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縣經過加班加點的整修,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刺蝟,各種軍事設施一應俱全,壕溝鹿角護城河以及延長的馬麵牆無一不在展示著這座城池的堅固。
而其上的靖難大軍更是鬥誌昂揚,麵對城下數萬兵馬的耀武揚威時卻沒有一絲慌亂,反而紛紛唿喝怒罵起來,根本就是精兵強將。
早晨金軍在城下耀武揚威時,完顏亮與文武重臣已經混在其中,將巢縣布防看了個通透。
城中靖難大軍看城下金軍暗自凜然。
城下金軍看城上靖難軍也是心中惴惴。
麻杆打狼兩頭怕,大哥別笑話二哥。
仔細辨別旗號之後,完顏亮當即決定先去進攻龜山上的成閔。待到擊敗鄂州大軍後,再用成閔的首級來恐嚇巢縣,以此來達到瓦解巢縣守軍士氣的目的。
龜山雖然是山,可山勢相對平緩,山上的營寨再堅固,也要比巢縣城牆要低矮得多。
金軍所立的大營距龜山僅僅八裏,照理說,以金軍的機動能力是不需要再立一個小營的,然而完顏亮此時卻展現了不同尋常的謹慎,簽軍在原地建立營寨,正軍也沒有閑著,全軍歇息片刻,直直砸向矗立在南邊山頭的宋軍小營。
武平軍第二猛安作為懲戒營當先而行,軍士們手持鋼盾,身著重甲,不要命的向小營發動了進攻。
小營主將是陳敏陳元功,這名沉默寡言、性情悍烈的統製官率領四千正軍,四千輔兵鎮守此處,麵對如潮一般的金國正軍卻怡然不懼,沉著的站在望樓,指揮部下進行反擊。
時間太短了,即使在巢縣軍民的全力幫助下,營寨依舊不是十分堅固,壕溝挖的也十分淺。可即使如此,鄂州大軍依舊不是軟柿子,憑借著地勢,與金軍殺得難分難解。
“大人,要不要出擊,給金賊腰腹來下狠的?”畢再遇在營寨上扒著木欄,看著一裏外小營的血戰,有些躍躍欲試。
畢進隔著頭盔敲了一下畢再遇的腦袋:“你這小崽子莫要急,誰先急了,誰就會出紕漏。大戰之時,心中首先要穩,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就是如此。”
畢再遇看著畢進身邊快要被攥斷的木欄,撇了撇嘴卻又不敢跟老子頂嘴,隻能清了清嗓子問道:“那咱們隻能幹看著?”
“等陳元功的信號,或者等金軍疲敝。”畢進衝著三裏外的金軍陣地努了努嘴。
那裏除了簽軍依然在忙碌,還有金軍正軍席地而坐,著甲休息。
金吾纛旓之下人影重重,一時間根本數不清有多少正軍,多少簽軍。
畢進仔細觀察了一下金軍陣勢之後,又將目光投向小營那邊的戰場。而畢再遇卻不停的伸著脖子向東方張望。
“大人,咱們這邊沒動,可巢縣那邊卻是先動了。”畢再遇指著巢縣方向說道。
“那劉大郎如此帶種?”畢進爬上望樓,努力向巢縣那邊看去。
距離雖然有些遠,可也能隱隱約約看見城下沸騰一片。
事實正如畢再遇所說,靖難大軍動了。
而且,靖難大軍可不隻是出動,而是都統劉淮親自率百餘甲騎出城襲營了。
這可差點讓匆匆巡視城牆歸來的辛棄疾氣得背過氣去。
辛棄疾幾乎當場就與何伯求翻了臉,指責對方為什麽不阻攔劉淮出城作戰。
何伯求本來就有氣急敗壞之態,聞言更是惱怒。
這是軍隊,是上下尊卑最為顯著的軍隊,當一軍都統鐵了心想做什麽的時候,誰能攔住他?
