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七日天還蒙蒙亮的時候,第一座浮橋在沂水上架設了起來。
這引起了金軍的應激反應,先是斥候迴報,與此同時則是探馬與探馬匯合集結,各自聚集十幾人後,互相廝殺。
但是忠義軍一旦發動,哪裏會被一群斥候逼退呢?
已經被功勞刺激的紅了眼的甲騎急速渡河,並且在張白魚親自帶領下,連弓箭互射的階段都省去了,直接挺矛衝殺起來。
且說,女真人在開國時,對遼宋的兵馬有過一個準確的論斷:這幫子人遠程弓弩對決的時候,打得還有模有樣,可一旦遭遇近身搏鬥,隻要殺掉遼宋兵馬敢死的排頭兵,那麽無論他們有多少人,都會立即崩潰。
可如今的女真人也遇到了過去遼宋所麵對的問題。
坐擁萬裏大國,能享福誰想死啊!
這些聚集起來的近百女真斥候,在大軍潰敗,被辛字軍追了百多裏的情況下,還敢三兩成群的探查敵陣,按說已經算是膽識勇力過人。
但他們麵對忠義軍甲騎不要命的衝鋒時,第一個反應卻還是脫離戰鬥,以弓箭作纏鬥。
當然,斥候的職責是將消息帶迴去,並不是正麵作戰,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
但今天是特麽的生死之戰,能用最小的代價阻止忠義軍渡河的機會隻有這麽一次,下一次機會就是在平地上打正麵決戰了!
而這些女真斥候都是軍中精銳,他們自然知曉這些事情,但他們還是逃了。
還是輕而易舉的就將橋頭陣地讓了出來。
百餘女真輕騎被三十多忠義軍甲騎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被斬殺了十餘人後,徹底放棄了對抗,飛馬狂奔,逃之夭夭了。
“呸,他媽的一群孬種。”張白魚掀起頓項,朝著女真輕騎的背影啐了一口,將長矛舉起在頭上繞了一圈,其上繡著白魚符的三角小旗也隨風飄揚,將三十餘剛要追出去的甲騎聚攏並撤到浮橋橋頭。
他今日最大的任務是掃清河岸,為後續的登陸創造條件,可不能因為區區數騎就把這要命的職責拋之腦後。
很快,剩餘的甲騎就在劉淮的帶領下,成功渡河。
而有了這一條浮橋運送來往物料後,第二條與第三條浮橋也很快建立。
這時候,浮橋三裏正西方的倉城處,大隊的女真騎兵終於蜂擁現身。
然而劉淮卻敏銳的發現,這股大約五百人的騎兵隊伍在一出現的時候就處於半失控的狀態。
他們明顯依舊疲憊,許多戰馬上還粘著塵土血漬,但卻不惜馬力,不進行弓箭騷擾,隻是如同不要命般向著浮橋橋頭衝來。
而此時羅慎言所部已經有三百長槍渡河,雖然分散在三條浮橋橋頭,可在甲騎的掩護下,幾十人一組紛紛結陣,隨後跟著隊將的號令,喊著‘端吃端’奮力前壓。
這些女真騎兵竟然開始直接正麵衝擊忠義軍步卒所結成的槍陣。
這怎麽可能衝得開?
在甲騎的支持下,女真騎兵迅速留下二十多具屍首,向後撤去。
經此小挫,女真騎兵仿佛也恢複了清醒,在各級軍官的組織下,在浮橋頭以北列陣,輪流來騷擾渡河的忠義軍。
但這騷擾毫無意義。
忠義軍千人的長槍兵背河列陣後,又有二百弓弩手在魏昌的帶領下渡河,弓弩攢射中,女真騎兵也不敢再與忠義軍弓弩手對射,紛紛後撤。
忠義軍步卒伴隨甲騎再次前壓,再次壓迫了女真騎兵的活動空間,使得女真騎兵再次向西北後退。
……
在戰場更北側一處高地上,李乙真金下馬,將箭矢從死掉的女真斥候身上拔了出來,然後再對方懷中摸索起來,將搜到的金釵對著陽光比了比,嘿嘿一笑,塞進了懷中。
辛棄疾眼睛緊緊盯著戰場,用餘光看著李乙真金的舉動,冷然說道:“耶律二郎派你來可不是為了這點金銀,不好好看,迴去之後,如何向你頭領交待?”
