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七日管崇彥等人抵達了篙頭村。
這裏的村落不是很難找,挨著巢湖的有許多人是漁家,為了方便讓來往客商收魚獲,路口都是小型路牌的,在加上昨夜那瘋癲男子說的如此清楚,抵達巢湖周邊之後,很快就找到了這個比較大的村子。
說是村子,其實都能算是比較大的集市了,也因此,此處即便被亂軍洗劫了一番,卻還是有些許人氣,隻不過絕大多數都是老弱,青壯都不知道躲哪裏去了。
也因此,一名打著酒幡,開著食肆的胖大漢子混在其中,簡直猶如鶴立雞群。
更加理所當然的是,管崇彥等三名龍精虎猛的漢子騎著高頭大馬入村,也瞬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原本還在街上遊蕩的老弱紛紛小跑著迴到自家屋舍,緊閉了大門。
管崇彥上下打量著那胖大漢子,胖大漢子同樣打量著三人,即便麵對三名明顯是精銳悍卒的騎士也怡然不懼,甩了甩寬大的破抹布,臉上堆起笑容:“客官要打尖還是住店?”
李繼虎高聲說道:“有什麽好酒好肉都端上來,再來一間上房。”
胖大漢子依舊滿臉堆笑:“好酒沒有,好肉也全無,唯一一棟上房還被金賊燒了。”
李繼虎笑了:“你這廝莫非特來消遣乃公的?再說了,誰說沒有好肉?你這一身肥膘不是正好下鍋嗎?”
胖大漢子拍了拍大肚子,伸手從身後門框處抄起一把碩大掉刀:“俺這一身肉,可是要在戰陣上擋刀槍的,現在不能給各位壯士下酒,還望好漢寬恕則個。”
語氣雖然很客氣,但話中的意思卻一點都不客氣。
敢在這種地方開店探查周圍軍情,沒點本事哪行?
管崇彥擺手打斷了李繼虎即將脫口而出的廢話,開門見山:“我們來找你們管事的,有個大生意要談。”
“管事的出門了。”
“我是說真正管事的。”管崇彥正容以對:“告訴楊春或者梁子初,就說江南來人。”
胖大漢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很快肅然起來並且伸出了大手:“可有信物令牌?”
管崇彥拍了拍胸膛:“有來自巢湖水軍的書信,有參謀軍事的軍令,卻不能給你看,得讓你們管事的查驗。至於令牌……”
說著,管崇彥從懷中取出一塊銅製的腰牌:“我乃飛虎軍統領管崇彥,隸屬山東靖難大軍,想必你也沒聽說過。”
胖大漢子接過腰牌,仔細打量了一下,嘴裏不知道嘟囔了幾句什麽後,複又猶疑抬頭。
他雖然也是軍中好漢,卻還真沒聽說過朝廷有山東靖難大軍這一路大軍。
管崇彥見狀終於不耐:“你這漢子好不曉事,我們三人穿州過境來這裏,難道還是為了來消遣你的?再說了,退到巢湖的宋軍再少,也不至於怕我們三個人吧?”
胖大漢子思量片刻,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就從腰間摘下一個哨子,拎著掉刀帶著三人來到了湖邊,將哨子塞到嘴裏,用力吹了兩下。
不久之後,巢湖邊幹枯的蘆葦蕩中,就響起了應和的哨聲,雙方用哨子交流了幾句後,又歸於平靜。
“俺大名喚作範山碩,家中行五,不知諸位高姓大名?”
除了剛剛已經報了名字的管崇彥,其餘兩人也紛紛自報家門。
“李繼虎。”
“曹大車。”
“諸位是從山東來?”範山碩見二人不想多說話,複又詢問管崇彥:“山東如何到江南來了,又如何是淮東口音?”
“說來話長。”
“那就長話短說。”
管崇彥本不想迴答,然而見到範大胖子不依不饒,也就簡短說了自漣水開始的北伐曆程。
饒是如此,在湖中接應之人駕著小船從蘆葦蕩來到岸邊之時,管崇彥方才將北伐經過說完。
然後不隻是範大胖子,就連管崇彥自己也是一陣恍惚。
一路走來,已經經曆這麽多了嗎?
