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製衡鄭家的一把刀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命令一下,宮人立刻忙碌起來。
沒過多久,幾名工部官員被急召而來,一臉茫然。
而在禦書房外的空地上,侍衛們已經按照配方,找來了石灰石、黏土、砂石等物,正在笨拙地按照比例混合、加水攪拌。
煙塵彌漫。
皇帝按捺不住,親自走出禦書房查看。
工部官員連忙上前行禮。
“陛下,此乃……”
“免禮!”皇帝擺擺手,指著那堆正在攪拌的灰黑色糊狀物,“看看此物!”
幾名工部官員麵麵相覷,小心翼翼地上前查看,又聞又撚。
很快,他們將混合好的“水泥”糊狀物塗抹在幾塊磚石之間,又單獨製作了幾塊樣品。
時間一點點過去。
起初濕軟的泥漿,在空氣中逐漸失去了水分,開始變得堅硬!
一個時辰後,一名官員嚐試用錘子敲擊樣品,隻留下淺淺的白印。
又過了一個時辰,待初步幹燥後,那樣品已然堅硬如石。
幾塊被粘合的磚石,更是牢牢地粘在一起,難以分開。
負責宮廷營造的官員更是上前,仔細檢查後,一臉震驚地迴稟。
“陛下!此物粘合堅固,幹燥後硬逾青石!若用於營造,實乃精品!神物啊!”
“哈哈哈!好!果然是神物!”皇帝仰天大笑。
景珩!他的這個兒子,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帶來驚喜!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鄭家,靠著姻親和舊功,盤踞朝堂,尾大不掉!
他需要一把利刃。
而蕭景珩,和他帶來的這一切,就是他最好的底牌。
是他對抗鄭家,重塑朝堂格局的希望!
就在皇帝心潮澎湃之際。
殿外傳來內侍尖細的通報聲。
“啟稟陛下,鄭貴妃娘娘求見。”
皇帝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
說曹操,曹操就到。
他抬頭望去,隻見一身華服的鄭貴妃,在宮女的簇擁下,嫋嫋娜娜地走了進來。
“臣妾參見陛下。”鄭貴妃盈盈下拜,聲音婉轉動聽。
“愛妃免禮。”皇帝心情正好,臉上又帶上了笑容,甚至主動拉起她的手,指著殿外尚未清理的“水泥”樣品,興致勃勃地介紹。
“愛妃快來看,這是叫‘水泥’,堅硬無比,工部的官員都說是神物。”
鄭貴妃順著皇帝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那灰撲撲的東西,她實在看不出什麽門道。
但她何等玲瓏心思,連聲附和。
“哦?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嘴上誇讚著,鄭貴妃的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
水泥?神物?
再神,也比不上她鄭家的權勢重要!
她今日來,可不是來聽這個的!
應和了幾句後,鄭貴妃話鋒一轉,輕輕抽泣起來。
“陛下,臣妾今日前來,是有一事想求陛下為臣妾,為鄭家做主啊!”
她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
“這是景琰從揚州加急送來的密信,陛下您看……”
鄭貴妃聲音帶著哭腔。
“信中說,九殿下他竟在揚州,無故斬殺了臣妾派去協助他賑災的得力親信!”
“陛下!陳點雖是鄭家人,可也是忠心耿耿為朝廷辦事啊!九殿下他怎能如此濫殺無辜!求陛下明察,為鄭家,為那枉死的陳點做主啊!”
鄭貴妃聲淚俱下。
然而,皇帝聽完她的話,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
“你說景珩殺了誰?”皇帝的聲音低沉,聽不出喜怒。
鄭貴妃心中一突,隻能硬著頭皮重複。
“是臣妾派去協助的幕僚,陳點!”
“陳點?”皇帝微微歪頭,似乎在迴憶,“他是何身份?”
“是我鄭家養了十幾年的老人了,一直忠心耿耿……”
鄭貴妃的聲音不自覺地弱了下去。
“嗬。”皇帝發出一聲極輕的冷哼。
“鄭家養了十幾年的,那不就是一條狗嗎?”
皇帝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直刺鄭貴妃心底。
“一條狗而已!便是殺了,又如何?!”
“朕的皇子,難道連處置一條搖尾乞憐的狗的權力都沒有嗎?!”
轟!
鄭貴妃整個人都僵住了。
她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狗?
