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這叫地緣政治,說了你也不懂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樞密使鄭沅突然劇烈咳嗽,紫金魚袋隨著顫抖的身軀擺動:“荒唐!我朝豈能與蠻夷……”
“老東西,你說誰蠻夷呢!”
鄭沅話音還未落下,北朔使團便抽出隨身寶刀,指向他的鼻子。
鄭沅頓時聲音低了八度,“我是說,我朝斷斷不可與北朔通商,若是通商必將養虎為患呐。”
蕭景珩看向樞密使鄭沅,腦海裏立刻浮現出了此人的信息,此人便是三皇子母家——鄭家在朝的官員。
如今大雍的鹽鐵私市都被鄭家把控。
以往沒有官方互通集市,北朔的鹽鐵隻能通過黑市來采買,那這筆利潤便進了鄭家的口袋。
可要是官方互市後,這筆采買必然是皇家牽頭,所有的利潤都將進入皇上的口袋。
鄭家自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蕭景珩可不會慣著鄭家,他繼續說道:
“去年寒冬,北朔凍斃戰馬兩萬匹。而南楚為防海盜,水師軍費占國庫不會少於三成。如今觀天下之勢,北朔猶如餓狼,南楚好似困虎。”
北朔自古崇尚狼圖騰,使團聽到蕭景珩將他們比作餓狼,也並沒有什麽異樣,反而覺得,整個大雍朝也就皇九子懂他們。
“如今,我大雍風調雨順,穀倉的糧食都快溢出去了,就像是一塊肥肉,橫在了餓狼與困虎之間,等待我們大雍的,便是被其他兩國吞噬殆盡……”
說到此處,蕭景珩頓了頓,向龍椅處瞥了一眼,剛好看到了皇上眼眸中閃過的一絲精光。
蕭景珩知道,自己說的話,皇上聽進去了。
他將手按在雲中郡位置,“如今破局之法唯有兩條:第一,引餓狼與困虎相遇,雲中郡便是關鍵;第二,大雍不能做肥肉,大雍要將肥肉變為鋼刀!”
因為有北朔使團在場,剩餘的話,他沒有講明白,無論是餓狼還是困虎,不過都是畜生,隻有手握鋼刀,才是獵人。
龍椅上的皇帝終於開口:“你要做執刀人?”
“兒臣要做磨刀石。”
他又重重叩首,
“兒臣請加這三條和親條款,待兒臣用鹽鐵喂飽草原狼群,他們的彎刀自會劈向南楚糧倉。”
三皇子突然輕笑:
“九弟怕是忘了,你和你母親一樣,恐怕連磨刀石都算不上……”
他故意踩住蕭景珩的手指,
“不過是塊墊腳石。你處心積慮的用我朝鹽鐵喂養北朔鐵騎,豈不知北朔鐵騎一旦攻破南楚,到時也必將成為我大雍的心腹大患!麵對如此眾多的鐵騎,我大雍怎麽辦?”
蕭景珩猛地抽出被踩住的手指,手指上已經布滿鮮血,他在群臣驚唿中起身。
現代地緣政治理論混合著原身的記憶在腦中翻騰,他用手指上的鮮血,在輿圖上畫出六個戰略點,正是麥金德“心髒地帶“理論的古代版。
“請諸公細看!”
他撕開染血的衣袖,
“圈中所指皆是水草豐美之地,北朔七部為爭這些牧場內鬥百年。若我朝以工部匠人助其開鑿灌渠……”
鮮血順著手指滴在輿圖上,
“草原將現萬頃良田,遊牧將變農耕!”
遊牧民族因為經常要根據草場遷徙,因此很多人一生下來,便在馬背上生活。
所以北朔很多百姓也有不錯的馬上功夫,就是因為他們日常生活離不開馬匹。
可一旦遊牧變農耕,大家便沒有遷徙的需求,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像中原一樣,不再熟悉馬匹。
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沒有騎兵了。
樞密使的咳嗽聲戛然而止。
群臣們也眼前一亮。
所有人都聽出來,這是一個陽謀,隻是礙於北朔使團在場,所以蕭景珩並沒有點破而已。
告訴北朔,他們的草場可以變成良田,他們肯定願意。
一旦草場變成良田,就再也不怕白災了,反而冬季雪越大,來年收成越好。
所以,他們巴不得讓草場變良田。
一旦草場真的變成了良田,那等待他們的就隻能是騎兵退化。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武卒發展肯定比起大雍而言,非常落後。
到時候,正是北朔最虛弱的時候。
按照蕭景珩的謀算,一來驅狼吞虎,滅掉南楚,接著草場變良田,弱化北朔。
大雍還真有可能實現萬世功勳,一統天下!
