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天高皇帝遠,這裏是揚州!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本皇子給你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蕭景珩話鋒一轉,“立刻去尋找食物!野菜、野果、野獸……隻要是能吃的,統統給本皇子找來!”
守軍們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殿下,這……這洪水泛濫,很多地方都被淹了,哪還有什麽吃的啊?”
“是啊,殿下,有些地方水流湍急,隨時都有可能塌陷,我們若是去了,隻怕是有去無迴啊!”
蕭景珩聽著他們的抱怨,心中一陣惱火。
“愚蠢!”他怒喝一聲,“難道你們的眼睛都瞎了嗎?沒看到這滔滔洪水之中,蘊藏著多少生機?”
他指著波濤洶湧的河麵。
“水患帶來的,不僅僅是災難,還有大量的魚!隻要你們齊心協力,想辦法捕撈,難道還怕找不到吃的嗎?”
這番話,如醍醐灌頂,讓守軍們恍然大悟。
是啊,他們怎麽就沒想到呢?這洪水之中,可是有無數的魚啊!
可是……
“殿下,我們……我們沒有漁網啊……”一個兵士弱弱地開口。
蕭景珩聞言。
他脫下身上那件價值連城的外袍,這外袍是用上好的絲綢製成,上麵繡著精致的龍紋,乃是皇室禦用之物。
他手起刀落,將外袍割成了一條條的網狀。
“拿去!”蕭景珩將割好的外袍,丟給圖一,“給他們做個示範!”
圖一接過外袍,二話不說,直接跳入水中,將外袍撒開,不一會兒,便網起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
看到這一幕,難民們沸騰了!
“有吃的了!有吃的了!”
“九皇子殿下真是我們的救星啊!”
蕭景珩看著那些歡唿雀躍的難民,心中稍感安慰。
他轉頭看向那些目瞪口呆的守軍,厲聲喝道。
“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守著一群百姓,竟然連吃的都找不到,你們的兵,都當到狗身上去了嗎?!”
兵卒們身形一顫,如遭雷擊,撲通撲通跪倒一片,顫抖著嗓音齊聲唿喊:“是三皇子!是三皇子殿下讓我們如此行事!殿下饒命!”
蕭景珩頓時笑了。
果然,蕭景琰這蠢貨,還真以為能在揚州隻手遮天?
在京城,他或許還能借勢一二,可這裏是揚州!
“三皇兄啊三皇兄,你可真是愚笨。”蕭景珩輕歎。
他提高了聲音,確保每個人都能聽清。
“本皇子此次前來揚州,乃是奉了北朔王之命,前來治理水患,賑濟災民!從今往後,爾等皆聽本皇子號令,若有違抗,軍法處置!”
兵卒們麵麵相覷,最終戰戰兢兢地叩首。
“謹遵殿下之命!”
蕭景珩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些牆頭草,見風使舵倒是快。
他揮了揮手。
“都起來吧,按照方才本皇子所說,速速尋找食物,不得有誤!”
“是!”兵卒們如蒙大赦,連忙起身,四散而去,再也不複先前的囂張跋扈。
一旁的難民們,目睹了這一幕,原本麻木的臉上,漸漸有了光彩。
他們互相攙扶著站起,跪倒在地,朝著蕭景珩磕頭不止。
“青天大老爺啊!總算來了個為民做主的官了!”
“九皇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咱們有救了!有救了!”
蕭景珩聽著這些聲音,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吸一口氣,暫時將這些紛亂的思緒壓下,轉身離開了河堤。
一路疾行,蕭景珩來到了揚州都督府。
還未進門,便聽到一陣陣唉聲歎氣從府內傳來。
都督府正廳內,劉都督手扶額頭,滿麵愁容,花白的頭發仿佛又多了幾縷,他望著手中的公文,不住地搖頭歎息。
蕭景琰則站在一旁,眉飛色舞地比劃著,口若懸河。
“劉都督,本皇子這新方案,那可是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絕對萬無一失!隻要將朝廷撥發的賑災銀兩,全部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再從南楚購進一批大型船隻,雙管齊下,定能迅速控製住水患!”
劉都督聽得額角青筋直跳,卻又不敢反駁,隻得唯唯諾諾地應著,心中卻如同吞了黃連一般苦澀。
這三皇子,哪裏是來治水的,分明是來添亂的!
