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彷的腹誹與憤怒是理所當然的。
這件事還得落到金軍著名軍法拔隊斬之上。
有這種軍法在,各個部下自然會將上官的性命看得與自家性命一般重,然而當上官被生擒活捉的時候,如果沒有更上級的軍官發話,為了保住自家小命,這些低級軍官也隻能任由對方予取予求了。
這是一個死結。
就如同數十年前,嶽飛在河北擒住一名行軍猛安,其部下就會失措一般。今日劉淮擒住了完顏乞哥,他的麾下也會麻了爪子。
說真的,麵對這個局麵,還不如讓完顏乞哥壯烈殉國,剩下的合紮猛安全都發瘋,將上岸宋軍斬殺一空後尋求完顏亮的寬恕來的痛快。
最起碼到時候完顏亮還可能看在十名行軍謀克久經沙場的麵子上,稍稍抬手,以作放過。
然而在完顏乞哥活著的情況下,誰下令進攻,害了行軍猛安的性命,那就真的是被其餘行軍謀克仇視到死了。
很快,作為十名行軍謀克中最年長者,蕭彷就來到現場,與劉淮遙遙相對。
“我乃合紮猛安行軍謀克蕭彷,來將可通姓名?”
劉淮大聲說道:“山東靖難大軍都統,劉淮!”
“南狗,放了我家猛安,今日之事便罷了!如若不然,今日的不止縣城,整個烏江縣將會雞犬不留!”
蕭彷惡狠狠的放著狠話。
劉淮聞言直接笑了,抬手指了指蕭彷,對一旁的申龍子說道:“申十二,你聽到沒有,這廝不敢與咱們搏命,反而拿百姓婦孺的性命來威脅咱們。可見什麽狗屁天下勁旅,無非就是一群欺軟怕硬的畜生而已。”
劉淮並沒有說悄悄話,聲音洪亮,似乎是想要讓所有人聽清一般。
其餘四人聽到,不顧在剛剛交手片刻留下的傷勢,直接大笑起來。
申龍子同樣笑出聲來,隨即大聲迴應劉淮:“都統郎君莫要辱沒了畜生,好歹畜生還是敢於兔子蹬鷹的,這些金賊見到弱者就逞兇,見到如我等強者就縮了卵蛋,連畜生都不如。
喂,兀那金賊,我家都統郎君跟朝中大官相熟,你若真的沒了卵蛋,來給我家都統郎君磕兩個頭,保舉你到宮中當個內侍如何?”
蕭彷聽著嘲諷,臉上抽了抽,有心想要直接下令合紮猛安前去衝殺,然而看了看被橫放在馬上五花大綁的完顏乞哥之後,終究還是狠狠捏著韁繩:“宋狗,讓你們走可以,將俺家將軍放下。”
劉淮滿臉笑意的抬起左手,先是指了指蕭彷,隨後又指了指完顏乞哥。
申龍子當即給了完顏乞哥一耳光。
劉淮笑道:“如今誰你他媽的跟你討價還價的嗎?我手中有你家將主,你手中有什麽?以性命相威脅?爺爺要是怕死,如何會來戰場?”
蕭彷勒著馬韁繩在原地焦躁的轉了兩圈,卻在其餘四名行軍謀克的目光下無可奈何,隻能恨恨下令:“讓路,放人!”
合紮猛安迅速在大街旁分立,隻留下中間五步寬的空隙。
這如果是一般宋軍,根本不敢從其中通過,但劉淮等人都是久經考驗的戰士了,在戰場上生生死死好幾個來迴,如何會怕這種威脅?
