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說把阿禿兒殺張決明這件事沒有一點作用,那也自然是扯淡。
因為如果張決明不死,見到忠義軍大舉攻城的架勢,不說要直接舉義,那也是要帶著第四猛安結寨自守的。
但此時,第四猛安上下還不知道張決明已經身死,群龍無首之下,還是遵循了蒙恬鎮國的軍令,上了城頭準備作戰。
梁遠兒已經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了,因為無論哪方傳遞軍令的軍使都沒有見過張決明,但在他想來,最差的可能,無非也就是張決明被扣下了,都統無故殺一行軍猛安,難道就不怕軍中士氣喪盡嗎?
到了午時,忠義軍大略合圍完成,在魏勝的指揮下,複又開始了攻心的老手段,不斷有在昨夜被俘的金軍被捆縛著拖到城下斬首,也不斷的有騎兵扛著繳獲來的旗幟在城下來迴奔跑,展示給城頭上的守軍看。
這自然引起了守軍的恐慌。
這還沒完,複又有軍士押著投降過來的女真俘虜在城下喊話,無非是投降免死等一係列套話。
一開始守城的金軍還有些不相信,待看到沂水大敗時投降的俘虜也被拉出來遊街之後,終於有人開始動搖,不斷看向上級軍官。
在這個時候,如行軍謀克等基層軍官的選擇要麽就破口大罵迴去,要麽直接放箭驅逐擾,不要讓敵人繼續擾亂己方軍心。
但這些軍官也都是敗軍之將,此時見到被鐵桶合圍,各自慌亂難言,有心思去按部就班的準備金汁滾木守城已經算是素質強悍了,哪裏還有心思去想什麽軍心士氣。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武興軍中蔓延。
而這一套有條不紊,令人眼花繚亂軍事動作做出來後,不止忠義軍自身士氣振奮,就連在一旁冷眼旁觀的其餘幾支大軍主將也都有些目瞪口呆。
天雄軍王友直吞咽了一下口水,轉頭對耿京說道:“耿大頭領,忠義軍一直都是如此強悍嗎?”
耿京此時算是徹底明白了劉淮所說的那一套軍隊編製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了,他現在就在魏勝身側,可以清晰的看到,魏勝的每一條軍令都由隨軍參謀寫成文書,並且分門別類的謄抄於冊,軍使不停往來,將各方軍隊的進度告知魏勝,並且從魏勝這裏接到新的命令之後,再次迴到各自軍中作傳遞。
整個忠義軍……甚至包括天平軍辛棄疾的那三千兵馬,全都猶如一台巨大機器般,雖然齒輪極其精密,卻是有條不紊的運行起來。
僅僅用一個上午,就完成了從出兵到攻城營地的初步建設,這在耿京看來,真的猶如一個神話一般。
“俺也是第一次見到忠義軍攻城作戰。”此時,耿京也隻能對著這新附庸過來的小弟如此說道:“但人家畢竟能攻殺一路金國正軍,無論如何都會有些說法的,怎麽可能是什麽銀杆蠟槍頭?”
王友直畢竟是見識過的,準確的說是統領過數萬雜牌大軍作戰,並且挨過金國正經軍隊的毒打,此時見到忠義軍攻城的場麵,不由得長歎說道:“如果有這種強軍,人數不用多,二十萬足矣,屆時北地簡直是唾手可得。”
耿京聽罷,嘿嘿一笑,拍了拍王友直的肩膀:“王老弟,俺雖然沒有十萬大軍,卻也按著忠義軍的規製編練出了一萬人馬,即便是沒有辦法光複北地,終究還是能跟石盞斜也那廝鬥一鬥吧。”
王友直拱手:“耿大頭領英雄蓋世,自然不懼小小的石盞斜也。俺們天雄軍也都是英雄好漢,雖然經過一場挫敗,卻還是能戰敢戰的。”
兩人互相吹捧一陣,見周圍將官都沒有接茬,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沂水縣城城頭,也都覺得有些無趣,同時住嘴了。
張榮與李寶自然沒有心情商業互吹,但這兩名宋國忠臣卻也是臉色肅然。
尤其是當王友直說到,如果有二十萬大軍就可光複北地的言語時,兩人都是情不自禁對視一眼。複又將目光投向了舉著令旗指揮的魏勝身上。
權力會異化人,權力會培養野心,魏勝現在能培養出萬人大軍,隻要再積蓄幾年,未免不能培養出數萬這種精銳大軍。
到了那個時候,魏勝還能忠於大宋嗎?