就在這時,陳點注意到了蕭景珩,在蕭景琰耳邊提醒。
蕭景琰聞言,猛地轉過身,看向門口,冷笑一聲。
“喲,這不是九弟嗎?怎麽,九弟這是衣衫不整地從哪個溫柔鄉裏爬出來,到本皇子這裏來尋晦氣了?”
蕭景珩並未理會他的嘲諷,徑直走到劉都督麵前,目光如炬直視蕭景琰。
“三皇兄,方才你說,要將朝廷撥發的賑災銀兩,全部投入到工程建設中,還要從南楚購進船隻?敢問三皇兄,這銀子從何而來?百姓的死活,你又置於何地?”
蕭景琰被他問得一愣,隨即冷哼一聲,反唇相譏。
“九弟,你懂什麽?這叫‘以工代賑’!隻有先將河堤修好,才能徹底解決水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他越說越激動。
“隻要有了堅固的河堤,有了先進的船隻,還怕這區區洪水不成?到時候,揚州不僅能恢複往日的繁華,還能更上一層樓!這才是長遠之計!”
蕭景珩聽著他這番歪理邪說,隻覺得荒謬。
“長遠之計?”蕭景珩怒極反笑。
“三皇兄,你可真是好大的口氣!所謂治災,首要之務,乃是安撫民心,救濟百姓!如今揚州城外,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你卻隻想著修堤造船,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這算哪門子的長遠之計?”
“更何況,你招募的那些兵勇,個個都是酒囊飯袋,欺壓百姓,魚肉鄉裏!讓他們去修堤,隻怕是監守自盜,中飽私囊!那些工匠比不過此處百姓,因為此處是他們家園!”
蕭景珩聲色俱厲。
“倒不如將養兵的錢,用來賑濟災民,讓他們參與到河堤的修複中來!這才是真正的以工代賑,這才是真正的為民著想!”
劉都督聽罷,猛地一拍大腿,雙眼放光,激動地握住蕭景珩的手,連聲道。
“九皇子殿下所言極是!所言極是啊!下官……下官真是茅塞頓開!”
蕭景珩話鋒一轉,“立刻去尋找食物!野菜、野果、野獸……隻要是能吃的,統統給本皇子找來!”
守軍們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殿下,這……這洪水泛濫,很多地方都被淹了,哪還有什麽吃的啊?”
“是啊,殿下,有些地方水流湍急,隨時都有可能塌陷,我們若是去了,隻怕是有去無迴啊!”
蕭景珩聽著他們的抱怨,心中一陣惱火。
“愚蠢!”他怒喝一聲,“難道你們的眼睛都瞎了嗎?沒看到這滔滔洪水之中,蘊藏著多少生機?”
他指著波濤洶湧的河麵。
“水患帶來的,不僅僅是災難,還有大量的魚!隻要你們齊心協力,想辦法捕撈,難道還怕找不到吃的嗎?”
這番話,如醍醐灌頂,讓守軍們恍然大悟。
是啊,他們怎麽就沒想到呢?這洪水之中,可是有無數的魚啊!
可是……
“殿下,我們……我們沒有漁網啊……”一個兵士弱弱地開口。
蕭景珩聞言。
他脫下身上那件價值連城的外袍,這外袍是用上好的絲綢製成,上麵繡著精致的龍紋,乃是皇室禦用之物。
他手起刀落,將外袍割成了一條條的網狀。
“拿去!”蕭景珩將割好的外袍,丟給圖一,“給他們做個示範!”
圖一接過外袍,二話不說,直接跳入水中,將外袍撒開,不一會兒,便網起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
看到這一幕,難民們沸騰了!
“有吃的了!有吃的了!”
“九皇子殿下真是我們的救星啊!”
蕭景珩看著那些歡唿雀躍的難民,心中稍感安慰。
他轉頭看向那些目瞪口呆的守軍,厲聲喝道。
“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守著一群百姓,竟然連吃的都找不到,你們的兵,都當到狗身上去了嗎?!”
兵卒們身形一顫,如遭雷擊,撲通撲通跪倒一片,顫抖著嗓音齊聲唿喊:“是三皇子!是三皇子殿下讓我們如此行事!殿下饒命!”
