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五千斤鹽一周出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身邊,坐著一個熟悉的身影——蒙括。
這家夥,倒是挺會討好人。
蕭景珩心中冷笑。
幾日不見,蒙括似乎更受拓跋宏的寵信了。
他不斷地給拓跋宏夾菜,說著各種奉承的話,把拓跋宏哄得心花怒放。
看到蕭景珩迴來,蒙括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敵意。
他知道,這個漢人,是他最大的威脅。
拓跋宏倒是沒注意到這些細節,他放下筷子,起身迎接。
“景珩,你可算迴來了!”拓跋宏哈哈大笑,“快來,嚐嚐這火鍋,還有這鹹菜,都是你教的法子做的,味道簡直絕了!”
蕭景珩笑了笑,迎上蒙括的目光。
這一眼給蒙括看的怒從心起。
蒙括沒想到,等蕭景珩迴來,他仍然是拓跋宏嚴重的香餑餑。
但他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
蕭景珩笑了笑,恭敬行禮:“臣,參見可汗!”
行完禮,蕭景珩卻並未起身,而是跪在地上,朗聲道:“臣有一事,懇請可汗恩準!”
拓跋宏一愣,隨即擺手:“景珩,你我之間,何須如此?有什麽事,盡管說!”
“臣……想向可汗,再借一千一部兵馬!”蕭景珩的聲音,鏗鏘有力。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蒙括更是驚得跳了起來,尖聲叫道:“什麽?!一千一部?蕭景珩,你瘋了不成!之前為了開采鐵礦,可汗已經借給你五百兵馬,你現在又要一千士兵,你是想掏空北朔的城防嗎?!”
他的聲音尖銳刺耳,滿臉怒意。
蒙括死死地盯著蕭景珩,心中暗罵:好你個蕭景珩,獅子大開口!一千士兵,虧你想得出來!你這是要造反不成!
眼看著蕭景珩所借兵馬越來越多,拓跋宏濃眉緊鎖,臉上也顯出幾分為難。畢竟,北朔的兵力並非無窮無盡,這樣無止境地供給,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蕭景珩將拓跋宏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他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可汗,這是我大雍父皇的迴信。”
拓跋宏接過書信,展開細細閱覽。信中,雍帝的字跡遒勁有力,字裏行間透露著緊迫與決心。
雍帝在信中明確告知蕭景珩,他計劃用販賣鹽鐵所得的錢財,來作為修建運河的經費,後麵無非是哭窮國庫虧空等等。
而這一千兵馬的要求,來的也確實合理。
信紙上,白紙黑字,字字千鈞。
拓跋宏深知此事的分量,兩國邦交,茲事體大,絕非兒戲。
他抬起頭,目光在蕭景珩堅定的臉上停留片刻,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放屁!”蒙括再也按捺不住,跳出來大聲指責,“鹽田采鹽曬鹽,能用得了幾個人?十個都嫌多!你一張嘴就要百倍,蕭景珩,你當我們北朔的兵馬都是地裏長出來的嗎?!”
他心中怒火中燒,這個蕭景珩,簡直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真以為可汗好糊弄嗎?!
蕭景珩並未理會蒙括的叫囂,“可汗,若給我一千兵馬,我保證,一周之內,產鹽五千斤!”
“五千斤?!”拓跋宏驚得差點從座位上站起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不僅是拓跋宏,就連周圍的北朔勇士們,也都紛紛露出驚愕的神情。
五千斤,這是什麽概念?在他們的認知裏,鹽是何等珍貴之物,莫說五千斤,就是五十斤,都足以讓一個部落欣喜若狂了。
“哼,大言不慚!”蒙括冷笑連連,滿臉的不屑,“蕭景珩,你身為皇子,怕是連鹽都沒見過吧?還五千斤?真是笑死人了!鹽這東西,你以為是地裏的白菜,想要多少有多少?”
他心中暗自得意,這個蕭景珩,終於露出馬腳了!
如此誇誇其談,不自量力,看你這次怎麽收場!
