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箭雨之後,簽軍們更加混亂起來。
忠義軍的神臂弩手並沒有參與射擊,這一輪箭雨隻是來自於幾百把軟弓的拋射。
但就是這種射到重甲上猶如蚊子叮咬的輕箭,卻在無甲的簽軍中掀起一片混亂。
數十名簽軍徑直倒地,少數要害中箭的徑直死去,而絕大多數人則是開始哀嚎慘叫,在地上翻滾不停。
這幾十人的死傷直接導致了幾百簽軍的慌忙逃竄,他們連土帶筐一起扔到一邊,撒丫子向後逃去。
後方的金國正軍自然不會手軟,長槍疾刺,戰馬踐踏,長刀揮砍,很快就在這些簽軍人群中掀起一片血雨。
“敢退者,斬!”
武興軍第六將迴特彌勒揮舞大刀,將慌不擇路衝到身前的一名中年男子一刀兩斷,獰笑著對著簽軍大吼出聲:“要麽前進,要麽死!”
說罷,迴特彌勒複又指著簽軍人群中間:“把那幾個將筐扔了的賊廝,都給俺殺了!”
有親衛驅馬上前,不待那幾人逃跑,就將其的人頭砍下,插在了長矛尖端。
在武興軍的威脅下,這些昨日還是百姓的簽軍再次被組織起來,哭嚎著再次向前,用土石填埋忠義軍營寨外圍的壕溝。
陸遊不忍直視,卻又知道,劉淮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但他一直學的聖人文章,卻又使得他不能在百姓罹難時無動於衷,所以陸遊幹脆遮住眼睛,想要轉身離去。
劉淮卻是直接拽住了陸遊的胳膊:“陸先生,這些事情你得看,得去習慣,然後再去想辦法解決。在之後肯定還會有這等慘事,難道陸先生此次都要遮住眼睛來躲避嗎?”
陸遊聽罷,渾身顫抖一下,強自站定身體睜大眼睛,扶著望樓的欄杆向北方看去。
然後他就看見了又是一輪箭雨,又是一輪潰逃,又是一輪屠殺,又是一輪哭喊中的衝鋒。
而如此幾次後,這兩千簽軍已經死傷了四五百人,如果按照常理來說,他們早就應該潰散了,但他們被夾在武興軍與忠義軍營寨之間,西麵是沂水,東邊是土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要繼續填壕溝又不敢,想要撤退又有督戰隊的鬼頭刀。
到了最後,這一千多簽軍幹脆停留在了武興軍與忠義軍中間,既不前進,也不後退。
迴特彌勒見狀氣極反笑,直接率本部五個謀克的騎兵壓上,就要繼續驅趕簽軍上前。
此時第一道壕溝已經有幾段被填平,幾條寬約七八十步康莊大道已經出現,簽軍見到身後有甲騎壓上,有人慌不擇路,通過這條通道直接到了第二條壕溝之前。
原本這些簽軍還在害怕頭頂是不是又會挨上一輪箭雨,但見到箭樓上的弓箭手隻是控弦在手,卻不放箭,不由得大喜過望。
很快大部分簽軍就順著通道,抵達了第二道壕溝之前。
迴特彌勒哈哈大笑。
作為戰場宿將,這種場麵他已經見過了太多次,人心都是肉長的,本地起兵作亂的賊人,又如何會對本地百姓下死手呢?
誰能保證這些填溝壑的百姓,就不是之前的舊相識?不是自家的的三舅公二嬸子街坊鄰居?
若是賊人不願下手,就讓這些剛剛編練的簽軍衝擊對方陣型;如果賊人狠心,那就會使賊人的普通士卒士氣低落。
至於武興軍所付出的,無非是一些漢兒而已。
誰會在意他們?
還是那句話,北地什麽都缺,唯獨賤如草芥的漢兒要多少有多少!
而最妙的就是,如果賊人一開始狠心,但中間卻是手軟,不願意在殺戮簽軍,那就代表著賊人上下生怨,軍心動搖,甚至軍令不通暢了!
這就是戰機!
迴特彌勒對著軍使大聲說道:“告訴都統,賊軍已亂,俺要試試今日破營。讓卓陀安那廝抵住俺的後腰!
兒郎們,聽俺的軍令,步卒中間,騎兵兩翼,咱們擺出最正經的女真大陣,繼續驅逐簽軍進攻營寨,如果成功,咱們就堂堂正正的壓進去!”
“喏!”
