊人數比較少,所以壓力迅速傳導到了張醜這裏,逼得張醜不得不列驅馬在隊列前後奔馳,反複與莊戶講清楚。
這次去宋軍營寨,不是要跟宋軍拚命的,而是要立一下威風,趁那忠義軍沒反應過來,燒掉他們一截營寨,或者幹脆在營寨外叫罵幾句,就立即開溜全須全尾的迴來。
畢竟,他張醜雖然平日自吹祖宗是三國名將張遼,卻終究沒有張遼的本事,別說八百破十萬這種狠活,八百破一千就要了他的老命了。更何況去攻擊忠義軍的堅固營盤?
須知道張醜的大哥何伯求親率精銳與小股忠義軍作戰的時候也根本占不到便宜!
然而這話說出來之後,雖然莊戶們不明著抱怨了,卻是立即腹誹起來。
合著耽擱農時隻為了抖你張莊主的威風?!你就非得在今天耍這威風嗎?!
然而這種莊園畢竟是準軍事化組織,莊主既然一聲令下,莊戶們也隻能隨他走一遭。
這種局麵隻能說仆散太守家的王夫人是真的有先見之明。
什麽叫上下生怨,左右生疑,人心不安?
這就是了!
雖然張醜的行軍路線已經極其小心了,也避開了忠義軍民夫所在的位置,但絕對避不開的卻是本地農人的眼睛。
很快,就有本地農人拉住在田地中協助秋收的忠義軍民夫,讓他們稍作躲避。
而忠義軍民夫因為分地或者即將分地,是對忠義軍有歸屬感的,迅速就有民夫向維持秩序與安全的忠義軍正軍做了匯報。
忠義軍的中級軍官雖然不明白來了多少敵人,也不明白敵人的目的是什麽,卻也知道當務之急就是將民夫全部召迴。
之前為了維護秋收,忠義軍與這些莊子有了一些默契,都不對對方的農人民夫下手,此時若是萬一開了口子,誰知道會不會以一場對民夫的屠殺作結尾。
丁大興扛著長矛,披著鐵裲襠,靠在一匹劣馬旁喝著水囊中的漿水,聽到身後一陣號角聲後猛然迴頭。
見到遠處路口的袍澤用力揮舞一麵黑色旗幟,他也連忙拿起馬脖子旁的銅鑼奮起敲打起來。
地頭的農人悚然一時,可見到忠義軍的民夫扔下農具,迅速往地頭大道上走去時,皆是臉色煞白。
這時候還有大量莊稼沒有收割的,一般都是青壯較少的家庭,這種家庭對於忠義軍幾乎都有些感恩戴德,因為沒有這些民夫幫忙,他們不可能在下雨之前完成秋收的。
但是現在忠義軍的民夫要走了。
“官人,丁官人,這是咋的了,咋就都走了呢?”
一名幹瘦的老者踉蹌著走過來,他拉住丁大興的衣袖,焦急詢問。
丁大興與這老者也算是混了個臉熟,他水囊中的漿水就是老者給灌的,聞言放下銅鑼,用鑼錘指了指北邊:“老丈,北邊是哪個大莊子?有軍隊從北邊的莊子過來了,似乎要攻擊俺們大營,俺們怕民夫傷著,要先把民夫都撤迴去。”
老者的嘴抽動了幾下:“北邊,北邊……北邊是張家莊啊,醜娃咋就來打仗了呢?這不是亂彈琴嗎?還有這麽多莊稼沒收呢!”
丁大興見民夫都匯集到了道路上,趕緊扯著嗓子喊了起來:“什長夥長都管點事啊,點點數,看有沒有拉下的人,沒有拉下的,就扯住前麵人的腰帶,順著舉黑色小旗的正軍,迴營寨!不要跑,用快走的,時間足夠!”
老者繼續扯著丁大興的衣袖:“丁官人,既然來的是張家莊的人,那就好說了,俺這一張老臉還是有幾分薄麵的,足可以保護這些……這些好漢的安全。”
丁大興將銅鑼掛在劣馬鞍韉旁,反手握住了老者沾滿泥土的雙手:“老丈,俺不敢冒險。這些人都是家中的頂梁柱,他們也是爹生娘養的,他們也有父母妻兒望眼欲穿,俺如何敢憑老丈的一句保證就冒此等風險?俺就問老丈一句,若老丈的兒子遇到這等事,老丈希望他留下來嗎?”
