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日清晨,奔波了近一日後,劉淮等人終於來到了海州州治朐山縣。
饒是劉淮算是鐵打的身板,此時也有些堅持不住,隻想悶頭大睡一場。
但僅僅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其人又被魏如君喚起,灌了一碗薑湯之後,頂著兩個黑眼圈,準備去參加大軍議。
“大兄,你說這次是不是要迴淮南老家了?”魏如君臉上稍稍帶著一絲愁容,卻盡量顯得活潑開朗,不給劉淮增加心理負擔。
劉淮披上外衣,複又係上牛皮腰帶:“形勢不太好,可能是得去兩淮與金賊做一場。”
魏如君為劉淮整理著衣襟,聞言雙手微微一頓:“咱們的家鄉……大兄,小妹也想迴家鄉了,帶上我怎麽樣?總得有人給你漿洗衣物,做些吃食吧。”
劉淮笑了笑,大手使勁揉了揉魏如君的腦袋:“阿君,莫要任性,此戰如果真的要南下,戰事就會兇險異常,你柔弱女子,你跟來北上,已經讓父親嚇得心驚肉跳了。”
魏如君將劉淮的大手打開,皺了皺鼻子:“阿兄,你就說我跟著北上對不對嘛?現在兩淮亂成這個樣子,我是不是有些先見之明?”
“你這不是也知道兩淮混亂,異常混亂嗎?”劉淮笑著說道:“好好在山東待著,多幫幫父親,比什麽都好。說白了,我們這些男兒廝殺是為何,不就是讓你這般婦孺過上安生日子嗎?”
魏如君有些憤怒:“阿兄你好沒道理,若之前說我是婦孺也就罷了,但我也上過戰場,殺過賊人,練了騎馬,習了槍棒功夫,如何還把我當婦孺來看?”
劉淮點了點魏如君的額頭:“不是大哥我把你當作婦孺,而是你就是個婦孺。”
說著,劉淮穿上罩袍,複又係上佩刀:“現在你大兄要商議天下大事去了,你如果真的想幫我的忙,就安生待著,千萬莫要生事。”
說罷,劉淮屈起手指,輕輕在魏如君額頭上彈了一下,笑著轉身。
然而他剛邁出兩步,就感覺腰間微微一緊,身後就貼過來一具軀體。
“阿兄。”魏如君將臉頰深深埋在劉淮後背,聲音顫抖,猶如蚊呐:“走之前,把我娶了可好?”
劉淮身子一僵,還沒有來得及迴答,就聽到身後繼續傳來羞赧之聲:“小妹……小妹我不求風光大辦,也不求賓客滿堂,隻想……隻想在爹爹、二哥、小弟麵前,跟你對著紅燭,拜堂成親。”
劉淮這是第一次聽魏如君表明心跡,雖然魏勝也曾經有過暗示調笑,許多忠義軍的軍官都將劉淮當作魏勝的婿養子,然而魏如君卻從來沒有這麽直接的表過態。
此時魏如君如此說,也隻能說明一件事,她也意識到了戰事萬分兇險,無論劉淮能不能迴來,都想要將婚事定下來。
如果劉淮戰死,魏如君就要為他守寡。
如果劉淮歸來,魏如君就要與他完婚。
然而以穿越者的身份,劉淮又如何能讓魏如君落得如此下場?
“小妹,時間太緊了,就這兩日,說不得我就得出征了。”劉淮搖頭說道:“等我迴來,等我迴來可好?到時候我一定娶你。”
說到這裏,劉淮複又一愣。
打完這場仗就迴老家結婚。
這個旗可是太經典了。
魏如君不語,腦袋在劉淮的後背上蹭了蹭,似乎是在搖頭。
劉淮長歎一聲,折身摟住了自家小妹,重重一抱,低頭在她耳邊說道:“咱們的家鄉雖然在楚州,但咱們的基業卻是山東,父親的幫手太少了,你要替阿兄照顧好這裏,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答應阿兄可好?”
魏如君將臉埋在劉淮胸前,還沒有發出言語,就聽一陣腳步聲飛速靠近:“阿兄,父親叫你……嗯?”
