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軍事主官用了片刻工夫發泄完情緒之後,還是得繼續腳踏實地的幹活。
王雄矣與龐如歸也趕了過來,四人直接站著開了一個小型碰頭會後,各自不顧疲累,火速行動起來。
其中龐如歸要去南邊前軍大營處,督運盔甲糧草,並且將一部分民夫帶過來。
王雄矣則是主持本營一切事務,維持秩序。
張白魚要去整飭部隊,從今日已經經曆過一場大戰,遭受重大傷亡的甲騎營中,整飭出一支可以迅速機動的隊伍。
而劉淮的工作最為艱難,他要趁夜比對斬俘的口供,摸清楚沂水縣甚至武興軍的具體情況。
這關係著接下來前軍該要何去何從。
這件事的難處很容易理解。
如果武興軍有兩萬類似今日甲騎的正軍,那忠義軍全軍都要集結,不計一切代價去爭奪沂水縣,堵死沂水與沭河通道,從而達到丘陵地帶與金軍作戰,限製金軍甲騎的目的。
因為金軍戰力與兵力如果強到一定的程度,那麽圍攻莒縣的東平軍開趙所部肯定沒法指望,金軍就可能遣一偏師走沭河通道,解救莒州知州完顏子晉的同時,側擊忠義軍。
從金國正軍的眼皮子底下攻城後就地防守,必然是艱難的血戰,而且必然會對剛剛平定的沂州局勢造成反複。
但到了彼時,所有人都沒了多餘選擇,唯死戰而已。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可劉淮覺得,金國已經開國這麽多年,金軍的戰力應該無法保持如此之久。
而若是武興軍沒這麽多人,今日剿滅的六百甲騎就是頂尖戰力,那麽忠義軍就可以在前軍大營從容布置,堵住沂水通道的同時,派遣偏師去支援開趙圍攻莒縣。
事關何去何從乃至於整個山東局勢的發展,不可以不慎重。
另外,武興軍主力什麽時候抵達沂水縣,也是一個大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武興軍各個行軍猛安的性格怎樣?各支千人隊的戰力如何?行軍了多久?士氣高不高昂?對於朝廷的命令都是什麽態度?對於此戰是個什麽態度?是急是緩?是要急戰還是要保守?周圍還有沒有友軍作唿應?有的話是誰在哪裏?
等等等等。
有些消息是從行軍猛安到小兵辣子都知道的,比如武興軍的兵力與戰力,可以輕易的比對出誰在說實話,誰在撒謊。
但有些消息就是特定幾人才能知曉的了。
劉淮需要從許多半真半假的消息中,準確的找到正確的情報。
這是一件極其繁瑣的工作。
“拿著這張紙,向剛剛那人再問一遍溫敦渾玉的消息。”
“同一個人相同問題兩次的答案卻不同,去切掉他一根手指,再問他其他十個問題,最後再把這問題拿出來,再問他一遍。”
“跟這廝說,他的副手已經全招了,他再不說就把他手指頭全剁下來。”
“讓這兩個人從對方口供中挑錯,當麵互相指認,誰挑出的錯誤多,誰就能活下來,另一個人要在他眼前斬首。”
“事情不是這麽做的。胡十九,告訴申八郎,不要怕弄死任何人,他們既然反抗審訊,就說明他們依舊時敵人,對待敵人你還要手軟嗎?”
“耍花招?拖出去砍了,腦袋分三次砍,當著那幾人的麵去砍。”
“全招了?我不信,來個人抽這廝二十鞭子,然後將這五十個問題都打亂再問他一遍,若與上一次的答案不符合,一題就剁一截手指頭!”
“有胡說的?哪些是胡說的?”
“你他娘的放屁,你是蒲裏衍,五十夫長不知道一起來了多少人?你是沒帶眼睛還是沒有耳朵?既然眼睛耳朵都沒有,老子現在就給你卸下來!”
“你要想清楚,你不說,別人也會說。別人說了,他們就能活下來,你不說,你就得死。”
“視死如歸是吧?”
“送他歸西!”
這場殘酷的審訊持續了將近三個時辰,到了醜時(淩晨一點),才將消息比對得差不多。
而在戰場上俘虜的三百多金軍已經死了將近一百人,而且這一百死者幾乎是以零件的形式被抬出戰俘營的。
饒是前軍的軍士都是見過大場麵的精銳,然而戰場廝殺與折磨俘虜畢竟兩碼事,除了少數人,其餘軍士臉色皆是不太好看。
申龍子就是那少數人,他的眼睛此時散發著莫名的光芒,滿身皆是鮮血,卻是連擦都不擦,就湊到了劉淮身前,在火把的照耀下拱手說道:“統製郎君,事情可辦成了?”
