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被武興軍所驅趕的簽軍中的一員,陶王孫現在很後悔,悔得腸子都青了。
早知道會有這麽一遭,前日的時候就隨明椿將軍跟金賊拚了!
到時候如果確實打不過,還可以跟著開趙撤迴莒縣城內,哪裏會落得作為炮灰的下場?
怪不得別人,怪就怪當時膝蓋一軟,直接投了金軍,使得營寨缺了一個大口,不止害了明椿,更是將自己也陷了進去。
陶王孫欲哭無淚。
而他那幾百手下也是各自惶惶,他的親信也幾乎是控製不住軍隊了,若不是身後兩翼皆有武興軍兜住,陶王孫毫不懷疑,他麾下這幾百號人必定會一哄而散。
遙遙已經看到那麵繪著青色犀牛的大旗時,恐慌終於演化成了混亂,簽軍們在越過一條幹枯的河床之時,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翻下河道後不再前進,而是直接沿著溝渠向兩側逃竄。
金軍正軍也下了狠手,近百輕騎蜂擁而上,勒馬立在岸邊上,不停的搭弓放箭。
居高臨下,猶如圍獵一般,將那些逃竄的漢兒簽軍直接射死在了溝渠之中。
鮮血流出,潤澤了幹涸的河床。
“不進則死!”
有金軍騎兵大聲唿喝起來,並且挺著長槍,將止步不前的簽軍挑飛了出去。
陶王孫無力的吞咽著口水,雙腿顫抖著跨過了河床,踩著幾具屍體,手腳並用的爬上了對岸。
他複又不自覺的迴頭,看向了身後那滿坑滿穀的屍體,卻又在身後那金軍的逼視下慌忙迴過頭來。
眼見那麵青犀大旗真的如同一頭失控的大青兕般撞了過來,陶王孫愈發惶恐,然而他迴顧四周時,卻猛然發現,他那幾百名部下此時全都混亂,與其他惶惶然的簽軍混雜在了一起,所望之處皆是一片生麵孔。
“孔大?焦二!”
連續唿喚了好幾聲心腹之後,才有人狼狽的抱著長矛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對著陶王孫說道:“陶大爺,剛看見孔頭領去了西邊,不知道幹啥去了;焦二管事被人群擠到了東邊,後來似乎是鬧出了些事情來,有甲騎圍了過去……俺們也不敢再去看了。”
陶王孫如墜冰窟,渾身發涼,但到了此時,也隻能強自鎮定的說道:“莫要管他們了,都向俺靠過來!”
“都站定了!”
“長槍都架起來,等下無論發生啥,都不能動!誰動老子就剁了誰!”
到了此時,任憑金軍騎兵的驅趕,簽軍都不再動彈了,除了一少部分人以幾十為一群,一叢叢,猶如受驚的幼獸一般驚懼惶惶的擠在了一起以外,剩下的簽軍則是不敢進,也不敢退,隻是拿著兵刃,或者幹脆赤手空拳的站在原地。
辛棄疾帶著五十騎親衛行進在最前方,遙遙望見這一大坨簽軍,手一指:“放箭,驅散他們!”
二百弓弩手聞令而動,在兩麵小旗的指揮下來到陣前,分散開來。
“引!”
“放!”
隻是一輪箭雨,隻是造成了十幾人的傷亡,簽軍就已經開始搖搖欲墜。全靠金軍拚命彈壓,才勉強維持住這一大坨簽軍的秩序。
陶王孫眼睜睜的看著身側的伴當脖子上中了一箭,連話都沒說一句就再噴薄的血液中倒了下去,一時間不由得肝膽俱裂。
然而他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竟然不再是後悔,也不是畏懼即將到來的死亡,甚至不是尋找求生的方法,而是迴過頭去,望向了莒縣城頭。
現在想要對明椿將軍報一聲歉,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什麽都來不及了。
五百重甲士卒已經荷著長槍來到眼前,簽軍在接戰片刻之後,複又被戳死幾人,終於全軍崩潰,四散而逃。
處於簽軍前方陶王孫逃無可逃,卻也不想逃了,隻是保持著望向莒縣城的姿勢,被人群推倒在地,無數雙腳踐踏而來,將其活生生的踩死。
而陶王孫最後一絲念頭則是果真不能投降金軍,金國的貴人果真不把漢兒的命當命……
他一個莒州有數的豪強,能作知州座上賓的體麵人物,竟然隻能去填溝壑嗎?
當然無論什麽念想,成了一灘血肉模糊後就都沒了。更加當然的是,無論陶王孫死沒死,怎麽死,卻不耽擱簽軍更加迅速的崩潰。
兩翼金軍輕騎再也無法彈壓簽軍,為了避免簽軍把自家軍陣衝亂,為首的行軍謀克剛要撤退,卻聽見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
這是催促進攻的鼓聲。
行軍謀克知曉,溫敦渾玉的意思是驅逐逃散的簽軍去衝擊天平軍軍陣。
但天平軍的橫陣已經擺開,而且擺出的正是女真人慣常用的騎兵夾步卒,迭次衝擊陣型,這行軍謀克如何不曉得其中厲害?
