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出發,和親!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景珩攥緊袖中母親留下的桃木梳。
這是冷宮歲月裏,原身每日為生母梳頭用的物件。
梳齒間還纏著幾根灰白發絲,在滿殿龍涎香氣中透著腐朽味。
“殿下該獻饌了。”
司禮太監突然出聲。
按祖製,和親皇子需向宗親敬獻離京飯,但本該呈上的金盤玉盞,此刻卻換成粗陶海碗——這是祭奠死囚的規格。
當他捧起海碗時,蕭景琰的佩劍突然挑斷他腰間綬帶。
玄色朝服散開的瞬間,藏在懷中的桃木梳哐當落地。
滿座嘩然中,三皇子用劍尖挑起木梳:“九弟這是要帶著晦氣去北朔?”
梳背刻著的“婉”字在宮燈下泛紅——那是九皇子生母林婉如的閨名。
蕭景珩瞳孔微縮,原身記憶如潮水湧來:
暴雨夜跪在太醫院外求藥的幼童,掖庭嬤嬤將藥包扔進泥潭的笑罵,還有母親臨終前攥著木梳說“要幹幹淨淨走”。
“三哥小心慎言。”他跪直身子,“此乃……”
劍光閃過,桃木梳斷成兩截。
蕭景琰踩住刻著“婉“字的半截梳背:
“罪婢林氏穢亂宮闈的證物,也配入讓孤小心慎言?“
說著突然高舉起半截木梳,
“諸位可知永和宮井底的嬰孩骸骨?“
蕭景珩渾身血液凝固。
這是原身記憶裏最深的恐懼——七歲那年撞見掖庭太監打撈出的森森白骨,而母親在那之後開始咳血。
“夠了。”
龍椅上的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卻淹沒在鄭貴妃撥動的佛珠聲裏。
這位三皇子生母正笑著對樞密使夫人耳語,腕間九鸞銜珠鐲叮當作響。
蕭景琰突然掏出一卷泛黃宮冊:
“元和十二年掖庭記檔,林婉如私通侍衛,誕下一嬰孩棄於永和宮井底……”
他故意展開染血的那頁,
“九弟若不信,可驗看這畫押指印。上麵分明寫著:侍衛自製桃木梳送於林婉如,這梳子便是他們通奸的證據!”
蕭景珩盯著地上斷梳,忽然發現斷口處閃著金屬光澤——那根本不是桃木!
現代材料學知識讓他瞬間清醒,這是用鐵樺木仿製的,難怪原身母親臨終前反複叮囑“梳不離身”。
“兒臣請驗此物。”
他抓起半截木梳高舉過頭,
“若真是桃木,兒臣自請除籍;若是有人構陷……”
他轉頭看向鄭貴妃,
“敢問娘娘,私毀先帝禦賜之物該當何罪?”
滿殿死寂。
鐵樺木乃先帝征高麗所得,唯皇室可用。
蕭景琰臉色驟變,他顯然不知這個秘密——就像不知道當年林婉如能活著產子,正是因先帝賜下這塊保命符。
“這是先帝之物?傳少府監。”
皇帝聲音帶著顫。
當老匠人確認木紋時,鄭貴妃的佛珠突然崩散,南海珍珠滾落滿地。
蕭景珩伏地泣訴:
“三皇子毀損先帝遺物,請父皇為兒臣做主!”
他太清楚這些世家的軟肋了,宗法禮教是他們最鋒利的刀,也能成為最脆弱的鎧甲。
“逆子!”
皇帝砸碎酒盞。
蕭景琰倉皇下跪的瞬間,蕭景珩聽見丞相鄭琰的冷笑。
這位三皇子的外祖輕撫玉帶:“老臣依稀記得,和親使團規製需按《周禮》……”
“鄭公所言極是。”
蕭景珩突然接口,
“《周禮》有雲''遣庶子遠嫁,降等減儀''。”
他重重叩首,
“兒臣請撤鸞駕鳳輦,改以素車白馬出京。”
朝臣們倒吸冷氣。
素車白馬是發喪用的儀製,他這招以退為進,實為將皇室醜聞攤在天下人眼前。
果然,皇帝暴喝:“按親王禮備駕!增羽林衛三百!”