劉淮抖著手中的一大摞文書,有些疲憊的說道:“差不多了,你帶著其他人清洗一下,然後就去休息。”
見申龍子還要說他不累,劉淮擺手:“明日還有事情,現在莫要掰扯這些……去將張統領、王統領都叫來。”
片刻,除了已經乘著夜色迴前軍大營的龐如歸,三名軍事主官再次碰頭,開起了軍議。
見其餘兩人皆是滿臉疲憊,劉淮說道:“我就長話短說吧,情況比咱們想象的要好。
武興軍總人數不是兩萬人,而是一萬人,就一個行軍萬戶。
其中有十個行軍猛安,都是滿員千人。但除了第一猛安,每個千人隊隻有四五個謀克是甲騎,其餘的都是戰力次一等的步卒。而第一猛安有十個謀克的甲騎,其中六個由行軍猛安徒單章率領作前鋒,被我軍在今日……哦不,是昨日覆滅,另外四個跟隨大軍前進。”
張白魚連忙詢問:“也就是說,武興軍一個滿編萬人隊,其中大約有五千甲騎,五千步卒?這些甲騎都是咱們今日遇到的甲騎嗎?”
劉淮搖頭:“按照金國規矩,第一猛安是武興軍全軍優中選優而組建的,除了那剩下的四個謀克,其餘的金軍甲騎戰力還要次一等。”
張白魚放鬆了一些:“還好,還好。”
王雄矣詢問:“那武興軍全軍什麽時候來呢?從何方來呢?”
劉淮看著這名戰場嗅覺極其敏銳的前沂州軍轄:“這就是我想說的了。武興軍沿著汶水東進,然後抵達沂源鎮,沿著沂水南下,然後在沂水縣與前鋒匯合,再全軍南下。”
王雄矣當即皺眉,拔出長劍在地上畫了起來,片刻之後才疑惑說道:“不太對,統製郎君,事情不太對。”
說著王雄矣抬起頭來:“武興軍的行軍路線是自東平府出發,橫穿泰安州北部,這條路不是不能走。但他們為什麽不走兗州,經過泗水縣,直接沿著浚河從沂州最西的費縣打進來呢?
須知道,這條路要好走太多了!”
劉淮也是蹙眉以對。
王雄矣與龐如歸也趕了過來,四人直接站著開了一個小型碰頭會後,各自不顧疲累,火速行動起來。
其中龐如歸要去南邊前軍大營處,督運盔甲糧草,並且將一部分民夫帶過來。
王雄矣則是主持本營一切事務,維持秩序。
張白魚要去整飭部隊,從今日已經經曆過一場大戰,遭受重大傷亡的甲騎營中,整飭出一支可以迅速機動的隊伍。
而劉淮的工作最為艱難,他要趁夜比對斬俘的口供,摸清楚沂水縣甚至武興軍的具體情況。
這關係著接下來前軍該要何去何從。
這件事的難處很容易理解。
如果武興軍有兩萬類似今日甲騎的正軍,那忠義軍全軍都要集結,不計一切代價去爭奪沂水縣,堵死沂水與沭河通道,從而達到丘陵地帶與金軍作戰,限製金軍甲騎的目的。
因為金軍戰力與兵力如果強到一定的程度,那麽圍攻莒縣的東平軍開趙所部肯定沒法指望,金軍就可能遣一偏師走沭河通道,解救莒州知州完顏子晉的同時,側擊忠義軍。
從金國正軍的眼皮子底下攻城後就地防守,必然是艱難的血戰,而且必然會對剛剛平定的沂州局勢造成反複。
但到了彼時,所有人都沒了多餘選擇,唯死戰而已。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可劉淮覺得,金國已經開國這麽多年,金軍的戰力應該無法保持如此之久。
而若是武興軍沒這麽多人,今日剿滅的六百甲騎就是頂尖戰力,那麽忠義軍就可以在前軍大營從容布置,堵住沂水通道的同時,派遣偏師去支援開趙圍攻莒縣。
事關何去何從乃至於整個山東局勢的發展,不可以不慎重。
另外,武興軍主力什麽時候抵達沂水縣,也是一個大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武興軍各個行軍猛安的性格怎樣?各支千人隊的戰力如何?行軍了多久?士氣高不高昂?對於朝廷的命令都是什麽態度?對於此戰是個什麽態度?是急是緩?是要急戰還是要保守?周圍還有沒有友軍作唿應?有的話是誰在哪裏?