突然,三皇子抽劍斬斷輿圖:
“妖言惑眾!來人,將這……”
看到三皇子如此狗急跳牆,蕭景珩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滿朝文武都看的出來,三皇子本就無理刁難自己,如此氣急敗壞,豈不更顯現出自己說的在理了嗎!
隻希望三皇子越上頭越好,最好今日對我出手……
“且慢。”
始終沉默的丞相鄭琰拾起半片帶血輿圖,
“老臣依稀記得,九殿下生母是隴西人?”
他渾濁的眼珠盯著血跡浸染的雲中郡,
“當年王騫將軍正是在此處大破匈奴。”
蕭景珩背後滲出冷汗。
這個看似幫腔的提問實為殺招——王騫將軍正是因“勾結外族”被先帝賜死。
鄭家亡我之心不死,一旦在此事上糾纏,便會讓皇帝迴憶起王騫將軍“勾結外族”。
到時候也會懷疑自己如今的謀劃,是不是也是勾結外族。
鄭琰這老東西,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直接奔著整死我的方向下手。
不行,不能被丞相鄭琰帶跑偏了!
蕭景珩忽然抓起禮部準備的聘禮清單,指著當中“琉璃鏡三十麵”放聲大笑:
“諸公可知,南楚皇宮昨夜打碎了多少麵這樣的鏡子?“
趁眾人愣怔,蕭景珩快步走到殿門,指著朱雀大街方向:
“從波斯來的商隊帶著三船琉璃停靠南楚廣陵港,南楚戶部卻拿不出購置的銀兩。”
轉身,蕭景珩指向三皇子說道:
“因為他們的銀子,都變成了三哥別院裏的太湖石了!”
滿殿嘩然。
丞相鄭琰的鳩杖重重頓地。
蕭景珩抬眼看向高處的龍椅,九龍金漆屏風映得皇上麵目模糊,但十二冕旒垂下,一雙幽深的眸子泛著冷光。
皇上一言不發,隻是看向大殿上那尊青銅虎鑒,初晨潮氣匯聚,青銅虎鑒正滲著細密水珠,恍若巨獸垂涎。
“老東西,你說誰蠻夷呢!”
鄭沅話音還未落下,北朔使團便抽出隨身寶刀,指向他的鼻子。
鄭沅頓時聲音低了八度,“我是說,我朝斷斷不可與北朔通商,若是通商必將養虎為患呐。”
蕭景珩看向樞密使鄭沅,腦海裏立刻浮現出了此人的信息,此人便是三皇子母家——鄭家在朝的官員。
如今大雍的鹽鐵私市都被鄭家把控。
以往沒有官方互通集市,北朔的鹽鐵隻能通過黑市來采買,那這筆利潤便進了鄭家的口袋。
可要是官方互市後,這筆采買必然是皇家牽頭,所有的利潤都將進入皇上的口袋。
鄭家自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蕭景珩可不會慣著鄭家,他繼續說道:
“去年寒冬,北朔凍斃戰馬兩萬匹。而南楚為防海盜,水師軍費占國庫不會少於三成。如今觀天下之勢,北朔猶如餓狼,南楚好似困虎。”
北朔自古崇尚狼圖騰,使團聽到蕭景珩將他們比作餓狼,也並沒有什麽異樣,反而覺得,整個大雍朝也就皇九子懂他們。
“如今,我大雍風調雨順,穀倉的糧食都快溢出去了,就像是一塊肥肉,橫在了餓狼與困虎之間,等待我們大雍的,便是被其他兩國吞噬殆盡……”
說到此處,蕭景珩頓了頓,向龍椅處瞥了一眼,剛好看到了皇上眼眸中閃過的一絲精光。
蕭景珩知道,自己說的話,皇上聽進去了。
他將手按在雲中郡位置,“如今破局之法唯有兩條:第一,引餓狼與困虎相遇,雲中郡便是關鍵;第二,大雍不能做肥肉,大雍要將肥肉變為鋼刀!”
因為有北朔使團在場,剩餘的話,他沒有講明白,無論是餓狼還是困虎,不過都是畜生,隻有手握鋼刀,才是獵人。
龍椅上的皇帝終於開口:“你要做執刀人?”