如果無法忠於大宋,那是不是到時候宋國就會要出兵討伐?
兩人迅速糾結起來,然而不過片刻,兩名時刻都不忘政治鬥爭的老將就將這些雜七雜八的想法拋之腦後,因為忠義軍的攻城戰正式打響了。
與魏勝擅長的防守反擊,謀定後動的戰術不同,這次則是讓軍士扛著雲梯,推著撞木,開始了四麵圍攻。
應該說魏勝將時機掐的剛剛好。
武興軍剛剛處於上下生疑的時候,軍官們也沒有將軍隊鼓舞起來,就遭遇了忠義軍堅決而猛烈的進攻。
沂水縣城立即就有些岌岌可危。
然而蒙恬鎮國畢竟不是什麽軟柿子,他也率領親衛衝殺在前,在城牆上來迴奔走,以鼓舞士氣。
忠義軍的幾次進攻,竟然全都被壓了迴去。
如此維持了兩個時辰,雙方都有了許多傷亡,但城頭依舊沒有被攻破。
至於推到城下的鵝車也在武興軍反複扔下火把火油之後被點燃。
鵝車之下的忠義軍將士幾乎同時變成了火人,少數逃出來的也因為距離城池太近,而被亂箭射死。
如此僵持了一個時辰,當複又將忠義軍的一輪攻勢壓下去後,蒙恬鎮國望著日頭,竟然有種今日能守住的感覺。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今日四麵圍攻,其中三麵是佯攻,真正的主攻麵則是城西水門處。
這裏挨著沂水,其中有一條從沂水引過來的溝渠,而且由於商貿發達,所以屋舍林立,即便是已經拆了許多,卻沒有被拆幹淨。
但饒是如此,此地也很難排兵布陣,很難作為大規模軍隊的集合地,所以即便有忠義軍艦船在沂水上遊弋,城頭上也隻有兩個謀克的軍卒而已。
“等會賊人如果將船開進來,就放火箭。”正軍的行軍謀克大聲說道:“不要慌,咱們居高臨下,賊人更慌,隻要將他們船引燃了,這些賊人沒什麽大不了的。”
說著,他又看向了典論:“阿典,你們幾十個是初次上陣,怕是正常的,卻絕對不能退。到時候俺能饒過你,俺手中的刀絕對不能饒過你!”
麵對威嚇,典論隻是點了點頭,剛想說些什麽,卻用餘光見城下一處廢墟之中,有一麵紅色綢布悄悄掛在了煙筒之上,似乎是早就在那裏一般不顯眼。
典論隻是微微一停頓,就對著那行軍謀克笑道:“將軍說的是,俺這裏畢竟是個輕快差事,隻要用心謹守,居高臨下,區區賊人不在話下。”
那行軍謀克驚訝於典論的心寬,就連他這正軍謀克都覺得局勢困難,這廝竟然還能笑出來。然而軍心可鼓不可泄,那行軍謀克迅速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咱們兩個謀克,就能將……”
說到一半,那行軍謀克突然發現典論用不可置信的目光望著他身後城牆之下,如同見了鬼一般,不由得悚然迴頭。
事實上證明,招數不在於新舊,管用就成。
就在那行軍謀克轉頭的一刹那,典論從腰間拔出短刀,狠狠刺入了對方的脖頸。
在那行軍謀克不可置信的眼神中,典論複又揮刀砍死了一名金軍,大聲吼道:“殺金賊!”
“殺!”
