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鬥對於武興軍來說並不能算是一場埋伏,準確的來說,應該算是一次突襲。
依仗騎兵的速度,在準確情報的加持下,突然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本身就是騎兵的作戰方式之一。
當然,既然選擇的突襲,肯定就會有孤注一擲的心態在其中。所謂開弓沒有迴頭箭,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不過還好的是,二十多裏對於騎兵來說依舊是相對較短的兵力投射範圍,所以天色還沒有徹底黑下之前,金軍的前鋒就已經開始與忠義軍接戰。
這其中也有徒單章有意控製速度,節省馬力的原因。
而選在即將天黑的時間,更是因為他對於麾下甲騎的戰力、對麾下軍官的能力有著極端的自信。
黑夜是公平的,卻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在指揮係統被極大削弱的情況下,任何人的膽怯都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引發連鎖反應。
我這百戰精銳敢在孤立無援,四麵接敵的情況下奮勇廝殺,你這半匪半兵的士卒也敢嗎?
而且在這個時間點,按照徒單章的計算,忠義軍的營寨應該是剛剛起營,卻尚未完工,正好處在防禦最為薄弱的時候,正好能一舉衝破。
“報!”有探騎飛馳而來:“將軍!俺家完顏謀克與賊軍交戰,賊軍沒有立營壘,也沒有挖壕溝,隻用輜重大車圍了一圈!”
“好!”徒單章大喜過望,對身側之人說道:“朱三你真的是妙計,竟然如此輕鬆就能吞下五百馬軍!當記功!”
朱天壽滿頭大汗,似乎要客套兩句,卻見徒單章沒有再搭理他,而是徑直吩咐探騎:“你迴去,告訴完顏牟貴,讓他不要強攻,繞過營壘,斷賊軍後路,若賊軍要逃,他就得一路追殺。
不要怕兵力不足,俺讓納合庚和把古良孫去助他!”
探騎在馬上拱手,口稱得令,拍馬而去了。
徒單章帶著他那繪著海東青的猛安大旗複又行進了不過百步,又有探騎來報。
“將軍,已經探查清楚了,大約五六百匹牛馬,都在那大車圍攏之中!”探騎喘著粗氣,拱手後,指了指側前方的一處小丘:“俺們幾人剛從那小山上下來,那裏有賊軍的斥候,俺們剛上去就是一場廝殺,雖沒能占領山頭,卻也大略看了一眼賊軍軍陣!”
徒單章微微點頭。
這道符合他對忠義軍的戰力推測,有點能耐,比一般民軍匪軍要強,各種製度也還算周全,但絕對比不上如武興軍平均水平。
更別說徒單章這第一將率領的第一猛安了。
金國以騎兵立國,所以每支大軍中的核心武士都是披甲騎兵,但哪怕以完顏亮刮地皮的水準,也不可能養得起幾十萬甲騎。
以武興軍為例子,作為金國三十二軍中中等偏上的戰力,它是按著金國開國時的猛安謀克製來編製的,一個行軍萬戶帶領十個猛安,每個猛安又有十個謀克,一個謀克一百戰兵。
但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操作起來,武興軍的每個猛安平均隻有四五個騎兵謀克,其他的全是漢兒步卒。
少數靠後的猛安,甚至隻有三四個騎兵謀克,其中還有一大部分還是隻有一身鐵裲襠的輕騎。
而作為開路先鋒的徒單章卻不一樣,他所率的猛安是絕對的全軍精銳,十個謀克全是精銳甲騎,能打能衝能跑,平日裏開路先鋒是他,啃硬骨頭是他,撤軍時斷後還是他。
第一猛安殺人最多,待遇最好,打仗最猛。
當然,這種兵力配置,並不是蒙恬鎮國特立獨行,而是完顏亮時代金軍的慣例。
就比如當今金國兵部尚書完顏元宜,他還有一重身份是威勝軍都統製,那一軍的第一猛安就是如此編製的,而第一將則是完顏元宜的親兒子完顏王祥。
有如此強兵在手,徒單章敢於捉住戰機,以六百騎來突襲五百忠義軍,那真不是在托大。
複又行進幾百步後,徒單章終於見到了忠義軍所草草建立的營寨。
忠義軍選擇的駐紮地似乎是要靠著一座土山,又似乎是想直接在土山上紮營,卻又因為徒單章的突襲而亂了手腳,隻能背靠土山以作抵抗。
而忠義軍擺開的車陣……
說是車陣都抬舉他們了,這充其量算是大車七零八落圍了一圈,借以遲滯武興軍罷了。
徒單章甚至親眼看到,有一小隊人馬已經下馬衝到了車陣跟前,想要挪開車子,卻因為車子內圈有人捅刺長矛,也因為輜重大車上還有許多裝著糧草的麻袋,一時間又被逼退了而已。
徒單章看著塵土飛揚的戰場,臉上浮現一絲冷笑。
這忠義賊果真不愧有個賊字,雖然也算是成軍,但關鍵時刻還是匪氣泛濫,不敢如正軍一般去打堂堂之陣。
身為甲騎,這種時候應該動起來,應該衝出去廝殺,如何能固守呢?
