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七日清晨,武勝軍渡過了石梁河,抵達了龜山,並且開始在龜山上建立營寨。
劉淮站在巢縣城頭臨時加高的望樓上,捏著下巴直嘬牙花子。
梁子初已經將情報匯總了過來,通過這幾日的探查,來攻打巢縣的武勝軍真的隻有四個猛安的正軍,剩下的還有六七千簽軍民夫,列隊都列不齊,更別說上陣了。
合肥城中的情況,梁子初也探查到了一二,現在應該有三個猛安駐守,而且如臨大敵,快速加固城防,緊閉大門。
這樣一來,梁子初反而無法探查出來究竟發生了什麽。
為了保持軍心士氣,成閔從六安殺過來的軍情隻有行軍猛安一級的人知道,也許一些心腹謀克也大概知曉,但普通的小兵辣子就真的不清楚了。
以至於梁子初親手去捉了兩個落單的遊騎,也隻是說防備宋軍來襲,至於哪一路宋軍,哪一路義軍,就真的探查不出來了。
然而即便如此,大懷貞的決斷還是讓劉淮等靖難大軍高層有些驚訝。
大懷貞這是幹為什麽,他不知道我很能打嗎?
哦,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靖難大軍知道自己是從山東開始,一路破軍殺將來到兩淮的,敗在手中的金國正軍已經有好幾支了。
但金軍現在可能隻知道山東有義軍抵達兩淮,最多也就是知道這支兵馬參與過山東的一係列戰事,但更多的就糊塗了。
畢竟雙方一直隔著一條大江,金軍想要捉俘虜都很困難。
如果大懷貞知道靖難大軍帳下的首級數量,很有可能將劉淮當作與成閔一般的人物,根本不敢這麽托大了。
辛棄疾同樣在望樓上,望著龜山方向皺眉:“大郎,咱們是不是太小心了?”
劉淮臉頰一抽,也覺得自己是有點小題大做。
如果武勝軍真的隻有這點正經兵馬,那麽靖難大軍直接擺開陣勢與武勝軍對戰就可以了。
即便有新招募的兵馬,但終歸是披甲率到達七成的正軍,近三倍的兵力差距,難道還拿不下麵前這四個猛安嗎?
至於那些簽軍,說句難聽的,這些簽軍在對付尋常宋軍或者北地農民軍時說不定還有點用,但對付如靖難大軍這般規製齊全正經兵馬時,除了自尋死路之外沒有其餘下場。
靖難大軍麾下無論哪一名大將,都敢保證可以用一千兵馬,擊潰這六千簽軍。
劉淮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得讓新兵們上陣見血的,平時訓練是一迴事,在正經戰場上就是另一迴事了。另外,還得檢驗一下城防效果,此時咱們麵對四個猛安是一迴事,之後完顏亮那三萬大軍就是另一碼事了。此時乃是千載難逢的練兵機會。”
“那依照都統郎君來看,這仗該如何打?”何伯求拱手詢問。
“還是先守城。”劉淮說道:“待到金賊疲憊之後,全軍反擊,一日之內將來犯金賊全吞了!”
“一日?”
“一日。”
其餘諸將也紛紛點頭,以示一日不成問題。
“昨日軍議已經議定的城牆防守劃分,誰還有異議?”劉淮再次詢問。
見眾將紛紛搖頭,劉淮又對何伯求說道:“到出城反擊之日,還望何大管能堅守城頭,勿要讓巢縣出亂子。”
“喏!”
“辛五郎,臨戰之時,你當為我副將。”劉淮又看向辛棄疾。
這也是理所應當之事,就如同牛皋為嶽飛的副將一般,軍中另一個最大的山頭,最強悍的外將都會自動到這個位置,既是軍事傳統,又是政治地位。
“喏!”
辛棄疾同樣拱手應諾。
“都統郎君,金賊已經到眼前了,要不要出去襲擾一番?”王世隆見沒有了其餘言語,立即大聲請戰。
“去,都得去。”劉淮也不含糊,大手一揮說道:“怎麽能讓金賊舒舒服服過活呢?從你王五郎開始,各軍輪番出動精銳襲擾,勿要正麵大戰。”
王世隆精神一振,立即拱手下去準備了。
很快,城門洞開,吊橋放下,王世隆帶著二百親衛甲騎向龜山方向絕塵而去。
劉淮一邊眺望彼處的戰況,一邊撕下幾條紙寫寫畫畫團成一團,扔到碗裏開始抓鬮。
“羅慎言,你第二陣。”
“張小乙,你第三陣。”
“張白魚,你第四陣。”
“辛棄疾,你們天平軍第五、六、七陣,出戰順序自己安排。”
“石七朗,你第八陣。”
“雷奔依舊率選鋒軍在中軍待命。”
“傳令給梁子初,讓他們看好金賊。也告知楊老將軍,若金賊想要逃,洞庭湖水軍需要從石梁河截斷金賊退路!”
