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眾將各自迴營,而剛一迴到帥帳,武成軍副總管唿延南仙終於忍耐不住,憤憤出言:“這麽多年,咱們漢兒為大金出生入死,卻依舊換來一句大漢軍不能與水手合流,真讓人心寒。”
唿延南仙其人三旬年紀,平日裏寡言少語,為人沉穩,此時若非怒極,不會直接在上級麵前發牢騷。
徐文老神在在的拿起兩個陶碗,斟了兩碗黃酒,將其中一碗遞給唿延南仙:“年輕人,莫要這麽大的火氣,人家說的有錯嗎?這大金天下,畢竟是他們完顏家的,畢竟是女真人的,他們防著咱們漢人,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也就是完顏鄭家為人坦蕩,你當其他人不說,心中就不會這麽想嗎?”
唿延南仙擺手拒絕:“總管,在軍中我不飲酒。”
徐文笑著舉起酒碗,一飲而盡。
軍中是不能飲酒的,尤其是有蘇保衡這等方正人物坐鎮的時候,更是會嚴肅紀律。
但凡是總有特例,比如徐文這種老將,半生廝殺,身上的傷口積累頗多,若不能用酒精麻醉,夜間都睡不好一覺。
見唿延南仙依舊憤懣,徐文複又飲了一碗黃酒,再次寬慰道:“天下烏鴉都是一般黑的,你這年輕人總覺得是不是大宋就好許多,是不是在宋國就不用受這種氣,可老夫告訴你,全都是一個樣。
老夫年輕的時候,恰逢靖康之亂,彼時真的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到了宋國建炎年間……也就是大金天會年間,那趙構就有了棄北地的意思,對俺們這些義軍百般刁難。李天王(李成)不忿,帶著俺們投了大齊,複又投了大金。
中間有段時間,俺還覺得是李天王生事,但後來聽到秦檜老狗那‘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言語,俺才明白,李天王真是真知灼見,見識長遠。得虧俺們提前投靠大金,否則脫不了就是為奴為婢的下場。”
說完一陣老生常談的牢騷話,徐文複又對唿延南仙說道:“你可知道,俺們投靠大齊的時候,兩淮凋敝,趙構又不給糧草,俺們已經到了互相漁獵而食的程度了?人人都是獵人,又人人都是獵物,有人經曆過這一遭甚至終身不食肉食。與之相比,現在被猜忌,被嘲諷幾句又算得了什麽?富貴少你的了嗎?”
“唉!”唿延南仙重重歎了一口氣,猶豫片刻之後方才說道:“我是身為副總管,自然是有些說法,但咱們大漢軍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前途的,我是真的怕武成軍不穩。”
徐文皺眉:“你聽到什麽風聲了嗎?”
唿延南仙不答,反而說起了其他:“徐伯,你說咱們武成軍,到底算是什麽?你這個總管,還有我這個副總管,在大金是個什麽位置?”
徐文當即啞然。
這個問題就涉及金國混亂的軍製了。
理論上,金國的三十二軍都是猛安謀克的編製,但這種依靠部落結構來維持的軍製必然不是長久的。
那句話是怎麽說來著?
漢化才是十二世紀各族的唯一出路,開曆史倒車死路一條。
再加上金國開國時一路上招降納叛,吸納了各族兵馬,尤其是吃了宋朝那一大坨,自然不能事事認死理,所以部分漢軍是按照宋軍與遼國漢軍那種總管、統製官、統領官的形製來編製軍隊。
而尷尬的地方就在於此。
萬人大軍的首腦一般就是都統,還有再加刺史號或者將軍號,或者有行軍萬戶的身份。
但水軍七萬將士,隻有蘇保衡這一個都統,也隻有完顏鄭家這一個副都統,除去那幾個在都水監掛職的不談,三支大軍的指揮官竟然是總管這種不上不下的職位。
須知道,行軍總管正好卡在行軍猛安與行軍萬戶之間,有種被排斥出主流官員體係的感覺。
當然,如果再等上十年,金國基本完全漢化後就沒這區別了,彼時除了部族軍,基本上全都改漢製了。
用句行話來說,此時正好處在改革的陣痛中,導致徐文等武人在金國地位十分模糊。
位高權重嗎?
