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日夜間。
已經成為獵物的完顏亮終於不再從容。
幾乎在同一時刻,金軍大帳中接到了兩個壞消息。
一個是大懷貞在巢縣下大敗,不止武勝軍被堵在方圓十裏的狹小區域內屠戮殆盡,大懷貞更是直接丟了腦袋。
這對於金軍上下都是個晴天霹靂。
這可是一軍總管,行軍萬戶啊!如此位高權重之人了,大金已經有多少年沒有戰死的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哪夥簽軍覆沒,也不是哪個城池失陷,而是一整個正軍萬戶唿啦啦的就沒了。
如同武勝軍一般的萬戶,整個金國有多少?
一共才三十二個而已!
這可是金國用了十年的時間,幾乎將北地百姓逼得盡反才扣扣索索所攢下的最大家底!
第二個消息更慘。
徐文自稱遭遇了宋國水軍與馬步軍主力的圍攻,損失慘重,六千武成軍根本堅持不住,艦船也幾乎被打光,隻能沿著運河支流向揚州撤退。
且不論徐文的消息有幾分真假,理論上來說,金國耗費無數精力金錢組建的艦隊隻剩下完顏鄭家所部,而且被堵在了大江之上。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消息,蘇保衡在經曆昏迷高燒傷口感染等一係列鬼門關後,終於醒了過來,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而他一醒來,聽聞親信猛安將軍情一訴說,當即就知道情況危急。不顧身體依然虛弱,強行讓親衛將他攙扶到中軍大帳前,準備參與軍議。
像完顏亮主持的軍議,一軍總管無論如何都會有席位,更何況蘇保衡不隻是當朝工部尚書,更是水軍的都統,比尋常總管職階更高。
門口的守衛眼見來人蘇保衡根本不敢攔,隻能一邊飛速通報,一邊在前引路。
“漢人還是有豪傑的啊。”還沒有進入大帳,蘇保衡就聽見帳中的完顏亮如此感歎。
蘇保衡推開身邊的侍衛,拿著劍柄努力穩住身體,想要靠自己進入大帳。
“僅僅淮南兩路,老的有成閔、李顯忠、劉錡、李寶、張榮,小的有劉淮、辛棄疾、時俊,真是一時英雄。一旦發力,短短十餘日就將俺逼得手足無措。”
“俺這迴也算領教華夏風物了,原本俺還奇怪,北方諸族走馬燈一般興亡,如此懦弱的漢人怎會牢牢占據天下最富庶的一塊土地。他們即使有天災人禍而衰落,也能再次崛起。現在俺明白了,漢人的豪傑太多了,死完一波,又有更多。能聚集起如此多的英瑞人物,天下大事何事不能成?”
聽到這裏,蘇保衡掀開大帳,緩慢而又堅定的走了進來。
“蘇卿,正好你來了,你且說說,漢人是否真有天命?”完顏亮此時沒有坐在主座,而是站在輿圖前,眉頭緊皺的問道。
“陛下,此言差矣。”一名侍衛搬來張椅子,蘇保衡不客氣的落座。
“此前完顏尚書有一句話深得我心。”蘇保衡深深的喘了一口氣,朗聲說道:“天命即是人心。”
“能定天下事者非一人兩人,而是天下人。沒有哪一族有天命,而是天下人追隨哪一族,哪一族就有天命。”蘇保衡知道自己就算是傷好,也沒有幾天活頭了,所以他所說的無比直白:“天下人中即使漢人最多,國祚卻也被奪過數次,其中原因無他,那些所謂的中原天子連漢人的追隨都無法獲得罷了。”
“陛下,老臣這樣的漢人實在太多了,他們說同樣的話,有一樣的膚色,寫一樣的文字,讀一樣的聖賢文章。哪怕延續數百年的南北分裂也沒有讓漢人變成不同的族裔,所以歸根結底,決定這方土地歸屬的從來都是漢人的人心。”蘇保衡咳了咳說道。
“妖言惑眾!”完顏阿鄰扶刀切齒說道。
“穀神(完顏希尹)造女真大字不過二十載,而始皇帝書同文已經一千八百年,不能比的。”蘇保衡對完顏阿鄰揮了揮手,不怎麽想搭理這個夯貨,並努力使自己顯得中氣十足。
隨後,蘇保衡又對一直沉默不語的完顏亮說道:“陛下,這天下的天命一直在天下人的手中,卻沒有在宋國手中。趙構乃是狗一般的東西,想讓天下人追隨他,簡直是做夢。”
“而宋國更是個笑話。趙宋得國不正,身為顧命,卻欺辱孤兒寡母,狐媚以取天下,是為不忠;趙構忍視父母兄弟陷於北方,而不思進取,是為不孝;趙宋橫征暴斂,不治吏治,致使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是為不仁;無故殺戮有功將士,棄天下百姓於不顧,是為不義。”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國,如何能讓天下追隨,繼業華夏,稱中原天子?”
