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屁的天下強軍!今天打的都是什麽跟什麽?!”
得到命令的斥候,將開趙等人直接帶到大帳之前,一片由布幔圍起來的帷幔前時,卻是有一陣喝罵聲從帷幔中傳來。
斥候似乎也有些畏懼,根本不敢聽帷幔中傳出的聲音,將幾人交接給門口衛士後,就急匆匆的走了。
開趙當即就有些尷尬。
帷幔中的聲音有些氣急敗壞的說道:“平日告誡你們不要自大,不要自大。你們個個卻都在說咱們這三千人是天平軍精華所在,就像是說有三千兵馬就可以包打天下了。現在這麽樣?兩千金賊正軍,就差點把咱們包圓了!”
帷幔中複又變得寂靜,片刻之後還是剛才那個聲音,語氣卻是變得平緩:“是我失態了,今日的軍議,並不是讓你們推卸責任,而是讓所有人說一說自己有什麽不足,然後改正。既然我是統軍,自然由我辛五開始。”
“首先,我也有些驕驕之氣。之前我在劉大郎麵前保證,若金賊兩千兵馬,就要為他勝之。可那是我沒見過武興軍的戰力,就放出如此海口,豈不也是自大,作了虛言?”
“其次,這種軍議開少了,你們個個都頭互相之間都不太熟悉,導致了軍隊前後脫節,無法配合,這也是我的疏忽。”
“再次,行軍途中,隻要求了速度,沒嚴肅隊列問題,致使沒有多加訓練,步卒列陣不太整齊,這是我練軍時候的失誤。”
“最後……”
帷幔中沉默片刻,方才出聲:“最後,乃是我自逞勇武,遇事就要親身上前廝殺,竟然放棄了指揮職責,致使當右翼耶律興哥部遭遇突襲時,我這個全軍指揮竟然還在率騎兵與賊前軍做小規模廝殺,若不是李鐵槍支援及時,說不得今日就是一場大敗了。以後,副將以上軍官,皆要以我為戒,不是不讓你們親身力戰,而是要瞅準時機。”
以他為開頭,複又有幾個聲音響起。
有的說自己在前軍參戰時有些猶豫;
有的說雖然明白自己該率本部百人隊向前接戰,卻依舊在等軍令抵達才動;
複又有上級軍官反駁,說無軍令不妄動是對的,錯的是他沒有看清形勢,及時做出指揮。
還有的則是開始指責起其他人來,複又被將領一類的人訓斥了幾句。
在一套亂亂哄哄的軍議之後,那領頭的複又總結了幾點,讓各個都頭都帶迴到本都中,將事情都跟部下說清楚。
並且領軍在最後再次嚴明了軍紀軍法,並且當眾斥責了幾人,記過一次,以作功勞相抵。
片刻之後,帷幔中大約三四十人魚貫而出,也沒有廢話,就各自迴營。
而此時距開趙抵達天平軍大營,已經過了大約一個時辰。但他卻絲毫不覺得時間的流逝,反而在帷幔之外聽得入了神。
開趙也是打過許多仗的。
從當豪強時爭奪水源土地開始,他就帶領莊戶伴當在鄉野間廝殺。到了跟隨兄長起事反金時,更是見識過大場麵,大陣仗。後來起義失敗,開趙狼狽而逃,躲在山間立寨,幾乎成了土匪。
然而經曆過如此多的戰鬥,開趙卻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軍隊。
可能這就是他們這些農民軍所觸及不到的高度吧。
“趙將軍,久等了。”
就在開趙在帷幔外呆立時,卻見辛棄疾親自掀開帷幔相迎。
開趙在外麵聽了半天,自然也曉得這就是天平軍領軍了,當即就拱手以對。
辛棄疾連忙將開趙等人引進帷幔中。
李鐵槍與耶律興哥也在,幾人又是團團見禮。
寒暄了幾句後,還是賀問征的族弟,賀曼之按捺不住,直接開口詢問:“辛太尉,今日之戰,天平軍傷亡怎樣?”
辛棄疾也沒有藏著掖著:“傷亡近三百,確實慘重。”
今日最大的傷亡,還是在溫敦渾玉發動的那一次聲勢浩大的衝鋒中,耶律興哥雖然奮力反擊,但甲騎人數與質量上都要落了下成,不多時就被擊潰了。
若不是李鐵槍支援過來,沒準今日就要出大事。
饒是如此,清點傷亡時,大約有一百大幾十人的傷亡,讓耶律興哥痛徹心扉。
開趙聽聞這個數字,心中一驚,然而見到天平軍三名主將麵上並沒有出現驚慌失措的表情,反而皆是憤然之色,不由得心中一定。
果真是天下強軍。
在這個時代,最大傷亡往往是在潰散中被追殺產生的。
真正在列陣廝殺中的傷亡,反而比較少。
往往排頭兵被殺傷之後,就會直接引發全軍潰敗。
當然,各朝各代,什麽時候都有死戰到最後一人的軍隊。就比如金國滅亡時,蔡州的金軍就在與宋蒙聯軍大戰不敵時,紛紛投水自盡;郭蛤蟆更是聚攏起府庫,用布帛絲綢燃起大火,率軍背火而戰,傷者直接迴身自投火堆自盡。
但這是少數中的少數,絕大多數普通軍隊,還是在傷亡到一定程度時就全軍崩潰。
這一定程度是多少呢?