統領一軍,無論如何都不算小官了。
但見官小一級,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這並不是陛下專門設立來針對大漢軍的。”徐文沉思片刻,勉力勸慰:“蒲輦合達可是正經女真人,還不是也當個總管嗎?你年紀在這裏,再軍中廝混十年,到時候也能當都統,萬戶。”
唿延南仙搖頭苦笑:“我真是擔心,沒有十年好活了。軍中已經有些不穩,具體是誰我不好說,但我擔心,南征之時……或者幹脆有人攻來之時,就會有人逃竄,或者幹脆扯旗叛亂。”
徐文手中陶碗微微一抖:“竟然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
“徐伯,你也知道武成軍都是怎麽來的。”唿延南仙鄭重說道:“這一萬人都是都統按照良家子標準,從山東富戶中征募的。當時是以建功立業,立功奪財才引誘他們來參軍的,故此,武成軍自成軍之後就戰力強悍。”
徐文點頭。
的確不凡,當武成軍剛成軍的時候,恰逢東海起義,武成軍總管徐文與統製官張弘信隻率九百步騎,就正麵擊潰了張旺徐元萬餘起義軍。
良家子自古以來就是最優秀的戰兵,這件事是經曆時間檢驗的,絕對不是扯謊。
“可關鍵在於,這兩年陛下將國族南遷,以至於山東河北遍地都是猛安謀克戶。用以安置他們的土地從哪裏來?難道是國族自己開墾的嗎?”唿延南仙語氣變得急促:“還不是掠奪自漢兒之手嗎?這讓武成軍軍心如何穩得住?”
聽罷幾句反問之後,徐文長歎一聲,卻又別無他法。
女真人內遷,受苦最重的還不是底層老百姓,而是那些中產之家,也就是良家子的家庭。
因為底層自耕農一般都是零碎下田,女真人看不上。
而更高一些的豪強動起來會有麻煩,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開山趙大起義這種席卷州郡的叛亂。
中產之家不軟不硬,剛剛好被拿捏。
這兩年,山東兩路中產之家不能說一掃而空,也是大大縮水了。
作為良家子組成的武成軍軍中不起怨恨流言就見鬼了!
這特麽我在前線廝殺,你在後麵偷我家?功名還沒取到,家產先沒了。這誰受得了?
在真正的曆史中,李寶率水軍剛一抵達,立馬就有幾百漢軍來投,向李寶盡訴水軍虛實,並不是漢軍不忠義,實在是金國朝廷太過分了。
這次徐文沉默的時間更長,最後艱難說道:“此次南征,隻要武成軍兒郎死戰,俺一定讓兒郎們發一筆利市,到時候土地金銀女人都能有!俺親自去找陛下分說,就算是撞死在禦前,也要為兒郎們奪來好處!”
唿延南仙複又歎氣:“徐伯還是沒聽明白我所說的,隻要南征,咱們武成軍肯定要出亂子,到時候臨陣倒戈都說不定。”
“那你要俺咋樣?!”徐文終於不耐,花白的胡須根根豎起,仿佛被戳開一直被掩蓋的恐懼,其人羞怒交加起來。
雖然是帳中無人,但唿延南仙還是左右望了望,隨即低聲說道:“徐伯,要我說,明日就趁機反了!與那張榮聯結,先前後夾擊弄死完顏鄭家!然後再一把火燒了水軍大船,帶著山東東路一起歸宋。到時候,我就不信宋國皇帝不給徐伯一個魯國公來當!”
徐文直接搖頭失笑:“合著老夫剛剛說的,你一點都沒聽明白。俺就問你一句,如果宋國真的可以依仗,俺當初為什麽跟著李天王背著罵名投靠大齊?投靠大金?又為什麽安安心心當大金的總管,不去歸宋?”
“可……”
“勿要言了。”徐文揮手製止了唿延南仙的言語:“今天這番話,俺就當沒聽到。南仙,你正是大好年華,前途無量,此時應該潛心用事,萬萬不可分心。且去整肅軍紀,將俺那番話放出去,盡量收拾人心,明日攻殺張榮,來日再攻打宋國,去的那點財貨算什麽,來日十倍百倍的收迴來!”
唿延南仙長歎一聲,拱手告退了。
出了帥帳之後,一人迎向唿延南仙說道:“大哥,總管怎麽說?”
唿延南仙當先而走,複又止步迴頭望了一眼帥帳,歎了聲說道:“他說他老了。”
其人複又不多解釋,直接引著來人來到自家大帳。
“靳文彥,你去告訴……”說到這裏,唿延南仙複又停住,抬頭想了想,從案幾上抽出一張白紙,折了兩折,遞給麵前之人:“現在給你軍令,你去收攏防水口的兵馬,並趁機將這張紙交給張榮,其餘人一句話也不要多說,我這裏也沒有任何言語給你,明白嗎。”
喚作靳文彥的統領官接過紙張,塞進衣袋裏,拱手離去了。
唿延南仙坐在椅子上,出神片刻後,長歎出聲。
誰又能想到,武成軍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其實是全軍的二號人物,副總管唿延南仙呢?
