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地人多眼雜,不能行全禮,望殿下恕罪。”
劉淮很不禮貌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趙眘之後,方才誠懇言語。
而趙眘也不甚在意,隻是同樣誠懇說道:“劉都統,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此次劉都統有功於社稷,救天下於水火,我以茶代酒,敬都統一杯。”
兩人寒暄完畢,劉淮也終於將趙眘打量了個通透。
應該說趙眘相貌頗為不凡,老趙家到了這一代已經從趙匡胤,趙光義那種黑胖子型武夫狀態脫離,變成了文弱書生的模樣。
而趙眘除了文弱書生,竟然還有幾分英氣,最難得的是,趙眘雖然已經三十五歲,被趙構與秦檜折騰了許多年,眉宇之間竟然還有一絲天真爛漫的童真之態,堪稱難得。
當然,這種天真浪漫還有一種貶義的說法。
那就是幼稚。
劉淮知道此番機會難得,時間短暫,立即切入了正題:“殿下,這位是濟南府辛棄疾,這一位是新任的密州知州陸遊,我們三人都是要迴山東的。還望殿下能給我們一個承諾,待繼承大統之後,會出兵北伐,收複故土!”
趙眘似乎對於這種單刀直入式的談話方式十分不適應,不由得在板凳上扭了扭屁股,一時間沒有言語。
史浩卻直接接過話頭:“兩淮殘破到此等程度,即便殿下得了大位,沒有兩三年的準備,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倉促北伐就是死路一條。”
劉淮對著史浩點了點頭,以示對他的尊重,卻沒有迴應對方的言語,隻是繼續對著趙眘說道:“殿下,我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到時對於殿下來說,倉促北伐固然危險,可若是放棄北伐,我們山東義軍雖然艱難,然而殿下更是危險。”
趙眘剛要說什麽,史浩已經低聲嗬斥出聲:“放肆,劉大郎,你竟然敢威脅太子嗎?”
劉淮依舊沒有搭理史浩,這次甚至連點頭示意都省了,隻是對趙眘說道:“殿下若是變成了官家,是需要掌權的,然而湯思退那幫主和派都是當今官家的人,殿下如何能拉攏的過來?
反而我們這些主戰者,皆是被官家棄置之人,若是殿下能收攏我們,並且做成一些大事,則大位就可以穩固!”
史浩噌的一聲站了起來,卻又迅速意識到不應該引人注意,又坐了迴來。
他的心中已經無比後悔撮合劉淮與趙眘的見麵,就憑這幾句虎狼之詞,說劉淮有悖逆之心一點也不冤枉他。
“你這是離間天家。”史浩咬著牙,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
劉淮眼見趙眘一臉茫然,卻是立即轉頭看向了史浩:“史先生,你身為太子教授直講,若是這都不與殿下說個明白,要你何用?”
史浩立即被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我又沒活膩歪,怎麽敢以人臣之身去教帝王術?
趙眘猶豫片刻,飲了一杯茶方才問道:“如劉卿所言,若是我無法催動北伐,劉卿就不會忠於我,忠於大宋嗎?”
劉淮再次瞪了史浩一眼,隨後對趙眘說道:“難道這些道理史先生都沒有教給殿下嗎?那麽史先生真的當斬了。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史先生教書的時候,竟然連孟子都不教嗎?”
史浩此時也不想再搭理劉淮,隻是對趙眘說道:“殿下不要聽這廝的一麵之詞,那是春秋之時,天下紛爭,列國周旋,諸夏爭霸,所以孟子才會有良鳥擇木而棲之言。
現在天下隻有大宋是漢家苗裔,陛下登基,既是天下之主,到時臣子隻有效忠。”
劉淮抱著胳膊說道:“哦?那金國為何不將完顏亮贖迴,卻要另立新君呢?”
“夷狄小人,不知禮儀,有此舉不怪。”史浩話聲剛落,立即臉色一變,知道自己落入了劉淮的語言陷阱。
果真,劉淮下一句就直接將那個禁忌之言說了出來:“哦?那麽二聖何在?”
這下子不僅僅是史浩,就連陸遊的臉色也變了。
這不是明白著在說當今官家不忠不孝嗎?
劉淮一言將史浩的嘴巴堵住,在趙眘的怔愣之中繼續說道:“殿下登基之後,當今官家既是太上皇,主戰主和非是臣子之間角力,殿下與太上皇之間還有一番較量,若是殿下登基之後,無法收攏權柄,非社稷之福。”
史浩剛剛平複了心情,又聽聞劉淮這一番無父無君之言,再次勃然,低聲嗬斥道:“劉大郎,你如何敢離間天家?”
