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現代特種兵王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跋宏高坐主位,看著下方將士們大快朵頤、興高采烈的模樣,心情格外舒暢。
“哈哈!還是景恆有辦法!這叫‘火鍋’的東西,真是帶勁!吃下去渾身都暖和!”一個絡腮胡的百夫長一邊涮著羊肉,一邊大聲嚷嚷。
“是啊是啊!以前冬天哪敢這麽敞開了吃肉!今年托蕭皇子的福,牛羊充足,還有這新鮮吃法,簡直是神仙日子!”
“跟著蕭皇子,不僅有‘天雷’那樣的神物,連吃喝都不愁了!這日子,舒坦!”
拓跋宏聽著麾下勇士們發自內心的讚歎,龍顏大悅,舉起手中的金杯,高聲道:
“說得好!景珩為我北朔帶來了福祉!眾將士,隨我共敬他一杯!”
“敬蕭皇子!”
帳內響起一片轟然應諾,所有人都站起身,紛紛舉杯,將杯中滾燙的馬奶酒一飲而盡。
唯有蒙括,形單影隻地坐在角落裏,麵前的銅鍋冷冷清清。
他看著眼前這片熱鬧歡騰的景象,隻覺得刺眼無比。
曾經,這樣的宴會上,他的身邊總有蒙智等心腹將領環繞,何曾像現在這般孤寂落寞?
他端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灼燒著喉嚨,卻驅不散心頭的憤恨。
酒過三巡,氣氛稍緩。
有人搓著手,哈著白氣感歎道:
“這火鍋吃著是暖和,可一出這大帳,風刮得還是跟刀子似的!”
“是啊!晚上睡覺,營帳裏就算燒著炭,也凍得人睡不踏實!這鬼天氣,一年比一年冷!”
抱怨聲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帳內稍稍安靜了些,對冬日嚴寒的憂慮重新浮上心頭。
就在這時,一直含笑傾聽的蕭景珩,輕輕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拍了拍手。
帳簾被掀開,幾個他的親兵抬著幾把嶄新的鐵鏟走了進來,恭敬地立在一旁。
眾人看得一頭霧水。
蕭景珩站起身,環視眾人,臉上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
“諸位,誰說冬天就一定要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他伸手指了指地麵。
“真正的溫暖,其實並不在燒得多旺的火堆上。”
“而在我們腳下!”
地下?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隨即嘩然!
“地下?”
“蕭皇子此言何意?”
“難道地底下還能住人不成?”
拓跋宏按捺住心中的波瀾,沉聲發問:
“景珩,你詳細講講。”
蕭景珩目光清澈地迎向拓跋宏,聲音平靜卻擲地有聲:
“大汗,諸位勇士,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麽。北朔敬畏大地,認為地下是往生者的歸宿。但此‘地下’,非彼‘地下’。”
他頓了頓,語氣篤定:
“我所說的,並非挖掘深邃的墓穴。其實,地底深處,溫度恆定,遠比地表更能抵禦嚴寒酷暑。真正的難點,在於兩處:一是如何穩固支撐上方的土壤,確保安全;二是如何解決通風換氣,保證人能在其中順暢唿吸。”
他走到那幾個親兵麵前,拿起一把鐵鏟,在地上比劃著:
“我們可以借鑒軍中挖掘堅固壕塹的方法,利用特殊的支撐結構,層層加固。其形態,更像是將地麵的一層整體‘沉’入地下半層或一層,與地麵建築連為一體。”
“如此一來,既非陰森墓穴,光線、通風皆可解決,又能盡得地底冬暖夏涼之利。試想,外麵冰天雪地,室內卻溫暖如春,豈不妙哉?”
這一番解釋,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剖析得合情合理。
原本喧囂的眾人漸漸安靜下來,臉上露出恍然的神色。
拓跋宏眼中精光再閃!通風!支撐!這兩個關鍵點,蕭景珩都考慮到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妙!通風若能解決,支撐若能穩固,這簡直是天賜的禦寒良策!”
他越想越是興奮,看向蕭景珩的目光灼熱無比:
“景珩!速速將此法繪製成圖!如今一部、二部之地,已有梯田雛形,引水灌溉也在逐步推行,我北朔兒郎,未必非要世世代代頂風冒雪,住那四麵漏風的營帳!”