唿延南仙其人三旬年紀,平日裏寡言少語,為人沉穩,此時若非怒極,不會直接在上級麵前發牢騷。
徐文老神在在的拿起兩個陶碗,斟了兩碗黃酒,將其中一碗遞給唿延南仙:“年輕人,莫要這麽大的火氣,人家說的有錯嗎?這大金天下,畢竟是他們完顏家的,畢竟是女真人的,他們防著咱們漢人,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也就是完顏鄭家為人坦蕩,你當其他人不說,心中就不會這麽想嗎?”
唿延南仙擺手拒絕:“總管,在軍中我不飲酒。”
徐文笑著舉起酒碗,一飲而盡。
軍中是不能飲酒的,尤其是有蘇保衡這等方正人物坐鎮的時候,更是會嚴肅紀律。
但凡是總有特例,比如徐文這種老將,半生廝殺,身上的傷口積累頗多,若不能用酒精麻醉,夜間都睡不好一覺。
見唿延南仙依舊憤懣,徐文複又飲了一碗黃酒,再次寬慰道:“天下烏鴉都是一般黑的,你這年輕人總覺得是不是大宋就好許多,是不是在宋國就不用受這種氣,可老夫告訴你,全都是一個樣。
老夫年輕的時候,恰逢靖康之亂,彼時真的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到了宋國建炎年間……也就是大金天會年間,那趙構就有了棄北地的意思,對俺們這些義軍百般刁難。李天王(李成)不忿,帶著俺們投了大齊,複又投了大金。
中間有段時間,俺還覺得是李天王生事,但後來聽到秦檜老狗那‘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言語,俺才明白,李天王真是真知灼見,見識長遠。得虧俺們提前投靠大金,否則脫不了就是為奴為婢的下場。”
說完一陣老生常談的牢騷話,徐文複又對唿延南仙說道:“你可知道,俺們投靠大齊的時候,兩淮凋敝,趙構又不給糧草,俺們已經到了互相漁獵而食的程度了?人人都是獵人,又人人都是獵物,有人經曆過這一遭甚至終身不食肉食。與之相比,現在被猜忌,被嘲諷幾句又算得了什麽?富貴少你的了嗎?”
“唉!”唿延南仙重重歎了一口氣,猶豫片刻之後方才說道:“我是身為副總管,自然是有些說法,但咱們大漢軍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前途的,我是真的怕武成軍不穩。”
徐文皺眉:“你聽到什麽風聲了嗎?”
唿延南仙不答,反而說起了其他:“徐伯,你說咱們武成軍,到底算是什麽?你這個總管,還有我這個副總管,在大金是個什麽位置?”
徐文當即啞然。
這個問題就涉及金國混亂的軍製了。
理論上,金國的三十二軍都是猛安謀克的編製,但這種依靠部落結構來維持的軍製必然不是長久的。
那句話是怎麽說來著?
漢化才是十二世紀各族的唯一出路,開曆史倒車死路一條。
再加上金國開國時一路上招降納叛,吸納了各族兵馬,尤其是吃了宋朝那一大坨,自然不能事事認死理,所以部分漢軍是按照宋軍與遼國漢軍那種總管、統製官、統領官的形製來編製軍隊。
而尷尬的地方就在於此。
萬人大軍的首腦一般就是都統,還有再加刺史號或者將軍號,或者有行軍萬戶的身份。
但水軍七萬將士,隻有蘇保衡這一個都統,也隻有完顏鄭家這一個副都統,除去那幾個在都水監掛職的不談,三支大軍的指揮官竟然是總管這種不上不下的職位。
須知道,行軍總管正好卡在行軍猛安與行軍萬戶之間,有種被排斥出主流官員體係的感覺。
當然,如果再等上十年,金國基本完全漢化後就沒這區別了,彼時除了部族軍,基本上全都改漢製了。
用句行話來說,此時正好處在改革的陣痛中,導致徐文等武人在金國地位十分模糊。
位高權重嗎?