魏昌氣喘籲籲的飛奔而來,直接撞開了房門,然後就看到劉淮與魏如君相擁的一幕:“阿兄,你與阿姐……”
魏如君連忙撒手,臉色紅透,隨即狠狠瞪了魏昌一眼。
劉淮的臉皮卻是如城牆般厚實,即便是這種場景,卻隻是拿出將主與兄長的架子,板起臉來:“阿昌,我平日是如何說的?什麽事情都不如軍情緊急!軍令呢?父親讓你傳遞什麽軍令?”
魏昌原本已經轉變向怪異的表情猛然一肅:“各路將軍、守臣已經齊至,父親讓俺來喚大兄去參加軍議。”
劉淮點頭說道:“那好,我現在就去。”
說罷,其人竟然在魏昌驚異的目光中,複又重重抱了魏如君一下,隨即就大步離去。
魏昌張大嘴巴,指了指劉淮的背影,又指著魏如君:“阿姐,你跟阿兄……還有……那個……”
魏如君水潤的眸子瞬間充滿殺氣,一手叉腰,一手指向門外,作出了大茶壺的造型,隻是吐出一個字:“滾!”
魏昌當即狼狽而逃,然而他跟上劉淮之後,反而更加不敢問了。
他這個兄長的威望真的是在戰陣中一次次打出來的,短短幾月,連敗山東金軍,軍中的刺頭再能鬧騰,麵對能帶他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將主,也有種心頭發虛的感覺。
就比如圍殺威鎮軍的戰事,劉淮不隻是指揮忠義軍,東平軍與宋國水軍都在他麾下,李公佐在幾個月之前還敢拔刀威脅劉淮,你讓他現在試試?
可魏昌雖然不敢問,卻不耽擱他想象插上了翅膀,飛散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就在走到帥帳之前的圍幛之時,魏昌終於鼓起勇氣,拉住了劉淮的胳膊。
“阿昌?”劉淮詫異迴頭。
魏昌的臉色漲得通紅,憋了片刻終於問道:“大兄,你與二姐如果有了孩子,那應該是喊俺舅舅還是叔叔?”
劉淮的表情瞬間變成了地鐵老人手機。
然而就在劉淮想要嗬斥這個沒遛的小弟之時,一陣喝罵聲從圍幛中傳了出來,然後複又有嘈雜與勸慰之聲傳出,亂糟糟的,猶如有人在圍幛中廝打起來。
劉淮一愣,突然覺得這一幕,他娘的有些似曾相識啊。
再次確認了一遍,自己來的是忠義軍營寨,而不是幾個月之前的天平軍帥帳之後,劉淮板起了臉,走進了圍幛。
忠義軍雖然也有山頭,卻自然不是之前天平軍暗中鬆散聯盟性質的軍隊,所以,此時魏勝在主位高坐之時,並沒有發生什麽大規模火並事件。
實際上,帳中混亂基本上隻是一人鬧出來的,其餘人隻是勸架而已。
李秀目眥欲裂,指著坐在座位正中間一人嘶吼出聲:“你怎麽有臉來向俺們求援?俺們東海人起事時,向你們宋國求援,你是如何說的?!說什麽會引起盜賊,會擅起邊釁,讓俺們在山東待死。此時你又為何想活了?為何不能待死?!”
坐在圍幛正中,並與周遭軍將隔開一段距離,猶如被審判之人,自然就是宋國楚州通判徐宗偃了。
此時此人正在臉色蒼白的看著李秀,將其形象與過往記憶中的那名北地漢子漸漸重合起來,嘴唇蠕動兩次,竟然一句辯解的話也說不出來。
去年張旺徐元起義的時候,正是李秀南下向宋國求援,也正是徐宗偃出麵拒絕了他。
現在形勢倒轉,被指著鼻子罵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阿秀,你少說兩句吧。”
“李三,這是正經軍議,不容放肆。”
“魏公當麵,你現在成什麽樣子。”
李秀身側的王雄矣與周行烈緊緊架住對方,周遭數名軍將都是七嘴八舌的勸說。
當然,圍幛中也有不語之人,比如一直冷笑的何伯求,還有低頭攥緊雙拳,雙目赤紅的張小乙。
魏勝在主位與身側的陸遊耳語,似乎對軍議中的嘈雜不放在心上一般。
“吵什麽?”劉淮大喝一聲,讓圍幛中一時寂靜:“這是軍議!不是家家酒!”