劉淮隻是看著趙眘的雙眼:“非是離間天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官家既然想要禪位給殿下,那麽就將權柄全都交出來,如此方才能父子之間融融泄泄。漢高祖行孝,也隻是將豐邑父老遷移到新豐,沒聽說過國家大事讓太上皇一言而決的。”
趙眘今日似乎被劉淮直來直去的言語衝擊到了,呆愣了片刻方才說道:“劉都統,你說這番話,難道就不怕官家與百官聽到嗎?”
劉淮搖頭:“自然是不怕的。此時隻有我山東義軍中人與殿下還有史先生,我們自不必多說,以恢複故土為己任。我這番話固然犯忌諱,但更加犯忌諱的卻是太子接見外將,我想以殿下的聰慧,絕對不會自投死路。”
說著,劉淮看向了史浩,眼神挑釁,頗有有種你就去告密,我倒要看看你怎麽把自己摘出來。
史浩更是氣急,卻毫無辦法。
此時他的一身榮辱都係於趙眘,若是去告密,固然可能得到趙構的寵信,趙眘與劉淮也沒有好下場,但趙構已經這個年紀了,還能風光幾年?
難道還去跪舔新太子嗎?別逗了。
趙眘的性子比較柔弱,此時也隻能苦笑以對:“劉都統膽大包天,有恃無恐,我卻是比不了的。”
劉淮再次搖頭:“殿下以為我是在憑借功勞恐嚇殿下,那就錯了,我其實是想說,隻要殿下能保證北伐,那麽地位就會固若金湯,我等山東義軍也會唯殿下馬首是瞻。可如果殿下放棄北伐,山東義軍絕不可能放棄山東南歸,到時候山東可能就會分崩離析,如我等支持殿下的外將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到時候殿下孤立無援,如何能做成大事?”
“殿下,無論如何艱難,都必須北伐,山東可以等,但殿下卻絕對不能與金賊議和,否則即便殿下當了官家,也絕對無法掌握朝政。”
見劉淮已經將話說得如此明白,趙眘也隻能點頭表態:“這是自然,我所能依仗的,無非就是大師傅還有虞相公,外將之中,此時唯一效忠之人,也隻有劉大郎你了。若是我能繼承大位,絕不會有絲毫虧待。”
這話說得堅定,但劉淮卻沒有相信,隻是胡亂點頭。
他此番並不是來讓趙眘能定下軍政路線,最主要的是為了宣告自己的政治底線,這種事情在李世民般的雄主,乃至於在趙構這種聰慧之人麵前根本不用多說,他們就會心領神會。
但趙眘畢竟政治上稚嫩到幼稚的程度,此時劉淮必須將話說明白,即便會引起趙眘的猜忌與惱怒也必須這麽去做。
而以趙眘耳根子的柔軟程度,今日的承諾根本不算數,說不得明天史浩再勸說幾句,這廝就會改了主意,由主戰變成主和。
但此番見麵之後,趙眘哪怕想要轉變國策,也得先權衡利弊,為了主和,失去山東義軍的支持值不值得?
“殿下,我不日就要迴到山東,可能參加不了禪位大典。既如此,我先以茶代酒,提前恭賀殿下了。”劉淮眼見有東宮近衛麵露焦躁之態,知道時間可能不太夠了,舉起了茶盞,對著趙眘躬了躬身。
趙眘同樣舉起茶盞,一飲而盡之後,卻是搖頭苦笑:“劉大郎當真是直來直去,武夫性子。我在這兩日就會跟隨聖駕迴京,劉大郎也應該能走一趟,到時候咱們若有機會,還可以再見。”
史浩在一旁直翻白眼。
能讓你倆私下再見,老子將史字倒著寫!
趙眘起身,對著劉淮拱了拱手,隨後就帶著近衛離去了。
劉淮起身相送了幾步之後,再次迴到了座位上,側頭看著趙眘的背影,若有所思。
陸遊搖頭說道:“大郎,你不應該對太子說這些的。”
辛棄疾卻是反駁:“此時不將話說明白,來日若是宋國放棄北伐,說不得這些人還以為山東大將們會率部眾歸宋呢!”
劉淮聞言隻能搖頭微笑。
而同樣的笑容則是出現在了街角遙遙看著這一幕的趙密臉上。
田卓見狀上前,低聲詢問:“將軍,要不要跟官家匯報。”
趙密頓時踟躕起來,猶豫片刻之後方才說道:“咱們也是要看一看大勢的,若是官家父子之間融融泄泄,那麽咱們也無須廢話,但若是官家對太子有了嫌隙,到時候,就是咱們立功的機會了。”
說著,趙密再次笑了起來。
田卓卻說:“若是太子真的穩固了位置,到時候咱們還可以去賣個好。”
趙密眼中一亮,隨後拍了拍田卓的肩膀:“你小子,之前俺為何不曉得你竟然如此聰慧呢?”