幾名行軍謀克拱手應諾,拍馬離去。
很快,五個謀克的正軍步卒列陣上前,其中隻有一百人披甲,其餘人四個謀克皆是輕卒。
迴特彌勒是武興軍第六將,戰力差不多是全軍中間,他的五個謀克騎兵其中有兩個是甲騎,剩下三個是輕騎。
這一千人馬在迴特彌勒的指揮下,擺出了金軍最為擅長的拐子馬陣型。
如過詳細解釋一下這種陣型,就是輕騎在最前方,後麵則是甲騎夾著步卒一字排開。
開戰時,輕騎上前騷擾敵軍,一旦敵軍開始混亂,甲騎與步卒就會開始迭次衝鋒,直到將對方擊潰為止。
除了甲騎生鑿硬穿,這就是金軍開國時最常用的戰法了。
所謂鐵浮屠,拐子馬,即是如此。
迴特彌勒擺出拐子馬大陣,自然不是因為他想用野戰決勝的陣型去攻打營壘,而是在警戒可能會有的決死一搏。
畢竟對麵可是實實在在覆滅了徒單章及其麾下六個謀克,直到現在這些袍澤還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甚至讓武興軍上下有種不真實的虛幻感。
所以,迴特彌勒即便是再托大,也不可能將全軍性命依仗在僥幸中。
“前進!”
迴特彌勒先是謹慎的看了看身後,看見卓陀安的大旗已經跟了上來,方才放心下令:“輕騎越過這段壕溝!不要列陣,直接驅逐簽軍去填壕溝,推營欄,看看忠義賊要作何反應!
他們不是要做善人嗎?那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老子送他們去極樂世界!”
劉淮在望樓上,看著有數百輕騎已經越過第一道壕溝,而那麵猛安大旗卻是依舊停留在壕溝以北,不由得有些失望。
“竟然如此膽怯嗎?”劉淮歎了一聲:“傳我的軍令,令王世隆按照計劃從東邊山寨率本部出擊,掃蕩壕溝;令羅慎言在正門作準備;令魏昌率神臂弩隊阻斷賊軍來援。另外,大聲來喊,讓那些簽軍往東邊山溝裏跑!”
軍令被迅速傳達,首先做出行動的是身處木欄之後的四百神臂弩手,他們在魏昌的帶領下奔向了各自預定的位置,將那些弓手替換下來。
在正門處盤腿而坐的六百長槍甲士,見軍使來往,一時間有些騷動,但見到前方羅字大旗依舊伏倒在地,又迅速恢複了平靜,隻是將靠在肩上的丈八長槍又握緊了一些。
片刻之後,軍令終於傳達到了王世隆的麵前,他獰笑著抹了一把臉,將臉上敷的粉連帶著耳邊簪的大紅花一起抹落,低頭戴上頭盔,放下頓項,隨即長身而起,高高舉起手中戰斧。
“各自嚴整隊形,五十人為一隊,隨我來!萬歲!”
在王世隆身後,四百名手持長斧的甲士同時起身,同時高唿:“萬歲!萬歲!萬歲!”
喊著這個來自於漢唐,卻在遼宋時被定為僭越的口號,民夫們推倒了整塊木欄,將其覆蓋在了壕溝之上,形成了一道道小型橋梁。
長斧甲士排著整齊的隊列,在‘王’字大旗的率領下,沿著既定的出兵通道,蜂擁而出。
此時金軍的許多簽軍已經越過了第二道壕溝,他們幾乎是以人命在第二道壕溝上填出了幾條狹窄通路,他們隨即麵對的,就是更加寬闊的第三條壕溝。
正當這些簽軍絕望的時候,卻突然聽到忠義軍的箭樓上、土山上、木欄後幾乎同時有山東口音在大喊。
“往山裏跑!東邊山裏跑!”
不少人茫然失措,但大部分人反射性的向東邊望去,卻見丘陵與丘陵之間一片銀光閃爍。
重甲步卒從山間湧出,列成大陣,在第一條與第二條壕溝之間極速推進。
金軍輕騎似乎想要撤退,但那第一條壕溝畢竟隻是被簽軍填出一些道路,卻不是什麽平坦大道,戰馬轉身又是比較困難,倉促間產生了一些混亂。
而與此同時,忠義軍的神臂弩手猛然向著輕騎陣型中拋射出大量弩矢,雖然不至於對金軍輕騎產生大量殺傷,卻使得輕騎更加混亂起來。
一時間落馬輕騎的唿救,戰馬吃痛狂奔的嘶鳴聲,軍官們大喊下令的聲音夾雜在一起,使得這幾百輕騎指揮也變得愈發不通暢起來。
簽軍們猛然發現,忠義軍與武興軍打了起來,沒人管他們了。
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又或者是隊伍西頭挨了一輪箭雨,已經死傷累累的簽軍們開始一窩蜂的往東邊狂奔。
縱橫的丘陵雖然也是死地,但總比西邊的沂水要好吧?
