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完顏福壽躊躇滿誌。
大約在同一時候,完顏奔睹與烏古論元忠二人終於來到了渦口,並且見到了已經心憂如焚的大宗正烏延蒲盧渾。
“老天爺,可算有人撤迴來了。”烏延蒲盧渾連鞋子都沒有穿,就大踏步的從營寨中騎馬衝了出來,直接抓著完顏奔睹的雙手,焦急問道:“戰況究竟如何了?”
完顏奔睹雖然也是宿將,但畢竟年紀到了一定程度了,駐馬喘了幾口粗氣,艱難從馬上下來,隨後直接癱坐在地,慘笑說道:“完了,三萬戶全完了。”
烏延蒲盧渾腦袋懵了一下,隨後隻覺得天旋地轉起來,腦後隨之劇痛,從馬上栽下,幸虧有親衛連忙扶住,才沒有直接被摔死。
同樣癱坐於地喘了許久粗氣之後,烏延蒲盧渾才清醒過來,有些希冀的說道:“是不是水軍全軍覆沒,算上之前大懷貞,一共沒了三個萬戶?”
完顏奔睹搖著頭,老淚縱橫:“不,是陛下親率的三萬戶,還有三千合紮猛安,還有淮東三萬戶的三千精銳,都沒了……都沒了!!!”
烏延蒲盧渾抓著完顏奔睹的肩膀,大聲質問:“那陛下呢?陛下身在何處?”
“不知道,兵荒馬亂,大雪封路,又是夜間,全亂了。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完顏奔睹痛苦的搖頭:“我還以為陛下已經迴到了渦口。”
烏古論元忠比較年輕,官職也較低,沒有兩名老臣一般痛徹心扉,而是向烏延蒲盧渾問道:“大宗正在渦口許久,難道就沒有收攏兵馬,聽到消息嗎?”
烏延蒲盧渾苦笑一聲:“陸陸續續收攏了百餘潰兵,都說敗了,卻說不清究竟敗成了什麽樣,什麽流言都有。其中別說總管之類的人物,連行軍猛安都沒有……”
說到這裏,烏延蒲盧渾直接閉嘴,用怪異的眼神看向了烏古論元忠。
原因無他,烏古論元忠不僅僅是隨著完顏亮南征的官員,還有一個身份。
完顏雍的大女婿。
在由軍事失敗引發的政治動蕩即將開始的當下,烏古論元忠的立場雖然已經確定,但究竟等惹出多大的事情,那可就真的說不好了。
果然,當聽到烏延蒲盧渾說完顏亮沒有迴到渦口,甚至連消息都沒有的時候,烏古論元忠喃喃自語:“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息……那就是壞消息了……”
作為最高軍政首腦,完顏亮喪失了消息,就相當於脫離了權力,這是很可怕的,因為權力討厭真空,必然會有一個新的權力中心出現。
所以,完顏亮但凡有一點辦法,就會不惜代價的向外傳遞消息,展示出自己的存在感。
完顏亮不是死了,就是被宋國擒獲了。
如果是死了還好,但如果被宋國捉了,那可就……
烏古論元忠的思緒一下子變得極為發散。
宋金兩國互贈皇帝,以表世代友好,永不刀兵……
不對不對,烏古論元忠搖了搖頭,將混亂的想法扔出腦後。
完顏亮一定是死了,就算是他還活著,甚至沒有被抓,還在山溝溝裏與宋軍繞圈子,他也是個死人了!
否則完顏雍如何上位?
想到這裏,烏古論元忠直接癱坐在地,嚎啕大哭出聲:“陛下崩了!陛下崩了!”
這廝雖然幹打雷不下雨,卻將陛下崩了四個字喊得字正腔圓,讓周圍軍兵全都聽得一清二楚。
而完顏奔睹與烏延蒲盧渾卻皆是疲憊的看著這一幕,沒有阻止,也沒有讚同,隻是看著而已。
這兩名從完顏阿骨打時代就活躍的老臣已經看不清來日局勢的發展了,在即將到來的政潮波濤之中同樣身不由己。
完顏亮的折騰是平等的,不僅僅是地主豪強,平民黔首,就連宗室國族都被折騰的很慘,在孤注一擲失敗之後,兩名老臣幾乎同時喪失了對未來的主觀能動性。
這就是俗稱的如喪肝膽。
在史書中,許多名師大將在一場大敗之後徹底頹廢,乃至於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就是這般了。
烏古論元忠總歸是年輕人,心氣更高一些,在嚎哭許久之後,見兩名老將皆是沉默,幹脆起身,一邊哭嚎著,一邊喚來心腹,讓他火速將這個消息告知完顏雍。
不惜一切代價!
告訴遼陽府的那群勳貴,不能再等了!現在就他娘的起事!