現在出擊,很有可能會被天平軍的騎兵纏住,被隨後趕來的步卒砍瓜切菜般收拾掉。
然而軍令如山,哪裏容得他討價還價?
總數二百的輕騎蜂擁上前,如同一張大網網住遊魚一般,將一千多的簽軍網在其中,並且兜著這些簽軍向天平軍砸去。
“辛文遠!帶著步卒向前推!我不說停,誰也不準停!”
辛棄疾大聲說罷,也不待辛文遠迴應,徑直帶著麾下五十親衛甲騎越眾而出,順著一處簽軍前行的空隙,猛然突了出去。
眼見辛棄疾的青犀大旗已經越過混亂的簽軍,身在左翼的耿興不敢怠慢,迅速親率二百甲騎從西側繞過簽軍,試圖攻擊外側的金軍輕騎,以此來唿應辛棄疾的突擊。
應該說耿興的目的達到了。
分散陣型的金軍輕騎頓時就要落入被包抄後路的局麵,領頭的行軍謀克當即失措。
就在他思考是應該繼續擾亂簽軍來阻礙天平軍陣型,還是要率軍撤退的時候。辛棄疾再次加速,並且幾乎以單人獨騎的姿態,一聲不吭的衝殺到了那名行軍謀克麵前。
實在是太快了。
來不及逃跑,也來不及召集護衛,那名行軍謀克隻能揮舞長刀,以作抵抗。
辛棄疾借著馬速,右手挾著的長槍猶如毒蛇吐信一般輕鬆繞過長刀的阻攔,直接順著甲葉子的縫隙刺進了對方胸口,隨即憑借著馬力,將那行軍謀克挑在槍頭,如同發怒的大青兕一般,向前撞去。
在路過旗手的時候,辛棄疾右手紋絲不動,左手抽出重劍,隻是輕輕一揮,不止將碗口粗細的旗杆平光斬斷,更是順手將那旗手砸落下馬。
金軍輕騎還沒來得及混亂,就聽到身後一陣急促的角聲,複又士氣大作,竟是直接轉身,與天平軍亂戰成一團。
耿興愕然前望,原來在他率軍脫離兩翼前突的時候,金軍一麵稍小的猛安將旗也隨之而動,似乎早就期待著這一刻了。
金軍猛安旗幟上書仆散兩個大字。
武興軍第七將仆散東親自下場了。
早知道會有這麽一遭,前日的時候就隨明椿將軍跟金賊拚了!
到時候如果確實打不過,還可以跟著開趙撤迴莒縣城內,哪裏會落得作為炮灰的下場?
怪不得別人,怪就怪當時膝蓋一軟,直接投了金軍,使得營寨缺了一個大口,不止害了明椿,更是將自己也陷了進去。
陶王孫欲哭無淚。
而他那幾百手下也是各自惶惶,他的親信也幾乎是控製不住軍隊了,若不是身後兩翼皆有武興軍兜住,陶王孫毫不懷疑,他麾下這幾百號人必定會一哄而散。
遙遙已經看到那麵繪著青色犀牛的大旗時,恐慌終於演化成了混亂,簽軍們在越過一條幹枯的河床之時,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翻下河道後不再前進,而是直接沿著溝渠向兩側逃竄。
金軍正軍也下了狠手,近百輕騎蜂擁而上,勒馬立在岸邊上,不停的搭弓放箭。
居高臨下,猶如圍獵一般,將那些逃竄的漢兒簽軍直接射死在了溝渠之中。
鮮血流出,潤澤了幹涸的河床。
“不進則死!”
有金軍騎兵大聲唿喝起來,並且挺著長槍,將止步不前的簽軍挑飛了出去。
陶王孫無力的吞咽著口水,雙腿顫抖著跨過了河床,踩著幾具屍體,手腳並用的爬上了對岸。
他複又不自覺的迴頭,看向了身後那滿坑滿穀的屍體,卻又在身後那金軍的逼視下慌忙迴過頭來。
眼見那麵青犀大旗真的如同一頭失控的大青兕般撞了過來,陶王孫愈發惶恐,然而他迴顧四周時,卻猛然發現,他那幾百名部下此時全都混亂,與其他惶惶然的簽軍混雜在了一起,所望之處皆是一片生麵孔。
“孔大?焦二!”
連續唿喚了好幾聲心腹之後,才有人狼狽的抱著長矛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對著陶王孫說道:“陶大爺,剛看見孔頭領去了西邊,不知道幹啥去了;焦二管事被人群擠到了東邊,後來似乎是鬧出了些事情來,有甲騎圍了過去……俺們也不敢再去看了。”
陶王孫如墜冰窟,渾身發涼,但到了此時,也隻能強自鎮定的說道:“莫要管他們了,都向俺靠過來!”
“都站定了!”