李乙真金呲著大豁牙說道:“這不是還有郎君你呢嗎?俺這種人,如何能看出什麽來?”
說著,李乙真金莫名歎氣,聲音也變得低沉:“就算看出什麽來,又能如何學呢?”
“哦?”辛棄疾似乎很好奇這胡人究竟在想什麽,直接迴頭:“為何天平軍就不能學?”
李乙真金也跨上戰馬,讓兩人親衛在周遭警戒:“辛五郎請看這太陽。”
辛棄疾瞥了一眼:“劉大郎出兵時間拿捏的十分準確,金賊隻能麵向陽光迎敵,這又如何……”
到了最後,辛棄疾似乎明白了什麽,聲音已經變得低沉。
李乙真金沒有察覺,扣著手指說道:“咱們是剛到,俺算了算腳程,劉大郎最早就是昨日上午才到,然後他今日清晨就可以出兵。嘶……這意味著……”
辛棄疾接口說道:“這就意味著,要麽是劉大郎在一日之內完成了物資準備,士氣鼓動;要麽就是忠義大軍就時刻準備出征,劉大郎的麾下在他不在時,就做好了所有準備。
用劉大郎的話就是,由上而下組織健全,不會因為某個人消失,就耽擱大事。”
李乙真金點頭:“辛郎君,無論那條都很可怕,無論是什麽,天平軍都做不到。”
說著,李乙真金又指了指眼前的戰場。
“還有這些兵,青牛白馬在上,俺真的想不明白,劉大郎,還有那個忠義軍魏公是如何編練的他們,太齊整了,配合太好了,士氣也太高了。”
“你看那一百長槍,從浮橋上下來,用三十屈指的時間,就站好的槍陣,而且竟然能整齊向前。俺他娘的……”李乙真金摸著光頭,呲牙咧嘴:“俺他娘的頭皮發麻,辛郎君,你呢?你怕不怕?你覺得他們這兩千人,能破俺們天平軍多少人?”
辛棄疾默然不語,眼睛直直的看著戰場。
這時候,大約四百長槍組成大橫陣緩慢向著北麵推進,在左右兩翼數十甲騎的協助下,繼續壓迫女真騎兵的活動空間。
在逼近到雙方距離大約一百步後,忠義軍槍陣前的旗幟奮力揮舞,槍陣裂開一道寬約十步的空隙。
隱藏在槍陣之後,一直牽著戰馬步行的百餘甲騎突然沿著這道裂隙殺了出來,以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狠狠砸向數倍之眾的女真騎兵。
女真騎兵原本隻是射箭騷擾,以機動性騷擾步卒,可此時卻突然被甲騎衝殺,突兀的陷入了近戰,頓時慌亂,甚至有的女真騎兵都沒來得及換成長矛,就被忠義軍甲騎碾了過去。
慌亂間,女真騎兵再次留下幾十具人馬屍首後,再次撤退。
但令人驚奇的事,女真騎兵雖然狼狽到陣型都有些散亂,卻依舊沒有一哄而散。
“辛郎君,你看到了嗎?劉大郎那夥子騎兵能幹的,俺們契丹人是真的幹不了。但他們步卒能幹的,如林軍、天王軍甚至你的辛字軍,哪個能做呢?”李乙真金搖著頭:“沒辦法,真沒辦法。天平軍學不來的。”
辛棄疾這時候指了指掩護長槍步卒撤退到大陣的甲騎說道:“那麵旗幟上繪著肋生雙翅的老虎,飛虎,劉大郎綽號是劉飛虎子,這定是劉大郎親自統軍破陣。”
李乙真金喃喃說道:“那就怪不得了。”
說罷之後,他又捏著下巴出言詢問:“奇了怪了,金賊騎兵都敗成這個樣子,怎麽就不潰呢?”