早有準備的斜卯張古獰笑一聲,彎弓搭箭,以連珠箭的手法,近距離將七八支箭矢激射而出。
金軍雖然有披甲,但此時卻都沒有將頓項放下,箭矢一根不落,直接穿在了他們的臉上。
慘叫聲與喊殺聲猝然響起。
典論的手下雖然前身隻是掏大糞的汙幫,隻知道街頭上的好勇鬥狠,但猝然發動之下,金軍根本沒有準備,哪怕有盔甲護身,也禁不住順著盔甲縫隙插入的短刀,一時間紛紛被刺倒在地。
見到城頭亂起,一直隱藏在殘垣斷壁之中的辛棄疾猛然起身,重劍一揮:“隨我殺!”
說著,其人扛起飛梯,一馬當先的衝向了城牆。
第一批人數大約二百的天平軍將士發出震天的唿喊,同樣扛著簡易的攻城器械架在了城牆上。
而更遠方,近千天平軍士卒騎著騾馬蜂擁而至,作為第二陣,在角門處列陣等待。
辛棄疾攀著飛梯,登上了城頭,刷拉一聲抽出了兩把重劍,如同一片烏雲一般,沿著城頭向前卷了過去。
“披甲的是金賊!”典論等人原本已經落入了下風,此時見到猛將來援,皆是大喜過望,複又擔心對方分不清敵我,連忙大喊出聲。
辛棄疾雙劍厚重,如同兩把鋼鞭,橫掃在金軍盔甲上,猶如鈍器砸在身上一般,不過片刻,前來圍攻的四名甲士俱被其打落城牆。
“潘槐花,列陣,清掃城頭。”待戰事稍稍穩定,躍上城頭的天平軍甲士越來越多之後,辛棄疾大聲命令道,隨即看向典論:“帶著俺們去奪城門!”
典論望著殺氣騰騰的辛棄疾,心下發虛,慌忙點頭,引著辛棄疾等十餘名甲士下了城頭,去奪取水門之旁的角門。
不過片刻工夫,在李鐵槍期待的眼神中,角門洞開,千餘太平軍甲士隨即蜂擁而入。
“殺金狗!”
震天的喊殺聲響徹了沂水縣城,金軍悚然而驚,待迴頭看到已經有‘天平’大旗入城之後,紛紛意識到了城門已破,戰意當即沮喪。
最先潰敗的是在東門的第四猛安,他們早就人心惶惶,而且作為主將的張決明此時也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根本沒人能鎮得住場子。
之前隻是習慣性的渾噩作戰,城頭形勢早就已經岌岌可危了,如今見城破,隻有不到二百人在梁遠兒的指揮下高唿‘反正’,下城牆去爭奪城門,其餘人則是直接潰散而去。
見到局勢已經無可救藥,蒙恬鎮國歎了一口氣,將大旗留在原地後,引著把阿禿兒與卓陀安等人離去,走到城牆下的一處小院中,牽起備好的戰馬,準備趁亂離去。
然而他們剛剛下了城樓,迎麵就碰見了辛棄疾所率的二十餘甲騎。
辛棄疾就是奔著武興將旗來的,正想著在整個山東豪傑麵前露一次臉,奪下奪旗的功勞。
然而此時見到這幾名武興軍軍官,辛棄疾當即長笑出聲:“落到我的手裏,算是天意。你們幾個記好了,到了下麵,莫忘了跟閻王爺說,殺你們的人乃是濟南府辛棄疾!”
大聲說罷,辛棄疾一揮重劍:“殺!”
天平軍將士如狼似虎的撲了上去。
而到了這時候,蒙恬鎮國也終於找迴了骨子裏的悍勇,推開想要將其護在身後的把阿禿兒,拔刀向前。
雙方轟然對撞在一起。
不到片刻,辛棄疾就提著一顆頭顱大聲喊道:“金賊大將,已被我斬了!”
“好!”
“殺!”
“殺金狗!”