五人昂頭挺胸,直接列成一列,在周圍如同要擇人而噬的目光中緩緩前行。
申龍子將解腕尖刀比在完顏乞哥的咽喉處,不時對瞪著自己的金軍露出略微有些神經質的挑釁微笑,有時還做出‘嘬嘬嘬’逗狗的口型,讓這些金軍更加憤怒。
然而偏偏合紮猛安的軍紀實在是過於嚴格,士卒不敢無令而行,隻能看向自家行軍謀克,以期待得到一些命令,乃至於暗示。
然而這些行軍謀克卻是都移開了目光。
他們悍勇不假,卻也是有家小有七情六欲的,如果死在戰場上那無所謂,當兵吃餉,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但是如果上官被殺,而被處以拔隊斬的軍法,那就太屈了,死了也不能閉眼的。
就這樣,劉淮等人有驚無險的越過了金軍陣列,來到了金軍陣列以北。
饒是以劉淮的大心髒,也不禁大唿刺激過癮。
蕭彷等人自然不會就這麽放劉淮走,指揮軍陣在三十步外遠遠墜著,也不上前,隻是手持各式兵刃以作威脅。
這個場景與其說勢分敵我,不如說金軍列成隊形,以歡送劉淮等人。
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隻見剛剛奪旗的飛虎軍又從一處街巷中飛奔出來,與劉淮等人匯合在了一起。他左右看了一下之後,大約明白了形勢,直接大笑出聲。
“都統郎君,今日算是能折一下金賊的氣焰了!”
劉淮同樣大笑:“還得是你邵重榮邵四郎奪旗立功,否則今日就不能善了了。今日你當為首功!”
邵重榮舉了舉手中旗杆,同樣誌得意滿。
這倒是實話,別看蕭彷又是威脅又是作態,但到了彼時,金軍在將主被擒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了別的辦法,隻能妥協。
今日最危險的那一刻,就是在擒獲完顏乞哥之後的亂戰之事。那時候沒有靠譜的軍官來指揮,若是普通金軍橫下心來,無論如何都要奪迴自家猛安,那今日沒準就真的要玉石俱焚了。
但是邵重榮的果斷出擊奪旗迅速打亂了那十幾名合紮猛安的陣腳,讓他們進退不能,也給了劉淮威脅對方的時間。
最妙的是,邵重榮沒有繼續與金軍硬拚,而是一溜煙的逃了,以至於此時還能保住奪來的大旗。
“邵四郎,這大旗是你的榮耀,不誇功可不成。”劉淮指了指那麵已經被卷了起來,繪製著麒麟的大旗:“將大旗招展起來,讓洞庭湖水軍與金賊都看看咱們靖難大軍男兒的本事!”
邵重榮重重點頭,隨後雙手舉起旗杆一抖,大旗就在合紮猛安如同要吃人的目光中迎風招展。
這下子更像行進中的儀仗隊了。
然而幾人剛剛行進幾步,就複又止步。
這裏是宋金兩軍交戰最為激烈的地方,屍首遍地,不隻是宋軍與金軍的,還有許多被護著出城的百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已經死了,其中還有重傷倒地之人。而躲避在一旁屋舍的宋軍、百姓,見到如此場景,紛紛從藏身處逃出,有的人向著宋軍控製的北城狂奔,有人則是試圖救治袍澤,甚至收斂屍體。
劉淮見狀猶豫片刻。
此時他也算是命懸一線,身後跟著數百喊打喊殺的合紮猛安,如果真的有人腦袋缺根弦前來廝殺,引起連鎖反應,那劉淮這幾人即便渾身是鐵也打不得幾根釘。
對於劉淮來說,此時的最優解就是迅速到城北灘塗,上船撤退。
然而劉淮一走了之倒是簡單,這些傷兵與百姓就算是留給金軍了。
猶豫片刻之後,劉淮終究還是不忍心就這麽離開。
還是那句話,世情如火,天下焦灼,作為有些能力之人,他不去救人,就相當於在殺人了。
想到這裏,劉淮勒馬駐足在一名軍士身前。