曾幾何時,她不過是養的玉兔掉了一撮毛,陛下都會柔聲細語地安慰,甚至下令徹查是誰驚擾了兔子。
可現在,鄭家一個忠心耿耿的重要人物被殺了,陛下不僅不追究,反而出言維護。
“景珩此次在揚州,不僅獻上‘水泥’這等利國利民的神物,更以工代賑,收攏流民,修堤築壩,已初見成效。”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此‘水泥’,朕已看過樣品,堅硬逾石,一旦用於河工、城防,我大雍將固若金湯!”
“如此功臣,別說殺了一個區區陳點,便是殺了十個、百個,又有何妨?!”
“一個心懷叵測、意圖不明的家奴,也配讓朕的皇子償命?!”
鄭貴妃的臉色徹底變得慘白,猛地抬頭,對上皇帝那雙深邃的眼眸,瞬間明白了!
皇帝變了!
或者說,皇帝的底氣變足了!
過去,他需要鄭家的支持來穩固朝堂,平衡各方勢力,所以對她,對鄭家,多有縱容。
可現在,他有了蕭景珩!
這個曾經被他忽視為廢物的九皇子,竟然在揚州搞出了“水泥”這種“神物”!
皇帝看到了打破僵局的希望!看到了擺脫鄭家掣肘的利刃!
果然是因為蕭景珩立下了潑天大功!
她原以為蕭景琰去揚州隻是稍遇挫折。
卻沒想到,蕭景珩已經脫胎換骨,不僅解決了水患的關鍵難題,還得到了如此的看重!
那個任人欺淩的九皇子,如今竟成了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劍,一把隨時可能刺向鄭家的利劍!
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天靈蓋!
鄭貴妃心中警鈴大作,暗流洶湧。
皇帝冷冷地看著她失魂落魄的樣子。
“愛妃,後宮不得幹政。你與其在這裏為一條狗哭哭啼啼,不如迴去,好生管教管教你的兒子!”
“告訴景琰,讓他收斂心神,好好跟著他九弟學學,如何為君分憂,為國效力!莫要再給朕惹是生非!”
這番話,幾乎是赤裸裸的敲打!
鄭貴妃渾身一顫。
“臣妾……臣妾遵旨。”
她聲音幹澀地應道。
“臣妾告退。”
說完,她在宮女的攙扶下,灰頭土臉地退出了禦書房。
沒過多久,幾名工部官員被急召而來,一臉茫然。
而在禦書房外的空地上,侍衛們已經按照配方,找來了石灰石、黏土、砂石等物,正在笨拙地按照比例混合、加水攪拌。
煙塵彌漫。
皇帝按捺不住,親自走出禦書房查看。
工部官員連忙上前行禮。
“陛下,此乃……”
“免禮!”皇帝擺擺手,指著那堆正在攪拌的灰黑色糊狀物,“看看此物!”
幾名工部官員麵麵相覷,小心翼翼地上前查看,又聞又撚。
很快,他們將混合好的“水泥”糊狀物塗抹在幾塊磚石之間,又單獨製作了幾塊樣品。
時間一點點過去。
起初濕軟的泥漿,在空氣中逐漸失去了水分,開始變得堅硬!
一個時辰後,一名官員嚐試用錘子敲擊樣品,隻留下淺淺的白印。
又過了一個時辰,待初步幹燥後,那樣品已然堅硬如石。
幾塊被粘合的磚石,更是牢牢地粘在一起,難以分開。
負責宮廷營造的官員更是上前,仔細檢查後,一臉震驚地迴稟。
“陛下!此物粘合堅固,幹燥後硬逾青石!若用於營造,實乃精品!神物啊!”
“哈哈哈!好!果然是神物!”皇帝仰天大笑。
景珩!他的這個兒子,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帶來驚喜!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鄭家,靠著姻親和舊功,盤踞朝堂,尾大不掉!
他需要一把利刃。
而蕭景珩,和他帶來的這一切,就是他最好的底牌。
是他對抗鄭家,重塑朝堂格局的希望!
就在皇帝心潮澎湃之際。
殿外傳來內侍尖細的通報聲。
“啟稟陛下,鄭貴妃娘娘求見。”
皇帝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
說曹操,曹操就到。
他抬頭望去,隻見一身華服的鄭貴妃,在宮女的簇擁下,嫋嫋娜娜地走了進來。
“臣妾參見陛下。”鄭貴妃盈盈下拜,聲音婉轉動聽。
“愛妃免禮。”皇帝心情正好,臉上又帶上了笑容,甚至主動拉起她的手,指著殿外尚未清理的“水泥”樣品,興致勃勃地介紹。
“愛妃快來看,這是叫‘水泥’,堅硬無比,工部的官員都說是神物。”
鄭貴妃順著皇帝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那灰撲撲的東西,她實在看不出什麽門道。
但她何等玲瓏心思,連聲附和。
“哦?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嘴上誇讚著,鄭貴妃的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
水泥?神物?