“漢人雖然豪傑輩出,可那趙構連嶽鵬舉都容不得,怎會用他們?老臣敢用人頭保證,此次立有大功之人,哪怕能勝,也必會折辱於奴隸人之手。長此以往,宋國豈會有天命?”
“而陛下此後需銳意改革,讓天下人歸心,天命自然會到陛下手中。”
完顏亮沒有反駁,眼中卻是流露一種悲哀。
他知道蘇保衡話中的意思,那就是趙宋偏安,無法維持中原正統,而完顏亮所要做的,自然是將正統從宋人手裏搶過來。屆時,心向宋國的漢人豪傑自然會投奔到他的手下。
完顏亮更知道在此時此地蘇保衡說這些話這並不是老糊塗了,而是這名老臣在臨死前給自己的最後一次勸諫。
場麵一時寂靜。
“然而這都是後話了,此次南征,東路軍算是徹底敗了。”完顏阿鄰見完顏亮沒有說話,隻能硬著頭皮將話題轉了迴去。
這一句喪氣話一出口,韓棠當即斜了他一眼。
這幾日渡江作戰,雖對宋軍殺傷極大,第一日架起浮橋之時,李顯忠都親率親衛拚殺了,可就是差了那麽一口氣,沒有將宋軍徹底擊潰,一直也沒有突破江邊的防禦陣地。
而之後兩天,三個萬戶輪番上陣,將宋軍的陣地啃了個亂七八糟,可紮手點子也不止李顯忠,得到虞允文大力支持的時俊率領步卒精銳,一次次的將來犯金軍打得徒勞無功。
到了今日,幾乎每個萬戶都有數百人的傷亡,雖然又從輔兵中補充兵力,不至於減員到缺編的程度,然而戰力卻也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尤其是完顏阿鄰與韓棠兩個萬戶,他們在采石大戰前就分別被靖難大軍搞沒了一個猛安,再算上近幾日的傷亡,都能說有些傷筋動骨了。
“怎能說敗?此次難道不是大勝嗎?”蘇保衡沉聲反駁道:“被打得丟軍失地的難道不是宋國嗎?占據兩淮的難道不是大金嗎?迴身滅了成閔,將合肥奪迴,在巢湖重新編練水軍,十年之內,還渡不了大江嗎?”
“蘇卿所言極是,確實不能因為稍有挫折而失去誌氣。”完顏亮終於沉聲迴應。
而完顏元宜也終於鬆了口氣,同時又有些眼紅的看了蘇保衡一眼。
他原本擔心完顏亮紅了眼,不顧一切的去渡江,可見蘇保衡一句話就能將完顏亮勸住,卻又有些嫉妒。
在完顏亮眼中,其餘人是臣,而蘇保衡是臣又是友,地位不一樣的。
“陛下是陸戰行家,老夫卻是不太懂的,就不瞎出主意了。”蘇保衡拱拱手說道:“唯望陛下戒驕戒躁,再積十年之功,一統天下。”
“老臣傷勢難愈,完顏鄭家善納人言,為人謹慎,可為水軍主將。”
完顏鄭家低下頭,雙目泛紅。
他與蘇保衡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見這名和藹老者如同交待後事一般將水軍的指揮權交過來,完顏鄭家情知自己無能,卻又不敢不接。
“蘇卿所說得俺都應,隻是還望蘇卿能保重身體,大金社稷還要蘇卿作保。”完顏亮歎了口氣,也隻能說一些這樣的場麵話。
“傳俺軍令,各部依次迴軍。”完顏亮見沒有人再提其他意見,當即下令。
“韓棠。”
“末將在!”