“父皇不可!“蕭景琰急道,“北朔求親書上寫明……”
“求親書在此。“
蕭景珩突然掏出鑲金國書,
“北朔王要的是''大雍皇室血脈''。”
他蘸著碎梳上的血跡,在“血脈”二字畫圈。
“三哥若覺得我不配……”
染血的手指猛然指向東南方。
“南楚皇宮裏可還住著一位長公主,南楚可一直想與北朔和親!”
丞相手中的象牙笏板哢嗒斷裂。
蕭景珩知道戳中痛處了——鄭家在南楚的走私線,便是與這長公主合作,他們斷然不能讓這條線斷了。
一旦南楚長公主和親,那他們鄭家,在南楚每年損失何止百萬黃金。
離席出發和親時,他故意踩過那卷偽造的掖庭記檔。
布帛碎裂聲裏,隱約露出刑部大印的邊角——那本該在三皇子生辰後才啟用的新印鑒。
馬車駛過朱雀門時,蕭景珩掀起車簾最後望了眼皇城。
鉛雲低垂的宮闕飛簷下,三皇子還站在雨幕裏,蟒袍玉帶裹著的身影竟顯出幾分佝僂。
七日後,北朔王帳。
篝火映著鎏金彎刀。
北朔王拓跋宏把玩著鑲滿寶石的刀鞘:
“大雍送來的‘質子’,倒比南楚的瓷器還易碎。”
帳中哄笑驟起。
蕭景珩目光掃過王座旁掛著的羊皮輿圖,南楚十三州被朱砂圈得刺目。
他忽然起身解下大氅,露出內裏素白中衣。
“孤願與北朔勇士角力。”
他指尖劃過鎖骨處猙獰的鞭痕,那是往日三皇子欺辱他時留下的,
“若勝,求王上賜金刀傍身。若敗……”
他抓起案上割肉的匕首抵住心口,
“這顆心正好祭旗。”
帳中死寂一瞬,繼而爆發出震天喝彩。
拓跋宏眯起鷹目,揮手招來帳前侍衛。
這是冷宮歲月裏,原身每日為生母梳頭用的物件。
梳齒間還纏著幾根灰白發絲,在滿殿龍涎香氣中透著腐朽味。
“殿下該獻饌了。”
司禮太監突然出聲。
按祖製,和親皇子需向宗親敬獻離京飯,但本該呈上的金盤玉盞,此刻卻換成粗陶海碗——這是祭奠死囚的規格。
當他捧起海碗時,蕭景琰的佩劍突然挑斷他腰間綬帶。
玄色朝服散開的瞬間,藏在懷中的桃木梳哐當落地。
滿座嘩然中,三皇子用劍尖挑起木梳:“九弟這是要帶著晦氣去北朔?”
梳背刻著的“婉”字在宮燈下泛紅——那是九皇子生母林婉如的閨名。
蕭景珩瞳孔微縮,原身記憶如潮水湧來:
暴雨夜跪在太醫院外求藥的幼童,掖庭嬤嬤將藥包扔進泥潭的笑罵,還有母親臨終前攥著木梳說“要幹幹淨淨走”。
“三哥小心慎言。”他跪直身子,“此乃……”
劍光閃過,桃木梳斷成兩截。
蕭景琰踩住刻著“婉“字的半截梳背:
“罪婢林氏穢亂宮闈的證物,也配入讓孤小心慎言?“
說著突然高舉起半截木梳,
“諸位可知永和宮井底的嬰孩骸骨?“
蕭景珩渾身血液凝固。
這是原身記憶裏最深的恐懼——七歲那年撞見掖庭太監打撈出的森森白骨,而母親在那之後開始咳血。
“夠了。”
龍椅上的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卻淹沒在鄭貴妃撥動的佛珠聲裏。
這位三皇子生母正笑著對樞密使夫人耳語,腕間九鸞銜珠鐲叮當作響。
蕭景琰突然掏出一卷泛黃宮冊:
“元和十二年掖庭記檔,林婉如私通侍衛,誕下一嬰孩棄於永和宮井底……”
他故意展開染血的那頁,
“九弟若不信,可驗看這畫押指印。上麵分明寫著:侍衛自製桃木梳送於林婉如,這梳子便是他們通奸的證據!”
