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畫餅充饑我不聽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者的話激起圈圈漣漪。
“是啊!老丈說得對!”
“三殿下當初也是這麽說的!”
“這堤壩得修到猴年馬月去?我們的房子都沒了,田地也淹了……”
“就算修好了,我們吃什麽?住哪裏?”
人心,最是脆弱,也最是現實。
畫餅充饑他們聽得太多了。
蕭景珩目光掃過眾人,平靜地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那沉穩的氣度,無形中再次安撫了躁動的人心。
“諸位鄉親,你們的擔憂,本王明白。”
蕭景珩的聲音傳遍堤壩。
他示意身旁的兵馬。
親兵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製作精巧的木製模型,放於一張臨時搬來的桌案上。
那模型,層層疊疊,結構複雜,正是他構思許久的“梯級節製閘壩”。
“鄉親們請看。”
蕭景珩指著模型,耐心解釋。
“此乃本王設計的‘梯級節製閘壩’。它不僅能有效抵禦洪水,更能分級調蓄水量。修建起來,也比傳統的土石大堤更快、更堅固!”
他的手指點在模型上,將複雜的原理用最淺顯的語言娓娓道來。
災民們雖然大多不識字,卻也看得出這模型的精妙,遠非尋常土堤可比。
“至於吃食和住處……”
蕭景珩話鋒一轉。
“從今日起,隻要你們肯出力,本王保證,這裏的糧食,管夠!禦寒的衣物,不會缺!”
“但是!”
他加重了語氣,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本王不會養閑人!糧食和物資,不會白白送給躺在地上等死的人!”
“所有青壯年,願意活下去,願意重建家園的,吃飽喝足後,就隨本王一起,去修建堤壩,去挖掘引水渠!”
“你們流多少汗,就能吃多少飯!你們建多快的堤,就能多早看到家園的希望!”
“這些糧食,是朝廷的,也是你們用自己的雙手換來的。這堤壩,是本王設計的,但最終,是你們為自己建造的!這家園,是你們一磚一瓦,親手重建的!”
沒有虛無縹緲的承諾,隻有最實在的交換。
用汗水換食物,用勞動換家園!
這番話,句句敲打在災民們的心坎上!
“殿下……”
之前那個提問的老者,顫抖著嘴唇,哽咽難言。
“撲通”一聲,他再次跪倒在地。
“殿下,老朽信您!老朽這條老骨頭,還能動!老朽跟您幹!”
“我們信殿下!”
“殿下說得對!我們自己建家園!”
“有力氣!吃飽了就有力氣!”
“算我一個!”
“還有我!”
人群再次沸騰!
劉都督站在一旁,內心早已是驚濤駭浪!
這位九殿下簡直是神人!
三言兩語,恩威並施,不僅化解了危機,更將一群瀕臨絕望的災民,擰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這等收攏人心的能力……他自愧不如!
劉都督上前一步,對著蕭景珩深深一揖,語氣誠懇。
“殿下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佩服!”
蕭景珩側身避開半禮,扶起劉都督,神色依舊平靜。
“劉都督言重了。民心可用,非本王一人之功。接下來,還要倚仗都督多多費心。”
簡單的一句話,既是謙遜,也包含了對劉都督的信任。
劉都督心中一暖,隻覺得能追隨這樣的主君,實乃幸事!
“殿下放心!下官定當竭盡全力!”
大鍋裏的米粥已經熬得濃稠滾燙。
士兵們開始分發食物。
這一次,秩序井然。
災民們排著隊,沒有爭搶,沒有喧嘩。
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捧著那碗熱粥。
酒足飯飽,身上又添了禦寒的衣物,冰冷的身體漸漸迴暖。
一股前所未有的力氣,從每一個災民的心底湧起!
不用蕭景珩再多動員。
吃完最後一口粥,放下碗筷,所有的青壯年男子都自覺地站了出來!
甚至不少身強力壯的婦人,也紅著眼睛,主動請纓!
“殿下!我們也去!”
“我們也能搬石頭!挖土!”
“不能讓男人們把活都幹了!”
蕭景珩點了點頭,聲音洪亮。
“好!所有願意出力的,都隨本王來!”
蕭景珩翻身上馬,身後是浩浩蕩蕩,超過一千人的建設大軍!
