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八日夜間,李繼虎帶著渾身汗水與一身塵土迴到了巢湖側邊的篙頭村。
除了楊春與梁子初,負責探查周邊形勢的管崇彥也迴到了此地。
見麵之後,李繼虎連口熱水都來不及喝,就迅速稟報:“都統郎君說了,十一月三十日,全軍渡江,走裕溪,下東關,攻巢縣,一日之內,斷金賊後路!”
饒是楊春早就有些準備,此時聽到準確消息,也不由得心中一跳,繼而振奮起來。
至於梁子初則是摩拳擦掌,獰笑說道:“東關與巢縣的弟兄都已經聯係上了,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大開城門,以迎接靖難大軍。”
淮西潰軍有人投向了金軍,此時也被編練成了簽軍,有的去當了民夫。這其中有對金國死心塌地的,自然就會有心懷異誌的。
梁子初作為巢湖水軍的統領官,又是此時在巢湖的宋軍領袖之一,自然是有些門路與手段的。
然而此時楊春依舊補充了一句:“可若是靖難大軍不來,單靠我們就算攻下東關與巢縣,也是難以守住的。”
言語中的意思就是巢湖中的淮西大軍殘部絕對不會主動出擊,為靖難大軍開辟前路的。
互相不了解,也沒有合作,在生死之事上有所提防,這倒是人之常情。
畢竟沒有並肩廝殺之前,莫說楊春等人不相信靖難大軍,靖難大軍諸將對楊春也是有所保留的。
但無所謂了,此戰是靖難大軍突襲而至,東關與巢縣的守軍是不可能反應過來的。
退一萬步講,這兩地守軍以簽軍為主,靖難大軍派遣精銳強行攻城,也能輕鬆拿下來。
唯一可畏的是金軍反應過來,派遣大軍銜尾追殺,到時候李顯忠、李道等人就得化佯攻為主攻,與靖難大軍一起在東關迎敵了。
管崇彥聽罷,直接起身:“既如此,那我等就即刻出發迴歸軍中,諸位保重,來日以成功見!”
說罷,管崇彥、李繼虎、曹大車三人紛紛拱手。
包括楊春在內的幾名淮西殘兵將官紛紛動容,同時拱手應諾:“我等在此,靜待靖難大軍前來!”
管崇彥三人趁著夜色,舉著火把離開。
在這幾日對周圍的探查中,管崇彥已經摸清楚了周圍的地形,再加上他就是淮南出身,因此即便今夜隻有繁星在天,管崇彥也看得清路,分得出地標。
然而隻是剛剛從小道繞過東關,管崇彥就發現有些不對。
金軍遊騎基本上都消失了。
與前幾日金軍層層設卡,在夜間也有遊騎往來不同,今夜不隻是道路要點的關卡消失,就連舉著火把進行巡視的遊騎也都不見了。
管崇彥本能覺得有些不太對,然而還沒有理清楚頭緒,三人就沿著小道到了七寶山的山口,出去之後就是東關以南的平原,三人不敢在夜間繼續趕路,暫時找了個山窩子,生起火來,煮了一些豆粥,飲馬之後抓緊休息到了清晨。
第二日,三人休息妥當後,借著朦朧的晨光繼續趕路,原本管崇彥還想要繞過裕溪口,從大江的更上遊渡江,然而他卻總有一種不妙的預感,在跟其餘二人商議之後,三人冒險,沿著裕溪東進。
不多時,管崇彥遙遙看到了一座破廟,其中有一些火光傳來。
三人驅馬上前,管崇彥直接來到了破廟門口,破廟中火堆旁的幾名衣衫襤褸之人愕然抬頭。
他們也知道升起火可能會招來金賊,可在冬日中隻有身上片縷,饑餓下根本無法禦寒,若沒有這堆篝火,沒準金賊還沒有來,寒冷就會先殺死他們。
這些人灰頭土臉,骨瘦如柴,目光呆滯,雖然看到有軍兵前來,絕大部分人卻依然一動不動。
並不是不想跑,而是真的沒有力氣了。
有個體格較為健壯之人,掙紮著站起來想要穿過破廟門逃走,卻被一支紮在麵前的羽箭嚇得趴到了地上。
管崇彥勒住戰馬,複又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皺眉看向這批人。
“你們是做什麽的?”管崇彥問道。
沒人搭理他。
李繼虎哼了一聲,一箭射入火堆之中,火星子四散而飛。而圍在火堆四周的難民們卻是頭也不抬,隻是拍了拍落在各自身上的火星,見到火堆依然旺盛後,就繼續抱住雙腿,姿勢都沒有變的繼續取暖烤火。
這些衣衫襤褸之人已經不怕死了,更沒有一點力氣迴答管崇彥的問題。
“阿虎。”管崇彥伸手壓住李繼虎的弓梢,微微搖頭。
隨後,管崇彥拿著一個小布包下了戰馬,走向廟中。
“我有幾個問題,但我這裏炊餅不多,先迴答的先得!”管崇彥從布口袋裏掏出個炊餅,在幾人麵前晃了晃。
眼見有吃的,這些難民眼睛終於亮起來了,紛紛掙紮著起身。
可他們的動作都沒有那名被管崇彥一箭嚇趴下的男子快,他火速從管崇彥手中接過炊餅,掰下一半向身後一扔,而將另一半狠狠的塞進嘴裏。
扔出的半塊餅子在地上滾了滾,滾到了破廟的角落裏。其餘的難民奮力向那個方向爬去,互相爭搶起來。
“太尉……太尉所問何事?”使勁將炊餅咽下後,這名男子雖然被噎的直翻白眼,卻還是恭敬的問向管崇彥。
他的眼睛同時死死的盯著那個布口袋。
管崇彥皺起眉頭,因為他聽出來麵前之人口音不似淮南口音,反而有些山東調子,向麵前的男子問道:“你叫什麽,家住在何方?”
