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的後麵是一片荒地,隻有些碎石雜草,周圍沒有什麽其他建築了,也沒有什麽正常的路,隻有一條人踩出來的土路通往不遠處的山。
我們四個人下樓從一樓的窗戶翻了出去,按著製定好的隊形沿著土路快步前進。
到了山腳下,發現並沒有能上山的路,隻有一個荒廢的井在山腳下。我往裏看了一眼,看不清裏麵有一具喪屍還是屍體,半浸在淤泥裏,有些惡心。
我們隻好沿著山走,大約二十多分鍾,終於看到一個地勢較緩的坡,我們四個互相幫扶著往上爬,天黑之前我們得找到個避雨的地方,因此不管這條路有多難,我們都得咬著牙走。
大約過了三個小時,我們幾個剛爬到山腰,已經精疲力盡。沒路的山和踏青走的風景山不一樣,這座山基本沒什麽開發,隻有另一邊的山腳處建了一個公園,而我們是山的背麵爬的,一路上隻有陡坡和灌木叢,這一段路身上的衣服幾乎全是樹枝的刮痕。
我們靠著一塊是石頭邊休息。楊彤打開地圖擔心的說:“咱們天黑前估計來不及下山了,怎麽辦?”
“找找看山上的有沒有山洞什麽的吧,隻要能避雨就行,好在這山上沒有喪屍,咱們隻要避了雨摸黑走也能走。”鄧俊什麽時候都挺樂觀。
不能多待,我們四個繼續向山頂進發,有大約爬了一個小時,我們聽到了水流的聲音,我們立刻改道向水聲方向走。我們繞了大半座山,才終於到了聽見水流聲音的地方,剛到那邊,我們就驚了。
山上居然有這麽大的一塊平台,這塊平台不亞於一個小型停車場,而平台的中間,居然還有一棟一層半的小房子。房子的後身是一個小山洞,水聲是從山洞裏發出的。
“這有個房子?誰會住在這裏啊?”鄧俊疑惑道。
我們走到了房子前,鄧俊敲了敲門,“有人嗎?”
門打開了,是一位大爺。穿著一件洗的有點掉色的深藍製服,下身是一件迷彩褲。看到我們後有些驚訝,隨後熱情的招唿我們進去。
房間裏的裝修十分簡陋,室內隻刮了大白還有些掉皮,地麵的地板近乎被黑色包了漿。整個一樓隻有一張破舊的單人床,一個小灶台,還有一個土爐子。靠著牆邊放著一排紅紅綠綠的暖水壺。爐子上一個熏得漆黑的水壺正在燒水。靠門口的牆角堆了一大堆的煤炭和幹柴。
大爺從吱吱呀呀的樓梯走了上去,拿下來了四把各式各樣的凳子,有馬紮,有木凳,有塑料小凳子,招唿我們圍著爐子坐下。問我們從哪裏來,怎麽找到這裏的。
我們自我介紹了一下,告訴大爺我們是為了避開喪屍,隻得爬山,最後聽到水聲來的。
大爺笑了笑,指了指屋後,告訴我們也是運氣好,那個洞裏有地下水湧出來的暗溪。這段時間雨水足,水流就比較大。但其實平常那條暗溪一年裏十個多月都是半幹涸的,隻有雨季才有水。但是現在危險的雨水汙染了水資源,水都不能用,也沒啥用了。
“那大爺你的水從哪來的啊?”我問到
“往山下走,還有個更小的山洞,那個洞裏是深泉水,就是量太少,但是沒被汙染,喝了沒事。”大爺往山下指去。
“您一直住在這裏嗎?”周燕問道。
“沒有,我是護山的,之前在老家種地,後來老了,不中用了,老伴死了,又沒留下個兒子。親戚家的侄兒就介紹我來這裏,我和另一個老頭換班,一人在山上住一個月,休息的時候就在山下縣裏的隊裏住。可惜啊,老孫命不好,剛跟我換班一天,山下就鬧起了瘟病。一開始他被困在了隊裏,還給我打電話,告訴我雨水不能碰的。可後來天黑了他就沒消息了,電話也打不通。我還下山去看過,到處都是染了瘟病的人,我還想去找我縣裏上班的老姐姐,也沒辦法去,隻好又迴到了山上。好在這裏放的糧食多,我一個老頭子又吃不了多少,這段日子我就一直這麽住著。”大爺應該是很久沒看到人了,就這麽絮絮叨叨跟我們說著。
