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攻下臨沂城,就能截斷沂水通道,這並不是一句虛言。
這倒不是說有了臨沂就可以建成座大壩,把河流截斷,而是這年頭內河商船基本都是風力驅動。
水輪船也有,但相對稀少,畢竟哪個時代的商人都差不多,能節約點人工成本就節約點,讓他們再雇傭一群人專門來踩槳,屬實有點強人所難了。
這種商船在無風或者是需要逆流而上的時候,就得需要大量的纖夫。
而有了臨沂城作為支撐點之後,就可以四麵派遣軍兵,控製住碼頭與纖夫,讓漕船通行困難。
如果發點狠,鐵鎖橫江之類的花活也不是玩不出來。
纖夫從哪來呢?
這就得依靠封建時代的傳統藝能了。
徭役。
當然,征發徭役的方式在不同朝代不同地點都是不一樣的,但總歸來說,核心思想卻是差不多的,就是百姓無償為官府幹活。
這種事情真的很難避免,哪怕是打起救濟斯民大旗的忠義軍,也準備在秋收後的冬日一邊打仗,一邊發動徭役去開墾土地,整修水利。
當然,差別還是有的,忠義軍走的大約是以工代賑的路線,盡量就近組織民夫,讓他們不要遠離家中的同時,還能少吃一頓家中糧食,少燒一次家中柴火。
而且開墾的田地與修複的水利設施終歸還是對百姓自己有利的。
但金國那管你這個,命令一下,管你是秋收還是春耕,全都他娘的給老子去服徭役,去沂水上去拉纖。
秋收?什麽秋收?
國家要打大仗了,你還惦記著你那點糧食,是不是不識大體?
理論上來說,服徭役時官府得提供糧食。當然了,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以金國的基層組織力度,想要將糧食完完整整的發到民夫手中,就屬實有點異想天開了。
這點糧食本來就不多,又經過層層盤剝之後,發到具體吏員手中時,就剩下一點。
本著不讓民夫發愁糧食多寡的原則,吏員大手一揮,全部截留下來,並且命令民夫自帶幹糧幹活。
這種情況下,不出現逃亡與死亡那是不可能的。
但沒關係,北地別的不多,被趙宋官家扔下的漢兒要多少有多少。
這種不把人當人看的徭役,自然造成了沂水兩岸農民的大量逃竄,所以沂州官吏才將沂水兩岸的豪強納入征調民夫的範疇。
當然,造成的後果所有人都看見了,在秋收時莊戶直接對莊主離心離德。
張家莊在魏勝出手兩天之後就崩潰,那真不是張醜沒有本事。
他在被魏勝與金國官府聯手痛毆下還能拉出人馬來主動進攻,也是絕對對得起天地良心了。
劉淮率領騎兵上前的時候,管崇彥已經徹底清掃幹淨金國的軍事力量,將那群不知道是吏員還是弓手土兵的金軍殺得四散而逃。
一隊近百人的纖夫已經全部立定在了原地,他們目光呆滯,衣衫襤褸,骨瘦如柴,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船上之人似乎有些慌亂,來往奔走,大聲唿喊,想要遠離河岸,卻一時間解不開繩索,急得直跳腳。
劉淮指了指距離岸邊二三十步的商船,十名已經卸下盔甲熟識水性的騎士直接躍入水中,向著商船遊去。
岸上的十幾名騎士從纖夫手中奪過繩索,綁在馬鞍上,奮力拖拽。
兩方齊心協力下,很快就有忠義軍士卒攀著船幫躍上了漕船,似乎船上有人還要反抗,喝罵聲與廝殺聲猛然響起,卻又突兀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傷者的哭嚎聲。
很快,就有一名身上沾了血的士卒登上舵樓,將船主攆迴到甲板上,並對岸上揮了揮手。
劉淮見漕船已經開始緩緩靠岸,也就不再管,迴頭看著那群豪強:“你們趕緊找找有沒有自家莊子的人。齊十三,拿出大鍋,打水生火放幹糧,煮點粥。”
其實用不著他說了,因為之前已經遇到了好幾艘這種漕船,解決方法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一開始直接給餅子,幾個纖夫直接撐死了,後來就隻能用水煮餅子,煮成糊狀物後再給纖夫分發。
張醜已經下馬向前,在已經癱坐在地的纖夫人群中尋找自家莊子的人,但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胡子頭發披散著一大把,瘦脫了相,尋了許久卻是一個都沒尋到。
“大……大哥……莊主……莊主是你嗎,你們來救……救俺了?”