一連串命令發布之後,金軍就迎來了痛苦時光。
靖難大軍起家就是一夥子豪強、官兵、農民軍、綠林好漢雜糅起來的部隊,三教九流全都有。也因此,什麽陰招損招都會。
王世隆身為沭河豪強出身,早年間就是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類似的手段更是不缺。
二百甲騎急速衝到龜山腳下,將金軍遊騎探馬拋之腦後,隨後就在龜山下喝罵起來。
這是不能不管的。
與評書中可以高舉免戰牌不同,在現實中士氣實在是太重要了,任何將領都不能容忍敵方如此挑釁。
很快就有百餘騎沿著龜山之間的官道殺奔而出,直取王世隆的大旗。
王世隆卻是根本沒有想與金軍作戰,此處距離金軍大部隊實在是太近了,被纏上之後會有大規模騎兵前來圍剿。
出擊的金軍將領見到王世隆撥馬便走,也是惱怒異常,帶領麾下甲騎向前急速衝殺,想要將王世隆留在這裏。
然而剛剛將弓箭從弓袋中抽出來,金軍就猛然發現,正在追趕的漢兒甲騎一邊逃跑,一邊向後撒著什麽東西。
金軍將領剛想要低頭細看,戰馬唏律律的一聲嘶鳴,馬失前蹄,將他整個人拋了出去。
“將軍!”
“是鐵蒺藜!是他娘的鐵蒺藜!”
鐵蒺藜沒有形成規模毫無用處,這裏所說的規模既是鐵蒺藜的數量,也是騎兵的數量。
畢竟鐵蒺藜隻靠一根豎起來的釘子來刺穿戰馬腳掌。
然而金軍為了展開追殺,擺出了輕騎在兩邊,甲騎居中的鶴翼陣,其中金軍甲騎擺開的是密集衝擊陣型,從鐵蒺藜上踏過時,當即就有數匹馬的蹄子被刺穿,帶著馬背上的騎士翻倒在地,讓整個陣型一滯。
金軍之中有數名低級軍官與親衛想要保護自家行軍謀克,也使得陣型更加混亂。
王世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二百甲騎一起迴頭,挺矛輕易將兩翼的金軍輕騎擊潰之後,如同蒙兀人那般環繞著金軍甲騎開始射擊。
擲矛與箭矢不斷潑灑到金軍甲騎身上,失去速度的金軍騎士不得不下馬,用戰馬作遮擋,各自取下弓箭還擊。
然而王世隆此行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耍個威風,見金軍甲騎在那行軍謀克身邊聚攏起來要組織反擊之後,直接揮動大旗,打道迴府了。
“啊!!!”
望著王字大旗下遠去的煙塵,那名行軍謀克不顧盔甲在地上滾得滿是塵土,恨恨將手中弓箭擲到地上,仰天大吼出聲。
金軍即便有甲胄護身,卻也不是無漏金身,麵對擲矛與重箭還是會有防禦不到的地方,待清點完人數,發現有三十餘傷亡後,這名行軍謀克複又憤怒得大吼出聲。
前來支援的兩個行軍謀克麵麵相覷,皆是麵露戚戚之態。
而遙遙望著這一幕,何伯求不由得嗤笑出聲:“兵法有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咱們靖難大軍是在廟算的時候就贏定了,而後才開戰的。如這武勝軍,他們都沒想明白明白戰事究竟是如何發展就來巢縣,想著事到臨頭來取戰機,如何不敗?”
劉淮搖頭笑道:“也不能這麽說,兵兇戰危,如何能有十分把握?有三分把握就足以賭一把了,到時候見招拆招,隨機應變,勝負猶未可知。也說不準這大懷貞真的是不世出的英豪,他麾下的武勝軍也是個個是好漢,真的就能正麵將我軍擊敗呢?”
何伯求也笑了:“雖是私下所言,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但都統郎君也不應該漲他人士氣,滅自家威風。”
“有理!”劉淮見王世隆耀武揚威的迴來,在望樓上揮了揮手:“得勝而歸,當擂鼓以助威!”