統領一軍,無論如何都不算小官了。
但見官小一級,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這並不是陛下專門設立來針對大漢軍的。”徐文沉思片刻,勉力勸慰:“蒲輦合達可是正經女真人,還不是也當個總管嗎?你年紀在這裏,再軍中廝混十年,到時候也能當都統,萬戶。”
唿延南仙搖頭苦笑:“我真是擔心,沒有十年好活了。軍中已經有些不穩,具體是誰我不好說,但我擔心,南征之時……或者幹脆有人攻來之時,就會有人逃竄,或者幹脆扯旗叛亂。”
徐文手中陶碗微微一抖:“竟然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
“徐伯,你也知道武成軍都是怎麽來的。”唿延南仙鄭重說道:“這一萬人都是都統按照良家子標準,從山東富戶中征募的。當時是以建功立業,立功奪財才引誘他們來參軍的,故此,武成軍自成軍之後就戰力強悍。”
徐文點頭。
的確不凡,當武成軍剛成軍的時候,恰逢東海起義,武成軍總管徐文與統製官張弘信隻率九百步騎,就正麵擊潰了張旺徐元萬餘起義軍。
良家子自古以來就是最優秀的戰兵,這件事是經曆時間檢驗的,絕對不是扯謊。
“可關鍵在於,這兩年陛下將國族南遷,以至於山東河北遍地都是猛安謀克戶。用以安置他們的土地從哪裏來?難道是國族自己開墾的嗎?”唿延南仙語氣變得急促:“還不是掠奪自漢兒之手嗎?這讓武成軍軍心如何穩得住?”
聽罷幾句反問之後,徐文長歎一聲,卻又別無他法。
女真人內遷,受苦最重的還不是底層老百姓,而是那些中產之家,也就是良家子的家庭。
因為底層自耕農一般都是零碎下田,女真人看不上。
而更高一些的豪強動起來會有麻煩,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開山趙大起義這種席卷州郡的叛亂。
中產之家不軟不硬,剛剛好被拿捏。
這兩年,山東兩路中產之家不能說一掃而空,也是大大縮水了。
作為良家子組成的武成軍軍中不起怨恨流言就見鬼了!
這特麽我在前線廝殺,你在後麵偷我家?功名還沒取到,家產先沒了。這誰受得了?
在真正的曆史中,李寶率水軍剛一抵達,立馬就有幾百漢軍來投,向李寶盡訴水軍虛實,並不是漢軍不忠義,實在是金國朝廷太過分了。
這次徐文沉默的時間更長,最後艱難說道:“此次南征,隻要武成軍兒郎死戰,俺一定讓兒郎們發一筆利市,到時候土地金銀女人都能有!俺親自去找陛下分說,就算是撞死在禦前,也要為兒郎們奪來好處!”
唿延南仙複又歎氣:“徐伯還是沒聽明白我所說的,隻要南征,咱們武成軍肯定要出亂子,到時候臨陣倒戈都說不定。”
“那你要俺咋樣?!”徐文終於不耐,花白的胡須根根豎起,仿佛被戳開一直被掩蓋的恐懼,其人羞怒交加起來。
雖然是帳中無人,但唿延南仙還是左右望了望,隨即低聲說道:“徐伯,要我說,明日就趁機反了!與那張榮聯結,先前後夾擊弄死完顏鄭家!然後再一把火燒了水軍大船,帶著山東東路一起歸宋。到時候,我就不信宋國皇帝不給徐伯一個魯國公來當!”
徐文直接搖頭失笑:“合著老夫剛剛說的,你一點都沒聽明白。俺就問你一句,如果宋國真的可以依仗,俺當初為什麽跟著李天王背著罵名投靠大齊?投靠大金?又為什麽安安心心當大金的總管,不去歸宋?”
“可……”
“勿要言了。”徐文揮手製止了唿延南仙的言語:“今天這番話,俺就當沒聽到。南仙,你正是大好年華,前途無量,此時應該潛心用事,萬萬不可分心。且去整肅軍紀,將俺那番話放出去,盡量收拾人心,明日攻殺張榮,來日再攻打宋國,去的那點財貨算什麽,來日十倍百倍的收迴來!”
唿延南仙長歎一聲,拱手告退了。
出了帥帳之後,一人迎向唿延南仙說道:“大哥,總管怎麽說?”
唿延南仙當先而走,複又止步迴頭望了一眼帥帳,歎了聲說道:“他說他老了。”
其人複又不多解釋,直接引著來人來到自家大帳。
“靳文彥,你去告訴……”說到這裏,唿延南仙複又停住,抬頭想了想,從案幾上抽出一張白紙,折了兩折,遞給麵前之人:“現在給你軍令,你去收攏防水口的兵馬,並趁機將這張紙交給張榮,其餘人一句話也不要多說,我這裏也沒有任何言語給你,明白嗎。”
喚作靳文彥的統領官接過紙張,塞進衣袋裏,拱手離去了。
唿延南仙坐在椅子上,出神片刻後,長歎出聲。
誰又能想到,武成軍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其實是全軍的二號人物,副總管唿延南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