戰機稍縱即逝,劉淮在看到金軍露出破綻之時根本來不及通知任何人,直接率領親衛殺出去,何伯求能有什麽辦法?
難道也跟著劉淮殺出去嗎?那誰來為後繼?誰去組織兵馬接應呢?
如果大軍隨之出擊,戰事會不會迅速擴大化?難道今天就要打決戰嗎?
幾句反問罷了,何伯求也是氣喘籲籲,而辛棄疾幹脆轉身就走,率領數十親衛披掛整齊,在大門處等待信號,隨時準備出城接應。
與此同時,在城門處輪值的李鐵槍已經下令麾下將士披甲,準備在城門口廝殺。
城頭的何伯求同樣沒有閑著,弓弩手大量聚集,就等著劉淮撤迴來的時候,用箭矢阻攔追兵。
劉淮自然也不是為了逞勇鬥狠,除了向鄂州大軍展示戰鬥決意,更多的是他真的找到了戰機。
這個戰機準確的說是金軍移動的時候露出的。
此時巢縣城下金軍營寨正在建立,還隻是挖掘壕溝,伐木立寨而已,而金國正軍大部都在龜山腳下列陣立營,完顏亮都親自去了,明顯就是更加重視鄂州大軍。
於此同時,不知道是不是擔心鄂州大軍反撲,在初步建立營地後,在營寨中主持的完顏元宜又派遣了兩千餘馬軍到龜山下聽令,金軍大營中的正軍兵力稀薄到了極致。
目送金軍馬軍遠去之後,劉淮在城頭上猛然發現,金軍營寨東側竟然有一股簽軍脫離了營寨,似乎想要趁亂逃跑。
而金軍也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方才有小股騎兵追來砍殺以作行刑。
金軍的兵力明顯有些不足了。
劉淮立即率領親衛出戰,並沒有去救那些死定了的簽軍,而是直接踏營以示威。
完顏元宜聽到有人來報,巢縣城中竟然有兵馬出戰,驚奇之餘立即到望樓上觀察,然而見到是那麵形製巨大的靖難大旗的時候,這名金國兵部尚書也是嚇了一跳。
他還以為靖難大軍忍不住了,首戰即決戰,現在就要全軍出城來拚命呢!
然而稍稍驚嚇之餘,完顏元宜複又大喜過望,他一邊派遣馬軍出營寨,糾纏住出戰的靖難軍甲騎,一邊派遣軍使到完顏亮處稟報,要順勢攻打巢縣,倒卷這潰兵入城。
完顏元宜很有信心,即便靖難大軍能打垮武勝軍,但他們想要在坐擁三萬正軍與一支合紮猛安的金軍主力麵前占便宜,做夢去吧!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完顏元宜發現計劃的第一步就執行不下去。
這支打著靖難大旗的馬隊實在是過於精銳了,明明隻是百餘兵馬,真正打起來氣勢卻如同千軍萬馬一般,第一批衝殺出去的金軍甲騎如同砍瓜切菜般剁了個一幹二淨。
第二批百餘甲騎同樣被摧枯拉朽的擊潰。
隨後是第三批,第四批。
真不是金軍指揮官無能,將好好的一場突襲打成了添油戰術,而是營寨大門就是那麽大,預留的通道就是那麽寬,衝出之後不用整軍就能迅速形成戰鬥力的最大規模就是一個謀克。
至於從營寨左右分兵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金軍正軍留守兵馬較少,不可能全都出營作戰。
而同樣以百人隊對決,尋常金軍哪裏比得上飛虎郎君親自率領的親衛呢?