劉淮站在巢縣城頭臨時加高的望樓上,捏著下巴直嘬牙花子。
梁子初已經將情報匯總了過來,通過這幾日的探查,來攻打巢縣的武勝軍真的隻有四個猛安的正軍,剩下的還有六七千簽軍民夫,列隊都列不齊,更別說上陣了。
合肥城中的情況,梁子初也探查到了一二,現在應該有三個猛安駐守,而且如臨大敵,快速加固城防,緊閉大門。
這樣一來,梁子初反而無法探查出來究竟發生了什麽。
為了保持軍心士氣,成閔從六安殺過來的軍情隻有行軍猛安一級的人知道,也許一些心腹謀克也大概知曉,但普通的小兵辣子就真的不清楚了。
以至於梁子初親手去捉了兩個落單的遊騎,也隻是說防備宋軍來襲,至於哪一路宋軍,哪一路義軍,就真的探查不出來了。
然而即便如此,大懷貞的決斷還是讓劉淮等靖難大軍高層有些驚訝。
大懷貞這是幹為什麽,他不知道我很能打嗎?
哦,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靖難大軍知道自己是從山東開始,一路破軍殺將來到兩淮的,敗在手中的金國正軍已經有好幾支了。
但金軍現在可能隻知道山東有義軍抵達兩淮,最多也就是知道這支兵馬參與過山東的一係列戰事,但更多的就糊塗了。
畢竟雙方一直隔著一條大江,金軍想要捉俘虜都很困難。
如果大懷貞知道靖難大軍帳下的首級數量,很有可能將劉淮當作與成閔一般的人物,根本不敢這麽托大了。
辛棄疾同樣在望樓上,望著龜山方向皺眉:“大郎,咱們是不是太小心了?”
劉淮臉頰一抽,也覺得自己是有點小題大做。
如果武勝軍真的隻有這點正經兵馬,那麽靖難大軍直接擺開陣勢與武勝軍對戰就可以了。
即便有新招募的兵馬,但終歸是披甲率到達七成的正軍,近三倍的兵力差距,難道還拿不下麵前這四個猛安嗎?
至於那些簽軍,說句難聽的,這些簽軍在對付尋常宋軍或者北地農民軍時說不定還有點用,但對付如靖難大軍這般規製齊全正經兵馬時,除了自尋死路之外沒有其餘下場。
靖難大軍麾下無論哪一名大將,都敢保證可以用一千兵馬,擊潰這六千簽軍。
劉淮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得讓新兵們上陣見血的,平時訓練是一迴事,在正經戰場上就是另一迴事了。另外,還得檢驗一下城防效果,此時咱們麵對四個猛安是一迴事,之後完顏亮那三萬大軍就是另一碼事了。此時乃是千載難逢的練兵機會。”
“那依照都統郎君來看,這仗該如何打?”何伯求拱手詢問。
“還是先守城。”劉淮說道:“待到金賊疲憊之後,全軍反擊,一日之內將來犯金賊全吞了!”
“一日?”
“一日。”
其餘諸將也紛紛點頭,以示一日不成問題。
“昨日軍議已經議定的城牆防守劃分,誰還有異議?”劉淮再次詢問。
見眾將紛紛搖頭,劉淮又對何伯求說道:“到出城反擊之日,還望何大管能堅守城頭,勿要讓巢縣出亂子。”
“喏!”
“辛五郎,臨戰之時,你當為我副將。”劉淮又看向辛棄疾。
這也是理所應當之事,就如同牛皋為嶽飛的副將一般,軍中另一個最大的山頭,最強悍的外將都會自動到這個位置,既是軍事傳統,又是政治地位。
“喏!”
辛棄疾同樣拱手應諾。
“都統郎君,金賊已經到眼前了,要不要出去襲擾一番?”王世隆見沒有了其餘言語,立即大聲請戰。
“去,都得去。”劉淮也不含糊,大手一揮說道:“怎麽能讓金賊舒舒服服過活呢?從你王五郎開始,各軍輪番出動精銳襲擾,勿要正麵大戰。”
王世隆精神一振,立即拱手下去準備了。
很快,城門洞開,吊橋放下,王世隆帶著二百親衛甲騎向龜山方向絕塵而去。
劉淮一邊眺望彼處的戰況,一邊撕下幾條紙寫寫畫畫團成一團,扔到碗裏開始抓鬮。
“羅慎言,你第二陣。”
“張小乙,你第三陣。”
“張白魚,你第四陣。”
“辛棄疾,你們天平軍第五、六、七陣,出戰順序自己安排。”
“石七朗,你第八陣。”
“雷奔依舊率選鋒軍在中軍待命。”
“傳令給梁子初,讓他們看好金賊。也告知楊老將軍,若金賊想要逃,洞庭湖水軍需要從石梁河截斷金賊退路!”