沂水縣城門打開,甲士甲騎湧入其中,不久之後,城頭的‘武興’大旗被扯落,‘忠義’大旗高高樹立在了城樓之上。
十月十七日午後,金國三十二路正軍之一的武興軍全軍覆沒,都統蒙恬鎮國與麾下十名猛安全部被誅,被繳獲的錢糧盔甲兵刃無數。
沂水縣光複。
至此,山東義軍終於將兵鋒指向了金國在山東的統治核心,山東統軍司的駐地,益都府。
因為如果張決明不死,見到忠義軍大舉攻城的架勢,不說要直接舉義,那也是要帶著第四猛安結寨自守的。
但此時,第四猛安上下還不知道張決明已經身死,群龍無首之下,還是遵循了蒙恬鎮國的軍令,上了城頭準備作戰。
梁遠兒已經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了,因為無論哪方傳遞軍令的軍使都沒有見過張決明,但在他想來,最差的可能,無非也就是張決明被扣下了,都統無故殺一行軍猛安,難道就不怕軍中士氣喪盡嗎?
到了午時,忠義軍大略合圍完成,在魏勝的指揮下,複又開始了攻心的老手段,不斷有在昨夜被俘的金軍被捆縛著拖到城下斬首,也不斷的有騎兵扛著繳獲來的旗幟在城下來迴奔跑,展示給城頭上的守軍看。
這自然引起了守軍的恐慌。
這還沒完,複又有軍士押著投降過來的女真俘虜在城下喊話,無非是投降免死等一係列套話。
一開始守城的金軍還有些不相信,待看到沂水大敗時投降的俘虜也被拉出來遊街之後,終於有人開始動搖,不斷看向上級軍官。
在這個時候,如行軍謀克等基層軍官的選擇要麽就破口大罵迴去,要麽直接放箭驅逐擾,不要讓敵人繼續擾亂己方軍心。
但這些軍官也都是敗軍之將,此時見到被鐵桶合圍,各自慌亂難言,有心思去按部就班的準備金汁滾木守城已經算是素質強悍了,哪裏還有心思去想什麽軍心士氣。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武興軍中蔓延。
而這一套有條不紊,令人眼花繚亂軍事動作做出來後,不止忠義軍自身士氣振奮,就連在一旁冷眼旁觀的其餘幾支大軍主將也都有些目瞪口呆。
天雄軍王友直吞咽了一下口水,轉頭對耿京說道:“耿大頭領,忠義軍一直都是如此強悍嗎?”
耿京此時算是徹底明白了劉淮所說的那一套軍隊編製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了,他現在就在魏勝身側,可以清晰的看到,魏勝的每一條軍令都由隨軍參謀寫成文書,並且分門別類的謄抄於冊,軍使不停往來,將各方軍隊的進度告知魏勝,並且從魏勝這裏接到新的命令之後,再次迴到各自軍中作傳遞。
整個忠義軍……甚至包括天平軍辛棄疾的那三千兵馬,全都猶如一台巨大機器般,雖然齒輪極其精密,卻是有條不紊的運行起來。
僅僅用一個上午,就完成了從出兵到攻城營地的初步建設,這在耿京看來,真的猶如一個神話一般。
“俺也是第一次見到忠義軍攻城作戰。”此時,耿京也隻能對著這新附庸過來的小弟如此說道:“但人家畢竟能攻殺一路金國正軍,無論如何都會有些說法的,怎麽可能是什麽銀杆蠟槍頭?”
王友直畢竟是見識過的,準確的說是統領過數萬雜牌大軍作戰,並且挨過金國正經軍隊的毒打,此時見到忠義軍攻城的場麵,不由得長歎說道:“如果有這種強軍,人數不用多,二十萬足矣,屆時北地簡直是唾手可得。”
耿京聽罷,嘿嘿一笑,拍了拍王友直的肩膀:“王老弟,俺雖然沒有十萬大軍,卻也按著忠義軍的規製編練出了一萬人馬,即便是沒有辦法光複北地,終究還是能跟石盞斜也那廝鬥一鬥吧。”
王友直拱手:“耿大頭領英雄蓋世,自然不懼小小的石盞斜也。俺們天雄軍也都是英雄好漢,雖然經過一場挫敗,卻還是能戰敢戰的。”
兩人互相吹捧一陣,見周圍將官都沒有接茬,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沂水縣城城頭,也都覺得有些無趣,同時住嘴了。
張榮與李寶自然沒有心情商業互吹,但這兩名宋國忠臣卻也是臉色肅然。
尤其是當王友直說到,如果有二十萬大軍就可光複北地的言語時,兩人都是情不自禁對視一眼。複又將目光投向了舉著令旗指揮的魏勝身上。
權力會異化人,權力會培養野心,魏勝現在能培養出萬人大軍,隻要再積蓄幾年,未免不能培養出數萬這種精銳大軍。
到了那個時候,魏勝還能忠於大宋嗎?
