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寶玉返迴了破廟,發現嬸娘帶著弟妹已經離開,倒也不慌張,隻是稍稍收攏了一下落下的物什就抱著侄子向采石鎮而去。
複又拎著柴刀行了半刻鍾,在臨近采石鎮的時候,甄寶玉就已經趕上了幾名親人。
“走吧,事情已經解決了。”甄寶玉咬緊牙關低聲說道:“等會兒到了軍營,我說話即可。”
婦人慌忙伸手抱過甄蒲桃,隨即愣愣的看著甄寶玉身上的那幾分血漬,忍不住又要哭出聲來。
甄寶玉卻是不管,拉著一眾婦孺來到了曾經自家的大宅子前,直接遙遙向著正在披掛的劉淮拜倒在地:“太尉!我們依前言來投軍了!”
劉淮正在給張白魚係裙甲,聞言直接說道:“杜大管,安置人手,嚴肅紀律,曉得如何做嗎?”
一名在吃飯的軍士慌忙放下了碗筷,拱手應諾。
“你們先在這裏安置,反正是你們家,倒也熟悉。”劉淮將張白魚的裙甲係好之後,複又轉過身來,由張白魚給自己披甲:“其餘事皆稍等片刻,我等先去殺賊。”
甄寶玉微微一愣,咬牙說道:“太尉,小子久居采石,周遭山河地理都熟悉,小子可隨軍出征。”
劉淮瞥了甄寶玉一眼:“看你似乎粗通文墨,若是有心軍事,當個隨軍文書也可。我們廝殺漢上陣是要定生死的,可若是讓你上戰場,就是蓄意害你性命了,你是十死無生的。”
甄寶玉依舊叩首:“太尉,無論如何小子都想到沙場上走一遭,哪怕不能上陣殺賊,也得看到一兩個金賊死在麵前,方才安心!”
平心而論,甄寶玉所想的無非就是仇恨金賊,想要複仇而已。然而劉淮卻是想多了,不由得驚詫的看著這廝一眼,覺得這小屁孩竟然還自視甚高,竟然還懂良鳥擇木而棲道理。
這小屁孩明顯是想要看看靖難大軍殺金賊的手藝,才會想要親眼去看一下。
不過好消息是,山東義軍殺金賊的手藝爐火純青!
“也罷,給他一件鐵裲襠,再牽來一匹馬。”劉淮吩咐道:“你若是不會騎馬,就抱著馬脖子跟著跑就行。”
原本百騎長途而來,根本沒有多餘的盔甲戰馬,但剛到這裏就圍殺了三十多個金賊馬軍,一下子什麽都有了。
甄寶玉套上鐵裲襠,手腳並用的爬上了一匹馬兒,有些生疏的勒了一下韁繩:“小子也騎過嗎,雖然算不上弓馬嫻熟……”
劉淮直接擺手:“隨便吧,出發!”
隨即,劉淮與張白魚帶著十名弓馬嫻熟的騎士,外加一枚甄寶玉衝出了營地,直奔金軍大營。
采石與金軍營壘所在的采石磯東渡口其實不是十分遠,兩者之間是一片小型的丘陵地帶。其中並沒有高山峻嶺,更像是一個個高低起伏的緩坡,百米落差最多也就是一兩米。
長江在此處的大致走勢為由南向北,江水被一塊方圓六七裏的江心洲分為大小兩股,西側那股比較寬,大約有三四裏左右,東邊靠近采石磯渡口的那股比較窄,可也有兩裏之寬。
此時環繞著采石磯的鎖溪河還隻是一條小河,夏日也僅僅是一條淺淺的小溪,冬日水位下降之後,這條小溪也消失不見。
采石磯是一個方圓兩裏的小山丘,距江麵的高度差不多有二十米,靠近江麵的西側十分陡峭,而東北南三側則十分平緩。如果想要從采石磯西側的江麵上攻取這個製高點十分困難,而防守方卻可以從東邊的緩坡處支援到山頂。
通常意義上的采石磯渡口其實並不在采石磯上,而是在采石磯北側的一塊平地上。也就是說,東采石渡口也在采石磯的武力投射範圍內。
如果江麵之敵不顧采石磯而直取渡口,就得頂著渡口和采石磯高地兩方的夾擊而傷亡慘重。
正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
金軍的大營就明明白白的設立在了東采石渡口上,而且已經用軍中手段加固了城防,使渡口變成了一座巨大的營壘,其中望樓木牆一應俱全,上麵還有軍士巡邏,看起來要比宋軍依靠采石鎮建立的營盤要堅固很多。
十幾人驅馬遙遙圍著金軍營寨轉了片刻後,張白魚低聲詢問:“都統郎君,怎樣?”