這不是在等死嗎?
“傳俺的將令。”眼見完顏牟貴的謀克大旗已經繞過車陣,到了忠義軍南側,徒單章對身側的軍使說道:“完顏牟貴帶他的謀克在南側遊弋,不準參戰!但若賊軍潰散,他就得從南側兜住潰軍!”
“傳令給納合庚、把古良孫,他們二人用弓箭騷擾車陣,等到猛安大旗動時,他們才能要跟在後麵,一起衝殺近戰。”
“傳令給夾穀遠,俺給他一刻鍾時間,讓他的謀克用鉤鎖套索給俺將賊軍車陣拉開口子!拉開足以讓俺衝進去的口子!”
“傳令給石墩長、石剌烈,讓他在俺的身後列陣,俺一旦開始衝鋒,他就要跟著猛安大旗,一起向前砸!”
說罷,徒單章揮了揮手,帶著十幾名親衛甲騎下了高地,臨了留下一句話:“朱三,今日不用你來衝殺,你且在此地看著俺們女真兒郎是如何破敵的!”
朱天壽吞了一口吐沫,隻覺得口幹舌燥,帶著幾名莊客勒馬駐足之餘,竟然連客套與奉承話都說不出來。
而在徒單章的命令下,六百甲騎滾滾而動。
一時間,塵土飛揚,旌旗獵獵,馬蹄隆隆,盔甲錚鳴,箭矢如飛蝗,猛士如熊虎。
武興軍席卷著這一切,圍向了忠義軍車陣。
在朱天壽的視角中,這一幕真的如同裹挾著千噸巨石滾滾而下的洪水,碾碎沿路所有樹木房舍人畜一般,沿著官道推了過去。
無論是螳臂當車的忠義軍普通士卒,或者前幾日見過的連名字都不知曉的管七郎,又或者是那喜好大方大言的劉飛虎子,都會在這股洪流中,被碾成齏粉。
想到了劉淮,朱天壽在欣喜痛快之餘,莫名又生起一股哀意。
唉,多好的人啊,如果不分自家的地,跟這飛虎子走一程又有何妨?
而如今隻能以收他的屍首,來全當日一麵之緣的恩德了。
思緒飄飛了兩刻鍾左右,朱天壽眼睛再次聚焦,卻發現戰場上的場麵,似乎不太對。
同事問我昨天為什麽借她電腦,我說了前因後果,遭遇了無情的嘲笑。
化悲痛為力量,幹他娘的白衣秀士!
依仗騎兵的速度,在準確情報的加持下,突然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本身就是騎兵的作戰方式之一。
當然,既然選擇的突襲,肯定就會有孤注一擲的心態在其中。所謂開弓沒有迴頭箭,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不過還好的是,二十多裏對於騎兵來說依舊是相對較短的兵力投射範圍,所以天色還沒有徹底黑下之前,金軍的前鋒就已經開始與忠義軍接戰。
這其中也有徒單章有意控製速度,節省馬力的原因。
而選在即將天黑的時間,更是因為他對於麾下甲騎的戰力、對麾下軍官的能力有著極端的自信。
黑夜是公平的,卻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在指揮係統被極大削弱的情況下,任何人的膽怯都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引發連鎖反應。
我這百戰精銳敢在孤立無援,四麵接敵的情況下奮勇廝殺,你這半匪半兵的士卒也敢嗎?
而且在這個時間點,按照徒單章的計算,忠義軍的營寨應該是剛剛起營,卻尚未完工,正好處在防禦最為薄弱的時候,正好能一舉衝破。
“報!”有探騎飛馳而來:“將軍!俺家完顏謀克與賊軍交戰,賊軍沒有立營壘,也沒有挖壕溝,隻用輜重大車圍了一圈!”
“好!”徒單章大喜過望,對身側之人說道:“朱三你真的是妙計,竟然如此輕鬆就能吞下五百馬軍!當記功!”
朱天壽滿頭大汗,似乎要客套兩句,卻見徒單章沒有再搭理他,而是徑直吩咐探騎:“你迴去,告訴完顏牟貴,讓他不要強攻,繞過營壘,斷賊軍後路,若賊軍要逃,他就得一路追殺。
不要怕兵力不足,俺讓納合庚和把古良孫去助他!”
探騎在馬上拱手,口稱得令,拍馬而去了。
徒單章帶著他那繪著海東青的猛安大旗複又行進了不過百步,又有探騎來報。
“將軍,已經探查清楚了,大約五六百匹牛馬,都在那大車圍攏之中!”探騎喘著粗氣,拱手後,指了指側前方的一處小丘:“俺們幾人剛從那小山上下來,那裏有賊軍的斥候,俺們剛上去就是一場廝殺,雖沒能占領山頭,卻也大略看了一眼賊軍軍陣!”