範大胖子更是驚訝,他並不是什麽沒有見識的普通軍兵,否則也不會讓他掌管巢湖對外的聯絡站了。
也因此,他是知道孤軍北伐,擊敗各路金軍,橫掃山東數州之地到底意味著什麽的。
如果這廝沒有撒謊,自南渡以來收複故土最廣者,除了嶽飛嶽鵬舉,就是這支北伐軍了。
“船小,還請三位將馬留在此地,自有他人照顧。”眼見小船抵達,範大胖子也沒有過多詢問,隻是一擺手:“請。”
三人眼上被蒙上了黑布,坐在船上靜靜等待,不多時就聽到耳邊人聲漸起。
小船靠岸之後,又有幾人說了幾句話,引著三人登上了碼頭。
眼罩被摘下來後,管崇彥四周環視,發現這裏大約是一處山頂,似乎在湖中心的小島,島嶼並不大,東西四裏,南北五裏而已,不過地勢險要,加上身處湖中,的確是易守難攻。
很快,三人就被帶到了山上一處草草修建的營寨之中,並進入了一座簡陋帳篷。
有兩人已經在此等候。
年長之人身材高大壯碩,方口大耳,麵闊重頤,尤為雄壯,隻不過麵如金紙,似乎剛剛大病了一場。
年輕之人則是皮膚白皙,身體修長,在軍中算是比較單薄的,不過手長腳長,看起來就是水上的悍將。
甫一照麵,年輕人就冷然出言:“你們說有書信,是盛新那廝寫來的?他還有臉給我下軍令嗎?”
這話一出,管崇彥就知道此人是誰了。
正是那名在盛新下令燒船之後,憤而抗命離去,就地開始抗金的巢湖水軍統領官梁子初。
而另一人,則必然是修武郎、廬州駐泊兵馬都監,理論上的權知廬州事楊春了。
管崇彥早知有此一問,從懷中掏出書信與軍令來,拱手說道:“書信是巢湖水軍副統製劉斌所寫,軍令則是中書舍人、鎮江府參謀軍事虞允文所下。”
梁子初冷笑伸手:“盛新那廝是逃的太遠,已經到嶺南了?還是自知沒臉給我寫信?”
管崇彥肅然說道:“在前幾日奪取采石浮橋時,盛統製身先士卒,孤身斷橋,已經戰死在了采石江心洲上。”
梁子初伸出的手微微一顫,接過劉斌寫來的信件後,速速拆開,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後,臉色青白不定。
將軍令與書信都遞給坐在主位的楊春之後,梁子初終於恨恨跺腳:“盛二子,你就是個糊塗蛋,腦袋裏塞驢毛了,特娘的就沒有聽過我一迴!為何……”
隻是罵了幾句,其人更是直接落淚,進而泣不成聲。
畢竟是軍中的長官,私下的兄長,梁子初固然對盛新的不戰而逃感到不齒,然而此時聽到對方力戰而死,終究還是以前那個英雄好漢時,梁子初感到有些欣慰,卻也一時間悲從中來難以斷絕。
楊春接過軍令,扯開信封仔細看罷,抬起頭來看著管崇彥,聲音猶如鐵器摩擦。
“管小哥,我也不說廢話。”楊春揮了揮手中軍令,扯著嘶啞的嗓子說道:“我們如今這麽慘,首先是王權那廝的責任,其後則是那些棄廬州而逃的大頭巾們,現在又有個大頭巾想要讓我等拚命,我又如何能相信呢?”
說到這裏,楊春笑了笑:“你說你們要振奮,要反擊,更是在采石吞掉了金賊一個猛安,真是好厲害,然則,又能如何證明?我等又如何知曉,這不是又一個懦弱不知兵的大頭巾,要來亂指揮呢?”
管崇彥一揮手,李繼虎將隨身的一個小包裹解開,將一麵大旗與其中包裹的數麵腰牌拿了出來。
腰牌送到楊春麵前,而大旗則是被管崇彥拿在手中,親自展開,展示在楊春與梁子初麵前。
這麵大旗用料考究,裝飾華麗,其上繡著一隻展翅欲飛的海東青,正是一麵猛安大旗。
這麵大旗上還有箭孔、血漬、塵土甚至火燒的痕跡,讓人一眼就看出,這麵旗幟經曆了不止一次硬仗。
“這種大旗,在我山東北伐軍帳下足有十幾麵,其中還有都統大旗。”管崇彥冷笑道:“怎樣?足可以證明我等的身份了嗎?”