這引起了金軍的應激反應,先是斥候迴報,與此同時則是探馬與探馬匯合集結,各自聚集十幾人後,互相廝殺。
但是忠義軍一旦發動,哪裏會被一群斥候逼退呢?
已經被功勞刺激的紅了眼的甲騎急速渡河,並且在張白魚親自帶領下,連弓箭互射的階段都省去了,直接挺矛衝殺起來。
且說,女真人在開國時,對遼宋的兵馬有過一個準確的論斷:這幫子人遠程弓弩對決的時候,打得還有模有樣,可一旦遭遇近身搏鬥,隻要殺掉遼宋兵馬敢死的排頭兵,那麽無論他們有多少人,都會立即崩潰。
可如今的女真人也遇到了過去遼宋所麵對的問題。
坐擁萬裏大國,能享福誰想死啊!
這些聚集起來的近百女真斥候,在大軍潰敗,被辛字軍追了百多裏的情況下,還敢三兩成群的探查敵陣,按說已經算是膽識勇力過人。
但他們麵對忠義軍甲騎不要命的衝鋒時,第一個反應卻還是脫離戰鬥,以弓箭作纏鬥。
當然,斥候的職責是將消息帶迴去,並不是正麵作戰,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
但今天是特麽的生死之戰,能用最小的代價阻止忠義軍渡河的機會隻有這麽一次,下一次機會就是在平地上打正麵決戰了!
而這些女真斥候都是軍中精銳,他們自然知曉這些事情,但他們還是逃了。
還是輕而易舉的就將橋頭陣地讓了出來。
百餘女真輕騎被三十多忠義軍甲騎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被斬殺了十餘人後,徹底放棄了對抗,飛馬狂奔,逃之夭夭了。
“呸,他媽的一群孬種。”張白魚掀起頓項,朝著女真輕騎的背影啐了一口,將長矛舉起在頭上繞了一圈,其上繡著白魚符的三角小旗也隨風飄揚,將三十餘剛要追出去的甲騎聚攏並撤到浮橋橋頭。
他今日最大的任務是掃清河岸,為後續的登陸創造條件,可不能因為區區數騎就把這要命的職責拋之腦後。
很快,剩餘的甲騎就在劉淮的帶領下,成功渡河。
而有了這一條浮橋運送來往物料後,第二條與第三條浮橋也很快建立。
這時候,浮橋三裏正西方的倉城處,大隊的女真騎兵終於蜂擁現身。
然而劉淮卻敏銳的發現,這股大約五百人的騎兵隊伍在一出現的時候就處於半失控的狀態。
他們明顯依舊疲憊,許多戰馬上還粘著塵土血漬,但卻不惜馬力,不進行弓箭騷擾,隻是如同不要命般向著浮橋橋頭衝來。
而此時羅慎言所部已經有三百長槍渡河,雖然分散在三條浮橋橋頭,可在甲騎的掩護下,幾十人一組紛紛結陣,隨後跟著隊將的號令,喊著‘端吃端’奮力前壓。
這些女真騎兵竟然開始直接正麵衝擊忠義軍步卒所結成的槍陣。
這怎麽可能衝得開?
在甲騎的支持下,女真騎兵迅速留下二十多具屍首,向後撤去。
經此小挫,女真騎兵仿佛也恢複了清醒,在各級軍官的組織下,在浮橋頭以北列陣,輪流來騷擾渡河的忠義軍。
但這騷擾毫無意義。
忠義軍千人的長槍兵背河列陣後,又有二百弓弩手在魏昌的帶領下渡河,弓弩攢射中,女真騎兵也不敢再與忠義軍弓弩手對射,紛紛後撤。
忠義軍步卒伴隨甲騎再次前壓,再次壓迫了女真騎兵的活動空間,使得女真騎兵再次向西北後退。
……
在戰場更北側一處高地上,李乙真金下馬,將箭矢從死掉的女真斥候身上拔了出來,然後再對方懷中摸索起來,將搜到的金釵對著陽光比了比,嘿嘿一笑,塞進了懷中。
辛棄疾眼睛緊緊盯著戰場,用餘光看著李乙真金的舉動,冷然說道:“耶律二郎派你來可不是為了這點金銀,不好好看,迴去之後,如何向你頭領交待?”