“那我們怎麽稱唿您啊,大爺。”楊彤打斷了大爺的話。
“我叫龐富國,就是那個p縣附屬的龐莊上的。哎呀我們那個莊啊,沒啥人啦,年輕人都出去了。戶戶都空著……”大爺又打開了話匣子。
楊彤打開了地圖,細細的查看,大爺饒有興致的也探了過來,伸手一指:“喏,就是這塊。”
我看了一下,地圖上雖然沒有標注龐莊,但是大爺指的地方在山的北麵,周圍連綿著好幾座山,大爺指的這個龐莊基本就是在山穀之中,地圖上隻有一條路通向外麵。
“龐大爺,那您沒嚐試迴去一趟村裏嗎?”我問。
“家裏沒人啦。房子搞不好現在都漏雨。唯一的閨女嫁到南方去啦,她媽媽去世後就很少迴來了,去年聽說跟老公去香港打工了。”大爺有點落寞。
“肚子餓了,吃飯吧。”鄧俊連忙轉移話題。我從背包裏拿出一些吃的。大爺連忙擺手,示意他有。
隻見他又從閣樓上拿出了個大鍋,和兩捆掛麵。又從床底下拉出一個盒子,裏麵放的是調料。把壺裏的水倒到鍋裏,放到了灶台上點了火。又仿佛像想起什麽來著又跑到閣樓裏拿出了一條臘肉,笑眯眯的表示招待我們。
我們紛紛起來幫忙,很快臘肉掛麵做好了,一人盛了一碗,碗不夠我和周燕用了兩個陶瓷缸,五個人圍坐在一起唿嚕唿嚕的吸溜起麵條。
自從逃出來後,我們就沒吃得這麽飽過。兩捆掛麵一整條臘肉被我吃的幹幹淨淨。飯後,楊彤有一點點不好意思,大爺卻笑道:“吃的多著呢,雖然沒有什麽好吃的,但是臘肉和掛麵閣樓裏有很多,還有幾袋麵粉和玉米碴子,煮粥,烙餅都能吃到。”
我掏出了包裏唯一的水果罐頭,遞給大爺,作為禮物。大爺說什麽也不收,最後幾經推讓,大爺看中了楊彤手腕上的手表。問能不能把表留給他,山上沒電,全靠屋頂的幾塊太陽能電池板勉強給一部手機和一部衛星電話充電。可是現在白天少,黑夜多,點根本不夠用,大爺想用手機看個時間知道個早晚都沒辦法。
楊彤很爽快的把表給了大爺,大爺十分高興,說明天給大家烙糖餅。
很快,天色暗了下來,龐大爺讓周燕和楊彤上床上去睡。又拿出了兩條褥子,外加我們自己背著的毯子,在地上鋪了席,我們三個湊合著睡著了。
我們四個人下樓從一樓的窗戶翻了出去,按著製定好的隊形沿著土路快步前進。
到了山腳下,發現並沒有能上山的路,隻有一個荒廢的井在山腳下。我往裏看了一眼,看不清裏麵有一具喪屍還是屍體,半浸在淤泥裏,有些惡心。
我們隻好沿著山走,大約二十多分鍾,終於看到一個地勢較緩的坡,我們四個互相幫扶著往上爬,天黑之前我們得找到個避雨的地方,因此不管這條路有多難,我們都得咬著牙走。
大約過了三個小時,我們幾個剛爬到山腰,已經精疲力盡。沒路的山和踏青走的風景山不一樣,這座山基本沒什麽開發,隻有另一邊的山腳處建了一個公園,而我們是山的背麵爬的,一路上隻有陡坡和灌木叢,這一段路身上的衣服幾乎全是樹枝的刮痕。
我們靠著一塊是石頭邊休息。楊彤打開地圖擔心的說:“咱們天黑前估計來不及下山了,怎麽辦?”
“找找看山上的有沒有山洞什麽的吧,隻要能避雨就行,好在這山上沒有喪屍,咱們隻要避了雨摸黑走也能走。”鄧俊什麽時候都挺樂觀。
不能多待,我們四個繼續向山頂進發,有大約爬了一個小時,我們聽到了水流的聲音,我們立刻改道向水聲方向走。我們繞了大半座山,才終於到了聽見水流聲音的地方,剛到那邊,我們就驚了。
山上居然有這麽大的一塊平台,這塊平台不亞於一個小型停車場,而平台的中間,居然還有一棟一層半的小房子。房子的後身是一個小山洞,水聲是從山洞裏發出的。
“這有個房子?誰會住在這裏啊?”鄧俊疑惑道。
我們走到了房子前,鄧俊敲了敲門,“有人嗎?”