隨著農業技術的引入,定居的趨勢已現端倪,這“地下暖居”之法,簡直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蕭景珩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大汗,無需等待,我現在便可繪製。”
“現在?!”
此言一出,尤其是角落裏幾位隨軍的大雍工匠,更是如同被驚雷劈中,麵麵相覷,滿臉的不可思議!
繪製一張結構複雜的建築圖紙,哪怕是經驗最豐富的資深工匠,反複推敲修改,沒有兩三個月也休想完成!這蕭皇子,竟然張口就來,說現在就能畫?
他們哪裏知道,對於蕭景珩這位曾經潛伏多重身份、繪製過無數精密軍事地圖和工程藍圖的現代特種兵王而言。
這種結合了地下室和簡易工事的圖紙,早已爛熟於心,不過是信手拈來。
蕭景珩取來一張足夠大的幹淨獸皮,鋪在臨時搬來的矮幾上。
他拿起炭筆,略一沉吟,便俯身揮灑。
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片刻停頓。
炭筆在他指尖仿佛有了生命,線條精準流暢,結構清晰明了。
地上建築的輪廓,地下空間的布局,支撐柱的排列,通風口的設計。一筆一劃,迅速而準確地呈現在獸皮之上。
整個大帳內,隻剩下炭筆摩擦獸皮的沙沙聲,以及眾人越來越粗重的唿吸聲。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支神奇的筆。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蕭景珩直起身,輕輕吹去圖上的炭末,將那張繪滿圖形的獸皮卷起,雙手呈給拓跋宏:
“大汗,請過目。”
拓跋宏接過圖紙,迫不及待地在篝火旁展開。
借著跳躍的火光,他仔細端詳。
圖紙之上,標注清晰,結構精妙絕倫!
地上是尋常樣式的房屋輪廓,可以融入現有營地或未來城鎮,毫不突兀。
但地基之下,卻向下延伸出半層乃至一層的空間,標注著承重柱、通風道、采光井等關鍵結構。
看似簡單,實則內有乾坤,將地上與地下完美結合!
拓跋宏看得心潮澎湃,連連叫好:“精妙!當真精妙絕倫!鬼斧神工啊!”
蕭景珩趁熱打鐵,聲音沉穩地補充:
“大汗,此法不僅禦寒,更有一樁天大的好處。”
“哈哈!還是景恆有辦法!這叫‘火鍋’的東西,真是帶勁!吃下去渾身都暖和!”一個絡腮胡的百夫長一邊涮著羊肉,一邊大聲嚷嚷。
“是啊是啊!以前冬天哪敢這麽敞開了吃肉!今年托蕭皇子的福,牛羊充足,還有這新鮮吃法,簡直是神仙日子!”
“跟著蕭皇子,不僅有‘天雷’那樣的神物,連吃喝都不愁了!這日子,舒坦!”
拓跋宏聽著麾下勇士們發自內心的讚歎,龍顏大悅,舉起手中的金杯,高聲道:
“說得好!景珩為我北朔帶來了福祉!眾將士,隨我共敬他一杯!”
“敬蕭皇子!”
帳內響起一片轟然應諾,所有人都站起身,紛紛舉杯,將杯中滾燙的馬奶酒一飲而盡。
唯有蒙括,形單影隻地坐在角落裏,麵前的銅鍋冷冷清清。
他看著眼前這片熱鬧歡騰的景象,隻覺得刺眼無比。
曾經,這樣的宴會上,他的身邊總有蒙智等心腹將領環繞,何曾像現在這般孤寂落寞?
他端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灼燒著喉嚨,卻驅不散心頭的憤恨。
酒過三巡,氣氛稍緩。
有人搓著手,哈著白氣感歎道:
“這火鍋吃著是暖和,可一出這大帳,風刮得還是跟刀子似的!”
“是啊!晚上睡覺,營帳裏就算燒著炭,也凍得人睡不踏實!這鬼天氣,一年比一年冷!”
抱怨聲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帳內稍稍安靜了些,對冬日嚴寒的憂慮重新浮上心頭。
就在這時,一直含笑傾聽的蕭景珩,輕輕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拍了拍手。
帳簾被掀開,幾個他的親兵抬著幾把嶄新的鐵鏟走了進來,恭敬地立在一旁。
眾人看得一頭霧水。
蕭景珩站起身,環視眾人,臉上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
“諸位,誰說冬天就一定要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他伸手指了指地麵。
“真正的溫暖,其實並不在燒得多旺的火堆上。”
“而在我們腳下!”