老者數滴渾濁的老淚從眼中流出,卻依舊不撒手:“俺是張家莊莊主張醜的三舅公,他一定會顧忌俺的。”
“老丈,你還不明白嗎?”丁大興終於有些氣急之態:“你真的以為那張醜不知道出兵會有什麽後果嗎?他是傻子嗎?傻子能當莊主嗎?張醜知道隻要出兵就一定會有這種局麵,他知道的!他選擇出兵的那一刻,就不再顧忌你們了!他已經棄了你們了!你明不明白?!”
老者終於呆愣的鬆開了手,任由丁大興指揮著民夫向著大營處撤去。
老者呆呆的望向坐在田間抹眼淚的老婆子,又望了望已經在田中站直身體臉色煞白的兩個兒媳婦,還有正在撿拾穀穗的幾個剛到十歲的孫子孫女,隨後又看了看陰沉的天空,又是呆愣片刻後,終於再次拿起鐮刀踉蹌著向莊稼中走去,繼續割起了穀子。
憤怒、委屈、困惑、恐懼還有幾種不知道是什麽的感覺交雜在一起,讓老者的嘴中充滿苦澀。
幾乎所有還在勞作的農人都在心底生出了與這老者一般的念頭。
老天逼迫我們,官府逼迫我們,現在效忠的莊主也要來逼迫我們!
為什麽啊,為什麽誰都不讓我們過一丁點好日子啊?!
沒有人迴答他們。
這就是戰爭,雖日月更易,滄海桑田,亙古萬代,唯戰不變。
清晨時定下的計劃,辰時剛過(上午九點),張醜隻來得及派人跟崔蛤蟆打了聲招唿,就已經集結了莊戶,披堅執銳,率眾出莊了。
在與其餘幾個小莊子的莊戶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八百人的規模後,張醜率軍以莊子與莊子間的小路作隱蔽,慢慢向著忠義大軍的軍營摸了過去。
在馬金陀看來,張醜行動如此迅速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慌了。
這並不是因為忠義軍的示好與分田分地的傳言就讓張醜慌亂不堪。
而是金國數年間的橫征暴斂,讓山東百姓的怨氣沸騰,張醜作為官府與百姓之間的中間者,就像是坐在天要塌下來的火山口之上,早就被拉扯得慌亂不堪了。
魏勝的手段,隻能說是點燃了炸藥的引線。
炸藥卻是金國設置的。
而坐在即將爆炸的炸藥上的張醜,無論做出什麽事來自救,都無可厚非。
但倉促之間出兵的後果就是,除了張醜以及其餘充任高級軍官的大管、小莊主,不止普通的莊戶茫然一時,就連一些什長夥長也都紛紛猶疑起來。
眼瞅著秋收就要完了,眼瞅著這天氣越來越不好,不去搶收反而要把寶貴的青壯全集結起來去打仗。
這是要做啥幺蛾子?
普通的莊戶家庭也不幹啊,原本家中青壯就有好多被官府征走,秋收本來就困難,這關鍵時候又把剩餘的壯勞力叫出去廝殺,你這莊主是不是誠心不讓人活?租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要了?!
因為軍隊人數比較少,所以壓力迅速傳導到了張醜這裏,逼得張醜不得不列驅馬在隊列前後奔馳,反複與莊戶講清楚。
這次去宋軍營寨,不是要跟宋軍拚命的,而是要立一下威風,趁那忠義軍沒反應過來,燒掉他們一截營寨,或者幹脆在營寨外叫罵幾句,就立即開溜全須全尾的迴來。
畢竟,他張醜雖然平日自吹祖宗是三國名將張遼,卻終究沒有張遼的本事,別說八百破十萬這種狠活,八百破一千就要了他的老命了。更何況去攻擊忠義軍的堅固營盤?
須知道張醜的大哥何伯求親率精銳與小股忠義軍作戰的時候也根本占不到便宜!
然而這話說出來之後,雖然莊戶們不明著抱怨了,卻是立即腹誹起來。
合著耽擱農時隻為了抖你張莊主的威風?!你就非得在今天耍這威風嗎?!
然而這種莊園畢竟是準軍事化組織,莊主既然一聲令下,莊戶們也隻能隨他走一遭。
這種局麵隻能說仆散太守家的王夫人是真的有先見之明。
什麽叫上下生怨,左右生疑,人心不安?
這就是了!