蕭景珩頓時笑了。
果然,蕭景琰這蠢貨,還真以為能在揚州隻手遮天?
在京城,他或許還能借勢一二,可這裏是揚州!
“三皇兄啊三皇兄,你可真是愚笨。”蕭景珩輕歎。
他提高了聲音,確保每個人都能聽清。
“本皇子此次前來揚州,乃是奉了北朔王之命,前來治理水患,賑濟災民!從今往後,爾等皆聽本皇子號令,若有違抗,軍法處置!”
兵卒們麵麵相覷,最終戰戰兢兢地叩首。
“謹遵殿下之命!”
蕭景珩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些牆頭草,見風使舵倒是快。
他揮了揮手。
“都起來吧,按照方才本皇子所說,速速尋找食物,不得有誤!”
“是!”兵卒們如蒙大赦,連忙起身,四散而去,再也不複先前的囂張跋扈。
一旁的難民們,目睹了這一幕,原本麻木的臉上,漸漸有了光彩。
他們互相攙扶著站起,跪倒在地,朝著蕭景珩磕頭不止。
“青天大老爺啊!總算來了個為民做主的官了!”
“九皇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咱們有救了!有救了!”
蕭景珩聽著這些聲音,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吸一口氣,暫時將這些紛亂的思緒壓下,轉身離開了河堤。
一路疾行,蕭景珩來到了揚州都督府。
還未進門,便聽到一陣陣唉聲歎氣從府內傳來。
都督府正廳內,劉都督手扶額頭,滿麵愁容,花白的頭發仿佛又多了幾縷,他望著手中的公文,不住地搖頭歎息。
蕭景琰則站在一旁,眉飛色舞地比劃著,口若懸河。
“劉都督,本皇子這新方案,那可是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絕對萬無一失!隻要將朝廷撥發的賑災銀兩,全部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再從南楚購進一批大型船隻,雙管齊下,定能迅速控製住水患!”
劉都督聽得額角青筋直跳,卻又不敢反駁,隻得唯唯諾諾地應著,心中卻如同吞了黃連一般苦澀。
這三皇子,哪裏是來治水的,分明是來添亂的!
就在這時,陳點注意到了蕭景珩,在蕭景琰耳邊提醒。
蕭景琰聞言,猛地轉過身,看向門口,冷笑一聲。
“喲,這不是九弟嗎?怎麽,九弟這是衣衫不整地從哪個溫柔鄉裏爬出來,到本皇子這裏來尋晦氣了?”
蕭景珩並未理會他的嘲諷,徑直走到劉都督麵前,目光如炬直視蕭景琰。
“三皇兄,方才你說,要將朝廷撥發的賑災銀兩,全部投入到工程建設中,還要從南楚購進船隻?敢問三皇兄,這銀子從何而來?百姓的死活,你又置於何地?”
蕭景琰被他問得一愣,隨即冷哼一聲,反唇相譏。
“九弟,你懂什麽?這叫‘以工代賑’!隻有先將河堤修好,才能徹底解決水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他越說越激動。
“隻要有了堅固的河堤,有了先進的船隻,還怕這區區洪水不成?到時候,揚州不僅能恢複往日的繁華,還能更上一層樓!這才是長遠之計!”
蕭景珩聽著他這番歪理邪說,隻覺得荒謬。
“長遠之計?”蕭景珩怒極反笑。
“三皇兄,你可真是好大的口氣!所謂治災,首要之務,乃是安撫民心,救濟百姓!如今揚州城外,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你卻隻想著修堤造船,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這算哪門子的長遠之計?”
“更何況,你招募的那些兵勇,個個都是酒囊飯袋,欺壓百姓,魚肉鄉裏!讓他們去修堤,隻怕是監守自盜,中飽私囊!那些工匠比不過此處百姓,因為此處是他們家園!”
蕭景珩聲色俱厲。
“倒不如將養兵的錢,用來賑濟災民,讓他們參與到河堤的修複中來!這才是真正的以工代賑,這才是真正的為民著想!”
劉都督聽罷,猛地一拍大腿,雙眼放光,激動地握住蕭景珩的手,連聲道。
“九皇子殿下所言極是!所言極是啊!下官……下官真是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