劉淮想了片刻,搖頭說道:“金賊大營規製很全麵,有幾百軍兵在其中守衛,就算靖難大軍也會很棘手的。”
這倒不是劉淮謙虛,而是防守的一方本來就有巨大的優勢,尤其在背河而立建立營寨時,簡直就是個大型的卻月陣,金軍又不缺什麽破甲武器,尤其像第一猛安這等精銳,人人開得了重弓,射得了重箭,想要正麵攻破,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軍閥思維入腦的劉淮怎麽會允許自家兵馬第一陣就傷亡數百?
“尤其山上還有小寨,審問的俘虜說其上有兩百兵馬。若是我軍攻打渡口,廝殺最激烈的時候,他們居高臨下,直接衝殺下來,傷亡就大了。”
張白魚撥動著馬韁繩:“那就先去解決山上小營?”
劉淮同樣搖頭,指了指左手邊的小山說道:“這個地形注定不能擺開太多人,其中有二百甲士,強行攻打注定傷亡慘重,而且渡口金賊也不是傻子,總會有些支援的。”
張白魚仔細用手比量著地形,直嘬牙花子:“唉,有的時候倉促放棄的地方,賊人站穩腳跟後,就得用人命堆迴來。”
“不能用人命堆。”劉淮笑出聲來:“靖難大軍的人命堆不起,淮西宋軍的人命此時堆不得。不過……四郎,你有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
張白魚一愣,卻是猛然反應過來:“太平靜了,金賊肯定已經發現咱們了,卻沒有遊騎來往,也沒有派遣兵馬出營來戰,就任咱們來探營,太奇怪了。”
劉淮的笑容更加燦爛:“還能是為什麽?金賊主將被這條浮橋迷了眼,又失了三十餘馬軍,以為我軍精銳已至,生怕還要損失兵馬,就縮到了營中固守。”
張白魚皺起眉頭:“可不對啊,打仗哪有怕死人的?為了怕死人,就將敵人放進眼前,任人窺視營地,這可不是金賊精銳的作風。”
劉淮收起笑容:“那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金賊覺得無所謂了。”
說著,劉淮轉頭對張白魚正色說道:“賊首覺得隻要撐過一二天就行,覺得我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兩日之內攻破營寨的。金賊得到了準確的指令,在這兩日內守住浮橋與渡口。”
張白魚愣愣聽完:“可能這麽巧嗎?”
劉淮聳了聳肩:“從軍事上來說,那個阿裏刮是真的犯蠢,但是從政治上來說,此人此舉甚至算得上老成謀國。”
“那現在如何?”
“渡口大營有主將坐鎮,山上小營卻說不定。留兩個人在此,可以靠前一些,賊人如果出營,你們就直接跑即可。”劉淮指了指兩名老成的甲騎,隨後又點出其餘人:“隨我來!”