他們拿著簡陋的工具,扛著分配到的木材,朝著選定的堤壩修建地點走去!
工地上,熱火朝天!
按照蕭景珩繪製的圖紙,第一段實驗性的“梯級節製閘壩”開始動工!
一袋袋由特殊比例混合的砂石、泥土和一種神秘的灰色粉末被運到現場。
加水攪拌後,灌注入用木板搭建的模具之中!
親兵們負責核心技術的把控,災民們則負責搬運、攪拌、夯實!
與此同時,另一撥人,在劉都督的帶領下,開始在指定區域挖掘引水渠。
深挖溝渠,分流洪水。
挖出來的土石,正好可以用來加固其他地段的臨時堤壩。
分工明確,井然有序。
看著這欣欣向榮的景象,劉都督不敢怠慢,立刻將揚州的最新情況,連同水泥的粗略配方和功效說明,寫成詳細的奏報,以八百裏加急,火速送往皇城!
幾日後。
皇城,禦書房內。
大雍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臉上難得露出了暢快的笑容!
“好!好啊!景珩果然沒讓朕失望!”
劉都督的奏報,詳細描述了蕭景珩在揚州渠的所作所為。
皇帝的目光,牢牢鎖定在“水泥”二字上。
奏報中描述,此物與砂石混合加水,凝固後堅逾磐石!
“堅逾磐石……”皇帝喃喃自語,眼中精光大盛。
這東西……若是真的,其價值,無可估量。
修堤壩、建城牆、鋪道路……若能廣泛應用,對整個大雍,將是何等巨大的提升?!
這才是真正的國力提升之基石。
“劉都督在奏報裏寫了配方?”皇帝迫不及待地追問侍立一旁的內侍總管。
“迴陛下,劉都督隨奏報附上了一份簡易配方,就在奏折末頁。”
皇帝立刻翻到最後,仔細研讀那份由蕭景珩口述、劉都督記錄的配方。
雖然簡單,但關鍵要素都已點明。
“來人!”皇帝猛地抬頭,“立刻傳工部官員!命人速速按照此方,去宮中庫房尋齊材料,就在殿外!立刻給朕試製!”
“是啊!老丈說得對!”
“三殿下當初也是這麽說的!”
“這堤壩得修到猴年馬月去?我們的房子都沒了,田地也淹了……”
“就算修好了,我們吃什麽?住哪裏?”
人心,最是脆弱,也最是現實。
畫餅充饑他們聽得太多了。
蕭景珩目光掃過眾人,平靜地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那沉穩的氣度,無形中再次安撫了躁動的人心。
“諸位鄉親,你們的擔憂,本王明白。”
蕭景珩的聲音傳遍堤壩。
他示意身旁的兵馬。
親兵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製作精巧的木製模型,放於一張臨時搬來的桌案上。
那模型,層層疊疊,結構複雜,正是他構思許久的“梯級節製閘壩”。
“鄉親們請看。”
蕭景珩指著模型,耐心解釋。
“此乃本王設計的‘梯級節製閘壩’。它不僅能有效抵禦洪水,更能分級調蓄水量。修建起來,也比傳統的土石大堤更快、更堅固!”
他的手指點在模型上,將複雜的原理用最淺顯的語言娓娓道來。
災民們雖然大多不識字,卻也看得出這模型的精妙,遠非尋常土堤可比。
“至於吃食和住處……”
蕭景珩話鋒一轉。
“從今日起,隻要你們肯出力,本王保證,這裏的糧食,管夠!禦寒的衣物,不會缺!”
“但是!”
他加重了語氣,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本王不會養閑人!糧食和物資,不會白白送給躺在地上等死的人!”
“所有青壯年,願意活下去,願意重建家園的,吃飽喝足後,就隨本王一起,去修建堤壩,去挖掘引水渠!”
“你們流多少汗,就能吃多少飯!你們建多快的堤,就能多早看到家園的希望!”
“這些糧食,是朝廷的,也是你們用自己的雙手換來的。這堤壩,是本王設計的,但最終,是你們為自己建造的!這家園,是你們一磚一瓦,親手重建的!”
沒有虛無縹緲的承諾,隻有最實在的交換。
用汗水換食物,用勞動換家園!