饒是劉淮算是鐵打的身板,此時也有些堅持不住,隻想悶頭大睡一場。
但僅僅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其人又被魏如君喚起,灌了一碗薑湯之後,頂著兩個黑眼圈,準備去參加大軍議。
“大兄,你說這次是不是要迴淮南老家了?”魏如君臉上稍稍帶著一絲愁容,卻盡量顯得活潑開朗,不給劉淮增加心理負擔。
劉淮披上外衣,複又係上牛皮腰帶:“形勢不太好,可能是得去兩淮與金賊做一場。”
魏如君為劉淮整理著衣襟,聞言雙手微微一頓:“咱們的家鄉……大兄,小妹也想迴家鄉了,帶上我怎麽樣?總得有人給你漿洗衣物,做些吃食吧。”
劉淮笑了笑,大手使勁揉了揉魏如君的腦袋:“阿君,莫要任性,此戰如果真的要南下,戰事就會兇險異常,你柔弱女子,你跟來北上,已經讓父親嚇得心驚肉跳了。”
魏如君將劉淮的大手打開,皺了皺鼻子:“阿兄,你就說我跟著北上對不對嘛?現在兩淮亂成這個樣子,我是不是有些先見之明?”
“你這不是也知道兩淮混亂,異常混亂嗎?”劉淮笑著說道:“好好在山東待著,多幫幫父親,比什麽都好。說白了,我們這些男兒廝殺是為何,不就是讓你這般婦孺過上安生日子嗎?”
魏如君有些憤怒:“阿兄你好沒道理,若之前說我是婦孺也就罷了,但我也上過戰場,殺過賊人,練了騎馬,習了槍棒功夫,如何還把我當婦孺來看?”
劉淮點了點魏如君的額頭:“不是大哥我把你當作婦孺,而是你就是個婦孺。”
說著,劉淮穿上罩袍,複又係上佩刀:“現在你大兄要商議天下大事去了,你如果真的想幫我的忙,就安生待著,千萬莫要生事。”
說罷,劉淮屈起手指,輕輕在魏如君額頭上彈了一下,笑著轉身。
然而他剛邁出兩步,就感覺腰間微微一緊,身後就貼過來一具軀體。
“阿兄。”魏如君將臉頰深深埋在劉淮後背,聲音顫抖,猶如蚊呐:“走之前,把我娶了可好?”
劉淮身子一僵,還沒有來得及迴答,就聽到身後繼續傳來羞赧之聲:“小妹……小妹我不求風光大辦,也不求賓客滿堂,隻想……隻想在爹爹、二哥、小弟麵前,跟你對著紅燭,拜堂成親。”
劉淮這是第一次聽魏如君表明心跡,雖然魏勝也曾經有過暗示調笑,許多忠義軍的軍官都將劉淮當作魏勝的婿養子,然而魏如君卻從來沒有這麽直接的表過態。
此時魏如君如此說,也隻能說明一件事,她也意識到了戰事萬分兇險,無論劉淮能不能迴來,都想要將婚事定下來。
如果劉淮戰死,魏如君就要為他守寡。
如果劉淮歸來,魏如君就要與他完婚。
然而以穿越者的身份,劉淮又如何能讓魏如君落得如此下場?
“小妹,時間太緊了,就這兩日,說不得我就得出征了。”劉淮搖頭說道:“等我迴來,等我迴來可好?到時候我一定娶你。”
說到這裏,劉淮複又一愣。
打完這場仗就迴老家結婚。
這個旗可是太經典了。
魏如君不語,腦袋在劉淮的後背上蹭了蹭,似乎是在搖頭。
劉淮長歎一聲,折身摟住了自家小妹,重重一抱,低頭在她耳邊說道:“咱們的家鄉雖然在楚州,但咱們的基業卻是山東,父親的幫手太少了,你要替阿兄照顧好這裏,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答應阿兄可好?”
魏如君將臉埋在劉淮胸前,還沒有發出言語,就聽一陣腳步聲飛速靠近:“阿兄,父親叫你……嗯?”
