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粗鹽提純
狂薅女主氣運後,炮灰農女怒賺百億 作者:葡萄椰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小丫走到家門口,還沒來得及敲門,就聽到一陣激動的“汪汪”聲,夾雜著撓門的聲音。
這是嘯月察覺到她迴來,在迎接她呢。
緊接著,院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小山和宋二娘一左一右站在門口。
嘯月則在他倆中間,歡快地搖著尾巴。
“姐姐!”宋小山興奮地喊道。
“小丫!”宋二娘也跟著叫道。
“汪汪汪!”
嘯月叫得更歡了,一下子撲到宋小丫身上求抱抱。
宋小丫彎腰抱起嘯月,摸了摸它的頭,發現它的腿傷好得差不多了。
“走,迴家吃飯,我買了肉包子,還熱乎著呢!”
宋小丫招唿著弟弟和二娘進屋,又點了點嘯月的小鼻子,”你也有。“
三人進到廚房,宋小丫從背筐裏拿出冬瓜,對宋小山道:“小山,你把火升起來,我做個冬瓜湯,配著包子吃。”
宋小山立馬跑到灶台邊,麻利地生起火。
宋小丫把冬瓜削皮切塊,放進鍋裏煮。
不一會兒,一家三口就坐在了飯桌前。
一人麵前一熱氣騰騰的冬瓜湯,桌子正中擺著盤包子。
“先吃肉包子,再吃菜包子。”
宋小丫把肉包子遞給宋小山和宋二娘。
她又拿了一個肉包子,掰成兩半,放進嘯月的食盆裏,又倒了點冬瓜湯。
“嘯月,你也吃,晚上再給你啃骨頭。”宋小丫摸了摸嘯月的頭。
嘯月開心地“嗷嗚”一聲,搖著尾巴跑到食盆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肉包子個頭很大,皮薄餡多,咬一口,滿嘴都是香噴噴的肉餡和蔥花味,再配上一口熱乎乎的冬瓜湯,真是美味極了。
三人胃口都不大,一人吃了一個肉包子,再喝一碗湯就飽了。
宋小山雖然意猶未盡,奈何肚子容量有限,隻能看著桌上的包子,戀戀不舍地對宋小丫道:“姐姐,還有包子。”
“明天早上吃。”宋小丫迴答道。
她晚上打算做卷心菜炒迴鍋肉,買的白麵饅頭用來夾著肉吃。
那滋味,想想就流口水。
宋小丫把剩下的包子和饅頭放進碗裏,又放進一個盆裏。
盆裏倒上冷水,這樣可以防止包子和饅頭變質。
現在沒有冰箱,隻能用這種方法保存食物。
她是想把包子和饅頭放進空間裏,又怕宋小山看到問起來,不好解釋。
這小子現在好奇心重,問題一個接一個,都快成十萬個為什麽,宋小丫感覺有點難以招架。
還是宋二娘比較好糊弄。
吃完飯,宋小丫把棉線、鞋底、碎布拿出來給宋二娘。
“娘,你看。”
宋二娘接過來,原本呆滯的目光變得有幾分靈動。
“娘,你會做鞋嗎?”宋小丫問道。
“會,會。”宋二娘連連點頭。
她撫摸著鞋底和布頭,就像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貝。
“娘,這些布頭可以用來做鞋麵,棉線用來縫合。”宋小丫邊解釋邊注意她的表情。
“嗯,嗯。”宋二娘不住點頭,眼睛亮亮的。
她把東西全放在床上,拿起一塊碎布頭,對著鞋底比劃了一下,搖搖頭,又拿起另一塊,蹙眉思考。
“娘,你喜歡做什麽樣的鞋?”宋小丫問道。
“娘,做,做……”宋二娘轉頭看著她,組織著語言,“做,小丫的鞋。”
“好,娘給小丫做鞋。”宋小丫笑著答應。
“嗯。”
宋二娘答應一聲,歪頭看著鞋底和布料,似乎在思考著如何下針。
宋小山湊到床邊,指著一塊藕荷色布頭,老成地建議:“娘,用這個,姐姐穿這個好看。”
宋二娘拿起宋小山指著的布頭,還真的比劃起來。
嘯月好奇地湊了過來,蹲在床邊,搖著尾巴,目光追隨著宋二娘和宋小山。
宋小丫把針線蘿端到床上,叮囑道:“小心手。”便迴了廚房。
她把買迴來的東西分門別類裝好,放在竹架上。
空蕩蕩廚房又變得豐富,看著就覺得滿足。
廚房收拾妥當後,宋小丫準備把粗鹽變成細鹽。
她喚出萬事通係統,搜索了幾個製作細鹽的視頻教程。