這番話,句句敲打在災民們的心坎上!
“殿下……”
之前那個提問的老者,顫抖著嘴唇,哽咽難言。
“撲通”一聲,他再次跪倒在地。
“殿下,老朽信您!老朽這條老骨頭,還能動!老朽跟您幹!”
“我們信殿下!”
“殿下說得對!我們自己建家園!”
“有力氣!吃飽了就有力氣!”
“算我一個!”
“還有我!”
人群再次沸騰!
劉都督站在一旁,內心早已是驚濤駭浪!
這位九殿下簡直是神人!
三言兩語,恩威並施,不僅化解了危機,更將一群瀕臨絕望的災民,擰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這等收攏人心的能力……他自愧不如!
劉都督上前一步,對著蕭景珩深深一揖,語氣誠懇。
“殿下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佩服!”
蕭景珩側身避開半禮,扶起劉都督,神色依舊平靜。
“劉都督言重了。民心可用,非本王一人之功。接下來,還要倚仗都督多多費心。”
簡單的一句話,既是謙遜,也包含了對劉都督的信任。
劉都督心中一暖,隻覺得能追隨這樣的主君,實乃幸事!
“殿下放心!下官定當竭盡全力!”
大鍋裏的米粥已經熬得濃稠滾燙。
士兵們開始分發食物。
這一次,秩序井然。
災民們排著隊,沒有爭搶,沒有喧嘩。
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捧著那碗熱粥。
酒足飯飽,身上又添了禦寒的衣物,冰冷的身體漸漸迴暖。
一股前所未有的力氣,從每一個災民的心底湧起!
不用蕭景珩再多動員。
吃完最後一口粥,放下碗筷,所有的青壯年男子都自覺地站了出來!
甚至不少身強力壯的婦人,也紅著眼睛,主動請纓!
“殿下!我們也去!”
“我們也能搬石頭!挖土!”
“不能讓男人們把活都幹了!”
蕭景珩點了點頭,聲音洪亮。
“好!所有願意出力的,都隨本王來!”
蕭景珩翻身上馬,身後是浩浩蕩蕩,超過一千人的建設大軍!
他們拿著簡陋的工具,扛著分配到的木材,朝著選定的堤壩修建地點走去!
工地上,熱火朝天!
按照蕭景珩繪製的圖紙,第一段實驗性的“梯級節製閘壩”開始動工!
一袋袋由特殊比例混合的砂石、泥土和一種神秘的灰色粉末被運到現場。
加水攪拌後,灌注入用木板搭建的模具之中!
親兵們負責核心技術的把控,災民們則負責搬運、攪拌、夯實!
與此同時,另一撥人,在劉都督的帶領下,開始在指定區域挖掘引水渠。
深挖溝渠,分流洪水。
挖出來的土石,正好可以用來加固其他地段的臨時堤壩。
分工明確,井然有序。
看著這欣欣向榮的景象,劉都督不敢怠慢,立刻將揚州的最新情況,連同水泥的粗略配方和功效說明,寫成詳細的奏報,以八百裏加急,火速送往皇城!
幾日後。
皇城,禦書房內。
大雍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臉上難得露出了暢快的笑容!
“好!好啊!景珩果然沒讓朕失望!”
劉都督的奏報,詳細描述了蕭景珩在揚州渠的所作所為。
皇帝的目光,牢牢鎖定在“水泥”二字上。
奏報中描述,此物與砂石混合加水,凝固後堅逾磐石!
“堅逾磐石……”皇帝喃喃自語,眼中精光大盛。
這東西……若是真的,其價值,無可估量。
修堤壩、建城牆、鋪道路……若能廣泛應用,對整個大雍,將是何等巨大的提升?!
這才是真正的國力提升之基石。
“劉都督在奏報裏寫了配方?”皇帝迫不及待地追問侍立一旁的內侍總管。
“迴陛下,劉都督隨奏報附上了一份簡易配方,就在奏折末頁。”
皇帝立刻翻到最後,仔細研讀那份由蕭景珩口述、劉都督記錄的配方。
雖然簡單,但關鍵要素都已點明。
“來人!”皇帝猛地抬頭,“立刻傳工部官員!命人速速按照此方,去宮中庫房尋齊材料,就在殿外!立刻給朕試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