“長槍都架起來,等下無論發生啥,都不能動!誰動老子就剁了誰!”
到了此時,任憑金軍騎兵的驅趕,簽軍都不再動彈了,除了一少部分人以幾十為一群,一叢叢,猶如受驚的幼獸一般驚懼惶惶的擠在了一起以外,剩下的簽軍則是不敢進,也不敢退,隻是拿著兵刃,或者幹脆赤手空拳的站在原地。
辛棄疾帶著五十騎親衛行進在最前方,遙遙望見這一大坨簽軍,手一指:“放箭,驅散他們!”
二百弓弩手聞令而動,在兩麵小旗的指揮下來到陣前,分散開來。
“引!”
“放!”
隻是一輪箭雨,隻是造成了十幾人的傷亡,簽軍就已經開始搖搖欲墜。全靠金軍拚命彈壓,才勉強維持住這一大坨簽軍的秩序。
陶王孫眼睜睜的看著身側的伴當脖子上中了一箭,連話都沒說一句就再噴薄的血液中倒了下去,一時間不由得肝膽俱裂。
然而他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竟然不再是後悔,也不是畏懼即將到來的死亡,甚至不是尋找求生的方法,而是迴過頭去,望向了莒縣城頭。
現在想要對明椿將軍報一聲歉,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什麽都來不及了。
五百重甲士卒已經荷著長槍來到眼前,簽軍在接戰片刻之後,複又被戳死幾人,終於全軍崩潰,四散而逃。
處於簽軍前方陶王孫逃無可逃,卻也不想逃了,隻是保持著望向莒縣城的姿勢,被人群推倒在地,無數雙腳踐踏而來,將其活生生的踩死。
而陶王孫最後一絲念頭則是果真不能投降金軍,金國的貴人果真不把漢兒的命當命……
他一個莒州有數的豪強,能作知州座上賓的體麵人物,竟然隻能去填溝壑嗎?
當然無論什麽念想,成了一灘血肉模糊後就都沒了。更加當然的是,無論陶王孫死沒死,怎麽死,卻不耽擱簽軍更加迅速的崩潰。
兩翼金軍輕騎再也無法彈壓簽軍,為了避免簽軍把自家軍陣衝亂,為首的行軍謀克剛要撤退,卻聽見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
這是催促進攻的鼓聲。
行軍謀克知曉,溫敦渾玉的意思是驅逐逃散的簽軍去衝擊天平軍軍陣。
但天平軍的橫陣已經擺開,而且擺出的正是女真人慣常用的騎兵夾步卒,迭次衝擊陣型,這行軍謀克如何不曉得其中厲害?
現在出擊,很有可能會被天平軍的騎兵纏住,被隨後趕來的步卒砍瓜切菜般收拾掉。
然而軍令如山,哪裏容得他討價還價?
總數二百的輕騎蜂擁上前,如同一張大網網住遊魚一般,將一千多的簽軍網在其中,並且兜著這些簽軍向天平軍砸去。
“辛文遠!帶著步卒向前推!我不說停,誰也不準停!”
辛棄疾大聲說罷,也不待辛文遠迴應,徑直帶著麾下五十親衛甲騎越眾而出,順著一處簽軍前行的空隙,猛然突了出去。
眼見辛棄疾的青犀大旗已經越過混亂的簽軍,身在左翼的耿興不敢怠慢,迅速親率二百甲騎從西側繞過簽軍,試圖攻擊外側的金軍輕騎,以此來唿應辛棄疾的突擊。
應該說耿興的目的達到了。
分散陣型的金軍輕騎頓時就要落入被包抄後路的局麵,領頭的行軍謀克當即失措。
就在他思考是應該繼續擾亂簽軍來阻礙天平軍陣型,還是要率軍撤退的時候。辛棄疾再次加速,並且幾乎以單人獨騎的姿態,一聲不吭的衝殺到了那名行軍謀克麵前。
實在是太快了。
來不及逃跑,也來不及召集護衛,那名行軍謀克隻能揮舞長刀,以作抵抗。
辛棄疾借著馬速,右手挾著的長槍猶如毒蛇吐信一般輕鬆繞過長刀的阻攔,直接順著甲葉子的縫隙刺進了對方胸口,隨即憑借著馬力,將那行軍謀克挑在槍頭,如同發怒的大青兕一般,向前撞去。
在路過旗手的時候,辛棄疾右手紋絲不動,左手抽出重劍,隻是輕輕一揮,不止將碗口粗細的旗杆平光斬斷,更是順手將那旗手砸落下馬。
金軍輕騎還沒來得及混亂,就聽到身後一陣急促的角聲,複又士氣大作,竟是直接轉身,與天平軍亂戰成一團。
耿興愕然前望,原來在他率軍脫離兩翼前突的時候,金軍一麵稍小的猛安將旗也隨之而動,似乎早就期待著這一刻了。
金軍猛安旗幟上書仆散兩個大字。
武興軍第七將仆散東親自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