雖然張醜的行軍路線已經極其小心了,也避開了忠義軍民夫所在的位置,但絕對避不開的卻是本地農人的眼睛。
很快,就有本地農人拉住在田地中協助秋收的忠義軍民夫,讓他們稍作躲避。
而忠義軍民夫因為分地或者即將分地,是對忠義軍有歸屬感的,迅速就有民夫向維持秩序與安全的忠義軍正軍做了匯報。
忠義軍的中級軍官雖然不明白來了多少敵人,也不明白敵人的目的是什麽,卻也知道當務之急就是將民夫全部召迴。
之前為了維護秋收,忠義軍與這些莊子有了一些默契,都不對對方的農人民夫下手,此時若是萬一開了口子,誰知道會不會以一場對民夫的屠殺作結尾。
丁大興扛著長矛,披著鐵裲襠,靠在一匹劣馬旁喝著水囊中的漿水,聽到身後一陣號角聲後猛然迴頭。
見到遠處路口的袍澤用力揮舞一麵黑色旗幟,他也連忙拿起馬脖子旁的銅鑼奮起敲打起來。
地頭的農人悚然一時,可見到忠義軍的民夫扔下農具,迅速往地頭大道上走去時,皆是臉色煞白。
這時候還有大量莊稼沒有收割的,一般都是青壯較少的家庭,這種家庭對於忠義軍幾乎都有些感恩戴德,因為沒有這些民夫幫忙,他們不可能在下雨之前完成秋收的。
但是現在忠義軍的民夫要走了。
“官人,丁官人,這是咋的了,咋就都走了呢?”
一名幹瘦的老者踉蹌著走過來,他拉住丁大興的衣袖,焦急詢問。
丁大興與這老者也算是混了個臉熟,他水囊中的漿水就是老者給灌的,聞言放下銅鑼,用鑼錘指了指北邊:“老丈,北邊是哪個大莊子?有軍隊從北邊的莊子過來了,似乎要攻擊俺們大營,俺們怕民夫傷著,要先把民夫都撤迴去。”
老者的嘴抽動了幾下:“北邊,北邊……北邊是張家莊啊,醜娃咋就來打仗了呢?這不是亂彈琴嗎?還有這麽多莊稼沒收呢!”
丁大興見民夫都匯集到了道路上,趕緊扯著嗓子喊了起來:“什長夥長都管點事啊,點點數,看有沒有拉下的人,沒有拉下的,就扯住前麵人的腰帶,順著舉黑色小旗的正軍,迴營寨!不要跑,用快走的,時間足夠!”
老者繼續扯著丁大興的衣袖:“丁官人,既然來的是張家莊的人,那就好說了,俺這一張老臉還是有幾分薄麵的,足可以保護這些……這些好漢的安全。”
丁大興將銅鑼掛在劣馬鞍韉旁,反手握住了老者沾滿泥土的雙手:“老丈,俺不敢冒險。這些人都是家中的頂梁柱,他們也是爹生娘養的,他們也有父母妻兒望眼欲穿,俺如何敢憑老丈的一句保證就冒此等風險?俺就問老丈一句,若老丈的兒子遇到這等事,老丈希望他留下來嗎?”
老者數滴渾濁的老淚從眼中流出,卻依舊不撒手:“俺是張家莊莊主張醜的三舅公,他一定會顧忌俺的。”
“老丈,你還不明白嗎?”丁大興終於有些氣急之態:“你真的以為那張醜不知道出兵會有什麽後果嗎?他是傻子嗎?傻子能當莊主嗎?張醜知道隻要出兵就一定會有這種局麵,他知道的!他選擇出兵的那一刻,就不再顧忌你們了!他已經棄了你們了!你明不明白?!”
老者終於呆愣的鬆開了手,任由丁大興指揮著民夫向著大營處撤去。
老者呆呆的望向坐在田間抹眼淚的老婆子,又望了望已經在田中站直身體臉色煞白的兩個兒媳婦,還有正在撿拾穀穗的幾個剛到十歲的孫子孫女,隨後又看了看陰沉的天空,又是呆愣片刻後,終於再次拿起鐮刀踉蹌著向莊稼中走去,繼續割起了穀子。
憤怒、委屈、困惑、恐懼還有幾種不知道是什麽的感覺交雜在一起,讓老者的嘴中充滿苦澀。
幾乎所有還在勞作的農人都在心底生出了與這老者一般的念頭。
老天逼迫我們,官府逼迫我們,現在效忠的莊主也要來逼迫我們!
為什麽啊,為什麽誰都不讓我們過一丁點好日子啊?!
沒有人迴答他們。
這就是戰爭,雖日月更易,滄海桑田,亙古萬代,唯戰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