等等等等。
有些消息是從行軍猛安到小兵辣子都知道的,比如武興軍的兵力與戰力,可以輕易的比對出誰在說實話,誰在撒謊。
但有些消息就是特定幾人才能知曉的了。
劉淮需要從許多半真半假的消息中,準確的找到正確的情報。
這是一件極其繁瑣的工作。
“拿著這張紙,向剛剛那人再問一遍溫敦渾玉的消息。”
“同一個人相同問題兩次的答案卻不同,去切掉他一根手指,再問他其他十個問題,最後再把這問題拿出來,再問他一遍。”
“跟這廝說,他的副手已經全招了,他再不說就把他手指頭全剁下來。”
“讓這兩個人從對方口供中挑錯,當麵互相指認,誰挑出的錯誤多,誰就能活下來,另一個人要在他眼前斬首。”
“事情不是這麽做的。胡十九,告訴申八郎,不要怕弄死任何人,他們既然反抗審訊,就說明他們依舊時敵人,對待敵人你還要手軟嗎?”
“耍花招?拖出去砍了,腦袋分三次砍,當著那幾人的麵去砍。”
“全招了?我不信,來個人抽這廝二十鞭子,然後將這五十個問題都打亂再問他一遍,若與上一次的答案不符合,一題就剁一截手指頭!”
“有胡說的?哪些是胡說的?”
“你他娘的放屁,你是蒲裏衍,五十夫長不知道一起來了多少人?你是沒帶眼睛還是沒有耳朵?既然眼睛耳朵都沒有,老子現在就給你卸下來!”
“你要想清楚,你不說,別人也會說。別人說了,他們就能活下來,你不說,你就得死。”
“視死如歸是吧?”
“送他歸西!”
這場殘酷的審訊持續了將近三個時辰,到了醜時(淩晨一點),才將消息比對得差不多。
而在戰場上俘虜的三百多金軍已經死了將近一百人,而且這一百死者幾乎是以零件的形式被抬出戰俘營的。
饒是前軍的軍士都是見過大場麵的精銳,然而戰場廝殺與折磨俘虜畢竟兩碼事,除了少數人,其餘軍士臉色皆是不太好看。
申龍子就是那少數人,他的眼睛此時散發著莫名的光芒,滿身皆是鮮血,卻是連擦都不擦,就湊到了劉淮身前,在火把的照耀下拱手說道:“統製郎君,事情可辦成了?”
劉淮抖著手中的一大摞文書,有些疲憊的說道:“差不多了,你帶著其他人清洗一下,然後就去休息。”
見申龍子還要說他不累,劉淮擺手:“明日還有事情,現在莫要掰扯這些……去將張統領、王統領都叫來。”
片刻,除了已經乘著夜色迴前軍大營的龐如歸,三名軍事主官再次碰頭,開起了軍議。
見其餘兩人皆是滿臉疲憊,劉淮說道:“我就長話短說吧,情況比咱們想象的要好。
武興軍總人數不是兩萬人,而是一萬人,就一個行軍萬戶。
其中有十個行軍猛安,都是滿員千人。但除了第一猛安,每個千人隊隻有四五個謀克是甲騎,其餘的都是戰力次一等的步卒。而第一猛安有十個謀克的甲騎,其中六個由行軍猛安徒單章率領作前鋒,被我軍在今日……哦不,是昨日覆滅,另外四個跟隨大軍前進。”
張白魚連忙詢問:“也就是說,武興軍一個滿編萬人隊,其中大約有五千甲騎,五千步卒?這些甲騎都是咱們今日遇到的甲騎嗎?”
劉淮搖頭:“按照金國規矩,第一猛安是武興軍全軍優中選優而組建的,除了那剩下的四個謀克,其餘的金軍甲騎戰力還要次一等。”
張白魚放鬆了一些:“還好,還好。”
王雄矣詢問:“那武興軍全軍什麽時候來呢?從何方來呢?”
劉淮看著這名戰場嗅覺極其敏銳的前沂州軍轄:“這就是我想說的了。武興軍沿著汶水東進,然後抵達沂源鎮,沿著沂水南下,然後在沂水縣與前鋒匯合,再全軍南下。”
王雄矣當即皺眉,拔出長劍在地上畫了起來,片刻之後才疑惑說道:“不太對,統製郎君,事情不太對。”
說著王雄矣抬起頭來:“武興軍的行軍路線是自東平府出發,橫穿泰安州北部,這條路不是不能走。但他們為什麽不走兗州,經過泗水縣,直接沿著浚河從沂州最西的費縣打進來呢?
須知道,這條路要好走太多了!”
劉淮也是蹙眉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