“你帶武銳軍走含山,先不要動巢縣,遣精兵繞到東關北側,與俺南北夾擊。”完顏亮指著輿圖說道:“你的任務最重,若是稍有差池,你反而會先受到夾擊。”
“你敢去做嗎?若是不敢,俺讓移特輦走一趟。”
這誰能說不敢啊!
“陛下!此乃小事一樁,且看我武銳軍大展身手!”
“很好。”完顏亮點頭說道:“合紮猛安與武平軍當先鋒,移特輦殿後。移特輦,若是宋狗敢渡江追俺,你就迴軍給他們一下狠的!”
“鄭家!”
“臣在!”
“水軍要靠後一些,掩護好移特輦,等移特輦抵達裕溪口後,你從裕溪逆流而上,趕上前鋒,與俺一齊破東關。”
“喏!隻是……”
“隻是什麽?”
“陛下,我想撥出一些戰船,讓他們載著輜重與陛下同行,如此一來,陛下的行軍速度將會極快。”完顏鄭家奴拱手說道。
完顏亮想了想搖了搖頭:“鄭家,俺是這麽想的,你們走裕溪,若是事有不諧,就可以直接上岸與陸軍同行,那些船棄了也就棄了。可若是輜重糧草在船上,那宋人在裕溪上放火船,你們是跑還是不跑?”
“另外,你們還有運載攻城部件的重任,空間絕不寬裕。”
完顏鄭家奴想了想,隻能沉聲稱喏。
“你們還有誰想說什麽?可有什麽紕漏?盡情說來。”完顏亮坐迴到了主座上,飲了口茶水問道。
“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一直沉默的宰相李通起身拱手。
“軍議之中,百無禁忌。”
“那好,徐文一敗,徒單貞渡江已成泡影,其人桀驁不馴,恐軍令難使其迴軍,還望陛下親自率合紮猛安赴淮東掌控彼處三個萬戶,使其能安然迴到海州。”李通躬身說道:“另外請陛下賜臣大纛,賜臣行軍都統之職,臣自會帶三個萬戶攻城拔寨,將合肥奪迴獻與陛下。”
大帳中鴉雀無聲。
少頃,完顏奔睹、完顏元宜、韓棠、完顏阿鄰、大懷忠等大將也紛紛起身附議。
徒單貞若是在這裏,得跳著腳罵李通八輩祖宗。
狗屁桀驁不馴。
徒單貞是跟著完顏亮弑君之人,是完顏亮的心腹,更何況他早就期待的撤軍命令了,哪裏會因為完顏亮撤軍就變得不聽軍令了?
可大帳中的人也明白,李通這名善於逢君之惡的宰相此時也不是給徒單貞上眼藥,而是讓完顏亮帶著合紮猛安去更為穩妥的淮東撤退,同時將金吾纛旓留下,讓他率三個萬戶一路打通東關、巢縣、合肥。
畢竟金軍在淮西的局勢說勢如危卵那太誇張了,可說上一句不太妙是沒什麽問題的。
損兵折將不說,糧道被斷了不說,後路上的萬戶竟然成建製被消滅了。若不是平日宋軍表現的太疲軟,太弱雞,現在金軍已經是妥妥的敗亡之象了。
而話又說迴來,完顏亮作為皇帝,在提振士氣方麵,他的存在本身是最好的強心劑。
若是完顏亮隨淮西大軍一起撤,那士氣爆棚的大軍有七八成的可能會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而若是大軍知道完顏亮提前溜號,那這仗就很難打了,李通滿打滿算也隻有三成勝算而已。
可就算如此,李通還是不敢將他的皇帝放在此等險地,與完顏亮的安危比起來,三個萬戶的得失隻能算是蝸角之爭。
蘇保衡卻是沒有附議,隻是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他太了解完顏亮了,說好聽叫極為自信,說難聽點叫自大。如何能接受這種縮頭烏龜式的提議?
“莫要勸了,俺帶你們來到這裏,你們聽俺的命令陷入險地,若是俺棄軍而逃,來日還怎麽帶兵?”完顏亮麵沉如水:“我意已決,此事休要再提,有這心思,不如多想想如何應對宋狗,須知接下來的戰事不同了!”