隨後,烏古論元忠衝進了軍營,用自己的印信,簽押之後,就要喚來軍使,讓他們速速將完顏亮已死的消息傳播出去。
然而有一人卻是大踏步的入內,並且牢牢攥住了烏古論元忠的胳膊。
烏古論元忠惡狠狠的抬眼望去,卻隻見此人須發花白,年逾花甲,卻是身強體壯,衣冠儼然,是一副漢臣打扮。
身為國族,烏古論元忠即便年輕,也是可以俯視一些漢臣的,然而麵對麵前此人,他還是連喝罵聲都沒敢罵出口。
原因無他,因為這名漢臣名字喚作張守素,資曆甚重,父親為遼國大員,官至節度使。張守素年少時還曾經參與過高永昌建立渤海國,最終投了金國。
他如今身兼數職,既是興平軍節度使,又是東京路轉運使。
在如今這種局麵的中,張守素相當於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而他在朝中也不是兩眼一抹黑,此人的族弟,就是當朝尚書令張浩,此時正在汴梁輔佐太子完顏光英監國。
張守素本人也不是什麽凡人,性情醇厚剛毅,無論朝中還是地方,官員與百姓對他都是又敬又怕,以至於有種說法,隻要犯了瘧疾,將張守素這三個字寫在紙上後貼身上,就可以痊愈。
而張守素在此地,也是因為他督促轉運糧草,發現前線不對頭之後,快馬加鞭來到渦口,然後就聽到了這般晴天霹靂的消息。
“張公,你為何攔我?”烏古論元忠皺起眉頭,看著對方抓著自己胳膊的右手,冷冷來問。
張守素花白的胡須顫了顫,還是言道:“元忠你實在是過於急躁了。”
廢話,這種事情不急哪裏行?
心中這樣想著,烏古論元忠卻是反問出聲:“哦?如張公所言,我該如何去做?”
“老夫與你一封書信,你帶著去找尚書令張公,然後去見監國太子,渦口這邊與徒單貞那裏,老夫會想辦法敷衍。”張守素語不驚人死不休,並且直指問題的核心:“你到遼東見到曹國公的時候,隻提醒他一句,事態緊急卻又不是那麽緊急,契丹賊不能不滅!關鍵在於祖地一體,也就是仆散部與紇石烈部的支持!”
張守素雖然說的又快又多,但烏古論元忠還是瞬間就醒悟,並且大禮參拜:“若不是張公提醒,小子險些犯了大錯,之前無禮之處,還望張公見諒。”
張守素言語中有幾層意思。
第一個是身為太子的完顏光英還在,烏古論元忠此時大肆宣稱完顏亮已經死了,難道就不怕在汴京的金國中樞官員立太子當皇帝?
就算完顏雍勝券在握,難道金國不要中原了?不要朝中精英了?到時候朝中袞袞諸公如何自處?
現在張守素給了烏古論元忠創造機會,讓他跟尚書令張浩合謀,控製住乃至殺掉太子完顏光英,給完顏雍掃清障礙。
第二個是張守素作為轉運使,可以插手地方事務,並且能用後勤來與大軍作溝通。
跟隨完顏亮的三萬戶已經徹底完了,但渦口還有些許兵馬,徒單貞那裏也有三萬戶,總歸還是可以布防的。
第三個則是完顏雍本身的問題。
此時完顏雍並不是在遼陽府老巢,而是被紇石烈良弼裹挾著到了臨潢府。
所以他不可能直接登基,擺在他麵前的兩大障礙。一是在他身邊的當朝尚書左丞,紇石烈良弼;另一個則是手握重兵,依舊在襄樊鏖戰的仆散忠義。
隻要能搞定這兩人,完顏雍就可以登基了。
甚至不用管完顏亮究竟是死是活。
而所用的手段,張守素也指了出來,第一是讓金國遼東祖地都支持他;第二則是打敗契丹起義軍,不用全殲,隻要打一場勝仗,就足以有威望來號令大軍。
到時候紇石烈良弼也沒有辦法抵擋!因為他就算才華縱橫身居高位,卻隻是姓紇石烈,而不是姓完顏。
尚書左丞的政治地位是朝廷中樞給的,而完顏雍則是代表著新的朝廷中樞!
待親眼看著張守素將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寫罷,並且封裝在信封中後,烏古論元忠終於抑製不住,詢問出聲:“張公,我乃曹國公之婿,為他奔走實屬正常,然則張公素來是剛直之人,為大行皇帝所提拔,為何要出手相助?”
張守素歎了一口氣,擺了擺手說道:“老夫侍奉的皇帝許多,就連高永昌那廝老夫要示之以忠,可難道這天下就隻有皇帝嗎?百官呢?萬民呢?他們難道就不需要忠誠與保護嗎?莫要再論其他,盡量拉一些兵馬,速速走吧!”