一連串命令發布之後,金軍就迎來了痛苦時光。
靖難大軍起家就是一夥子豪強、官兵、農民軍、綠林好漢雜糅起來的部隊,三教九流全都有。也因此,什麽陰招損招都會。
王世隆身為沭河豪強出身,早年間就是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類似的手段更是不缺。
二百甲騎急速衝到龜山腳下,將金軍遊騎探馬拋之腦後,隨後就在龜山下喝罵起來。
這是不能不管的。
與評書中可以高舉免戰牌不同,在現實中士氣實在是太重要了,任何將領都不能容忍敵方如此挑釁。
很快就有百餘騎沿著龜山之間的官道殺奔而出,直取王世隆的大旗。
王世隆卻是根本沒有想與金軍作戰,此處距離金軍大部隊實在是太近了,被纏上之後會有大規模騎兵前來圍剿。
出擊的金軍將領見到王世隆撥馬便走,也是惱怒異常,帶領麾下甲騎向前急速衝殺,想要將王世隆留在這裏。
然而剛剛將弓箭從弓袋中抽出來,金軍就猛然發現,正在追趕的漢兒甲騎一邊逃跑,一邊向後撒著什麽東西。
金軍將領剛想要低頭細看,戰馬唏律律的一聲嘶鳴,馬失前蹄,將他整個人拋了出去。
“將軍!”
“是鐵蒺藜!是他娘的鐵蒺藜!”
鐵蒺藜沒有形成規模毫無用處,這裏所說的規模既是鐵蒺藜的數量,也是騎兵的數量。
畢竟鐵蒺藜隻靠一根豎起來的釘子來刺穿戰馬腳掌。
然而金軍為了展開追殺,擺出了輕騎在兩邊,甲騎居中的鶴翼陣,其中金軍甲騎擺開的是密集衝擊陣型,從鐵蒺藜上踏過時,當即就有數匹馬的蹄子被刺穿,帶著馬背上的騎士翻倒在地,讓整個陣型一滯。
金軍之中有數名低級軍官與親衛想要保護自家行軍謀克,也使得陣型更加混亂。
王世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二百甲騎一起迴頭,挺矛輕易將兩翼的金軍輕騎擊潰之後,如同蒙兀人那般環繞著金軍甲騎開始射擊。
擲矛與箭矢不斷潑灑到金軍甲騎身上,失去速度的金軍騎士不得不下馬,用戰馬作遮擋,各自取下弓箭還擊。
然而王世隆此行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耍個威風,見金軍甲騎在那行軍謀克身邊聚攏起來要組織反擊之後,直接揮動大旗,打道迴府了。
“啊!!!”
望著王字大旗下遠去的煙塵,那名行軍謀克不顧盔甲在地上滾得滿是塵土,恨恨將手中弓箭擲到地上,仰天大吼出聲。
金軍即便有甲胄護身,卻也不是無漏金身,麵對擲矛與重箭還是會有防禦不到的地方,待清點完人數,發現有三十餘傷亡後,這名行軍謀克複又憤怒得大吼出聲。
前來支援的兩個行軍謀克麵麵相覷,皆是麵露戚戚之態。
而遙遙望著這一幕,何伯求不由得嗤笑出聲:“兵法有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咱們靖難大軍是在廟算的時候就贏定了,而後才開戰的。如這武勝軍,他們都沒想明白明白戰事究竟是如何發展就來巢縣,想著事到臨頭來取戰機,如何不敗?”
劉淮搖頭笑道:“也不能這麽說,兵兇戰危,如何能有十分把握?有三分把握就足以賭一把了,到時候見招拆招,隨機應變,勝負猶未可知。也說不準這大懷貞真的是不世出的英豪,他麾下的武勝軍也是個個是好漢,真的就能正麵將我軍擊敗呢?”
何伯求也笑了:“雖是私下所言,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但都統郎君也不應該漲他人士氣,滅自家威風。”
“有理!”劉淮見王世隆耀武揚威的迴來,在望樓上揮了揮手:“得勝而歸,當擂鼓以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