兩刻鍾之後,完顏元宜可以看出,靖難軍甲騎已經明顯疲憊了,但他們卻是傷亡寥寥,士氣高昂,在營前耀武揚威。
金軍已經死傷了近百人,之前被擊潰的金軍正在收攏,而繼續從營寨中出戰的金軍卻不敢再托大,準備集結之後再行出戰。
然而劉淮哪裏會給金軍集結的機會,又放了一輪箭,將金軍挑釁了一番後,大搖大擺的迴城了。
而此時,完顏亮那邊派遣的援兵剛剛集結出發,龜山上的戰事也到達了白熱化。
甲士的性命被無情的拋灑,宋金兩軍的鮮血被主帥當成展示決意的方式,無論是成閔還是完顏亮都沒有稍微停手的打算。
而變數則是出現在了昨夜才立了大功的梁子初身上。
在開戰伊始,巢湖水軍就已經接到成閔的命令,隨時準備參戰,隻不過要等待信號。
然而梁子初第一次參與這種程度的大戰,熱血沸騰之下難免除了疏漏,與陳敏約定的信號出了岔子。
他見到營中一處失火還以為是燃起的狼煙,立即主動參戰,二十三艘艦船從巢湖中駛到岸邊,憑借這船上所搭載的八牛弩與小型拋石機,向金軍側翼發射弩矢與石塊。
雖然無論是弩矢還是石塊都不是十分密集,威力卻十分巨大,挨著就死,沾著就亡。南側的金軍也無從反擊,陣型一時散亂,攻勢也慢了下來。
巢湖水軍此舉並沒有造成多大殺傷,卻攪亂了金軍的陣型,在加上有一股金軍似乎想要迴到巢縣大營作支援,讓成閔迅速看到了戰機。
“趙撙,畢進,你二人各率本部弓弩手,下南坡向圍攻小營的金賊拋射箭矢。”成閔點出兩將,朗聲說道。
“得令!”
“杜彥,你率本部出寨向東列陣,若是金賊不動,你也不要動,若是金賊進攻我弓弩陣地,你就去擊其側翼,曉得如何去做嗎?”
“喏!”
“軍使傳令給華旺,背嵬軍著甲,若大營舉紅旗,則即刻出擊!”
少頃,畢進與趙撙率領一千神臂弩手從營寨南門列陣而出,在官道以北的一片山坡上站定腳步,居高臨下的將箭雨拋灑在金軍頭頂上。
雖然殺傷不多,可左右兩方都有箭雨的情況下,金軍的攻勢更加遲緩了。
與龜山大營相互對峙的金軍剛剛有些許動作,三千餘甲士就在一麵杜字大旗的引導下出營列陣,對著山下數萬金軍虎視眈眈,大有一言不合就發動決戰的架勢。
金軍大營處稍有遲疑,在小營的陳敏就瞅準了機會,親率七百甲士從衝出營壘,給與金軍以迎頭痛擊。
圍攻小營的金軍原本被兩麵夾擊已經十分難受了,此時變成三麵夾擊就更受不住了。
金軍的前鋒就是戴罪立功的武平軍第二猛安,在經曆了傷亡慘重的夜襲、行軍猛安被殺後,又奮戰了少半個時辰,承受了近百傷亡後已經膽寒,再也經不住三方夾擊了。
第二猛安不顧軍法嚴苛,與陳敏接戰不到片刻就落荒而逃,連帶著身後的兩個猛安也慌忙後撤。幸虧有行軍萬戶完顏阿鄰在此督戰,終於沒有讓撤退變成大潰敗。
然而打到如此程度,金軍想要先聲奪人占領龜山一座營壘的計劃算是徹底破產。
陳敏也沒有腦子一熱就攻到山下,而是見好就收,阻止了餘飛英出營作戰的衝動,趁此空檔,迅速的收斂屍首,修複木欄鹿角。
宋軍雖然獲勝,可營寨東側的木欄幾乎被全數推倒,金軍前鋒已經將宋軍壓迫進了最後一道防線,若非如此,梁子初也不至於急吼吼的前來支援了。
完顏亮抬頭看了看天色,心中也明白,在馬不停蹄的作戰了一下午後,即使以堅忍著稱的金軍也是疲憊異常,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再次組織一次進攻。
雙方在今日初次正麵交鋒,竟然是金軍吃了個悶虧。
思索片刻後,完顏亮下令紮營休整,同時命令大懷忠取迴武平軍第二猛安所有還活著的行軍謀克的首級。
將功補過,將功補過。
沒有功勞,何來補過?