烏古論元忠對著張守素大禮相拜,隨即捏著書信,轉身就走。
大約在同一時候,完顏奔睹與烏古論元忠二人終於來到了渦口,並且見到了已經心憂如焚的大宗正烏延蒲盧渾。
“老天爺,可算有人撤迴來了。”烏延蒲盧渾連鞋子都沒有穿,就大踏步的從營寨中騎馬衝了出來,直接抓著完顏奔睹的雙手,焦急問道:“戰況究竟如何了?”
完顏奔睹雖然也是宿將,但畢竟年紀到了一定程度了,駐馬喘了幾口粗氣,艱難從馬上下來,隨後直接癱坐在地,慘笑說道:“完了,三萬戶全完了。”
烏延蒲盧渾腦袋懵了一下,隨後隻覺得天旋地轉起來,腦後隨之劇痛,從馬上栽下,幸虧有親衛連忙扶住,才沒有直接被摔死。
同樣癱坐於地喘了許久粗氣之後,烏延蒲盧渾才清醒過來,有些希冀的說道:“是不是水軍全軍覆沒,算上之前大懷貞,一共沒了三個萬戶?”
完顏奔睹搖著頭,老淚縱橫:“不,是陛下親率的三萬戶,還有三千合紮猛安,還有淮東三萬戶的三千精銳,都沒了……都沒了!!!”
烏延蒲盧渾抓著完顏奔睹的肩膀,大聲質問:“那陛下呢?陛下身在何處?”
“不知道,兵荒馬亂,大雪封路,又是夜間,全亂了。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完顏奔睹痛苦的搖頭:“我還以為陛下已經迴到了渦口。”
烏古論元忠比較年輕,官職也較低,沒有兩名老臣一般痛徹心扉,而是向烏延蒲盧渾問道:“大宗正在渦口許久,難道就沒有收攏兵馬,聽到消息嗎?”
烏延蒲盧渾苦笑一聲:“陸陸續續收攏了百餘潰兵,都說敗了,卻說不清究竟敗成了什麽樣,什麽流言都有。其中別說總管之類的人物,連行軍猛安都沒有……”
說到這裏,烏延蒲盧渾直接閉嘴,用怪異的眼神看向了烏古論元忠。
原因無他,烏古論元忠不僅僅是隨著完顏亮南征的官員,還有一個身份。
完顏雍的大女婿。
在由軍事失敗引發的政治動蕩即將開始的當下,烏古論元忠的立場雖然已經確定,但究竟等惹出多大的事情,那可就真的說不好了。
果然,當聽到烏延蒲盧渾說完顏亮沒有迴到渦口,甚至連消息都沒有的時候,烏古論元忠喃喃自語:“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息……那就是壞消息了……”
作為最高軍政首腦,完顏亮喪失了消息,就相當於脫離了權力,這是很可怕的,因為權力討厭真空,必然會有一個新的權力中心出現。
所以,完顏亮但凡有一點辦法,就會不惜代價的向外傳遞消息,展示出自己的存在感。
完顏亮不是死了,就是被宋國擒獲了。
如果是死了還好,但如果被宋國捉了,那可就……
烏古論元忠的思緒一下子變得極為發散。
宋金兩國互贈皇帝,以表世代友好,永不刀兵……
不對不對,烏古論元忠搖了搖頭,將混亂的想法扔出腦後。
完顏亮一定是死了,就算是他還活著,甚至沒有被抓,還在山溝溝裏與宋軍繞圈子,他也是個死人了!
否則完顏雍如何上位?
想到這裏,烏古論元忠直接癱坐在地,嚎啕大哭出聲:“陛下崩了!陛下崩了!”
這廝雖然幹打雷不下雨,卻將陛下崩了四個字喊得字正腔圓,讓周圍軍兵全都聽得一清二楚。
而完顏奔睹與烏延蒲盧渾卻皆是疲憊的看著這一幕,沒有阻止,也沒有讚同,隻是看著而已。
這兩名從完顏阿骨打時代就活躍的老臣已經看不清來日局勢的發展了,在即將到來的政潮波濤之中同樣身不由己。
完顏亮的折騰是平等的,不僅僅是地主豪強,平民黔首,就連宗室國族都被折騰的很慘,在孤注一擲失敗之後,兩名老臣幾乎同時喪失了對未來的主觀能動性。
這就是俗稱的如喪肝膽。
在史書中,許多名師大將在一場大敗之後徹底頹廢,乃至於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就是這般了。
烏古論元忠總歸是年輕人,心氣更高一些,在嚎哭許久之後,見兩名老將皆是沉默,幹脆起身,一邊哭嚎著,一邊喚來心腹,讓他火速將這個消息告知完顏雍。
不惜一切代價!
告訴遼陽府的那群勳貴,不能再等了!現在就他娘的起事!