李乙真金呲著大豁牙說道:“這不是還有郎君你呢嗎?俺這種人,如何能看出什麽來?”
說著,李乙真金莫名歎氣,聲音也變得低沉:“就算看出什麽來,又能如何學呢?”
“哦?”辛棄疾似乎很好奇這胡人究竟在想什麽,直接迴頭:“為何天平軍就不能學?”
李乙真金也跨上戰馬,讓兩人親衛在周遭警戒:“辛五郎請看這太陽。”
辛棄疾瞥了一眼:“劉大郎出兵時間拿捏的十分準確,金賊隻能麵向陽光迎敵,這又如何……”
到了最後,辛棄疾似乎明白了什麽,聲音已經變得低沉。
李乙真金沒有察覺,扣著手指說道:“咱們是剛到,俺算了算腳程,劉大郎最早就是昨日上午才到,然後他今日清晨就可以出兵。嘶……這意味著……”
辛棄疾接口說道:“這就意味著,要麽是劉大郎在一日之內完成了物資準備,士氣鼓動;要麽就是忠義大軍就時刻準備出征,劉大郎的麾下在他不在時,就做好了所有準備。
用劉大郎的話就是,由上而下組織健全,不會因為某個人消失,就耽擱大事。”
李乙真金點頭:“辛郎君,無論那條都很可怕,無論是什麽,天平軍都做不到。”
說著,李乙真金又指了指眼前的戰場。
“還有這些兵,青牛白馬在上,俺真的想不明白,劉大郎,還有那個忠義軍魏公是如何編練的他們,太齊整了,配合太好了,士氣也太高了。”
“你看那一百長槍,從浮橋上下來,用三十屈指的時間,就站好的槍陣,而且竟然能整齊向前。俺他娘的……”李乙真金摸著光頭,呲牙咧嘴:“俺他娘的頭皮發麻,辛郎君,你呢?你怕不怕?你覺得他們這兩千人,能破俺們天平軍多少人?”
辛棄疾默然不語,眼睛直直的看著戰場。
這時候,大約四百長槍組成大橫陣緩慢向著北麵推進,在左右兩翼數十甲騎的協助下,繼續壓迫女真騎兵的活動空間。
在逼近到雙方距離大約一百步後,忠義軍槍陣前的旗幟奮力揮舞,槍陣裂開一道寬約十步的空隙。
隱藏在槍陣之後,一直牽著戰馬步行的百餘甲騎突然沿著這道裂隙殺了出來,以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狠狠砸向數倍之眾的女真騎兵。
女真騎兵原本隻是射箭騷擾,以機動性騷擾步卒,可此時卻突然被甲騎衝殺,突兀的陷入了近戰,頓時慌亂,甚至有的女真騎兵都沒來得及換成長矛,就被忠義軍甲騎碾了過去。
慌亂間,女真騎兵再次留下幾十具人馬屍首後,再次撤退。
但令人驚奇的事,女真騎兵雖然狼狽到陣型都有些散亂,卻依舊沒有一哄而散。
“辛郎君,你看到了嗎?劉大郎那夥子騎兵能幹的,俺們契丹人是真的幹不了。但他們步卒能幹的,如林軍、天王軍甚至你的辛字軍,哪個能做呢?”李乙真金搖著頭:“沒辦法,真沒辦法。天平軍學不來的。”
辛棄疾這時候指了指掩護長槍步卒撤退到大陣的甲騎說道:“那麵旗幟上繪著肋生雙翅的老虎,飛虎,劉大郎綽號是劉飛虎子,這定是劉大郎親自統軍破陣。”
李乙真金喃喃說道:“那就怪不得了。”
說罷之後,他又捏著下巴出言詢問:“奇了怪了,金賊騎兵都敗成這個樣子,怎麽就不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