忠義軍的神臂弩手並沒有參與射擊,這一輪箭雨隻是來自於幾百把軟弓的拋射。
但就是這種射到重甲上猶如蚊子叮咬的輕箭,卻在無甲的簽軍中掀起一片混亂。
數十名簽軍徑直倒地,少數要害中箭的徑直死去,而絕大多數人則是開始哀嚎慘叫,在地上翻滾不停。
這幾十人的死傷直接導致了幾百簽軍的慌忙逃竄,他們連土帶筐一起扔到一邊,撒丫子向後逃去。
後方的金國正軍自然不會手軟,長槍疾刺,戰馬踐踏,長刀揮砍,很快就在這些簽軍人群中掀起一片血雨。
“敢退者,斬!”
武興軍第六將迴特彌勒揮舞大刀,將慌不擇路衝到身前的一名中年男子一刀兩斷,獰笑著對著簽軍大吼出聲:“要麽前進,要麽死!”
說罷,迴特彌勒複又指著簽軍人群中間:“把那幾個將筐扔了的賊廝,都給俺殺了!”
有親衛驅馬上前,不待那幾人逃跑,就將其的人頭砍下,插在了長矛尖端。
在武興軍的威脅下,這些昨日還是百姓的簽軍再次被組織起來,哭嚎著再次向前,用土石填埋忠義軍營寨外圍的壕溝。
陸遊不忍直視,卻又知道,劉淮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但他一直學的聖人文章,卻又使得他不能在百姓罹難時無動於衷,所以陸遊幹脆遮住眼睛,想要轉身離去。
劉淮卻是直接拽住了陸遊的胳膊:“陸先生,這些事情你得看,得去習慣,然後再去想辦法解決。在之後肯定還會有這等慘事,難道陸先生此次都要遮住眼睛來躲避嗎?”
陸遊聽罷,渾身顫抖一下,強自站定身體睜大眼睛,扶著望樓的欄杆向北方看去。
然後他就看見了又是一輪箭雨,又是一輪潰逃,又是一輪屠殺,又是一輪哭喊中的衝鋒。
而如此幾次後,這兩千簽軍已經死傷了四五百人,如果按照常理來說,他們早就應該潰散了,但他們被夾在武興軍與忠義軍營寨之間,西麵是沂水,東邊是土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要繼續填壕溝又不敢,想要撤退又有督戰隊的鬼頭刀。
到了最後,這一千多簽軍幹脆停留在了武興軍與忠義軍中間,既不前進,也不後退。
迴特彌勒見狀氣極反笑,直接率本部五個謀克的騎兵壓上,就要繼續驅趕簽軍上前。
此時第一道壕溝已經有幾段被填平,幾條寬約七八十步康莊大道已經出現,簽軍見到身後有甲騎壓上,有人慌不擇路,通過這條通道直接到了第二條壕溝之前。
原本這些簽軍還在害怕頭頂是不是又會挨上一輪箭雨,但見到箭樓上的弓箭手隻是控弦在手,卻不放箭,不由得大喜過望。
很快大部分簽軍就順著通道,抵達了第二道壕溝之前。
迴特彌勒哈哈大笑。
作為戰場宿將,這種場麵他已經見過了太多次,人心都是肉長的,本地起兵作亂的賊人,又如何會對本地百姓下死手呢?
誰能保證這些填溝壑的百姓,就不是之前的舊相識?不是自家的的三舅公二嬸子街坊鄰居?
若是賊人不願下手,就讓這些剛剛編練的簽軍衝擊對方陣型;如果賊人狠心,那就會使賊人的普通士卒士氣低落。
至於武興軍所付出的,無非是一些漢兒而已。
誰會在意他們?
還是那句話,北地什麽都缺,唯獨賤如草芥的漢兒要多少有多少!
而最妙的就是,如果賊人一開始狠心,但中間卻是手軟,不願意在殺戮簽軍,那就代表著賊人上下生怨,軍心動搖,甚至軍令不通暢了!
這就是戰機!
迴特彌勒對著軍使大聲說道:“告訴都統,賊軍已亂,俺要試試今日破營。讓卓陀安那廝抵住俺的後腰!
兒郎們,聽俺的軍令,步卒中間,騎兵兩翼,咱們擺出最正經的女真大陣,繼續驅逐簽軍進攻營寨,如果成功,咱們就堂堂正正的壓進去!”
“喏!”