隨後,烏古論元忠衝進了軍營,用自己的印信,簽押之後,就要喚來軍使,讓他們速速將完顏亮已死的消息傳播出去。
然而有一人卻是大踏步的入內,並且牢牢攥住了烏古論元忠的胳膊。
烏古論元忠惡狠狠的抬眼望去,卻隻見此人須發花白,年逾花甲,卻是身強體壯,衣冠儼然,是一副漢臣打扮。
身為國族,烏古論元忠即便年輕,也是可以俯視一些漢臣的,然而麵對麵前此人,他還是連喝罵聲都沒敢罵出口。
原因無他,因為這名漢臣名字喚作張守素,資曆甚重,父親為遼國大員,官至節度使。張守素年少時還曾經參與過高永昌建立渤海國,最終投了金國。
他如今身兼數職,既是興平軍節度使,又是東京路轉運使。
在如今這種局麵的中,張守素相當於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而他在朝中也不是兩眼一抹黑,此人的族弟,就是當朝尚書令張浩,此時正在汴梁輔佐太子完顏光英監國。
張守素本人也不是什麽凡人,性情醇厚剛毅,無論朝中還是地方,官員與百姓對他都是又敬又怕,以至於有種說法,隻要犯了瘧疾,將張守素這三個字寫在紙上後貼身上,就可以痊愈。
而張守素在此地,也是因為他督促轉運糧草,發現前線不對頭之後,快馬加鞭來到渦口,然後就聽到了這般晴天霹靂的消息。
“張公,你為何攔我?”烏古論元忠皺起眉頭,看著對方抓著自己胳膊的右手,冷冷來問。
張守素花白的胡須顫了顫,還是言道:“元忠你實在是過於急躁了。”
廢話,這種事情不急哪裏行?
心中這樣想著,烏古論元忠卻是反問出聲:“哦?如張公所言,我該如何去做?”
“老夫與你一封書信,你帶著去找尚書令張公,然後去見監國太子,渦口這邊與徒單貞那裏,老夫會想辦法敷衍。”張守素語不驚人死不休,並且直指問題的核心:“你到遼東見到曹國公的時候,隻提醒他一句,事態緊急卻又不是那麽緊急,契丹賊不能不滅!關鍵在於祖地一體,也就是仆散部與紇石烈部的支持!”
張守素雖然說的又快又多,但烏古論元忠還是瞬間就醒悟,並且大禮參拜:“若不是張公提醒,小子險些犯了大錯,之前無禮之處,還望張公見諒。”
張守素言語中有幾層意思。
第一個是身為太子的完顏光英還在,烏古論元忠此時大肆宣稱完顏亮已經死了,難道就不怕在汴京的金國中樞官員立太子當皇帝?
就算完顏雍勝券在握,難道金國不要中原了?不要朝中精英了?到時候朝中袞袞諸公如何自處?
現在張守素給了烏古論元忠創造機會,讓他跟尚書令張浩合謀,控製住乃至殺掉太子完顏光英,給完顏雍掃清障礙。
第二個是張守素作為轉運使,可以插手地方事務,並且能用後勤來與大軍作溝通。
跟隨完顏亮的三萬戶已經徹底完了,但渦口還有些許兵馬,徒單貞那裏也有三萬戶,總歸還是可以布防的。
第三個則是完顏雍本身的問題。
此時完顏雍並不是在遼陽府老巢,而是被紇石烈良弼裹挾著到了臨潢府。
所以他不可能直接登基,擺在他麵前的兩大障礙。一是在他身邊的當朝尚書左丞,紇石烈良弼;另一個則是手握重兵,依舊在襄樊鏖戰的仆散忠義。
隻要能搞定這兩人,完顏雍就可以登基了。
甚至不用管完顏亮究竟是死是活。
而所用的手段,張守素也指了出來,第一是讓金國遼東祖地都支持他;第二則是打敗契丹起義軍,不用全殲,隻要打一場勝仗,就足以有威望來號令大軍。
到時候紇石烈良弼也沒有辦法抵擋!因為他就算才華縱橫身居高位,卻隻是姓紇石烈,而不是姓完顏。
尚書左丞的政治地位是朝廷中樞給的,而完顏雍則是代表著新的朝廷中樞!
待親眼看著張守素將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寫罷,並且封裝在信封中後,烏古論元忠終於抑製不住,詢問出聲:“張公,我乃曹國公之婿,為他奔走實屬正常,然則張公素來是剛直之人,為大行皇帝所提拔,為何要出手相助?”
張守素歎了一口氣,擺了擺手說道:“老夫侍奉的皇帝許多,就連高永昌那廝老夫要示之以忠,可難道這天下就隻有皇帝嗎?百官呢?萬民呢?他們難道就不需要忠誠與保護嗎?莫要再論其他,盡量拉一些兵馬,速速走吧!”
烏古論元忠對著張守素大禮相拜,隨即捏著書信,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