這名洞庭湖水軍甲士正在拖拽著一名腿部受傷的袍澤,他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又是披著甲胄,此時已經疲憊不堪,額頭的汗水流下來,在滿是血汙的臉上劃出數道白印。
劉淮翻身下馬,將戰馬讓給那名甲士,並示意對方將傷者攙扶上馬。
幾人有樣學樣,除了申龍子,其餘人紛紛將戰馬讓給了傷者。
然而單靠這幾人這畢竟是杯水車薪。
不過好在王懷畢竟沒有發揮友軍有難無動於衷的宋軍傳統,很快就有一波聚攏起來的宋軍前來支援。見到如此場麵之後,果斷派了些許人來劉淮身後警戒之後,開始救治傷員,收攏屍首。
王懷的臉色也不好看,甲士在洞庭湖水軍的地位就如同飛虎軍在靖難大軍的地位,屬於一錘定音的精銳外加軍官團儲備。
如果飛虎軍傷亡如此慘重,劉淮也會心如刀絞。
“如何?”王懷喘著粗氣問道。
“捉到了賊酋,搶到了金賊大旗。”劉淮言簡意賅的說罷,也不顧王懷變得精彩的表情:“但這隻能拖住片刻,久則生變。”
王懷點頭,剛要說話,卻見到金軍那裏有些動作,立即警戒起來。
不知道是為了盡快換迴完顏乞哥,還是擔心完顏乞哥可能會被折騰死,金軍直接牽出十幾匹騾子劣馬,套上大車之後趕到宋軍身前,讓他們盡快收攏屍首。
作為迴報,宋軍也沒有為難受傷金軍,甚至都沒有去扒他們的衣甲,隻是默默收攏自家軍士與百姓。
頗有一種春秋時代按照周禮作戰,互相不趕盡殺絕的態勢。
但是誰都知道,這隻是雙方無可奈何的妥協罷了,如果哪一方有機會,必然會將對方扒皮抽筋,挫骨揚灰。
雙方仇恨比天高,怨氣比海深,根本是不可能善了的。
宋金雙方複又鬥了半天雞眼之後,宋軍這一方大約收攏完畢,劉淮親自殿後,緩緩向後撤去。
複又行進了半裏,劉淮聽到身側有一個細細小小的聲音:“阿爺,阿爺,快過來。”
這件事還得落到金軍著名軍法拔隊斬之上。
有這種軍法在,各個部下自然會將上官的性命看得與自家性命一般重,然而當上官被生擒活捉的時候,如果沒有更上級的軍官發話,為了保住自家小命,這些低級軍官也隻能任由對方予取予求了。
這是一個死結。
就如同數十年前,嶽飛在河北擒住一名行軍猛安,其部下就會失措一般。今日劉淮擒住了完顏乞哥,他的麾下也會麻了爪子。
說真的,麵對這個局麵,還不如讓完顏乞哥壯烈殉國,剩下的合紮猛安全都發瘋,將上岸宋軍斬殺一空後尋求完顏亮的寬恕來的痛快。
最起碼到時候完顏亮還可能看在十名行軍謀克久經沙場的麵子上,稍稍抬手,以作放過。
然而在完顏乞哥活著的情況下,誰下令進攻,害了行軍猛安的性命,那就真的是被其餘行軍謀克仇視到死了。
很快,作為十名行軍謀克中最年長者,蕭彷就來到現場,與劉淮遙遙相對。
“我乃合紮猛安行軍謀克蕭彷,來將可通姓名?”
劉淮大聲說道:“山東靖難大軍都統,劉淮!”
“南狗,放了我家猛安,今日之事便罷了!如若不然,今日的不止縣城,整個烏江縣將會雞犬不留!”
蕭彷惡狠狠的放著狠話。
劉淮聞言直接笑了,抬手指了指蕭彷,對一旁的申龍子說道:“申十二,你聽到沒有,這廝不敢與咱們搏命,反而拿百姓婦孺的性命來威脅咱們。可見什麽狗屁天下勁旅,無非就是一群欺軟怕硬的畜生而已。”
劉淮並沒有說悄悄話,聲音洪亮,似乎是想要讓所有人聽清一般。
其餘四人聽到,不顧在剛剛交手片刻留下的傷勢,直接大笑起來。
申龍子同樣笑出聲來,隨即大聲迴應劉淮:“都統郎君莫要辱沒了畜生,好歹畜生還是敢於兔子蹬鷹的,這些金賊見到弱者就逞兇,見到如我等強者就縮了卵蛋,連畜生都不如。
喂,兀那金賊,我家都統郎君跟朝中大官相熟,你若真的沒了卵蛋,來給我家都統郎君磕兩個頭,保舉你到宮中當個內侍如何?”