而其上的靖難大軍更是鬥誌昂揚,麵對城下數萬兵馬的耀武揚威時卻沒有一絲慌亂,反而紛紛唿喝怒罵起來,根本就是精兵強將。
早晨金軍在城下耀武揚威時,完顏亮與文武重臣已經混在其中,將巢縣布防看了個通透。
城中靖難大軍看城下金軍暗自凜然。
城下金軍看城上靖難軍也是心中惴惴。
麻杆打狼兩頭怕,大哥別笑話二哥。
仔細辨別旗號之後,完顏亮當即決定先去進攻龜山上的成閔。待到擊敗鄂州大軍後,再用成閔的首級來恐嚇巢縣,以此來達到瓦解巢縣守軍士氣的目的。
龜山雖然是山,可山勢相對平緩,山上的營寨再堅固,也要比巢縣城牆要低矮得多。
金軍所立的大營距龜山僅僅八裏,照理說,以金軍的機動能力是不需要再立一個小營的,然而完顏亮此時卻展現了不同尋常的謹慎,簽軍在原地建立營寨,正軍也沒有閑著,全軍歇息片刻,直直砸向矗立在南邊山頭的宋軍小營。
武平軍第二猛安作為懲戒營當先而行,軍士們手持鋼盾,身著重甲,不要命的向小營發動了進攻。
小營主將是陳敏陳元功,這名沉默寡言、性情悍烈的統製官率領四千正軍,四千輔兵鎮守此處,麵對如潮一般的金國正軍卻怡然不懼,沉著的站在望樓,指揮部下進行反擊。
時間太短了,即使在巢縣軍民的全力幫助下,營寨依舊不是十分堅固,壕溝挖的也十分淺。可即使如此,鄂州大軍依舊不是軟柿子,憑借著地勢,與金軍殺得難分難解。
“大人,要不要出擊,給金賊腰腹來下狠的?”畢再遇在營寨上扒著木欄,看著一裏外小營的血戰,有些躍躍欲試。
畢進隔著頭盔敲了一下畢再遇的腦袋:“你這小崽子莫要急,誰先急了,誰就會出紕漏。大戰之時,心中首先要穩,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就是如此。”
畢再遇看著畢進身邊快要被攥斷的木欄,撇了撇嘴卻又不敢跟老子頂嘴,隻能清了清嗓子問道:“那咱們隻能幹看著?”
“等陳元功的信號,或者等金軍疲敝。”畢進衝著三裏外的金軍陣地努了努嘴。
那裏除了簽軍依然在忙碌,還有金軍正軍席地而坐,著甲休息。
金吾纛旓之下人影重重,一時間根本數不清有多少正軍,多少簽軍。
畢進仔細觀察了一下金軍陣勢之後,又將目光投向小營那邊的戰場。而畢再遇卻不停的伸著脖子向東方張望。
“大人,咱們這邊沒動,可巢縣那邊卻是先動了。”畢再遇指著巢縣方向說道。
“那劉大郎如此帶種?”畢進爬上望樓,努力向巢縣那邊看去。
距離雖然有些遠,可也能隱隱約約看見城下沸騰一片。
事實正如畢再遇所說,靖難大軍動了。
而且,靖難大軍可不隻是出動,而是都統劉淮親自率百餘甲騎出城襲營了。
這可差點讓匆匆巡視城牆歸來的辛棄疾氣得背過氣去。
辛棄疾幾乎當場就與何伯求翻了臉,指責對方為什麽不阻攔劉淮出城作戰。
何伯求本來就有氣急敗壞之態,聞言更是惱怒。
這是軍隊,是上下尊卑最為顯著的軍隊,當一軍都統鐵了心想做什麽的時候,誰能攔住他?
戰機稍縱即逝,劉淮在看到金軍露出破綻之時根本來不及通知任何人,直接率領親衛殺出去,何伯求能有什麽辦法?