蕭景珩淡淡一笑,並不爭辯,隻是語氣沉穩地向拓跋宏稟告:“可汗,雲中郡開采出的鐵礦,數量頗豐。臣已命人打造熔爐,用以煉化鹽湖之水,速度極快。五千斤,絕非虛言。”
他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條理清晰,讓原本還心存疑慮的拓跋宏,再次動搖了。
蕭景珩誠懇的態度,再次觸動了拓跋宏。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他這個女婿,雖然野心勃勃,但的確有幾分真本事。
“好!”拓跋宏一拍桌子,終於下定了決心,“我就再信你一次!再撥給你一千一部兵馬!”
“可汗!”蒙括急得跳腳,卻也無可奈何。
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蕭景珩再次得逞,心中恨得牙癢癢。
蒙括惡狠狠地瞪著蕭景珩的背影,暗自咬牙:好,好,好!就讓你再得意幾天!七日之後,我看你拿不出五千斤鹽,怎麽向可汗交代!到時候,我定要你提頭來見!
“多謝可汗!”蕭景珩拱手致謝,眼中閃過一絲堅毅。
他接過兵符,帶著一千北朔士兵,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營地,直奔雲中郡。
這一路上,一千名北朔士兵親眼目睹了正在修建的巍峨運河,以及那些龐大而精巧的木樁機器,一個個都震驚得合不攏嘴。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浩大的工程,更從未見過如此精妙的機關。
這些北朔漢子,心中疑竇叢生,對這位漢人姑爺,更是議論紛紛。
“這蕭皇子,到底想幹什麽?”
“誰知道呢,神神秘秘的。”
“我看啊,他就是想把咱們北朔的兵馬都騙走!”
“噓,小聲點,別讓那些漢人聽見了!”
各種猜測,各種議論,在隊伍中悄然蔓延。
等抵達雲中郡的寨子內,圖二早已等候多時。他親自迎接蕭景珩,並帶領著這一千北朔士兵,前往煉鹽場。
五口巨大的鐵鍋,一字排開,氣勢恢宏。
蕭景珩並未讓所有人都投入到煉鹽的工作中,他隻留下了五百人負責煉化鹽湖之水,其餘的五百人,則全部被他調去支援運河的修建。
圖二見狀,一臉疑惑:“公子,這……這是為何?五百人,能煉出五千斤鹽嗎?”
蕭景珩望著遠處忙碌的人群,眼神深邃:“五千斤鹽,不難。難的是運河的工期。”
這家夥,倒是挺會討好人。
蕭景珩心中冷笑。
幾日不見,蒙括似乎更受拓跋宏的寵信了。
他不斷地給拓跋宏夾菜,說著各種奉承的話,把拓跋宏哄得心花怒放。
看到蕭景珩迴來,蒙括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敵意。
他知道,這個漢人,是他最大的威脅。
拓跋宏倒是沒注意到這些細節,他放下筷子,起身迎接。
“景珩,你可算迴來了!”拓跋宏哈哈大笑,“快來,嚐嚐這火鍋,還有這鹹菜,都是你教的法子做的,味道簡直絕了!”
蕭景珩笑了笑,迎上蒙括的目光。
這一眼給蒙括看的怒從心起。
蒙括沒想到,等蕭景珩迴來,他仍然是拓跋宏嚴重的香餑餑。
但他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
蕭景珩笑了笑,恭敬行禮:“臣,參見可汗!”
行完禮,蕭景珩卻並未起身,而是跪在地上,朗聲道:“臣有一事,懇請可汗恩準!”
拓跋宏一愣,隨即擺手:“景珩,你我之間,何須如此?有什麽事,盡管說!”
“臣……想向可汗,再借一千一部兵馬!”蕭景珩的聲音,鏗鏘有力。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蒙括更是驚得跳了起來,尖聲叫道:“什麽?!一千一部?蕭景珩,你瘋了不成!之前為了開采鐵礦,可汗已經借給你五百兵馬,你現在又要一千士兵,你是想掏空北朔的城防嗎?!”
他的聲音尖銳刺耳,滿臉怒意。
蒙括死死地盯著蕭景珩,心中暗罵:好你個蕭景珩,獅子大開口!一千士兵,虧你想得出來!你這是要造反不成!