地下?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隨即嘩然!
“地下?”
“蕭皇子此言何意?”
“難道地底下還能住人不成?”
拓跋宏按捺住心中的波瀾,沉聲發問:
“景珩,你詳細講講。”
蕭景珩目光清澈地迎向拓跋宏,聲音平靜卻擲地有聲:
“大汗,諸位勇士,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麽。北朔敬畏大地,認為地下是往生者的歸宿。但此‘地下’,非彼‘地下’。”
他頓了頓,語氣篤定:
“我所說的,並非挖掘深邃的墓穴。其實,地底深處,溫度恆定,遠比地表更能抵禦嚴寒酷暑。真正的難點,在於兩處:一是如何穩固支撐上方的土壤,確保安全;二是如何解決通風換氣,保證人能在其中順暢唿吸。”
他走到那幾個親兵麵前,拿起一把鐵鏟,在地上比劃著:
“我們可以借鑒軍中挖掘堅固壕塹的方法,利用特殊的支撐結構,層層加固。其形態,更像是將地麵的一層整體‘沉’入地下半層或一層,與地麵建築連為一體。”
“如此一來,既非陰森墓穴,光線、通風皆可解決,又能盡得地底冬暖夏涼之利。試想,外麵冰天雪地,室內卻溫暖如春,豈不妙哉?”
這一番解釋,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剖析得合情合理。
原本喧囂的眾人漸漸安靜下來,臉上露出恍然的神色。
拓跋宏眼中精光再閃!通風!支撐!這兩個關鍵點,蕭景珩都考慮到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妙!通風若能解決,支撐若能穩固,這簡直是天賜的禦寒良策!”
他越想越是興奮,看向蕭景珩的目光灼熱無比:
“景珩!速速將此法繪製成圖!如今一部、二部之地,已有梯田雛形,引水灌溉也在逐步推行,我北朔兒郎,未必非要世世代代頂風冒雪,住那四麵漏風的營帳!”
隨著農業技術的引入,定居的趨勢已現端倪,這“地下暖居”之法,簡直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蕭景珩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大汗,無需等待,我現在便可繪製。”
“現在?!”
此言一出,尤其是角落裏幾位隨軍的大雍工匠,更是如同被驚雷劈中,麵麵相覷,滿臉的不可思議!
繪製一張結構複雜的建築圖紙,哪怕是經驗最豐富的資深工匠,反複推敲修改,沒有兩三個月也休想完成!這蕭皇子,竟然張口就來,說現在就能畫?
他們哪裏知道,對於蕭景珩這位曾經潛伏多重身份、繪製過無數精密軍事地圖和工程藍圖的現代特種兵王而言。
這種結合了地下室和簡易工事的圖紙,早已爛熟於心,不過是信手拈來。
蕭景珩取來一張足夠大的幹淨獸皮,鋪在臨時搬來的矮幾上。
他拿起炭筆,略一沉吟,便俯身揮灑。
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片刻停頓。
炭筆在他指尖仿佛有了生命,線條精準流暢,結構清晰明了。
地上建築的輪廓,地下空間的布局,支撐柱的排列,通風口的設計。一筆一劃,迅速而準確地呈現在獸皮之上。
整個大帳內,隻剩下炭筆摩擦獸皮的沙沙聲,以及眾人越來越粗重的唿吸聲。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支神奇的筆。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蕭景珩直起身,輕輕吹去圖上的炭末,將那張繪滿圖形的獸皮卷起,雙手呈給拓跋宏:
“大汗,請過目。”
拓跋宏接過圖紙,迫不及待地在篝火旁展開。
借著跳躍的火光,他仔細端詳。
圖紙之上,標注清晰,結構精妙絕倫!
地上是尋常樣式的房屋輪廓,可以融入現有營地或未來城鎮,毫不突兀。
但地基之下,卻向下延伸出半層乃至一層的空間,標注著承重柱、通風道、采光井等關鍵結構。
看似簡單,實則內有乾坤,將地上與地下完美結合!
拓跋宏看得心潮澎湃,連連叫好:“精妙!當真精妙絕倫!鬼斧神工啊!”
蕭景珩趁熱打鐵,聲音沉穩地補充:
“大汗,此法不僅禦寒,更有一樁天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