一個比較靠前的纖夫原本已經斜躺在了地上,然而抬眼見到張醜後渾身一震,連滾帶爬的想要站起,卻因為實在是無力,隻能爬了過來,抓住張醜的雙腿,一時間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你……”張醜連忙蹲下,盯著麵前猶如四十歲的男子,驚疑不定的認了半天才認出來:“你是三舅公家的張平水,你……你父親和你阿叔呢?”
如果張醜沒記錯的話,張平水今年不過十六歲,如何能成了這滿臉溝壑,頭發花白的樣子?
“都死了……”張平水拽著張醜的小腿泣不成聲,一時間竟然連父叔的死因都說不出來,隻能以頭搶地:“他們都死了……”
張醜突然喘起了粗氣。
他一直認為他是莊子的保護者,是莊戶們的保護者。哪怕之前也有過這種事情,他總是在安慰自己,若不是有他護衛周全,沒準整個莊子都會沒了下場。
而脫離了莊主的身份,張醜再次審視起自己過往的所作所為,卻驚訝發現,他竟然是賊人殺害莊戶的幫兇。
自己之前,竟然也是個賊嗎?
認清了這個事實之後,張醜幾乎有了搖搖欲墜之感。
卻不說一位沂水豪強的三觀正在劇烈重塑,劉淮搬了個馬紮子,大馬金刀的坐在其上,拿著個瓜錘摩挲,任由忠義軍騎士將五名俘虜拉到身前。
何伯求拄著手刀侍立在一旁,如同侍從一般。
劉淮先是皺眉看了一眼裝模作樣的老何,然後就將目光投向身前五人:“我們是忠義軍,北伐來殺金賊的。所以咱們是敵非友,你們五個可明白?”
一名頭上還留著辮發的壯碩女真人聞言大吼出聲:“你這賊……啊……”
話聲還沒有說完,這廝臉上就挨了一錘,腦袋仰成一個危險的角度,半張嘴裏的大牙成扇麵拋灑出去,整個人一頭栽倒在地。
劉淮用一人的衣服擦了擦錘頭:“你們四人,可明白了。”
剩餘四人紛紛如小雞啄米般點頭。
“那好,我問,你們答。”
這倒不是說有了臨沂就可以建成座大壩,把河流截斷,而是這年頭內河商船基本都是風力驅動。
水輪船也有,但相對稀少,畢竟哪個時代的商人都差不多,能節約點人工成本就節約點,讓他們再雇傭一群人專門來踩槳,屬實有點強人所難了。
這種商船在無風或者是需要逆流而上的時候,就得需要大量的纖夫。
而有了臨沂城作為支撐點之後,就可以四麵派遣軍兵,控製住碼頭與纖夫,讓漕船通行困難。
如果發點狠,鐵鎖橫江之類的花活也不是玩不出來。
纖夫從哪來呢?
這就得依靠封建時代的傳統藝能了。
徭役。
當然,征發徭役的方式在不同朝代不同地點都是不一樣的,但總歸來說,核心思想卻是差不多的,就是百姓無償為官府幹活。
這種事情真的很難避免,哪怕是打起救濟斯民大旗的忠義軍,也準備在秋收後的冬日一邊打仗,一邊發動徭役去開墾土地,整修水利。
當然,差別還是有的,忠義軍走的大約是以工代賑的路線,盡量就近組織民夫,讓他們不要遠離家中的同時,還能少吃一頓家中糧食,少燒一次家中柴火。
而且開墾的田地與修複的水利設施終歸還是對百姓自己有利的。
但金國那管你這個,命令一下,管你是秋收還是春耕,全都他娘的給老子去服徭役,去沂水上去拉纖。
秋收?什麽秋收?
國家要打大仗了,你還惦記著你那點糧食,是不是不識大體?