眾將心中凜然,轟然應諾。
當天夜裏,蘇保衡歸帳之後再次高燒,此次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第二日,就在完顏亮大軍拔營之前,蘇保衡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時年五十歲。
已經成為獵物的完顏亮終於不再從容。
幾乎在同一時刻,金軍大帳中接到了兩個壞消息。
一個是大懷貞在巢縣下大敗,不止武勝軍被堵在方圓十裏的狹小區域內屠戮殆盡,大懷貞更是直接丟了腦袋。
這對於金軍上下都是個晴天霹靂。
這可是一軍總管,行軍萬戶啊!如此位高權重之人了,大金已經有多少年沒有戰死的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哪夥簽軍覆沒,也不是哪個城池失陷,而是一整個正軍萬戶唿啦啦的就沒了。
如同武勝軍一般的萬戶,整個金國有多少?
一共才三十二個而已!
這可是金國用了十年的時間,幾乎將北地百姓逼得盡反才扣扣索索所攢下的最大家底!
第二個消息更慘。
徐文自稱遭遇了宋國水軍與馬步軍主力的圍攻,損失慘重,六千武成軍根本堅持不住,艦船也幾乎被打光,隻能沿著運河支流向揚州撤退。
且不論徐文的消息有幾分真假,理論上來說,金國耗費無數精力金錢組建的艦隊隻剩下完顏鄭家所部,而且被堵在了大江之上。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消息,蘇保衡在經曆昏迷高燒傷口感染等一係列鬼門關後,終於醒了過來,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而他一醒來,聽聞親信猛安將軍情一訴說,當即就知道情況危急。不顧身體依然虛弱,強行讓親衛將他攙扶到中軍大帳前,準備參與軍議。
像完顏亮主持的軍議,一軍總管無論如何都會有席位,更何況蘇保衡不隻是當朝工部尚書,更是水軍的都統,比尋常總管職階更高。
門口的守衛眼見來人蘇保衡根本不敢攔,隻能一邊飛速通報,一邊在前引路。
“漢人還是有豪傑的啊。”還沒有進入大帳,蘇保衡就聽見帳中的完顏亮如此感歎。
蘇保衡推開身邊的侍衛,拿著劍柄努力穩住身體,想要靠自己進入大帳。
“僅僅淮南兩路,老的有成閔、李顯忠、劉錡、李寶、張榮,小的有劉淮、辛棄疾、時俊,真是一時英雄。一旦發力,短短十餘日就將俺逼得手足無措。”
“俺這迴也算領教華夏風物了,原本俺還奇怪,北方諸族走馬燈一般興亡,如此懦弱的漢人怎會牢牢占據天下最富庶的一塊土地。他們即使有天災人禍而衰落,也能再次崛起。現在俺明白了,漢人的豪傑太多了,死完一波,又有更多。能聚集起如此多的英瑞人物,天下大事何事不能成?”
聽到這裏,蘇保衡掀開大帳,緩慢而又堅定的走了進來。
“蘇卿,正好你來了,你且說說,漢人是否真有天命?”完顏亮此時沒有坐在主座,而是站在輿圖前,眉頭緊皺的問道。
“陛下,此言差矣。”一名侍衛搬來張椅子,蘇保衡不客氣的落座。
“此前完顏尚書有一句話深得我心。”蘇保衡深深的喘了一口氣,朗聲說道:“天命即是人心。”
“能定天下事者非一人兩人,而是天下人。沒有哪一族有天命,而是天下人追隨哪一族,哪一族就有天命。”蘇保衡知道自己就算是傷好,也沒有幾天活頭了,所以他所說的無比直白:“天下人中即使漢人最多,國祚卻也被奪過數次,其中原因無他,那些所謂的中原天子連漢人的追隨都無法獲得罷了。”
“陛下,老臣這樣的漢人實在太多了,他們說同樣的話,有一樣的膚色,寫一樣的文字,讀一樣的聖賢文章。哪怕延續數百年的南北分裂也沒有讓漢人變成不同的族裔,所以歸根結底,決定這方土地歸屬的從來都是漢人的人心。”蘇保衡咳了咳說道。
“妖言惑眾!”完顏阿鄰扶刀切齒說道。
“穀神(完顏希尹)造女真大字不過二十載,而始皇帝書同文已經一千八百年,不能比的。”蘇保衡對完顏阿鄰揮了揮手,不怎麽想搭理這個夯貨,並努力使自己顯得中氣十足。
隨後,蘇保衡又對一直沉默不語的完顏亮說道:“陛下,這天下的天命一直在天下人的手中,卻沒有在宋國手中。趙構乃是狗一般的東西,想讓天下人追隨他,簡直是做夢。”
“而宋國更是個笑話。趙宋得國不正,身為顧命,卻欺辱孤兒寡母,狐媚以取天下,是為不忠;趙構忍視父母兄弟陷於北方,而不思進取,是為不孝;趙宋橫征暴斂,不治吏治,致使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是為不仁;無故殺戮有功將士,棄天下百姓於不顧,是為不義。”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國,如何能讓天下追隨,繼業華夏,稱中原天子?”