難道也跟著劉淮殺出去嗎?那誰來為後繼?誰去組織兵馬接應呢?
如果大軍隨之出擊,戰事會不會迅速擴大化?難道今天就要打決戰嗎?
幾句反問罷了,何伯求也是氣喘籲籲,而辛棄疾幹脆轉身就走,率領數十親衛披掛整齊,在大門處等待信號,隨時準備出城接應。
與此同時,在城門處輪值的李鐵槍已經下令麾下將士披甲,準備在城門口廝殺。
城頭的何伯求同樣沒有閑著,弓弩手大量聚集,就等著劉淮撤迴來的時候,用箭矢阻攔追兵。
劉淮自然也不是為了逞勇鬥狠,除了向鄂州大軍展示戰鬥決意,更多的是他真的找到了戰機。
這個戰機準確的說是金軍移動的時候露出的。
此時巢縣城下金軍營寨正在建立,還隻是挖掘壕溝,伐木立寨而已,而金國正軍大部都在龜山腳下列陣立營,完顏亮都親自去了,明顯就是更加重視鄂州大軍。
於此同時,不知道是不是擔心鄂州大軍反撲,在初步建立營地後,在營寨中主持的完顏元宜又派遣了兩千餘馬軍到龜山下聽令,金軍大營中的正軍兵力稀薄到了極致。
目送金軍馬軍遠去之後,劉淮在城頭上猛然發現,金軍營寨東側竟然有一股簽軍脫離了營寨,似乎想要趁亂逃跑。
而金軍也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方才有小股騎兵追來砍殺以作行刑。
金軍的兵力明顯有些不足了。
劉淮立即率領親衛出戰,並沒有去救那些死定了的簽軍,而是直接踏營以示威。
完顏元宜聽到有人來報,巢縣城中竟然有兵馬出戰,驚奇之餘立即到望樓上觀察,然而見到是那麵形製巨大的靖難大旗的時候,這名金國兵部尚書也是嚇了一跳。
他還以為靖難大軍忍不住了,首戰即決戰,現在就要全軍出城來拚命呢!
然而稍稍驚嚇之餘,完顏元宜複又大喜過望,他一邊派遣馬軍出營寨,糾纏住出戰的靖難軍甲騎,一邊派遣軍使到完顏亮處稟報,要順勢攻打巢縣,倒卷這潰兵入城。
完顏元宜很有信心,即便靖難大軍能打垮武勝軍,但他們想要在坐擁三萬正軍與一支合紮猛安的金軍主力麵前占便宜,做夢去吧!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完顏元宜發現計劃的第一步就執行不下去。
這支打著靖難大旗的馬隊實在是過於精銳了,明明隻是百餘兵馬,真正打起來氣勢卻如同千軍萬馬一般,第一批衝殺出去的金軍甲騎如同砍瓜切菜般剁了個一幹二淨。
第二批百餘甲騎同樣被摧枯拉朽的擊潰。
隨後是第三批,第四批。
真不是金軍指揮官無能,將好好的一場突襲打成了添油戰術,而是營寨大門就是那麽大,預留的通道就是那麽寬,衝出之後不用整軍就能迅速形成戰鬥力的最大規模就是一個謀克。
至於從營寨左右分兵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金軍正軍留守兵馬較少,不可能全都出營作戰。
而同樣以百人隊對決,尋常金軍哪裏比得上飛虎郎君親自率領的親衛呢?