劉淮很不禮貌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趙眘之後,方才誠懇言語。
而趙眘也不甚在意,隻是同樣誠懇說道:“劉都統,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此次劉都統有功於社稷,救天下於水火,我以茶代酒,敬都統一杯。”
兩人寒暄完畢,劉淮也終於將趙眘打量了個通透。
應該說趙眘相貌頗為不凡,老趙家到了這一代已經從趙匡胤,趙光義那種黑胖子型武夫狀態脫離,變成了文弱書生的模樣。
而趙眘除了文弱書生,竟然還有幾分英氣,最難得的是,趙眘雖然已經三十五歲,被趙構與秦檜折騰了許多年,眉宇之間竟然還有一絲天真爛漫的童真之態,堪稱難得。
當然,這種天真浪漫還有一種貶義的說法。
那就是幼稚。
劉淮知道此番機會難得,時間短暫,立即切入了正題:“殿下,這位是濟南府辛棄疾,這一位是新任的密州知州陸遊,我們三人都是要迴山東的。還望殿下能給我們一個承諾,待繼承大統之後,會出兵北伐,收複故土!”
趙眘似乎對於這種單刀直入式的談話方式十分不適應,不由得在板凳上扭了扭屁股,一時間沒有言語。
史浩卻直接接過話頭:“兩淮殘破到此等程度,即便殿下得了大位,沒有兩三年的準備,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倉促北伐就是死路一條。”
劉淮對著史浩點了點頭,以示對他的尊重,卻沒有迴應對方的言語,隻是繼續對著趙眘說道:“殿下,我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到時對於殿下來說,倉促北伐固然危險,可若是放棄北伐,我們山東義軍雖然艱難,然而殿下更是危險。”
趙眘剛要說什麽,史浩已經低聲嗬斥出聲:“放肆,劉大郎,你竟然敢威脅太子嗎?”
劉淮依舊沒有搭理史浩,這次甚至連點頭示意都省了,隻是對趙眘說道:“殿下若是變成了官家,是需要掌權的,然而湯思退那幫主和派都是當今官家的人,殿下如何能拉攏的過來?
反而我們這些主戰者,皆是被官家棄置之人,若是殿下能收攏我們,並且做成一些大事,則大位就可以穩固!”
史浩噌的一聲站了起來,卻又迅速意識到不應該引人注意,又坐了迴來。
他的心中已經無比後悔撮合劉淮與趙眘的見麵,就憑這幾句虎狼之詞,說劉淮有悖逆之心一點也不冤枉他。
“你這是離間天家。”史浩咬著牙,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
劉淮眼見趙眘一臉茫然,卻是立即轉頭看向了史浩:“史先生,你身為太子教授直講,若是這都不與殿下說個明白,要你何用?”
史浩立即被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我又沒活膩歪,怎麽敢以人臣之身去教帝王術?
趙眘猶豫片刻,飲了一杯茶方才問道:“如劉卿所言,若是我無法催動北伐,劉卿就不會忠於我,忠於大宋嗎?”
劉淮再次瞪了史浩一眼,隨後對趙眘說道:“難道這些道理史先生都沒有教給殿下嗎?那麽史先生真的當斬了。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史先生教書的時候,竟然連孟子都不教嗎?”
史浩此時也不想再搭理劉淮,隻是對趙眘說道:“殿下不要聽這廝的一麵之詞,那是春秋之時,天下紛爭,列國周旋,諸夏爭霸,所以孟子才會有良鳥擇木而棲之言。
現在天下隻有大宋是漢家苗裔,陛下登基,既是天下之主,到時臣子隻有效忠。”
劉淮抱著胳膊說道:“哦?那金國為何不將完顏亮贖迴,卻要另立新君呢?”
“夷狄小人,不知禮儀,有此舉不怪。”史浩話聲剛落,立即臉色一變,知道自己落入了劉淮的語言陷阱。
果真,劉淮下一句就直接將那個禁忌之言說了出來:“哦?那麽二聖何在?”
這下子不僅僅是史浩,就連陸遊的臉色也變了。
這不是明白著在說當今官家不忠不孝嗎?
劉淮一言將史浩的嘴巴堵住,在趙眘的怔愣之中繼續說道:“殿下登基之後,當今官家既是太上皇,主戰主和非是臣子之間角力,殿下與太上皇之間還有一番較量,若是殿下登基之後,無法收攏權柄,非社稷之福。”
史浩剛剛平複了心情,又聽聞劉淮這一番無父無君之言,再次勃然,低聲嗬斥道:“劉大郎,你如何敢離間天家?”