眼看著蕭景珩所借兵馬越來越多,拓跋宏濃眉緊鎖,臉上也顯出幾分為難。畢竟,北朔的兵力並非無窮無盡,這樣無止境地供給,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蕭景珩將拓跋宏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他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可汗,這是我大雍父皇的迴信。”
拓跋宏接過書信,展開細細閱覽。信中,雍帝的字跡遒勁有力,字裏行間透露著緊迫與決心。
雍帝在信中明確告知蕭景珩,他計劃用販賣鹽鐵所得的錢財,來作為修建運河的經費,後麵無非是哭窮國庫虧空等等。
而這一千兵馬的要求,來的也確實合理。
信紙上,白紙黑字,字字千鈞。
拓跋宏深知此事的分量,兩國邦交,茲事體大,絕非兒戲。
他抬起頭,目光在蕭景珩堅定的臉上停留片刻,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放屁!”蒙括再也按捺不住,跳出來大聲指責,“鹽田采鹽曬鹽,能用得了幾個人?十個都嫌多!你一張嘴就要百倍,蕭景珩,你當我們北朔的兵馬都是地裏長出來的嗎?!”
他心中怒火中燒,這個蕭景珩,簡直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真以為可汗好糊弄嗎?!
蕭景珩並未理會蒙括的叫囂,“可汗,若給我一千兵馬,我保證,一周之內,產鹽五千斤!”
“五千斤?!”拓跋宏驚得差點從座位上站起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不僅是拓跋宏,就連周圍的北朔勇士們,也都紛紛露出驚愕的神情。
五千斤,這是什麽概念?在他們的認知裏,鹽是何等珍貴之物,莫說五千斤,就是五十斤,都足以讓一個部落欣喜若狂了。
“哼,大言不慚!”蒙括冷笑連連,滿臉的不屑,“蕭景珩,你身為皇子,怕是連鹽都沒見過吧?還五千斤?真是笑死人了!鹽這東西,你以為是地裏的白菜,想要多少有多少?”
他心中暗自得意,這個蕭景珩,終於露出馬腳了!
如此誇誇其談,不自量力,看你這次怎麽收場!
蕭景珩淡淡一笑,並不爭辯,隻是語氣沉穩地向拓跋宏稟告:“可汗,雲中郡開采出的鐵礦,數量頗豐。臣已命人打造熔爐,用以煉化鹽湖之水,速度極快。五千斤,絕非虛言。”
他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條理清晰,讓原本還心存疑慮的拓跋宏,再次動搖了。
蕭景珩誠懇的態度,再次觸動了拓跋宏。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他這個女婿,雖然野心勃勃,但的確有幾分真本事。
“好!”拓跋宏一拍桌子,終於下定了決心,“我就再信你一次!再撥給你一千一部兵馬!”
“可汗!”蒙括急得跳腳,卻也無可奈何。
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蕭景珩再次得逞,心中恨得牙癢癢。
蒙括惡狠狠地瞪著蕭景珩的背影,暗自咬牙:好,好,好!就讓你再得意幾天!七日之後,我看你拿不出五千斤鹽,怎麽向可汗交代!到時候,我定要你提頭來見!
“多謝可汗!”蕭景珩拱手致謝,眼中閃過一絲堅毅。
他接過兵符,帶著一千北朔士兵,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營地,直奔雲中郡。
這一路上,一千名北朔士兵親眼目睹了正在修建的巍峨運河,以及那些龐大而精巧的木樁機器,一個個都震驚得合不攏嘴。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浩大的工程,更從未見過如此精妙的機關。
這些北朔漢子,心中疑竇叢生,對這位漢人姑爺,更是議論紛紛。
“這蕭皇子,到底想幹什麽?”
“誰知道呢,神神秘秘的。”
“我看啊,他就是想把咱們北朔的兵馬都騙走!”
“噓,小聲點,別讓那些漢人聽見了!”
各種猜測,各種議論,在隊伍中悄然蔓延。
等抵達雲中郡的寨子內,圖二早已等候多時。他親自迎接蕭景珩,並帶領著這一千北朔士兵,前往煉鹽場。
五口巨大的鐵鍋,一字排開,氣勢恢宏。
蕭景珩並未讓所有人都投入到煉鹽的工作中,他隻留下了五百人負責煉化鹽湖之水,其餘的五百人,則全部被他調去支援運河的修建。
圖二見狀,一臉疑惑:“公子,這……這是為何?五百人,能煉出五千斤鹽嗎?”
蕭景珩望著遠處忙碌的人群,眼神深邃:“五千斤鹽,不難。難的是運河的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