全軍一成。
猝然遭受全軍一成傷亡,而依舊敢戰能戰的軍隊,足以稱為天下強軍了。
“將軍,若是金賊來攻城,天平軍還來援我嗎?”賀曼之繼續焦急問道。
開趙咳嗦一聲,狠狠拉了賀曼之胳膊一下:“退下,你太過孟浪了!”
說罷,開趙複又拱手,執禮甚恭:“辛太尉,小賀年少,還請勿要見怪。”
辛棄疾笑道:“不小了,我今年才二十有一。不過他問的問題,我倒可以迴答。我天平軍到時候不會出手援助。”
還沒有待開趙臉色變幻,辛棄疾就昂然說道:“我天平軍不會等到金賊攻城時再出兵,而是已經議定,明日就全軍盡出,攻打金賊大營!
若是勝,則莒縣之圍可解,也不用說攻城之時天平軍改如何了。
若是敗,則我辛五已經身死,到時候你們想怪罪也找不到我了。”
說罷,辛棄疾不顧開趙已經呆住,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我們不拚命盡力,我們天平軍是奉了耿大頭領正經軍令,來忠義軍劉淮劉統製身前作使喚的。而攻殺這股金賊又是統製郎君所下的正經軍令,我等不死戰,在哪裏都不能立足的!”
開趙看著辛棄疾意氣風發的模樣,啞然之餘,心中確實猛然升起一股酸澀。
以前他也是這副模樣,在兄長的羽翼下成長,天不怕地不怕,年少輕狂。
而遭逢大變之後,他的性子變得內斂沉穩,加上風霜襲麵,諸難加身,使得他年紀輕輕就滿臉皺紋,早生華發,誰能想象,他開趙今年隻是不到三旬的青年呢?
過往的日子恍若隔世,現在想來,竟然隻是七八年前的事情而已。
得到命令的斥候,將開趙等人直接帶到大帳之前,一片由布幔圍起來的帷幔前時,卻是有一陣喝罵聲從帷幔中傳來。
斥候似乎也有些畏懼,根本不敢聽帷幔中傳出的聲音,將幾人交接給門口衛士後,就急匆匆的走了。
開趙當即就有些尷尬。
帷幔中的聲音有些氣急敗壞的說道:“平日告誡你們不要自大,不要自大。你們個個卻都在說咱們這三千人是天平軍精華所在,就像是說有三千兵馬就可以包打天下了。現在這麽樣?兩千金賊正軍,就差點把咱們包圓了!”
帷幔中複又變得寂靜,片刻之後還是剛才那個聲音,語氣卻是變得平緩:“是我失態了,今日的軍議,並不是讓你們推卸責任,而是讓所有人說一說自己有什麽不足,然後改正。既然我是統軍,自然由我辛五開始。”
“首先,我也有些驕驕之氣。之前我在劉大郎麵前保證,若金賊兩千兵馬,就要為他勝之。可那是我沒見過武興軍的戰力,就放出如此海口,豈不也是自大,作了虛言?”