劉淮隻是看著趙眘的雙眼:“非是離間天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官家既然想要禪位給殿下,那麽就將權柄全都交出來,如此方才能父子之間融融泄泄。漢高祖行孝,也隻是將豐邑父老遷移到新豐,沒聽說過國家大事讓太上皇一言而決的。”
趙眘今日似乎被劉淮直來直去的言語衝擊到了,呆愣了片刻方才說道:“劉都統,你說這番話,難道就不怕官家與百官聽到嗎?”
劉淮搖頭:“自然是不怕的。此時隻有我山東義軍中人與殿下還有史先生,我們自不必多說,以恢複故土為己任。我這番話固然犯忌諱,但更加犯忌諱的卻是太子接見外將,我想以殿下的聰慧,絕對不會自投死路。”
說著,劉淮看向了史浩,眼神挑釁,頗有有種你就去告密,我倒要看看你怎麽把自己摘出來。
史浩更是氣急,卻毫無辦法。
此時他的一身榮辱都係於趙眘,若是去告密,固然可能得到趙構的寵信,趙眘與劉淮也沒有好下場,但趙構已經這個年紀了,還能風光幾年?
難道還去跪舔新太子嗎?別逗了。
趙眘的性子比較柔弱,此時也隻能苦笑以對:“劉都統膽大包天,有恃無恐,我卻是比不了的。”
劉淮再次搖頭:“殿下以為我是在憑借功勞恐嚇殿下,那就錯了,我其實是想說,隻要殿下能保證北伐,那麽地位就會固若金湯,我等山東義軍也會唯殿下馬首是瞻。可如果殿下放棄北伐,山東義軍絕不可能放棄山東南歸,到時候山東可能就會分崩離析,如我等支持殿下的外將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到時候殿下孤立無援,如何能做成大事?”
“殿下,無論如何艱難,都必須北伐,山東可以等,但殿下卻絕對不能與金賊議和,否則即便殿下當了官家,也絕對無法掌握朝政。”
見劉淮已經將話說得如此明白,趙眘也隻能點頭表態:“這是自然,我所能依仗的,無非就是大師傅還有虞相公,外將之中,此時唯一效忠之人,也隻有劉大郎你了。若是我能繼承大位,絕不會有絲毫虧待。”
這話說得堅定,但劉淮卻沒有相信,隻是胡亂點頭。
他此番並不是來讓趙眘能定下軍政路線,最主要的是為了宣告自己的政治底線,這種事情在李世民般的雄主,乃至於在趙構這種聰慧之人麵前根本不用多說,他們就會心領神會。
但趙眘畢竟政治上稚嫩到幼稚的程度,此時劉淮必須將話說明白,即便會引起趙眘的猜忌與惱怒也必須這麽去做。
而以趙眘耳根子的柔軟程度,今日的承諾根本不算數,說不得明天史浩再勸說幾句,這廝就會改了主意,由主戰變成主和。
但此番見麵之後,趙眘哪怕想要轉變國策,也得先權衡利弊,為了主和,失去山東義軍的支持值不值得?
“殿下,我不日就要迴到山東,可能參加不了禪位大典。既如此,我先以茶代酒,提前恭賀殿下了。”劉淮眼見有東宮近衛麵露焦躁之態,知道時間可能不太夠了,舉起了茶盞,對著趙眘躬了躬身。
趙眘同樣舉起茶盞,一飲而盡之後,卻是搖頭苦笑:“劉大郎當真是直來直去,武夫性子。我在這兩日就會跟隨聖駕迴京,劉大郎也應該能走一趟,到時候咱們若有機會,還可以再見。”
史浩在一旁直翻白眼。
能讓你倆私下再見,老子將史字倒著寫!
趙眘起身,對著劉淮拱了拱手,隨後就帶著近衛離去了。
劉淮起身相送了幾步之後,再次迴到了座位上,側頭看著趙眘的背影,若有所思。
陸遊搖頭說道:“大郎,你不應該對太子說這些的。”
辛棄疾卻是反駁:“此時不將話說明白,來日若是宋國放棄北伐,說不得這些人還以為山東大將們會率部眾歸宋呢!”
劉淮聞言隻能搖頭微笑。
而同樣的笑容則是出現在了街角遙遙看著這一幕的趙密臉上。
田卓見狀上前,低聲詢問:“將軍,要不要跟官家匯報。”
趙密頓時踟躕起來,猶豫片刻之後方才說道:“咱們也是要看一看大勢的,若是官家父子之間融融泄泄,那麽咱們也無須廢話,但若是官家對太子有了嫌隙,到時候,就是咱們立功的機會了。”
說著,趙密再次笑了起來。
田卓卻說:“若是太子真的穩固了位置,到時候咱們還可以去賣個好。”
趙密眼中一亮,隨後拍了拍田卓的肩膀:“你小子,之前俺為何不曉得你竟然如此聰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