蕭彷聽著嘲諷,臉上抽了抽,有心想要直接下令合紮猛安前去衝殺,然而看了看被橫放在馬上五花大綁的完顏乞哥之後,終究還是狠狠捏著韁繩:“宋狗,讓你們走可以,將俺家將軍放下。”
劉淮滿臉笑意的抬起左手,先是指了指蕭彷,隨後又指了指完顏乞哥。
申龍子當即給了完顏乞哥一耳光。
劉淮笑道:“如今誰你他媽的跟你討價還價的嗎?我手中有你家將主,你手中有什麽?以性命相威脅?爺爺要是怕死,如何會來戰場?”
蕭彷勒著馬韁繩在原地焦躁的轉了兩圈,卻在其餘四名行軍謀克的目光下無可奈何,隻能恨恨下令:“讓路,放人!”
合紮猛安迅速在大街旁分立,隻留下中間五步寬的空隙。
這如果是一般宋軍,根本不敢從其中通過,但劉淮等人都是久經考驗的戰士了,在戰場上生生死死好幾個來迴,如何會怕這種威脅?
五人昂頭挺胸,直接列成一列,在周圍如同要擇人而噬的目光中緩緩前行。
申龍子將解腕尖刀比在完顏乞哥的咽喉處,不時對瞪著自己的金軍露出略微有些神經質的挑釁微笑,有時還做出‘嘬嘬嘬’逗狗的口型,讓這些金軍更加憤怒。
然而偏偏合紮猛安的軍紀實在是過於嚴格,士卒不敢無令而行,隻能看向自家行軍謀克,以期待得到一些命令,乃至於暗示。
然而這些行軍謀克卻是都移開了目光。
他們悍勇不假,卻也是有家小有七情六欲的,如果死在戰場上那無所謂,當兵吃餉,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但是如果上官被殺,而被處以拔隊斬的軍法,那就太屈了,死了也不能閉眼的。
就這樣,劉淮等人有驚無險的越過了金軍陣列,來到了金軍陣列以北。
饒是以劉淮的大心髒,也不禁大唿刺激過癮。
蕭彷等人自然不會就這麽放劉淮走,指揮軍陣在三十步外遠遠墜著,也不上前,隻是手持各式兵刃以作威脅。
這個場景與其說勢分敵我,不如說金軍列成隊形,以歡送劉淮等人。
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隻見剛剛奪旗的飛虎軍又從一處街巷中飛奔出來,與劉淮等人匯合在了一起。他左右看了一下之後,大約明白了形勢,直接大笑出聲。
“都統郎君,今日算是能折一下金賊的氣焰了!”
劉淮同樣大笑:“還得是你邵重榮邵四郎奪旗立功,否則今日就不能善了了。今日你當為首功!”
邵重榮舉了舉手中旗杆,同樣誌得意滿。
這倒是實話,別看蕭彷又是威脅又是作態,但到了彼時,金軍在將主被擒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了別的辦法,隻能妥協。
今日最危險的那一刻,就是在擒獲完顏乞哥之後的亂戰之事。那時候沒有靠譜的軍官來指揮,若是普通金軍橫下心來,無論如何都要奪迴自家猛安,那今日沒準就真的要玉石俱焚了。
但是邵重榮的果斷出擊奪旗迅速打亂了那十幾名合紮猛安的陣腳,讓他們進退不能,也給了劉淮威脅對方的時間。
最妙的是,邵重榮沒有繼續與金軍硬拚,而是一溜煙的逃了,以至於此時還能保住奪來的大旗。
“邵四郎,這大旗是你的榮耀,不誇功可不成。”劉淮指了指那麵已經被卷了起來,繪製著麒麟的大旗:“將大旗招展起來,讓洞庭湖水軍與金賊都看看咱們靖難大軍男兒的本事!”