“漢人雖然豪傑輩出,可那趙構連嶽鵬舉都容不得,怎會用他們?老臣敢用人頭保證,此次立有大功之人,哪怕能勝,也必會折辱於奴隸人之手。長此以往,宋國豈會有天命?”
“而陛下此後需銳意改革,讓天下人歸心,天命自然會到陛下手中。”
完顏亮沒有反駁,眼中卻是流露一種悲哀。
他知道蘇保衡話中的意思,那就是趙宋偏安,無法維持中原正統,而完顏亮所要做的,自然是將正統從宋人手裏搶過來。屆時,心向宋國的漢人豪傑自然會投奔到他的手下。
完顏亮更知道在此時此地蘇保衡說這些話這並不是老糊塗了,而是這名老臣在臨死前給自己的最後一次勸諫。
場麵一時寂靜。
“然而這都是後話了,此次南征,東路軍算是徹底敗了。”完顏阿鄰見完顏亮沒有說話,隻能硬著頭皮將話題轉了迴去。
這一句喪氣話一出口,韓棠當即斜了他一眼。
這幾日渡江作戰,雖對宋軍殺傷極大,第一日架起浮橋之時,李顯忠都親率親衛拚殺了,可就是差了那麽一口氣,沒有將宋軍徹底擊潰,一直也沒有突破江邊的防禦陣地。
而之後兩天,三個萬戶輪番上陣,將宋軍的陣地啃了個亂七八糟,可紮手點子也不止李顯忠,得到虞允文大力支持的時俊率領步卒精銳,一次次的將來犯金軍打得徒勞無功。
到了今日,幾乎每個萬戶都有數百人的傷亡,雖然又從輔兵中補充兵力,不至於減員到缺編的程度,然而戰力卻也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尤其是完顏阿鄰與韓棠兩個萬戶,他們在采石大戰前就分別被靖難大軍搞沒了一個猛安,再算上近幾日的傷亡,都能說有些傷筋動骨了。
“怎能說敗?此次難道不是大勝嗎?”蘇保衡沉聲反駁道:“被打得丟軍失地的難道不是宋國嗎?占據兩淮的難道不是大金嗎?迴身滅了成閔,將合肥奪迴,在巢湖重新編練水軍,十年之內,還渡不了大江嗎?”
“蘇卿所言極是,確實不能因為稍有挫折而失去誌氣。”完顏亮終於沉聲迴應。
而完顏元宜也終於鬆了口氣,同時又有些眼紅的看了蘇保衡一眼。
他原本擔心完顏亮紅了眼,不顧一切的去渡江,可見蘇保衡一句話就能將完顏亮勸住,卻又有些嫉妒。
在完顏亮眼中,其餘人是臣,而蘇保衡是臣又是友,地位不一樣的。
“陛下是陸戰行家,老夫卻是不太懂的,就不瞎出主意了。”蘇保衡拱拱手說道:“唯望陛下戒驕戒躁,再積十年之功,一統天下。”
“老臣傷勢難愈,完顏鄭家善納人言,為人謹慎,可為水軍主將。”
完顏鄭家低下頭,雙目泛紅。
他與蘇保衡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見這名和藹老者如同交待後事一般將水軍的指揮權交過來,完顏鄭家情知自己無能,卻又不敢不接。
“蘇卿所說得俺都應,隻是還望蘇卿能保重身體,大金社稷還要蘇卿作保。”完顏亮歎了口氣,也隻能說一些這樣的場麵話。
“傳俺軍令,各部依次迴軍。”完顏亮見沒有人再提其他意見,當即下令。
“韓棠。”
“末將在!”