理論上來說,服徭役時官府得提供糧食。當然了,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以金國的基層組織力度,想要將糧食完完整整的發到民夫手中,就屬實有點異想天開了。
這點糧食本來就不多,又經過層層盤剝之後,發到具體吏員手中時,就剩下一點。
本著不讓民夫發愁糧食多寡的原則,吏員大手一揮,全部截留下來,並且命令民夫自帶幹糧幹活。
這種情況下,不出現逃亡與死亡那是不可能的。
但沒關係,北地別的不多,被趙宋官家扔下的漢兒要多少有多少。
這種不把人當人看的徭役,自然造成了沂水兩岸農民的大量逃竄,所以沂州官吏才將沂水兩岸的豪強納入征調民夫的範疇。
當然,造成的後果所有人都看見了,在秋收時莊戶直接對莊主離心離德。
張家莊在魏勝出手兩天之後就崩潰,那真不是張醜沒有本事。
他在被魏勝與金國官府聯手痛毆下還能拉出人馬來主動進攻,也是絕對對得起天地良心了。
劉淮率領騎兵上前的時候,管崇彥已經徹底清掃幹淨金國的軍事力量,將那群不知道是吏員還是弓手土兵的金軍殺得四散而逃。
一隊近百人的纖夫已經全部立定在了原地,他們目光呆滯,衣衫襤褸,骨瘦如柴,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船上之人似乎有些慌亂,來往奔走,大聲唿喊,想要遠離河岸,卻一時間解不開繩索,急得直跳腳。
劉淮指了指距離岸邊二三十步的商船,十名已經卸下盔甲熟識水性的騎士直接躍入水中,向著商船遊去。
岸上的十幾名騎士從纖夫手中奪過繩索,綁在馬鞍上,奮力拖拽。
兩方齊心協力下,很快就有忠義軍士卒攀著船幫躍上了漕船,似乎船上有人還要反抗,喝罵聲與廝殺聲猛然響起,卻又突兀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傷者的哭嚎聲。
很快,就有一名身上沾了血的士卒登上舵樓,將船主攆迴到甲板上,並對岸上揮了揮手。
劉淮見漕船已經開始緩緩靠岸,也就不再管,迴頭看著那群豪強:“你們趕緊找找有沒有自家莊子的人。齊十三,拿出大鍋,打水生火放幹糧,煮點粥。”
其實用不著他說了,因為之前已經遇到了好幾艘這種漕船,解決方法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一開始直接給餅子,幾個纖夫直接撐死了,後來就隻能用水煮餅子,煮成糊狀物後再給纖夫分發。
張醜已經下馬向前,在已經癱坐在地的纖夫人群中尋找自家莊子的人,但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胡子頭發披散著一大把,瘦脫了相,尋了許久卻是一個都沒尋到。
“大……大哥……莊主……莊主是你嗎,你們來救……救俺了?”
一個比較靠前的纖夫原本已經斜躺在了地上,然而抬眼見到張醜後渾身一震,連滾帶爬的想要站起,卻因為實在是無力,隻能爬了過來,抓住張醜的雙腿,一時間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你……”張醜連忙蹲下,盯著麵前猶如四十歲的男子,驚疑不定的認了半天才認出來:“你是三舅公家的張平水,你……你父親和你阿叔呢?”
如果張醜沒記錯的話,張平水今年不過十六歲,如何能成了這滿臉溝壑,頭發花白的樣子?
“都死了……”張平水拽著張醜的小腿泣不成聲,一時間竟然連父叔的死因都說不出來,隻能以頭搶地:“他們都死了……”
張醜突然喘起了粗氣。
他一直認為他是莊子的保護者,是莊戶們的保護者。哪怕之前也有過這種事情,他總是在安慰自己,若不是有他護衛周全,沒準整個莊子都會沒了下場。
而脫離了莊主的身份,張醜再次審視起自己過往的所作所為,卻驚訝發現,他竟然是賊人殺害莊戶的幫兇。
自己之前,竟然也是個賊嗎?
認清了這個事實之後,張醜幾乎有了搖搖欲墜之感。
卻不說一位沂水豪強的三觀正在劇烈重塑,劉淮搬了個馬紮子,大馬金刀的坐在其上,拿著個瓜錘摩挲,任由忠義軍騎士將五名俘虜拉到身前。
何伯求拄著手刀侍立在一旁,如同侍從一般。
劉淮先是皺眉看了一眼裝模作樣的老何,然後就將目光投向身前五人:“我們是忠義軍,北伐來殺金賊的。所以咱們是敵非友,你們五個可明白?”
一名頭上還留著辮發的壯碩女真人聞言大吼出聲:“你這賊……啊……”
話聲還沒有說完,這廝臉上就挨了一錘,腦袋仰成一個危險的角度,半張嘴裏的大牙成扇麵拋灑出去,整個人一頭栽倒在地。
劉淮用一人的衣服擦了擦錘頭:“你們四人,可明白了。”
剩餘四人紛紛如小雞啄米般點頭。
“那好,我問,你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