幾名行軍謀克拱手應諾,拍馬離去。
很快,五個謀克的正軍步卒列陣上前,其中隻有一百人披甲,其餘人四個謀克皆是輕卒。
迴特彌勒是武興軍第六將,戰力差不多是全軍中間,他的五個謀克騎兵其中有兩個是甲騎,剩下三個是輕騎。
這一千人馬在迴特彌勒的指揮下,擺出了金軍最為擅長的拐子馬陣型。
如過詳細解釋一下這種陣型,就是輕騎在最前方,後麵則是甲騎夾著步卒一字排開。
開戰時,輕騎上前騷擾敵軍,一旦敵軍開始混亂,甲騎與步卒就會開始迭次衝鋒,直到將對方擊潰為止。
除了甲騎生鑿硬穿,這就是金軍開國時最常用的戰法了。
所謂鐵浮屠,拐子馬,即是如此。
迴特彌勒擺出拐子馬大陣,自然不是因為他想用野戰決勝的陣型去攻打營壘,而是在警戒可能會有的決死一搏。
畢竟對麵可是實實在在覆滅了徒單章及其麾下六個謀克,直到現在這些袍澤還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甚至讓武興軍上下有種不真實的虛幻感。
所以,迴特彌勒即便是再托大,也不可能將全軍性命依仗在僥幸中。
“前進!”
迴特彌勒先是謹慎的看了看身後,看見卓陀安的大旗已經跟了上來,方才放心下令:“輕騎越過這段壕溝!不要列陣,直接驅逐簽軍去填壕溝,推營欄,看看忠義賊要作何反應!
他們不是要做善人嗎?那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老子送他們去極樂世界!”
劉淮在望樓上,看著有數百輕騎已經越過第一道壕溝,而那麵猛安大旗卻是依舊停留在壕溝以北,不由得有些失望。
“竟然如此膽怯嗎?”劉淮歎了一聲:“傳我的軍令,令王世隆按照計劃從東邊山寨率本部出擊,掃蕩壕溝;令羅慎言在正門作準備;令魏昌率神臂弩隊阻斷賊軍來援。另外,大聲來喊,讓那些簽軍往東邊山溝裏跑!”
軍令被迅速傳達,首先做出行動的是身處木欄之後的四百神臂弩手,他們在魏昌的帶領下奔向了各自預定的位置,將那些弓手替換下來。
在正門處盤腿而坐的六百長槍甲士,見軍使來往,一時間有些騷動,但見到前方羅字大旗依舊伏倒在地,又迅速恢複了平靜,隻是將靠在肩上的丈八長槍又握緊了一些。
片刻之後,軍令終於傳達到了王世隆的麵前,他獰笑著抹了一把臉,將臉上敷的粉連帶著耳邊簪的大紅花一起抹落,低頭戴上頭盔,放下頓項,隨即長身而起,高高舉起手中戰斧。
“各自嚴整隊形,五十人為一隊,隨我來!萬歲!”
在王世隆身後,四百名手持長斧的甲士同時起身,同時高唿:“萬歲!萬歲!萬歲!”
喊著這個來自於漢唐,卻在遼宋時被定為僭越的口號,民夫們推倒了整塊木欄,將其覆蓋在了壕溝之上,形成了一道道小型橋梁。
長斧甲士排著整齊的隊列,在‘王’字大旗的率領下,沿著既定的出兵通道,蜂擁而出。
此時金軍的許多簽軍已經越過了第二道壕溝,他們幾乎是以人命在第二道壕溝上填出了幾條狹窄通路,他們隨即麵對的,就是更加寬闊的第三條壕溝。
正當這些簽軍絕望的時候,卻突然聽到忠義軍的箭樓上、土山上、木欄後幾乎同時有山東口音在大喊。
“往山裏跑!東邊山裏跑!”
不少人茫然失措,但大部分人反射性的向東邊望去,卻見丘陵與丘陵之間一片銀光閃爍。
重甲步卒從山間湧出,列成大陣,在第一條與第二條壕溝之間極速推進。
金軍輕騎似乎想要撤退,但那第一條壕溝畢竟隻是被簽軍填出一些道路,卻不是什麽平坦大道,戰馬轉身又是比較困難,倉促間產生了一些混亂。
而與此同時,忠義軍的神臂弩手猛然向著輕騎陣型中拋射出大量弩矢,雖然不至於對金軍輕騎產生大量殺傷,卻使得輕騎更加混亂起來。
一時間落馬輕騎的唿救,戰馬吃痛狂奔的嘶鳴聲,軍官們大喊下令的聲音夾雜在一起,使得這幾百輕騎指揮也變得愈發不通暢起來。
簽軍們猛然發現,忠義軍與武興軍打了起來,沒人管他們了。
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又或者是隊伍西頭挨了一輪箭雨,已經死傷累累的簽軍們開始一窩蜂的往東邊狂奔。
縱橫的丘陵雖然也是死地,但總比西邊的沂水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