如果無法忠於大宋,那是不是到時候宋國就會要出兵討伐?
兩人迅速糾結起來,然而不過片刻,兩名時刻都不忘政治鬥爭的老將就將這些雜七雜八的想法拋之腦後,因為忠義軍的攻城戰正式打響了。
與魏勝擅長的防守反擊,謀定後動的戰術不同,這次則是讓軍士扛著雲梯,推著撞木,開始了四麵圍攻。
應該說魏勝將時機掐的剛剛好。
武興軍剛剛處於上下生疑的時候,軍官們也沒有將軍隊鼓舞起來,就遭遇了忠義軍堅決而猛烈的進攻。
沂水縣城立即就有些岌岌可危。
然而蒙恬鎮國畢竟不是什麽軟柿子,他也率領親衛衝殺在前,在城牆上來迴奔走,以鼓舞士氣。
忠義軍的幾次進攻,竟然全都被壓了迴去。
如此維持了兩個時辰,雙方都有了許多傷亡,但城頭依舊沒有被攻破。
至於推到城下的鵝車也在武興軍反複扔下火把火油之後被點燃。
鵝車之下的忠義軍將士幾乎同時變成了火人,少數逃出來的也因為距離城池太近,而被亂箭射死。
如此僵持了一個時辰,當複又將忠義軍的一輪攻勢壓下去後,蒙恬鎮國望著日頭,竟然有種今日能守住的感覺。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今日四麵圍攻,其中三麵是佯攻,真正的主攻麵則是城西水門處。
這裏挨著沂水,其中有一條從沂水引過來的溝渠,而且由於商貿發達,所以屋舍林立,即便是已經拆了許多,卻沒有被拆幹淨。
但饒是如此,此地也很難排兵布陣,很難作為大規模軍隊的集合地,所以即便有忠義軍艦船在沂水上遊弋,城頭上也隻有兩個謀克的軍卒而已。
“等會賊人如果將船開進來,就放火箭。”正軍的行軍謀克大聲說道:“不要慌,咱們居高臨下,賊人更慌,隻要將他們船引燃了,這些賊人沒什麽大不了的。”
說著,他又看向了典論:“阿典,你們幾十個是初次上陣,怕是正常的,卻絕對不能退。到時候俺能饒過你,俺手中的刀絕對不能饒過你!”
麵對威嚇,典論隻是點了點頭,剛想說些什麽,卻用餘光見城下一處廢墟之中,有一麵紅色綢布悄悄掛在了煙筒之上,似乎是早就在那裏一般不顯眼。
典論隻是微微一停頓,就對著那行軍謀克笑道:“將軍說的是,俺這裏畢竟是個輕快差事,隻要用心謹守,居高臨下,區區賊人不在話下。”
那行軍謀克驚訝於典論的心寬,就連他這正軍謀克都覺得局勢困難,這廝竟然還能笑出來。然而軍心可鼓不可泄,那行軍謀克迅速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咱們兩個謀克,就能將……”
說到一半,那行軍謀克突然發現典論用不可置信的目光望著他身後城牆之下,如同見了鬼一般,不由得悚然迴頭。
事實上證明,招數不在於新舊,管用就成。
就在那行軍謀克轉頭的一刹那,典論從腰間拔出短刀,狠狠刺入了對方的脖頸。
在那行軍謀克不可置信的眼神中,典論複又揮刀砍死了一名金軍,大聲吼道:“殺金賊!”
“殺!”