邵重榮重重點頭,隨後雙手舉起旗杆一抖,大旗就在合紮猛安如同要吃人的目光中迎風招展。
這下子更像行進中的儀仗隊了。
然而幾人剛剛行進幾步,就複又止步。
這裏是宋金兩軍交戰最為激烈的地方,屍首遍地,不隻是宋軍與金軍的,還有許多被護著出城的百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已經死了,其中還有重傷倒地之人。而躲避在一旁屋舍的宋軍、百姓,見到如此場景,紛紛從藏身處逃出,有的人向著宋軍控製的北城狂奔,有人則是試圖救治袍澤,甚至收斂屍體。
劉淮見狀猶豫片刻。
此時他也算是命懸一線,身後跟著數百喊打喊殺的合紮猛安,如果真的有人腦袋缺根弦前來廝殺,引起連鎖反應,那劉淮這幾人即便渾身是鐵也打不得幾根釘。
對於劉淮來說,此時的最優解就是迅速到城北灘塗,上船撤退。
然而劉淮一走了之倒是簡單,這些傷兵與百姓就算是留給金軍了。
猶豫片刻之後,劉淮終究還是不忍心就這麽離開。
還是那句話,世情如火,天下焦灼,作為有些能力之人,他不去救人,就相當於在殺人了。
想到這裏,劉淮勒馬駐足在一名軍士身前。
這名洞庭湖水軍甲士正在拖拽著一名腿部受傷的袍澤,他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又是披著甲胄,此時已經疲憊不堪,額頭的汗水流下來,在滿是血汙的臉上劃出數道白印。
劉淮翻身下馬,將戰馬讓給那名甲士,並示意對方將傷者攙扶上馬。
幾人有樣學樣,除了申龍子,其餘人紛紛將戰馬讓給了傷者。
然而單靠這幾人這畢竟是杯水車薪。
不過好在王懷畢竟沒有發揮友軍有難無動於衷的宋軍傳統,很快就有一波聚攏起來的宋軍前來支援。見到如此場麵之後,果斷派了些許人來劉淮身後警戒之後,開始救治傷員,收攏屍首。
王懷的臉色也不好看,甲士在洞庭湖水軍的地位就如同飛虎軍在靖難大軍的地位,屬於一錘定音的精銳外加軍官團儲備。
如果飛虎軍傷亡如此慘重,劉淮也會心如刀絞。
“如何?”王懷喘著粗氣問道。
“捉到了賊酋,搶到了金賊大旗。”劉淮言簡意賅的說罷,也不顧王懷變得精彩的表情:“但這隻能拖住片刻,久則生變。”
王懷點頭,剛要說話,卻見到金軍那裏有些動作,立即警戒起來。
不知道是為了盡快換迴完顏乞哥,還是擔心完顏乞哥可能會被折騰死,金軍直接牽出十幾匹騾子劣馬,套上大車之後趕到宋軍身前,讓他們盡快收攏屍首。
作為迴報,宋軍也沒有為難受傷金軍,甚至都沒有去扒他們的衣甲,隻是默默收攏自家軍士與百姓。
頗有一種春秋時代按照周禮作戰,互相不趕盡殺絕的態勢。
但是誰都知道,這隻是雙方無可奈何的妥協罷了,如果哪一方有機會,必然會將對方扒皮抽筋,挫骨揚灰。
雙方仇恨比天高,怨氣比海深,根本是不可能善了的。
宋金雙方複又鬥了半天雞眼之後,宋軍這一方大約收攏完畢,劉淮親自殿後,緩緩向後撤去。
複又行進了半裏,劉淮聽到身側有一個細細小小的聲音:“阿爺,阿爺,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