蕭景珩盯著地上斷梳,忽然發現斷口處閃著金屬光澤——那根本不是桃木!
現代材料學知識讓他瞬間清醒,這是用鐵樺木仿製的,難怪原身母親臨終前反複叮囑“梳不離身”。
“兒臣請驗此物。”
他抓起半截木梳高舉過頭,
“若真是桃木,兒臣自請除籍;若是有人構陷……”
他轉頭看向鄭貴妃,
“敢問娘娘,私毀先帝禦賜之物該當何罪?”
滿殿死寂。
鐵樺木乃先帝征高麗所得,唯皇室可用。
蕭景琰臉色驟變,他顯然不知這個秘密——就像不知道當年林婉如能活著產子,正是因先帝賜下這塊保命符。
“這是先帝之物?傳少府監。”
皇帝聲音帶著顫。
當老匠人確認木紋時,鄭貴妃的佛珠突然崩散,南海珍珠滾落滿地。
蕭景珩伏地泣訴:
“三皇子毀損先帝遺物,請父皇為兒臣做主!”
他太清楚這些世家的軟肋了,宗法禮教是他們最鋒利的刀,也能成為最脆弱的鎧甲。
“逆子!”
皇帝砸碎酒盞。
蕭景琰倉皇下跪的瞬間,蕭景珩聽見丞相鄭琰的冷笑。
這位三皇子的外祖輕撫玉帶:“老臣依稀記得,和親使團規製需按《周禮》……”
“鄭公所言極是。”
蕭景珩突然接口,
“《周禮》有雲''遣庶子遠嫁,降等減儀''。”
他重重叩首,
“兒臣請撤鸞駕鳳輦,改以素車白馬出京。”
朝臣們倒吸冷氣。
素車白馬是發喪用的儀製,他這招以退為進,實為將皇室醜聞攤在天下人眼前。
果然,皇帝暴喝:“按親王禮備駕!增羽林衛三百!”
“父皇不可!“蕭景琰急道,“北朔求親書上寫明……”
“求親書在此。“
蕭景珩突然掏出鑲金國書,
“北朔王要的是''大雍皇室血脈''。”
他蘸著碎梳上的血跡,在“血脈”二字畫圈。
“三哥若覺得我不配……”
染血的手指猛然指向東南方。
“南楚皇宮裏可還住著一位長公主,南楚可一直想與北朔和親!”
丞相手中的象牙笏板哢嗒斷裂。
蕭景珩知道戳中痛處了——鄭家在南楚的走私線,便是與這長公主合作,他們斷然不能讓這條線斷了。
一旦南楚長公主和親,那他們鄭家,在南楚每年損失何止百萬黃金。
離席出發和親時,他故意踩過那卷偽造的掖庭記檔。
布帛碎裂聲裏,隱約露出刑部大印的邊角——那本該在三皇子生辰後才啟用的新印鑒。
馬車駛過朱雀門時,蕭景珩掀起車簾最後望了眼皇城。
鉛雲低垂的宮闕飛簷下,三皇子還站在雨幕裏,蟒袍玉帶裹著的身影竟顯出幾分佝僂。
七日後,北朔王帳。
篝火映著鎏金彎刀。
北朔王拓跋宏把玩著鑲滿寶石的刀鞘:
“大雍送來的‘質子’,倒比南楚的瓷器還易碎。”
帳中哄笑驟起。
蕭景珩目光掃過王座旁掛著的羊皮輿圖,南楚十三州被朱砂圈得刺目。
他忽然起身解下大氅,露出內裏素白中衣。
“孤願與北朔勇士角力。”
他指尖劃過鎖骨處猙獰的鞭痕,那是往日三皇子欺辱他時留下的,
“若勝,求王上賜金刀傍身。若敗……”
他抓起案上割肉的匕首抵住心口,
“這顆心正好祭旗。”
帳中死寂一瞬,繼而爆發出震天喝彩。
拓跋宏眯起鷹目,揮手招來帳前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