“稟太尉,俺叫顧順,俺的家鄉是山東兗州。”那名男子老老實實迴答道。
“你是如何來到這裏的?”
“俺原本家裏有幾十畝地,家中過得還算滋潤。可那天殺的女真狗來了,得給安置他們。縣中說俺的地被征了,又給俺分了幾十畝荒山地。”顧順哭喪著臉說道:“這天殺的龐老狗,俺那可都是熟地!”
“說重點!”李繼虎扶著刀恐嚇了一句。
“好好好,太尉息怒。”顧順一縮脖子,連連擺手:“俺不得已,隻能上城中找工,卻在城門口被拉了丁,編成了簽軍,一路至此。”
“如此說來,你也是金賊?”李繼虎抽出了刀,以作威脅:“你可知道我等是何人?”
“聽口音,太尉們自然是大宋天軍。”顧順也不敢再看那個布口袋了,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叫起了撞天屈:“俺不是金軍正軍……呸!俺可絕不是金賊。俺們簽軍也是被強征來的,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雞晚,吃得比豬狗都差。金賊也不把俺們當人看,有什麽險事都讓俺們去做,稍有不從兜頭就是一刀。可俺們絕沒有敢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兒!”
說到此處,這名山東漢子徹底失態,伏在地上泣不成聲。
除了楊春與梁子初,負責探查周邊形勢的管崇彥也迴到了此地。
見麵之後,李繼虎連口熱水都來不及喝,就迅速稟報:“都統郎君說了,十一月三十日,全軍渡江,走裕溪,下東關,攻巢縣,一日之內,斷金賊後路!”
饒是楊春早就有些準備,此時聽到準確消息,也不由得心中一跳,繼而振奮起來。
至於梁子初則是摩拳擦掌,獰笑說道:“東關與巢縣的弟兄都已經聯係上了,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大開城門,以迎接靖難大軍。”
淮西潰軍有人投向了金軍,此時也被編練成了簽軍,有的去當了民夫。這其中有對金國死心塌地的,自然就會有心懷異誌的。
梁子初作為巢湖水軍的統領官,又是此時在巢湖的宋軍領袖之一,自然是有些門路與手段的。
然而此時楊春依舊補充了一句:“可若是靖難大軍不來,單靠我們就算攻下東關與巢縣,也是難以守住的。”
言語中的意思就是巢湖中的淮西大軍殘部絕對不會主動出擊,為靖難大軍開辟前路的。
互相不了解,也沒有合作,在生死之事上有所提防,這倒是人之常情。
畢竟沒有並肩廝殺之前,莫說楊春等人不相信靖難大軍,靖難大軍諸將對楊春也是有所保留的。
但無所謂了,此戰是靖難大軍突襲而至,東關與巢縣的守軍是不可能反應過來的。
退一萬步講,這兩地守軍以簽軍為主,靖難大軍派遣精銳強行攻城,也能輕鬆拿下來。
唯一可畏的是金軍反應過來,派遣大軍銜尾追殺,到時候李顯忠、李道等人就得化佯攻為主攻,與靖難大軍一起在東關迎敵了。
管崇彥聽罷,直接起身:“既如此,那我等就即刻出發迴歸軍中,諸位保重,來日以成功見!”
說罷,管崇彥、李繼虎、曹大車三人紛紛拱手。
包括楊春在內的幾名淮西殘兵將官紛紛動容,同時拱手應諾:“我等在此,靜待靖難大軍前來!”