魏昌氣喘籲籲的飛奔而來,直接撞開了房門,然後就看到劉淮與魏如君相擁的一幕:“阿兄,你與阿姐……”
魏如君連忙撒手,臉色紅透,隨即狠狠瞪了魏昌一眼。
劉淮的臉皮卻是如城牆般厚實,即便是這種場景,卻隻是拿出將主與兄長的架子,板起臉來:“阿昌,我平日是如何說的?什麽事情都不如軍情緊急!軍令呢?父親讓你傳遞什麽軍令?”
魏昌原本已經轉變向怪異的表情猛然一肅:“各路將軍、守臣已經齊至,父親讓俺來喚大兄去參加軍議。”
劉淮點頭說道:“那好,我現在就去。”
說罷,其人竟然在魏昌驚異的目光中,複又重重抱了魏如君一下,隨即就大步離去。
魏昌張大嘴巴,指了指劉淮的背影,又指著魏如君:“阿姐,你跟阿兄……還有……那個……”
魏如君水潤的眸子瞬間充滿殺氣,一手叉腰,一手指向門外,作出了大茶壺的造型,隻是吐出一個字:“滾!”
魏昌當即狼狽而逃,然而他跟上劉淮之後,反而更加不敢問了。
他這個兄長的威望真的是在戰陣中一次次打出來的,短短幾月,連敗山東金軍,軍中的刺頭再能鬧騰,麵對能帶他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將主,也有種心頭發虛的感覺。
就比如圍殺威鎮軍的戰事,劉淮不隻是指揮忠義軍,東平軍與宋國水軍都在他麾下,李公佐在幾個月之前還敢拔刀威脅劉淮,你讓他現在試試?
可魏昌雖然不敢問,卻不耽擱他想象插上了翅膀,飛散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就在走到帥帳之前的圍幛之時,魏昌終於鼓起勇氣,拉住了劉淮的胳膊。
“阿昌?”劉淮詫異迴頭。
魏昌的臉色漲得通紅,憋了片刻終於問道:“大兄,你與二姐如果有了孩子,那應該是喊俺舅舅還是叔叔?”
劉淮的表情瞬間變成了地鐵老人手機。
然而就在劉淮想要嗬斥這個沒遛的小弟之時,一陣喝罵聲從圍幛中傳了出來,然後複又有嘈雜與勸慰之聲傳出,亂糟糟的,猶如有人在圍幛中廝打起來。
劉淮一愣,突然覺得這一幕,他娘的有些似曾相識啊。
再次確認了一遍,自己來的是忠義軍營寨,而不是幾個月之前的天平軍帥帳之後,劉淮板起了臉,走進了圍幛。
忠義軍雖然也有山頭,卻自然不是之前天平軍暗中鬆散聯盟性質的軍隊,所以,此時魏勝在主位高坐之時,並沒有發生什麽大規模火並事件。
實際上,帳中混亂基本上隻是一人鬧出來的,其餘人隻是勸架而已。
李秀目眥欲裂,指著坐在座位正中間一人嘶吼出聲:“你怎麽有臉來向俺們求援?俺們東海人起事時,向你們宋國求援,你是如何說的?!說什麽會引起盜賊,會擅起邊釁,讓俺們在山東待死。此時你又為何想活了?為何不能待死?!”
坐在圍幛正中,並與周遭軍將隔開一段距離,猶如被審判之人,自然就是宋國楚州通判徐宗偃了。
此時此人正在臉色蒼白的看著李秀,將其形象與過往記憶中的那名北地漢子漸漸重合起來,嘴唇蠕動兩次,竟然一句辯解的話也說不出來。
去年張旺徐元起義的時候,正是李秀南下向宋國求援,也正是徐宗偃出麵拒絕了他。
現在形勢倒轉,被指著鼻子罵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阿秀,你少說兩句吧。”
“李三,這是正經軍議,不容放肆。”
“魏公當麵,你現在成什麽樣子。”
李秀身側的王雄矣與周行烈緊緊架住對方,周遭數名軍將都是七嘴八舌的勸說。
當然,圍幛中也有不語之人,比如一直冷笑的何伯求,還有低頭攥緊雙拳,雙目赤紅的張小乙。
魏勝在主位與身側的陸遊耳語,似乎對軍議中的嘈雜不放在心上一般。
“吵什麽?”劉淮大喝一聲,讓圍幛中一時寂靜:“這是軍議!不是家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