“你帶武銳軍走含山,先不要動巢縣,遣精兵繞到東關北側,與俺南北夾擊。”完顏亮指著輿圖說道:“你的任務最重,若是稍有差池,你反而會先受到夾擊。”
“你敢去做嗎?若是不敢,俺讓移特輦走一趟。”
這誰能說不敢啊!
“陛下!此乃小事一樁,且看我武銳軍大展身手!”
“很好。”完顏亮點頭說道:“合紮猛安與武平軍當先鋒,移特輦殿後。移特輦,若是宋狗敢渡江追俺,你就迴軍給他們一下狠的!”
“鄭家!”
“臣在!”
“水軍要靠後一些,掩護好移特輦,等移特輦抵達裕溪口後,你從裕溪逆流而上,趕上前鋒,與俺一齊破東關。”
“喏!隻是……”
“隻是什麽?”
“陛下,我想撥出一些戰船,讓他們載著輜重與陛下同行,如此一來,陛下的行軍速度將會極快。”完顏鄭家奴拱手說道。
完顏亮想了想搖了搖頭:“鄭家,俺是這麽想的,你們走裕溪,若是事有不諧,就可以直接上岸與陸軍同行,那些船棄了也就棄了。可若是輜重糧草在船上,那宋人在裕溪上放火船,你們是跑還是不跑?”
“另外,你們還有運載攻城部件的重任,空間絕不寬裕。”
完顏鄭家奴想了想,隻能沉聲稱喏。
“你們還有誰想說什麽?可有什麽紕漏?盡情說來。”完顏亮坐迴到了主座上,飲了口茶水問道。
“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一直沉默的宰相李通起身拱手。
“軍議之中,百無禁忌。”
“那好,徐文一敗,徒單貞渡江已成泡影,其人桀驁不馴,恐軍令難使其迴軍,還望陛下親自率合紮猛安赴淮東掌控彼處三個萬戶,使其能安然迴到海州。”李通躬身說道:“另外請陛下賜臣大纛,賜臣行軍都統之職,臣自會帶三個萬戶攻城拔寨,將合肥奪迴獻與陛下。”
大帳中鴉雀無聲。
少頃,完顏奔睹、完顏元宜、韓棠、完顏阿鄰、大懷忠等大將也紛紛起身附議。
徒單貞若是在這裏,得跳著腳罵李通八輩祖宗。
狗屁桀驁不馴。
徒單貞是跟著完顏亮弑君之人,是完顏亮的心腹,更何況他早就期待的撤軍命令了,哪裏會因為完顏亮撤軍就變得不聽軍令了?
可大帳中的人也明白,李通這名善於逢君之惡的宰相此時也不是給徒單貞上眼藥,而是讓完顏亮帶著合紮猛安去更為穩妥的淮東撤退,同時將金吾纛旓留下,讓他率三個萬戶一路打通東關、巢縣、合肥。
畢竟金軍在淮西的局勢說勢如危卵那太誇張了,可說上一句不太妙是沒什麽問題的。
損兵折將不說,糧道被斷了不說,後路上的萬戶竟然成建製被消滅了。若不是平日宋軍表現的太疲軟,太弱雞,現在金軍已經是妥妥的敗亡之象了。
而話又說迴來,完顏亮作為皇帝,在提振士氣方麵,他的存在本身是最好的強心劑。
若是完顏亮隨淮西大軍一起撤,那士氣爆棚的大軍有七八成的可能會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而若是大軍知道完顏亮提前溜號,那這仗就很難打了,李通滿打滿算也隻有三成勝算而已。
可就算如此,李通還是不敢將他的皇帝放在此等險地,與完顏亮的安危比起來,三個萬戶的得失隻能算是蝸角之爭。
蘇保衡卻是沒有附議,隻是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他太了解完顏亮了,說好聽叫極為自信,說難聽點叫自大。如何能接受這種縮頭烏龜式的提議?
“莫要勸了,俺帶你們來到這裏,你們聽俺的命令陷入險地,若是俺棄軍而逃,來日還怎麽帶兵?”完顏亮麵沉如水:“我意已決,此事休要再提,有這心思,不如多想想如何應對宋狗,須知接下來的戰事不同了!”
眾將心中凜然,轟然應諾。
當天夜裏,蘇保衡歸帳之後再次高燒,此次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第二日,就在完顏亮大軍拔營之前,蘇保衡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時年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