徒單章微微點頭。
這道符合他對忠義軍的戰力推測,有點能耐,比一般民軍匪軍要強,各種製度也還算周全,但絕對比不上如武興軍平均水平。
更別說徒單章這第一將率領的第一猛安了。
金國以騎兵立國,所以每支大軍中的核心武士都是披甲騎兵,但哪怕以完顏亮刮地皮的水準,也不可能養得起幾十萬甲騎。
以武興軍為例子,作為金國三十二軍中中等偏上的戰力,它是按著金國開國時的猛安謀克製來編製的,一個行軍萬戶帶領十個猛安,每個猛安又有十個謀克,一個謀克一百戰兵。
但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操作起來,武興軍的每個猛安平均隻有四五個騎兵謀克,其他的全是漢兒步卒。
少數靠後的猛安,甚至隻有三四個騎兵謀克,其中還有一大部分還是隻有一身鐵裲襠的輕騎。
而作為開路先鋒的徒單章卻不一樣,他所率的猛安是絕對的全軍精銳,十個謀克全是精銳甲騎,能打能衝能跑,平日裏開路先鋒是他,啃硬骨頭是他,撤軍時斷後還是他。
第一猛安殺人最多,待遇最好,打仗最猛。
當然,這種兵力配置,並不是蒙恬鎮國特立獨行,而是完顏亮時代金軍的慣例。
就比如當今金國兵部尚書完顏元宜,他還有一重身份是威勝軍都統製,那一軍的第一猛安就是如此編製的,而第一將則是完顏元宜的親兒子完顏王祥。
有如此強兵在手,徒單章敢於捉住戰機,以六百騎來突襲五百忠義軍,那真不是在托大。
複又行進幾百步後,徒單章終於見到了忠義軍所草草建立的營寨。
忠義軍選擇的駐紮地似乎是要靠著一座土山,又似乎是想直接在土山上紮營,卻又因為徒單章的突襲而亂了手腳,隻能背靠土山以作抵抗。
而忠義軍擺開的車陣……
說是車陣都抬舉他們了,這充其量算是大車七零八落圍了一圈,借以遲滯武興軍罷了。
徒單章甚至親眼看到,有一小隊人馬已經下馬衝到了車陣跟前,想要挪開車子,卻因為車子內圈有人捅刺長矛,也因為輜重大車上還有許多裝著糧草的麻袋,一時間又被逼退了而已。
徒單章看著塵土飛揚的戰場,臉上浮現一絲冷笑。
這忠義賊果真不愧有個賊字,雖然也算是成軍,但關鍵時刻還是匪氣泛濫,不敢如正軍一般去打堂堂之陣。
身為甲騎,這種時候應該動起來,應該衝出去廝殺,如何能固守呢?
這不是在等死嗎?
“傳俺的將令。”眼見完顏牟貴的謀克大旗已經繞過車陣,到了忠義軍南側,徒單章對身側的軍使說道:“完顏牟貴帶他的謀克在南側遊弋,不準參戰!但若賊軍潰散,他就得從南側兜住潰軍!”
“傳令給納合庚、把古良孫,他們二人用弓箭騷擾車陣,等到猛安大旗動時,他們才能要跟在後麵,一起衝殺近戰。”
“傳令給夾穀遠,俺給他一刻鍾時間,讓他的謀克用鉤鎖套索給俺將賊軍車陣拉開口子!拉開足以讓俺衝進去的口子!”
“傳令給石墩長、石剌烈,讓他在俺的身後列陣,俺一旦開始衝鋒,他就要跟著猛安大旗,一起向前砸!”
說罷,徒單章揮了揮手,帶著十幾名親衛甲騎下了高地,臨了留下一句話:“朱三,今日不用你來衝殺,你且在此地看著俺們女真兒郎是如何破敵的!”
朱天壽吞了一口吐沫,隻覺得口幹舌燥,帶著幾名莊客勒馬駐足之餘,竟然連客套與奉承話都說不出來。
而在徒單章的命令下,六百甲騎滾滾而動。
一時間,塵土飛揚,旌旗獵獵,馬蹄隆隆,盔甲錚鳴,箭矢如飛蝗,猛士如熊虎。
武興軍席卷著這一切,圍向了忠義軍車陣。
在朱天壽的視角中,這一幕真的如同裹挾著千噸巨石滾滾而下的洪水,碾碎沿路所有樹木房舍人畜一般,沿著官道推了過去。
無論是螳臂當車的忠義軍普通士卒,或者前幾日見過的連名字都不知曉的管七郎,又或者是那喜好大方大言的劉飛虎子,都會在這股洪流中,被碾成齏粉。
想到了劉淮,朱天壽在欣喜痛快之餘,莫名又生起一股哀意。
唉,多好的人啊,如果不分自家的地,跟這飛虎子走一程又有何妨?
而如今隻能以收他的屍首,來全當日一麵之緣的恩德了。
思緒飄飛了兩刻鍾左右,朱天壽眼睛再次聚焦,卻發現戰場上的場麵,似乎不太對。
同事問我昨天為什麽借她電腦,我說了前因後果,遭遇了無情的嘲笑。
化悲痛為力量,幹他娘的白衣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