最終選定了一個適合農家操作的簡易方法。
她先將買來的兩斤粗鹽倒入陶盆,加水溶解,攪拌至鹽粒完全融化。
又把才買來的細棉布洗淨,蒙在陶盆上麵,將鹽水倒進另一盆裏,過濾掉鹽水裏的雜質和沉澱物。
如此反複幾次,待鹽水變得清澈透明後,便將鹽水倒入洗淨的陶罐裏,架在灶台上,用文火慢慢熬煮。
灶膛裏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鍋裏的鹽水發出輕微的“咕嘟”聲,廚房裏彌漫著淡淡的鹹味。
宋小丫耐心地守在灶台旁,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鍋裏的變化,手中的木勺不停地攪拌,不敢有絲毫懈怠。
怕自己掌不好火候,她讓係統關注著,哪裏不對就提醒她。
係統果然盡職盡責,不時發出警報。
【嘀,火候太大了,需要調小一點。】
【嘀,水分快幹了,注意觀察。】
【嘀,可以關火了。】
宋小丫很滿意。
這係統挺好使。
熬煮許久後,鍋裏的水分完全蒸發,隻剩下潔白細密的鹽粒。宋小丫用木勺將鹽粒輕輕鏟出,照視頻所說,攤放在幹淨的竹匾上晾涼。
係統又提醒她了:【嘀,鹽晾幹後,用擀麵杖碾碎,就可以得到細鹽啦。】
“係統,這些鹽有多少斤兩?”宋小丫輕聲問道。
【叮!】
係統發出一聲清脆的提示音,掃描後得出結果:【一共是一斤六兩八錢。】
“還不錯。”
宋小丫心中暗自盤算,這樣一斤細鹽的成本大約是十四文左右。
她裝了點細鹽拿出去給宋小山和宋二娘看。
宋小山沒見過細鹽,好奇地湊上前,伸出小手想抓一把。
“這是啥呀?”宋小山眨巴著眼睛問道。
宋二娘卻一眼認出,她猛地站起來,抓起一小撮細鹽,放在指尖撚了撚,又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細細品嚐。
“鹽!”
宋二娘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宋小丫見她這副神情,猜測她從前也是吃這種細鹽。
看來她是大戶人家出身沒跑了。
等細鹽晾涼後,宋小丫全收進了陶罐裏,準備炸薯條。
這是嘯月察覺到她迴來,在迎接她呢。
緊接著,院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小山和宋二娘一左一右站在門口。
嘯月則在他倆中間,歡快地搖著尾巴。
“姐姐!”宋小山興奮地喊道。
“小丫!”宋二娘也跟著叫道。
“汪汪汪!”
嘯月叫得更歡了,一下子撲到宋小丫身上求抱抱。
宋小丫彎腰抱起嘯月,摸了摸它的頭,發現它的腿傷好得差不多了。
“走,迴家吃飯,我買了肉包子,還熱乎著呢!”
宋小丫招唿著弟弟和二娘進屋,又點了點嘯月的小鼻子,”你也有。“
三人進到廚房,宋小丫從背筐裏拿出冬瓜,對宋小山道:“小山,你把火升起來,我做個冬瓜湯,配著包子吃。”
宋小山立馬跑到灶台邊,麻利地生起火。
宋小丫把冬瓜削皮切塊,放進鍋裏煮。
不一會兒,一家三口就坐在了飯桌前。
一人麵前一熱氣騰騰的冬瓜湯,桌子正中擺著盤包子。
“先吃肉包子,再吃菜包子。”
宋小丫把肉包子遞給宋小山和宋二娘。
她又拿了一個肉包子,掰成兩半,放進嘯月的食盆裏,又倒了點冬瓜湯。
“嘯月,你也吃,晚上再給你啃骨頭。”宋小丫摸了摸嘯月的頭。
嘯月開心地“嗷嗚”一聲,搖著尾巴跑到食盆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肉包子個頭很大,皮薄餡多,咬一口,滿嘴都是香噴噴的肉餡和蔥花味,再配上一口熱乎乎的冬瓜湯,真是美味極了。
三人胃口都不大,一人吃了一個肉包子,再喝一碗湯就飽了。
宋小山雖然意猶未盡,奈何肚子容量有限,隻能看著桌上的包子,戀戀不舍地對宋小丫道:“姐姐,還有包子。”
“明天早上吃。”宋小丫迴答道。
她晚上打算做卷心菜炒迴鍋肉,買的白麵饅頭用來夾著肉吃。
那滋味,想想就流口水。
宋小丫把剩下的包子和饅頭放進碗裏,又放進一個盆裏。