早有準備的斜卯張古獰笑一聲,彎弓搭箭,以連珠箭的手法,近距離將七八支箭矢激射而出。
金軍雖然有披甲,但此時卻都沒有將頓項放下,箭矢一根不落,直接穿在了他們的臉上。
慘叫聲與喊殺聲猝然響起。
典論的手下雖然前身隻是掏大糞的汙幫,隻知道街頭上的好勇鬥狠,但猝然發動之下,金軍根本沒有準備,哪怕有盔甲護身,也禁不住順著盔甲縫隙插入的短刀,一時間紛紛被刺倒在地。
見到城頭亂起,一直隱藏在殘垣斷壁之中的辛棄疾猛然起身,重劍一揮:“隨我殺!”
說著,其人扛起飛梯,一馬當先的衝向了城牆。
第一批人數大約二百的天平軍將士發出震天的唿喊,同樣扛著簡易的攻城器械架在了城牆上。
而更遠方,近千天平軍士卒騎著騾馬蜂擁而至,作為第二陣,在角門處列陣等待。
辛棄疾攀著飛梯,登上了城頭,刷拉一聲抽出了兩把重劍,如同一片烏雲一般,沿著城頭向前卷了過去。
“披甲的是金賊!”典論等人原本已經落入了下風,此時見到猛將來援,皆是大喜過望,複又擔心對方分不清敵我,連忙大喊出聲。
辛棄疾雙劍厚重,如同兩把鋼鞭,橫掃在金軍盔甲上,猶如鈍器砸在身上一般,不過片刻,前來圍攻的四名甲士俱被其打落城牆。
“潘槐花,列陣,清掃城頭。”待戰事稍稍穩定,躍上城頭的天平軍甲士越來越多之後,辛棄疾大聲命令道,隨即看向典論:“帶著俺們去奪城門!”
典論望著殺氣騰騰的辛棄疾,心下發虛,慌忙點頭,引著辛棄疾等十餘名甲士下了城頭,去奪取水門之旁的角門。
不過片刻工夫,在李鐵槍期待的眼神中,角門洞開,千餘太平軍甲士隨即蜂擁而入。
“殺金狗!”
震天的喊殺聲響徹了沂水縣城,金軍悚然而驚,待迴頭看到已經有‘天平’大旗入城之後,紛紛意識到了城門已破,戰意當即沮喪。
最先潰敗的是在東門的第四猛安,他們早就人心惶惶,而且作為主將的張決明此時也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根本沒人能鎮得住場子。
之前隻是習慣性的渾噩作戰,城頭形勢早就已經岌岌可危了,如今見城破,隻有不到二百人在梁遠兒的指揮下高唿‘反正’,下城牆去爭奪城門,其餘人則是直接潰散而去。
見到局勢已經無可救藥,蒙恬鎮國歎了一口氣,將大旗留在原地後,引著把阿禿兒與卓陀安等人離去,走到城牆下的一處小院中,牽起備好的戰馬,準備趁亂離去。
然而他們剛剛下了城樓,迎麵就碰見了辛棄疾所率的二十餘甲騎。
辛棄疾就是奔著武興將旗來的,正想著在整個山東豪傑麵前露一次臉,奪下奪旗的功勞。
然而此時見到這幾名武興軍軍官,辛棄疾當即長笑出聲:“落到我的手裏,算是天意。你們幾個記好了,到了下麵,莫忘了跟閻王爺說,殺你們的人乃是濟南府辛棄疾!”
大聲說罷,辛棄疾一揮重劍:“殺!”
天平軍將士如狼似虎的撲了上去。
而到了這時候,蒙恬鎮國也終於找迴了骨子裏的悍勇,推開想要將其護在身後的把阿禿兒,拔刀向前。
雙方轟然對撞在一起。
不到片刻,辛棄疾就提著一顆頭顱大聲喊道:“金賊大將,已被我斬了!”
“好!”
“殺!”
“殺金狗!”
沂水縣城門打開,甲士甲騎湧入其中,不久之後,城頭的‘武興’大旗被扯落,‘忠義’大旗高高樹立在了城樓之上。
十月十七日午後,金國三十二路正軍之一的武興軍全軍覆沒,都統蒙恬鎮國與麾下十名猛安全部被誅,被繳獲的錢糧盔甲兵刃無數。
沂水縣光複。
至此,山東義軍終於將兵鋒指向了金國在山東的統治核心,山東統軍司的駐地,益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