楊春先是看了看手中的腰牌,複又看著猛安大旗眯起了眼睛。
梁子初擦了擦眼淚,剛想要上前仔細查驗那麵大旗,又猛然想了起來,自開戰以來,兩淮宋軍從沒有成建製的消滅一支金軍千人隊,自然也就沒有繳獲過旗幟,即便想查驗也沒有辦法,頓時有些尷尬。
楊春直接阻止了梁子初的行為:“莫要查了,必然是真的。”
說著,楊春自嘲一笑:“朝中的那些大頭巾,哪裏會費心做假的來糊弄咱們剌手漢?這些不知兵的萌兒隻會異想天開的調動兵馬而已。”
“管小哥。”楊春複又對管崇彥說道:“軍令中隻寫讓我等努力抗金,爭取奪迴巢縣。這隻是大略,我觀你也不是什麽凡人,你的將主是誰?山東北伐軍又是什麽?你們若是從山東到江南來兩淮參戰,又有什麽謀劃,現在可以一一說出來。”
梁子初有些驚訝的看著楊春,沒有想明白為何這廝剛剛還是滿腹怨言,此時就想要聽對方的謀劃了。
楊春的想法很簡單。
虞允文一個中書舍人,文官中的文官,懂個屁的戰陣之事。覆滅金軍猛安的這一仗,一定是這夥子山東義軍的將主指揮的。
既然有這般英雄豪傑前來聯絡,就算到最後雙方沒有談攏,總會有些言之有物的說法。
總不至於如軍令一般,讓自己帶領一群殘兵敗將去攻下巢縣吧。
怎麽特麽不說讓自己沿著肥水打迴合肥去呢?
這虞舍人行不行啊?
管崇彥長長舒了一口氣,正色說道:“我軍是靖難大軍,都統大名喚作劉淮,軍中盡稱為飛虎郎君!”
這裏的村落不是很難找,挨著巢湖的有許多人是漁家,為了方便讓來往客商收魚獲,路口都是小型路牌的,在加上昨夜那瘋癲男子說的如此清楚,抵達巢湖周邊之後,很快就找到了這個比較大的村子。
說是村子,其實都能算是比較大的集市了,也因此,此處即便被亂軍洗劫了一番,卻還是有些許人氣,隻不過絕大多數都是老弱,青壯都不知道躲哪裏去了。
也因此,一名打著酒幡,開著食肆的胖大漢子混在其中,簡直猶如鶴立雞群。
更加理所當然的是,管崇彥等三名龍精虎猛的漢子騎著高頭大馬入村,也瞬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原本還在街上遊蕩的老弱紛紛小跑著迴到自家屋舍,緊閉了大門。
管崇彥上下打量著那胖大漢子,胖大漢子同樣打量著三人,即便麵對三名明顯是精銳悍卒的騎士也怡然不懼,甩了甩寬大的破抹布,臉上堆起笑容:“客官要打尖還是住店?”
李繼虎高聲說道:“有什麽好酒好肉都端上來,再來一間上房。”
胖大漢子依舊滿臉堆笑:“好酒沒有,好肉也全無,唯一一棟上房還被金賊燒了。”
李繼虎笑了:“你這廝莫非特來消遣乃公的?再說了,誰說沒有好肉?你這一身肥膘不是正好下鍋嗎?”
胖大漢子拍了拍大肚子,伸手從身後門框處抄起一把碩大掉刀:“俺這一身肉,可是要在戰陣上擋刀槍的,現在不能給各位壯士下酒,還望好漢寬恕則個。”
語氣雖然很客氣,但話中的意思卻一點都不客氣。
敢在這種地方開店探查周圍軍情,沒點本事哪行?
管崇彥擺手打斷了李繼虎即將脫口而出的廢話,開門見山:“我們來找你們管事的,有個大生意要談。”
“管事的出門了。”
“我是說真正管事的。”管崇彥正容以對:“告訴楊春或者梁子初,就說江南來人。”
胖大漢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很快肅然起來並且伸出了大手:“可有信物令牌?”