管崇彥三人趁著夜色,舉著火把離開。
在這幾日對周圍的探查中,管崇彥已經摸清楚了周圍的地形,再加上他就是淮南出身,因此即便今夜隻有繁星在天,管崇彥也看得清路,分得出地標。
然而隻是剛剛從小道繞過東關,管崇彥就發現有些不對。
金軍遊騎基本上都消失了。
與前幾日金軍層層設卡,在夜間也有遊騎往來不同,今夜不隻是道路要點的關卡消失,就連舉著火把進行巡視的遊騎也都不見了。
管崇彥本能覺得有些不太對,然而還沒有理清楚頭緒,三人就沿著小道到了七寶山的山口,出去之後就是東關以南的平原,三人不敢在夜間繼續趕路,暫時找了個山窩子,生起火來,煮了一些豆粥,飲馬之後抓緊休息到了清晨。
第二日,三人休息妥當後,借著朦朧的晨光繼續趕路,原本管崇彥還想要繞過裕溪口,從大江的更上遊渡江,然而他卻總有一種不妙的預感,在跟其餘二人商議之後,三人冒險,沿著裕溪東進。
不多時,管崇彥遙遙看到了一座破廟,其中有一些火光傳來。
三人驅馬上前,管崇彥直接來到了破廟門口,破廟中火堆旁的幾名衣衫襤褸之人愕然抬頭。
他們也知道升起火可能會招來金賊,可在冬日中隻有身上片縷,饑餓下根本無法禦寒,若沒有這堆篝火,沒準金賊還沒有來,寒冷就會先殺死他們。
這些人灰頭土臉,骨瘦如柴,目光呆滯,雖然看到有軍兵前來,絕大部分人卻依然一動不動。
並不是不想跑,而是真的沒有力氣了。
有個體格較為健壯之人,掙紮著站起來想要穿過破廟門逃走,卻被一支紮在麵前的羽箭嚇得趴到了地上。
管崇彥勒住戰馬,複又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皺眉看向這批人。
“你們是做什麽的?”管崇彥問道。
沒人搭理他。
李繼虎哼了一聲,一箭射入火堆之中,火星子四散而飛。而圍在火堆四周的難民們卻是頭也不抬,隻是拍了拍落在各自身上的火星,見到火堆依然旺盛後,就繼續抱住雙腿,姿勢都沒有變的繼續取暖烤火。
這些衣衫襤褸之人已經不怕死了,更沒有一點力氣迴答管崇彥的問題。
“阿虎。”管崇彥伸手壓住李繼虎的弓梢,微微搖頭。
隨後,管崇彥拿著一個小布包下了戰馬,走向廟中。
“我有幾個問題,但我這裏炊餅不多,先迴答的先得!”管崇彥從布口袋裏掏出個炊餅,在幾人麵前晃了晃。
眼見有吃的,這些難民眼睛終於亮起來了,紛紛掙紮著起身。
可他們的動作都沒有那名被管崇彥一箭嚇趴下的男子快,他火速從管崇彥手中接過炊餅,掰下一半向身後一扔,而將另一半狠狠的塞進嘴裏。
扔出的半塊餅子在地上滾了滾,滾到了破廟的角落裏。其餘的難民奮力向那個方向爬去,互相爭搶起來。
“太尉……太尉所問何事?”使勁將炊餅咽下後,這名男子雖然被噎的直翻白眼,卻還是恭敬的問向管崇彥。
他的眼睛同時死死的盯著那個布口袋。
管崇彥皺起眉頭,因為他聽出來麵前之人口音不似淮南口音,反而有些山東調子,向麵前的男子問道:“你叫什麽,家住在何方?”
“稟太尉,俺叫顧順,俺的家鄉是山東兗州。”那名男子老老實實迴答道。
“你是如何來到這裏的?”
“俺原本家裏有幾十畝地,家中過得還算滋潤。可那天殺的女真狗來了,得給安置他們。縣中說俺的地被征了,又給俺分了幾十畝荒山地。”顧順哭喪著臉說道:“這天殺的龐老狗,俺那可都是熟地!”
“說重點!”李繼虎扶著刀恐嚇了一句。
“好好好,太尉息怒。”顧順一縮脖子,連連擺手:“俺不得已,隻能上城中找工,卻在城門口被拉了丁,編成了簽軍,一路至此。”
“如此說來,你也是金賊?”李繼虎抽出了刀,以作威脅:“你可知道我等是何人?”
“聽口音,太尉們自然是大宋天軍。”顧順也不敢再看那個布口袋了,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叫起了撞天屈:“俺不是金軍正軍……呸!俺可絕不是金賊。俺們簽軍也是被強征來的,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雞晚,吃得比豬狗都差。金賊也不把俺們當人看,有什麽險事都讓俺們去做,稍有不從兜頭就是一刀。可俺們絕沒有敢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兒!”
說到此處,這名山東漢子徹底失態,伏在地上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