盆裏倒上冷水,這樣可以防止包子和饅頭變質。
現在沒有冰箱,隻能用這種方法保存食物。
她是想把包子和饅頭放進空間裏,又怕宋小山看到問起來,不好解釋。
這小子現在好奇心重,問題一個接一個,都快成十萬個為什麽,宋小丫感覺有點難以招架。
還是宋二娘比較好糊弄。
吃完飯,宋小丫把棉線、鞋底、碎布拿出來給宋二娘。
“娘,你看。”
宋二娘接過來,原本呆滯的目光變得有幾分靈動。
“娘,你會做鞋嗎?”宋小丫問道。
“會,會。”宋二娘連連點頭。
她撫摸著鞋底和布頭,就像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貝。
“娘,這些布頭可以用來做鞋麵,棉線用來縫合。”宋小丫邊解釋邊注意她的表情。
“嗯,嗯。”宋二娘不住點頭,眼睛亮亮的。
她把東西全放在床上,拿起一塊碎布頭,對著鞋底比劃了一下,搖搖頭,又拿起另一塊,蹙眉思考。
“娘,你喜歡做什麽樣的鞋?”宋小丫問道。
“娘,做,做……”宋二娘轉頭看著她,組織著語言,“做,小丫的鞋。”
“好,娘給小丫做鞋。”宋小丫笑著答應。
“嗯。”
宋二娘答應一聲,歪頭看著鞋底和布料,似乎在思考著如何下針。
宋小山湊到床邊,指著一塊藕荷色布頭,老成地建議:“娘,用這個,姐姐穿這個好看。”
宋二娘拿起宋小山指著的布頭,還真的比劃起來。
嘯月好奇地湊了過來,蹲在床邊,搖著尾巴,目光追隨著宋二娘和宋小山。
宋小丫把針線蘿端到床上,叮囑道:“小心手。”便迴了廚房。
她把買迴來的東西分門別類裝好,放在竹架上。
空蕩蕩廚房又變得豐富,看著就覺得滿足。
廚房收拾妥當後,宋小丫準備把粗鹽變成細鹽。
她喚出萬事通係統,搜索了幾個製作細鹽的視頻教程。
最終選定了一個適合農家操作的簡易方法。
她先將買來的兩斤粗鹽倒入陶盆,加水溶解,攪拌至鹽粒完全融化。
又把才買來的細棉布洗淨,蒙在陶盆上麵,將鹽水倒進另一盆裏,過濾掉鹽水裏的雜質和沉澱物。
如此反複幾次,待鹽水變得清澈透明後,便將鹽水倒入洗淨的陶罐裏,架在灶台上,用文火慢慢熬煮。
灶膛裏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鍋裏的鹽水發出輕微的“咕嘟”聲,廚房裏彌漫著淡淡的鹹味。
宋小丫耐心地守在灶台旁,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鍋裏的變化,手中的木勺不停地攪拌,不敢有絲毫懈怠。
怕自己掌不好火候,她讓係統關注著,哪裏不對就提醒她。
係統果然盡職盡責,不時發出警報。
【嘀,火候太大了,需要調小一點。】
【嘀,水分快幹了,注意觀察。】
【嘀,可以關火了。】
宋小丫很滿意。
這係統挺好使。
熬煮許久後,鍋裏的水分完全蒸發,隻剩下潔白細密的鹽粒。宋小丫用木勺將鹽粒輕輕鏟出,照視頻所說,攤放在幹淨的竹匾上晾涼。
係統又提醒她了:【嘀,鹽晾幹後,用擀麵杖碾碎,就可以得到細鹽啦。】
“係統,這些鹽有多少斤兩?”宋小丫輕聲問道。
【叮!】
係統發出一聲清脆的提示音,掃描後得出結果:【一共是一斤六兩八錢。】
“還不錯。”
宋小丫心中暗自盤算,這樣一斤細鹽的成本大約是十四文左右。
她裝了點細鹽拿出去給宋小山和宋二娘看。
宋小山沒見過細鹽,好奇地湊上前,伸出小手想抓一把。
“這是啥呀?”宋小山眨巴著眼睛問道。
宋二娘卻一眼認出,她猛地站起來,抓起一小撮細鹽,放在指尖撚了撚,又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細細品嚐。
“鹽!”
宋二娘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宋小丫見她這副神情,猜測她從前也是吃這種細鹽。
看來她是大戶人家出身沒跑了。
等細鹽晾涼後,宋小丫全收進了陶罐裏,準備炸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