再神,也比不上她鄭家的權勢重要!
她今日來,可不是來聽這個的!
應和了幾句後,鄭貴妃話鋒一轉,輕輕抽泣起來。
“陛下,臣妾今日前來,是有一事想求陛下為臣妾,為鄭家做主啊!”
她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
“這是景琰從揚州加急送來的密信,陛下您看……”
鄭貴妃聲音帶著哭腔。
“信中說,九殿下他竟在揚州,無故斬殺了臣妾派去協助他賑災的得力親信!”
“陛下!陳點雖是鄭家人,可也是忠心耿耿為朝廷辦事啊!九殿下他怎能如此濫殺無辜!求陛下明察,為鄭家,為那枉死的陳點做主啊!”
鄭貴妃聲淚俱下。
然而,皇帝聽完她的話,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
“你說景珩殺了誰?”皇帝的聲音低沉,聽不出喜怒。
鄭貴妃心中一突,隻能硬著頭皮重複。
“是臣妾派去協助的幕僚,陳點!”
“陳點?”皇帝微微歪頭,似乎在迴憶,“他是何身份?”
“是我鄭家養了十幾年的老人了,一直忠心耿耿……”
鄭貴妃的聲音不自覺地弱了下去。
“嗬。”皇帝發出一聲極輕的冷哼。
“鄭家養了十幾年的,那不就是一條狗嗎?”
皇帝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直刺鄭貴妃心底。
“一條狗而已!便是殺了,又如何?!”
“朕的皇子,難道連處置一條搖尾乞憐的狗的權力都沒有嗎?!”
轟!
鄭貴妃整個人都僵住了。
她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狗?
曾幾何時,她不過是養的玉兔掉了一撮毛,陛下都會柔聲細語地安慰,甚至下令徹查是誰驚擾了兔子。
可現在,鄭家一個忠心耿耿的重要人物被殺了,陛下不僅不追究,反而出言維護。
“景珩此次在揚州,不僅獻上‘水泥’這等利國利民的神物,更以工代賑,收攏流民,修堤築壩,已初見成效。”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此‘水泥’,朕已看過樣品,堅硬逾石,一旦用於河工、城防,我大雍將固若金湯!”
“如此功臣,別說殺了一個區區陳點,便是殺了十個、百個,又有何妨?!”
“一個心懷叵測、意圖不明的家奴,也配讓朕的皇子償命?!”
鄭貴妃的臉色徹底變得慘白,猛地抬頭,對上皇帝那雙深邃的眼眸,瞬間明白了!
皇帝變了!
或者說,皇帝的底氣變足了!
過去,他需要鄭家的支持來穩固朝堂,平衡各方勢力,所以對她,對鄭家,多有縱容。
可現在,他有了蕭景珩!
這個曾經被他忽視為廢物的九皇子,竟然在揚州搞出了“水泥”這種“神物”!
皇帝看到了打破僵局的希望!看到了擺脫鄭家掣肘的利刃!
果然是因為蕭景珩立下了潑天大功!
她原以為蕭景琰去揚州隻是稍遇挫折。
卻沒想到,蕭景珩已經脫胎換骨,不僅解決了水患的關鍵難題,還得到了如此的看重!
那個任人欺淩的九皇子,如今竟成了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劍,一把隨時可能刺向鄭家的利劍!
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天靈蓋!
鄭貴妃心中警鈴大作,暗流洶湧。
皇帝冷冷地看著她失魂落魄的樣子。
“愛妃,後宮不得幹政。你與其在這裏為一條狗哭哭啼啼,不如迴去,好生管教管教你的兒子!”
“告訴景琰,讓他收斂心神,好好跟著他九弟學學,如何為君分憂,為國效力!莫要再給朕惹是生非!”
這番話,幾乎是赤裸裸的敲打!
鄭貴妃渾身一顫。
“臣妾……臣妾遵旨。”
她聲音幹澀地應道。
“臣妾告退。”
說完,她在宮女的攙扶下,灰頭土臉地退出了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