門打開了,是一位大爺。穿著一件洗的有點掉色的深藍製服,下身是一件迷彩褲。看到我們後有些驚訝,隨後熱情的招唿我們進去。
房間裏的裝修十分簡陋,室內隻刮了大白還有些掉皮,地麵的地板近乎被黑色包了漿。整個一樓隻有一張破舊的單人床,一個小灶台,還有一個土爐子。靠著牆邊放著一排紅紅綠綠的暖水壺。爐子上一個熏得漆黑的水壺正在燒水。靠門口的牆角堆了一大堆的煤炭和幹柴。
大爺從吱吱呀呀的樓梯走了上去,拿下來了四把各式各樣的凳子,有馬紮,有木凳,有塑料小凳子,招唿我們圍著爐子坐下。問我們從哪裏來,怎麽找到這裏的。
我們自我介紹了一下,告訴大爺我們是為了避開喪屍,隻得爬山,最後聽到水聲來的。
大爺笑了笑,指了指屋後,告訴我們也是運氣好,那個洞裏有地下水湧出來的暗溪。這段時間雨水足,水流就比較大。但其實平常那條暗溪一年裏十個多月都是半幹涸的,隻有雨季才有水。但是現在危險的雨水汙染了水資源,水都不能用,也沒啥用了。
“那大爺你的水從哪來的啊?”我問到
“往山下走,還有個更小的山洞,那個洞裏是深泉水,就是量太少,但是沒被汙染,喝了沒事。”大爺往山下指去。
“您一直住在這裏嗎?”周燕問道。
“沒有,我是護山的,之前在老家種地,後來老了,不中用了,老伴死了,又沒留下個兒子。親戚家的侄兒就介紹我來這裏,我和另一個老頭換班,一人在山上住一個月,休息的時候就在山下縣裏的隊裏住。可惜啊,老孫命不好,剛跟我換班一天,山下就鬧起了瘟病。一開始他被困在了隊裏,還給我打電話,告訴我雨水不能碰的。可後來天黑了他就沒消息了,電話也打不通。我還下山去看過,到處都是染了瘟病的人,我還想去找我縣裏上班的老姐姐,也沒辦法去,隻好又迴到了山上。好在這裏放的糧食多,我一個老頭子又吃不了多少,這段日子我就一直這麽住著。”大爺應該是很久沒看到人了,就這麽絮絮叨叨跟我們說著。
“那我們怎麽稱唿您啊,大爺。”楊彤打斷了大爺的話。
“我叫龐富國,就是那個p縣附屬的龐莊上的。哎呀我們那個莊啊,沒啥人啦,年輕人都出去了。戶戶都空著……”大爺又打開了話匣子。
楊彤打開了地圖,細細的查看,大爺饒有興致的也探了過來,伸手一指:“喏,就是這塊。”
我看了一下,地圖上雖然沒有標注龐莊,但是大爺指的地方在山的北麵,周圍連綿著好幾座山,大爺指的這個龐莊基本就是在山穀之中,地圖上隻有一條路通向外麵。
“龐大爺,那您沒嚐試迴去一趟村裏嗎?”我問。
“家裏沒人啦。房子搞不好現在都漏雨。唯一的閨女嫁到南方去啦,她媽媽去世後就很少迴來了,去年聽說跟老公去香港打工了。”大爺有點落寞。
“肚子餓了,吃飯吧。”鄧俊連忙轉移話題。我從背包裏拿出一些吃的。大爺連忙擺手,示意他有。
隻見他又從閣樓上拿出了個大鍋,和兩捆掛麵。又從床底下拉出一個盒子,裏麵放的是調料。把壺裏的水倒到鍋裏,放到了灶台上點了火。又仿佛像想起什麽來著又跑到閣樓裏拿出了一條臘肉,笑眯眯的表示招待我們。
我們紛紛起來幫忙,很快臘肉掛麵做好了,一人盛了一碗,碗不夠我和周燕用了兩個陶瓷缸,五個人圍坐在一起唿嚕唿嚕的吸溜起麵條。
自從逃出來後,我們就沒吃得這麽飽過。兩捆掛麵一整條臘肉被我吃的幹幹淨淨。飯後,楊彤有一點點不好意思,大爺卻笑道:“吃的多著呢,雖然沒有什麽好吃的,但是臘肉和掛麵閣樓裏有很多,還有幾袋麵粉和玉米碴子,煮粥,烙餅都能吃到。”
我掏出了包裏唯一的水果罐頭,遞給大爺,作為禮物。大爺說什麽也不收,最後幾經推讓,大爺看中了楊彤手腕上的手表。問能不能把表留給他,山上沒電,全靠屋頂的幾塊太陽能電池板勉強給一部手機和一部衛星電話充電。可是現在白天少,黑夜多,點根本不夠用,大爺想用手機看個時間知道個早晚都沒辦法。
楊彤很爽快的把表給了大爺,大爺十分高興,說明天給大家烙糖餅。
很快,天色暗了下來,龐大爺讓周燕和楊彤上床上去睡。又拿出了兩條褥子,外加我們自己背著的毯子,在地上鋪了席,我們三個湊合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