“其次,這種軍議開少了,你們個個都頭互相之間都不太熟悉,導致了軍隊前後脫節,無法配合,這也是我的疏忽。”
“再次,行軍途中,隻要求了速度,沒嚴肅隊列問題,致使沒有多加訓練,步卒列陣不太整齊,這是我練軍時候的失誤。”
“最後……”
帷幔中沉默片刻,方才出聲:“最後,乃是我自逞勇武,遇事就要親身上前廝殺,竟然放棄了指揮職責,致使當右翼耶律興哥部遭遇突襲時,我這個全軍指揮竟然還在率騎兵與賊前軍做小規模廝殺,若不是李鐵槍支援及時,說不得今日就是一場大敗了。以後,副將以上軍官,皆要以我為戒,不是不讓你們親身力戰,而是要瞅準時機。”
以他為開頭,複又有幾個聲音響起。
有的說自己在前軍參戰時有些猶豫;
有的說雖然明白自己該率本部百人隊向前接戰,卻依舊在等軍令抵達才動;
複又有上級軍官反駁,說無軍令不妄動是對的,錯的是他沒有看清形勢,及時做出指揮。
還有的則是開始指責起其他人來,複又被將領一類的人訓斥了幾句。
在一套亂亂哄哄的軍議之後,那領頭的複又總結了幾點,讓各個都頭都帶迴到本都中,將事情都跟部下說清楚。
並且領軍在最後再次嚴明了軍紀軍法,並且當眾斥責了幾人,記過一次,以作功勞相抵。
片刻之後,帷幔中大約三四十人魚貫而出,也沒有廢話,就各自迴營。
而此時距開趙抵達天平軍大營,已經過了大約一個時辰。但他卻絲毫不覺得時間的流逝,反而在帷幔之外聽得入了神。
開趙也是打過許多仗的。
從當豪強時爭奪水源土地開始,他就帶領莊戶伴當在鄉野間廝殺。到了跟隨兄長起事反金時,更是見識過大場麵,大陣仗。後來起義失敗,開趙狼狽而逃,躲在山間立寨,幾乎成了土匪。
然而經曆過如此多的戰鬥,開趙卻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軍隊。
可能這就是他們這些農民軍所觸及不到的高度吧。
“趙將軍,久等了。”
就在開趙在帷幔外呆立時,卻見辛棄疾親自掀開帷幔相迎。
開趙在外麵聽了半天,自然也曉得這就是天平軍領軍了,當即就拱手以對。
辛棄疾連忙將開趙等人引進帷幔中。
李鐵槍與耶律興哥也在,幾人又是團團見禮。
寒暄了幾句後,還是賀問征的族弟,賀曼之按捺不住,直接開口詢問:“辛太尉,今日之戰,天平軍傷亡怎樣?”
辛棄疾也沒有藏著掖著:“傷亡近三百,確實慘重。”
今日最大的傷亡,還是在溫敦渾玉發動的那一次聲勢浩大的衝鋒中,耶律興哥雖然奮力反擊,但甲騎人數與質量上都要落了下成,不多時就被擊潰了。
若不是李鐵槍支援過來,沒準今日就要出大事。
饒是如此,清點傷亡時,大約有一百大幾十人的傷亡,讓耶律興哥痛徹心扉。
開趙聽聞這個數字,心中一驚,然而見到天平軍三名主將麵上並沒有出現驚慌失措的表情,反而皆是憤然之色,不由得心中一定。
果真是天下強軍。
在這個時代,最大傷亡往往是在潰散中被追殺產生的。
真正在列陣廝殺中的傷亡,反而比較少。
往往排頭兵被殺傷之後,就會直接引發全軍潰敗。
當然,各朝各代,什麽時候都有死戰到最後一人的軍隊。就比如金國滅亡時,蔡州的金軍就在與宋蒙聯軍大戰不敵時,紛紛投水自盡;郭蛤蟆更是聚攏起府庫,用布帛絲綢燃起大火,率軍背火而戰,傷者直接迴身自投火堆自盡。
但這是少數中的少數,絕大多數普通軍隊,還是在傷亡到一定程度時就全軍崩潰。
這一定程度是多少呢?
全軍一成。
猝然遭受全軍一成傷亡,而依舊敢戰能戰的軍隊,足以稱為天下強軍了。
“將軍,若是金賊來攻城,天平軍還來援我嗎?”賀曼之繼續焦急問道。
開趙咳嗦一聲,狠狠拉了賀曼之胳膊一下:“退下,你太過孟浪了!”
說罷,開趙複又拱手,執禮甚恭:“辛太尉,小賀年少,還請勿要見怪。”
辛棄疾笑道:“不小了,我今年才二十有一。不過他問的問題,我倒可以迴答。我天平軍到時候不會出手援助。”
還沒有待開趙臉色變幻,辛棄疾就昂然說道:“我天平軍不會等到金賊攻城時再出兵,而是已經議定,明日就全軍盡出,攻打金賊大營!
若是勝,則莒縣之圍可解,也不用說攻城之時天平軍改如何了。
若是敗,則我辛五已經身死,到時候你們想怪罪也找不到我了。”
說罷,辛棄疾不顧開趙已經呆住,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我們不拚命盡力,我們天平軍是奉了耿大頭領正經軍令,來忠義軍劉淮劉統製身前作使喚的。而攻殺這股金賊又是統製郎君所下的正經軍令,我等不死戰,在哪裏都不能立足的!”
開趙看著辛棄疾意氣風發的模樣,啞然之餘,心中確實猛然升起一股酸澀。
以前他也是這副模樣,在兄長的羽翼下成長,天不怕地不怕,年少輕狂。
而遭逢大變之後,他的性子變得內斂沉穩,加上風霜襲麵,諸難加身,使得他年紀輕輕就滿臉皺紋,早生華發,誰能想象,他開趙今年隻是不到三旬的青年呢?
過往的日子恍若隔世,現在想來,竟然隻是七八年前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