兩刻鍾之後,完顏元宜可以看出,靖難軍甲騎已經明顯疲憊了,但他們卻是傷亡寥寥,士氣高昂,在營前耀武揚威。
金軍已經死傷了近百人,之前被擊潰的金軍正在收攏,而繼續從營寨中出戰的金軍卻不敢再托大,準備集結之後再行出戰。
然而劉淮哪裏會給金軍集結的機會,又放了一輪箭,將金軍挑釁了一番後,大搖大擺的迴城了。
而此時,完顏亮那邊派遣的援兵剛剛集結出發,龜山上的戰事也到達了白熱化。
甲士的性命被無情的拋灑,宋金兩軍的鮮血被主帥當成展示決意的方式,無論是成閔還是完顏亮都沒有稍微停手的打算。
而變數則是出現在了昨夜才立了大功的梁子初身上。
在開戰伊始,巢湖水軍就已經接到成閔的命令,隨時準備參戰,隻不過要等待信號。
然而梁子初第一次參與這種程度的大戰,熱血沸騰之下難免除了疏漏,與陳敏約定的信號出了岔子。
他見到營中一處失火還以為是燃起的狼煙,立即主動參戰,二十三艘艦船從巢湖中駛到岸邊,憑借這船上所搭載的八牛弩與小型拋石機,向金軍側翼發射弩矢與石塊。
雖然無論是弩矢還是石塊都不是十分密集,威力卻十分巨大,挨著就死,沾著就亡。南側的金軍也無從反擊,陣型一時散亂,攻勢也慢了下來。
巢湖水軍此舉並沒有造成多大殺傷,卻攪亂了金軍的陣型,在加上有一股金軍似乎想要迴到巢縣大營作支援,讓成閔迅速看到了戰機。
“趙撙,畢進,你二人各率本部弓弩手,下南坡向圍攻小營的金賊拋射箭矢。”成閔點出兩將,朗聲說道。
“得令!”
“杜彥,你率本部出寨向東列陣,若是金賊不動,你也不要動,若是金賊進攻我弓弩陣地,你就去擊其側翼,曉得如何去做嗎?”
“喏!”
“軍使傳令給華旺,背嵬軍著甲,若大營舉紅旗,則即刻出擊!”
少頃,畢進與趙撙率領一千神臂弩手從營寨南門列陣而出,在官道以北的一片山坡上站定腳步,居高臨下的將箭雨拋灑在金軍頭頂上。
雖然殺傷不多,可左右兩方都有箭雨的情況下,金軍的攻勢更加遲緩了。
與龜山大營相互對峙的金軍剛剛有些許動作,三千餘甲士就在一麵杜字大旗的引導下出營列陣,對著山下數萬金軍虎視眈眈,大有一言不合就發動決戰的架勢。
金軍大營處稍有遲疑,在小營的陳敏就瞅準了機會,親率七百甲士從衝出營壘,給與金軍以迎頭痛擊。
圍攻小營的金軍原本被兩麵夾擊已經十分難受了,此時變成三麵夾擊就更受不住了。
金軍的前鋒就是戴罪立功的武平軍第二猛安,在經曆了傷亡慘重的夜襲、行軍猛安被殺後,又奮戰了少半個時辰,承受了近百傷亡後已經膽寒,再也經不住三方夾擊了。
第二猛安不顧軍法嚴苛,與陳敏接戰不到片刻就落荒而逃,連帶著身後的兩個猛安也慌忙後撤。幸虧有行軍萬戶完顏阿鄰在此督戰,終於沒有讓撤退變成大潰敗。
然而打到如此程度,金軍想要先聲奪人占領龜山一座營壘的計劃算是徹底破產。
陳敏也沒有腦子一熱就攻到山下,而是見好就收,阻止了餘飛英出營作戰的衝動,趁此空檔,迅速的收斂屍首,修複木欄鹿角。
宋軍雖然獲勝,可營寨東側的木欄幾乎被全數推倒,金軍前鋒已經將宋軍壓迫進了最後一道防線,若非如此,梁子初也不至於急吼吼的前來支援了。
完顏亮抬頭看了看天色,心中也明白,在馬不停蹄的作戰了一下午後,即使以堅忍著稱的金軍也是疲憊異常,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再次組織一次進攻。
雙方在今日初次正麵交鋒,竟然是金軍吃了個悶虧。
思索片刻後,完顏亮下令紮營休整,同時命令大懷忠取迴武平軍第二猛安所有還活著的行軍謀克的首級。
將功補過,將功補過。
沒有功勞,何來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