說罷,劉淮複又一馬當先,沿著小山南側的緩坡向山頂緩步而行。
一路跟來的甄寶玉想要說些什麽,卻見劉淮已經走遠,有些猶豫究竟是留下還是跟上。
然而思索片刻後,其人還是咬緊牙關,驅動馬兒緊跟著上了小山。
複又拎著柴刀行了半刻鍾,在臨近采石鎮的時候,甄寶玉就已經趕上了幾名親人。
“走吧,事情已經解決了。”甄寶玉咬緊牙關低聲說道:“等會兒到了軍營,我說話即可。”
婦人慌忙伸手抱過甄蒲桃,隨即愣愣的看著甄寶玉身上的那幾分血漬,忍不住又要哭出聲來。
甄寶玉卻是不管,拉著一眾婦孺來到了曾經自家的大宅子前,直接遙遙向著正在披掛的劉淮拜倒在地:“太尉!我們依前言來投軍了!”
劉淮正在給張白魚係裙甲,聞言直接說道:“杜大管,安置人手,嚴肅紀律,曉得如何做嗎?”
一名在吃飯的軍士慌忙放下了碗筷,拱手應諾。
“你們先在這裏安置,反正是你們家,倒也熟悉。”劉淮將張白魚的裙甲係好之後,複又轉過身來,由張白魚給自己披甲:“其餘事皆稍等片刻,我等先去殺賊。”
甄寶玉微微一愣,咬牙說道:“太尉,小子久居采石,周遭山河地理都熟悉,小子可隨軍出征。”
劉淮瞥了甄寶玉一眼:“看你似乎粗通文墨,若是有心軍事,當個隨軍文書也可。我們廝殺漢上陣是要定生死的,可若是讓你上戰場,就是蓄意害你性命了,你是十死無生的。”
甄寶玉依舊叩首:“太尉,無論如何小子都想到沙場上走一遭,哪怕不能上陣殺賊,也得看到一兩個金賊死在麵前,方才安心!”
平心而論,甄寶玉所想的無非就是仇恨金賊,想要複仇而已。然而劉淮卻是想多了,不由得驚詫的看著這廝一眼,覺得這小屁孩竟然還自視甚高,竟然還懂良鳥擇木而棲道理。
這小屁孩明顯是想要看看靖難大軍殺金賊的手藝,才會想要親眼去看一下。
不過好消息是,山東義軍殺金賊的手藝爐火純青!
“也罷,給他一件鐵裲襠,再牽來一匹馬。”劉淮吩咐道:“你若是不會騎馬,就抱著馬脖子跟著跑就行。”
原本百騎長途而來,根本沒有多餘的盔甲戰馬,但剛到這裏就圍殺了三十多個金賊馬軍,一下子什麽都有了。
甄寶玉套上鐵裲襠,手腳並用的爬上了一匹馬兒,有些生疏的勒了一下韁繩:“小子也騎過嗎,雖然算不上弓馬嫻熟……”
劉淮直接擺手:“隨便吧,出發!”
隨即,劉淮與張白魚帶著十名弓馬嫻熟的騎士,外加一枚甄寶玉衝出了營地,直奔金軍大營。
采石與金軍營壘所在的采石磯東渡口其實不是十分遠,兩者之間是一片小型的丘陵地帶。其中並沒有高山峻嶺,更像是一個個高低起伏的緩坡,百米落差最多也就是一兩米。
長江在此處的大致走勢為由南向北,江水被一塊方圓六七裏的江心洲分為大小兩股,西側那股比較寬,大約有三四裏左右,東邊靠近采石磯渡口的那股比較窄,可也有兩裏之寬。
此時環繞著采石磯的鎖溪河還隻是一條小河,夏日也僅僅是一條淺淺的小溪,冬日水位下降之後,這條小溪也消失不見。
采石磯是一個方圓兩裏的小山丘,距江麵的高度差不多有二十米,靠近江麵的西側十分陡峭,而東北南三側則十分平緩。如果想要從采石磯西側的江麵上攻取這個製高點十分困難,而防守方卻可以從東邊的緩坡處支援到山頂。
通常意義上的采石磯渡口其實並不在采石磯上,而是在采石磯北側的一塊平地上。也就是說,東采石渡口也在采石磯的武力投射範圍內。
如果江麵之敵不顧采石磯而直取渡口,就得頂著渡口和采石磯高地兩方的夾擊而傷亡慘重。
正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
金軍的大營就明明白白的設立在了東采石渡口上,而且已經用軍中手段加固了城防,使渡口變成了一座巨大的營壘,其中望樓木牆一應俱全,上麵還有軍士巡邏,看起來要比宋軍依靠采石鎮建立的營盤要堅固很多。
十幾人驅馬遙遙圍著金軍營寨轉了片刻後,張白魚低聲詢問:“都統郎君,怎樣?”