管崇彥拍了拍胸膛:“有來自巢湖水軍的書信,有參謀軍事的軍令,卻不能給你看,得讓你們管事的查驗。至於令牌……”
說著,管崇彥從懷中取出一塊銅製的腰牌:“我乃飛虎軍統領管崇彥,隸屬山東靖難大軍,想必你也沒聽說過。”
胖大漢子接過腰牌,仔細打量了一下,嘴裏不知道嘟囔了幾句什麽後,複又猶疑抬頭。
他雖然也是軍中好漢,卻還真沒聽說過朝廷有山東靖難大軍這一路大軍。
管崇彥見狀終於不耐:“你這漢子好不曉事,我們三人穿州過境來這裏,難道還是為了來消遣你的?再說了,退到巢湖的宋軍再少,也不至於怕我們三個人吧?”
胖大漢子思量片刻,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就從腰間摘下一個哨子,拎著掉刀帶著三人來到了湖邊,將哨子塞到嘴裏,用力吹了兩下。
不久之後,巢湖邊幹枯的蘆葦蕩中,就響起了應和的哨聲,雙方用哨子交流了幾句後,又歸於平靜。
“俺大名喚作範山碩,家中行五,不知諸位高姓大名?”
除了剛剛已經報了名字的管崇彥,其餘兩人也紛紛自報家門。
“李繼虎。”
“曹大車。”
“諸位是從山東來?”範山碩見二人不想多說話,複又詢問管崇彥:“山東如何到江南來了,又如何是淮東口音?”
“說來話長。”
“那就長話短說。”
管崇彥本不想迴答,然而見到範大胖子不依不饒,也就簡短說了自漣水開始的北伐曆程。
饒是如此,在湖中接應之人駕著小船從蘆葦蕩來到岸邊之時,管崇彥方才將北伐經過說完。
然後不隻是範大胖子,就連管崇彥自己也是一陣恍惚。
一路走來,已經經曆這麽多了嗎?
範大胖子更是驚訝,他並不是什麽沒有見識的普通軍兵,否則也不會讓他掌管巢湖對外的聯絡站了。
也因此,他是知道孤軍北伐,擊敗各路金軍,橫掃山東數州之地到底意味著什麽的。
如果這廝沒有撒謊,自南渡以來收複故土最廣者,除了嶽飛嶽鵬舉,就是這支北伐軍了。
“船小,還請三位將馬留在此地,自有他人照顧。”眼見小船抵達,範大胖子也沒有過多詢問,隻是一擺手:“請。”
三人眼上被蒙上了黑布,坐在船上靜靜等待,不多時就聽到耳邊人聲漸起。
小船靠岸之後,又有幾人說了幾句話,引著三人登上了碼頭。
眼罩被摘下來後,管崇彥四周環視,發現這裏大約是一處山頂,似乎在湖中心的小島,島嶼並不大,東西四裏,南北五裏而已,不過地勢險要,加上身處湖中,的確是易守難攻。
很快,三人就被帶到了山上一處草草修建的營寨之中,並進入了一座簡陋帳篷。
有兩人已經在此等候。
年長之人身材高大壯碩,方口大耳,麵闊重頤,尤為雄壯,隻不過麵如金紙,似乎剛剛大病了一場。
年輕之人則是皮膚白皙,身體修長,在軍中算是比較單薄的,不過手長腳長,看起來就是水上的悍將。
甫一照麵,年輕人就冷然出言:“你們說有書信,是盛新那廝寫來的?他還有臉給我下軍令嗎?”
這話一出,管崇彥就知道此人是誰了。
正是那名在盛新下令燒船之後,憤而抗命離去,就地開始抗金的巢湖水軍統領官梁子初。
而另一人,則必然是修武郎、廬州駐泊兵馬都監,理論上的權知廬州事楊春了。
管崇彥早知有此一問,從懷中掏出書信與軍令來,拱手說道:“書信是巢湖水軍副統製劉斌所寫,軍令則是中書舍人、鎮江府參謀軍事虞允文所下。”
梁子初冷笑伸手:“盛新那廝是逃的太遠,已經到嶺南了?還是自知沒臉給我寫信?”