“兒臣要做磨刀石。”
他又重重叩首,
“兒臣請加這三條和親條款,待兒臣用鹽鐵喂飽草原狼群,他們的彎刀自會劈向南楚糧倉。”
三皇子突然輕笑:
“九弟怕是忘了,你和你母親一樣,恐怕連磨刀石都算不上……”
他故意踩住蕭景珩的手指,
“不過是塊墊腳石。你處心積慮的用我朝鹽鐵喂養北朔鐵騎,豈不知北朔鐵騎一旦攻破南楚,到時也必將成為我大雍的心腹大患!麵對如此眾多的鐵騎,我大雍怎麽辦?”
蕭景珩猛地抽出被踩住的手指,手指上已經布滿鮮血,他在群臣驚唿中起身。
現代地緣政治理論混合著原身的記憶在腦中翻騰,他用手指上的鮮血,在輿圖上畫出六個戰略點,正是麥金德“心髒地帶“理論的古代版。
“請諸公細看!”
他撕開染血的衣袖,
“圈中所指皆是水草豐美之地,北朔七部為爭這些牧場內鬥百年。若我朝以工部匠人助其開鑿灌渠……”
鮮血順著手指滴在輿圖上,
“草原將現萬頃良田,遊牧將變農耕!”
遊牧民族因為經常要根據草場遷徙,因此很多人一生下來,便在馬背上生活。
所以北朔很多百姓也有不錯的馬上功夫,就是因為他們日常生活離不開馬匹。
可一旦遊牧變農耕,大家便沒有遷徙的需求,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像中原一樣,不再熟悉馬匹。
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沒有騎兵了。
樞密使的咳嗽聲戛然而止。
群臣們也眼前一亮。
所有人都聽出來,這是一個陽謀,隻是礙於北朔使團在場,所以蕭景珩並沒有點破而已。
告訴北朔,他們的草場可以變成良田,他們肯定願意。
一旦草場變成良田,就再也不怕白災了,反而冬季雪越大,來年收成越好。
所以,他們巴不得讓草場變良田。
一旦草場真的變成了良田,那等待他們的就隻能是騎兵退化。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武卒發展肯定比起大雍而言,非常落後。
到時候,正是北朔最虛弱的時候。
按照蕭景珩的謀算,一來驅狼吞虎,滅掉南楚,接著草場變良田,弱化北朔。
大雍還真有可能實現萬世功勳,一統天下!
突然,三皇子抽劍斬斷輿圖:
“妖言惑眾!來人,將這……”
看到三皇子如此狗急跳牆,蕭景珩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滿朝文武都看的出來,三皇子本就無理刁難自己,如此氣急敗壞,豈不更顯現出自己說的在理了嗎!
隻希望三皇子越上頭越好,最好今日對我出手……
“且慢。”
始終沉默的丞相鄭琰拾起半片帶血輿圖,
“老臣依稀記得,九殿下生母是隴西人?”
他渾濁的眼珠盯著血跡浸染的雲中郡,
“當年王騫將軍正是在此處大破匈奴。”
蕭景珩背後滲出冷汗。
這個看似幫腔的提問實為殺招——王騫將軍正是因“勾結外族”被先帝賜死。
鄭家亡我之心不死,一旦在此事上糾纏,便會讓皇帝迴憶起王騫將軍“勾結外族”。
到時候也會懷疑自己如今的謀劃,是不是也是勾結外族。
鄭琰這老東西,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直接奔著整死我的方向下手。
不行,不能被丞相鄭琰帶跑偏了!
蕭景珩忽然抓起禮部準備的聘禮清單,指著當中“琉璃鏡三十麵”放聲大笑:
“諸公可知,南楚皇宮昨夜打碎了多少麵這樣的鏡子?“
趁眾人愣怔,蕭景珩快步走到殿門,指著朱雀大街方向:
“從波斯來的商隊帶著三船琉璃停靠南楚廣陵港,南楚戶部卻拿不出購置的銀兩。”
轉身,蕭景珩指向三皇子說道:
“因為他們的銀子,都變成了三哥別院裏的太湖石了!”
滿殿嘩然。
丞相鄭琰的鳩杖重重頓地。
蕭景珩抬眼看向高處的龍椅,九龍金漆屏風映得皇上麵目模糊,但十二冕旒垂下,一雙幽深的眸子泛著冷光。
皇上一言不發,隻是看向大殿上那尊青銅虎鑒,初晨潮氣匯聚,青銅虎鑒正滲著細密水珠,恍若巨獸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