劉淮想了片刻,搖頭說道:“金賊大營規製很全麵,有幾百軍兵在其中守衛,就算靖難大軍也會很棘手的。”
這倒不是劉淮謙虛,而是防守的一方本來就有巨大的優勢,尤其在背河而立建立營寨時,簡直就是個大型的卻月陣,金軍又不缺什麽破甲武器,尤其像第一猛安這等精銳,人人開得了重弓,射得了重箭,想要正麵攻破,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軍閥思維入腦的劉淮怎麽會允許自家兵馬第一陣就傷亡數百?
“尤其山上還有小寨,審問的俘虜說其上有兩百兵馬。若是我軍攻打渡口,廝殺最激烈的時候,他們居高臨下,直接衝殺下來,傷亡就大了。”
張白魚撥動著馬韁繩:“那就先去解決山上小營?”
劉淮同樣搖頭,指了指左手邊的小山說道:“這個地形注定不能擺開太多人,其中有二百甲士,強行攻打注定傷亡慘重,而且渡口金賊也不是傻子,總會有些支援的。”
張白魚仔細用手比量著地形,直嘬牙花子:“唉,有的時候倉促放棄的地方,賊人站穩腳跟後,就得用人命堆迴來。”
“不能用人命堆。”劉淮笑出聲來:“靖難大軍的人命堆不起,淮西宋軍的人命此時堆不得。不過……四郎,你有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
張白魚一愣,卻是猛然反應過來:“太平靜了,金賊肯定已經發現咱們了,卻沒有遊騎來往,也沒有派遣兵馬出營來戰,就任咱們來探營,太奇怪了。”
劉淮的笑容更加燦爛:“還能是為什麽?金賊主將被這條浮橋迷了眼,又失了三十餘馬軍,以為我軍精銳已至,生怕還要損失兵馬,就縮到了營中固守。”
張白魚皺起眉頭:“可不對啊,打仗哪有怕死人的?為了怕死人,就將敵人放進眼前,任人窺視營地,這可不是金賊精銳的作風。”
劉淮收起笑容:“那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金賊覺得無所謂了。”
說著,劉淮轉頭對張白魚正色說道:“賊首覺得隻要撐過一二天就行,覺得我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兩日之內攻破營寨的。金賊得到了準確的指令,在這兩日內守住浮橋與渡口。”
張白魚愣愣聽完:“可能這麽巧嗎?”
劉淮聳了聳肩:“從軍事上來說,那個阿裏刮是真的犯蠢,但是從政治上來說,此人此舉甚至算得上老成謀國。”
“那現在如何?”
“渡口大營有主將坐鎮,山上小營卻說不定。留兩個人在此,可以靠前一些,賊人如果出營,你們就直接跑即可。”劉淮指了指兩名老成的甲騎,隨後又點出其餘人:“隨我來!”
說罷,劉淮複又一馬當先,沿著小山南側的緩坡向山頂緩步而行。
一路跟來的甄寶玉想要說些什麽,卻見劉淮已經走遠,有些猶豫究竟是留下還是跟上。
然而思索片刻後,其人還是咬緊牙關,驅動馬兒緊跟著上了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