管崇彥肅然說道:“在前幾日奪取采石浮橋時,盛統製身先士卒,孤身斷橋,已經戰死在了采石江心洲上。”
梁子初伸出的手微微一顫,接過劉斌寫來的信件後,速速拆開,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後,臉色青白不定。
將軍令與書信都遞給坐在主位的楊春之後,梁子初終於恨恨跺腳:“盛二子,你就是個糊塗蛋,腦袋裏塞驢毛了,特娘的就沒有聽過我一迴!為何……”
隻是罵了幾句,其人更是直接落淚,進而泣不成聲。
畢竟是軍中的長官,私下的兄長,梁子初固然對盛新的不戰而逃感到不齒,然而此時聽到對方力戰而死,終究還是以前那個英雄好漢時,梁子初感到有些欣慰,卻也一時間悲從中來難以斷絕。
楊春接過軍令,扯開信封仔細看罷,抬起頭來看著管崇彥,聲音猶如鐵器摩擦。
“管小哥,我也不說廢話。”楊春揮了揮手中軍令,扯著嘶啞的嗓子說道:“我們如今這麽慘,首先是王權那廝的責任,其後則是那些棄廬州而逃的大頭巾們,現在又有個大頭巾想要讓我等拚命,我又如何能相信呢?”
說到這裏,楊春笑了笑:“你說你們要振奮,要反擊,更是在采石吞掉了金賊一個猛安,真是好厲害,然則,又能如何證明?我等又如何知曉,這不是又一個懦弱不知兵的大頭巾,要來亂指揮呢?”
管崇彥一揮手,李繼虎將隨身的一個小包裹解開,將一麵大旗與其中包裹的數麵腰牌拿了出來。
腰牌送到楊春麵前,而大旗則是被管崇彥拿在手中,親自展開,展示在楊春與梁子初麵前。
這麵大旗用料考究,裝飾華麗,其上繡著一隻展翅欲飛的海東青,正是一麵猛安大旗。
這麵大旗上還有箭孔、血漬、塵土甚至火燒的痕跡,讓人一眼就看出,這麵旗幟經曆了不止一次硬仗。
“這種大旗,在我山東北伐軍帳下足有十幾麵,其中還有都統大旗。”管崇彥冷笑道:“怎樣?足可以證明我等的身份了嗎?”
楊春先是看了看手中的腰牌,複又看著猛安大旗眯起了眼睛。
梁子初擦了擦眼淚,剛想要上前仔細查驗那麵大旗,又猛然想了起來,自開戰以來,兩淮宋軍從沒有成建製的消滅一支金軍千人隊,自然也就沒有繳獲過旗幟,即便想查驗也沒有辦法,頓時有些尷尬。
楊春直接阻止了梁子初的行為:“莫要查了,必然是真的。”
說著,楊春自嘲一笑:“朝中的那些大頭巾,哪裏會費心做假的來糊弄咱們剌手漢?這些不知兵的萌兒隻會異想天開的調動兵馬而已。”
“管小哥。”楊春複又對管崇彥說道:“軍令中隻寫讓我等努力抗金,爭取奪迴巢縣。這隻是大略,我觀你也不是什麽凡人,你的將主是誰?山東北伐軍又是什麽?你們若是從山東到江南來兩淮參戰,又有什麽謀劃,現在可以一一說出來。”
梁子初有些驚訝的看著楊春,沒有想明白為何這廝剛剛還是滿腹怨言,此時就想要聽對方的謀劃了。
楊春的想法很簡單。
虞允文一個中書舍人,文官中的文官,懂個屁的戰陣之事。覆滅金軍猛安的這一仗,一定是這夥子山東義軍的將主指揮的。
既然有這般英雄豪傑前來聯絡,就算到最後雙方沒有談攏,總會有些言之有物的說法。
總不至於如軍令一般,讓自己帶領一群殘兵敗將去攻下巢縣吧。
怎麽特麽不說讓自己沿著肥水打迴合肥去呢?
這虞舍人行不行啊?
管崇彥長長舒了一口氣,正色說道:“我軍是靖難大軍,都統大名喚作劉淮,軍中盡稱為飛虎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