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林間,一輛馬車在官道上搖搖晃晃。
黔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雖說是官道,可粗石子路卻頗為不平,一路行至過來顛簸得十分厲害。
坐在馬車內,顏仲昌眉頭緊皺,剛剛馬車路過了一處五尺小道,簡直要了他的老命,隻覺得魂兒都要顛出來了,一時間心中鬱鬱難定。
煩悶之際,顏仲昌撩開了簾子。
一旁騎著馬的何束見狀,略一提韁繩,來到顏仲昌跟前問道:“大人身子不舒服?要不要停下來歇息一會再走。”
顏仲昌透了一口氣,擺了擺手示意沒事。
李緩望著顏仲昌緊皺著的眉頭,開口道:“黔地自古便是十萬大山入境之地,據史書記載,前朝將此地稱之為南蠻,乃是尚未完全開化之地,騎馬都覺山路難行,一路行來當真不易。”
顏仲昌點了點頭,深有同感地歎了口氣,隨即開口道:“是啊,這般險峻的山路,即便坐在馬車裏,也能想到當初修築這條官道時到底經曆了多少重重困難,唉……”
何束和李緩見顏仲昌思緒飄遠,一時間不知如何答話,都是沉默不語。
“何束,距封劍大典還有多少時日?”片刻後,顏仲昌開口問道。
“今日三月二十一,距離下月初七尚有半月之餘。”何束算了算日子,迴答道。
“出了山,那便先往北去,聽說思南郡烏江發了大水,咱們繞路過去看看。”顏仲昌揉了揉眉心。
“是。”何束領了命,便去前方領路了。
……
一日後,天色將晚時分,顏仲昌一行來到了名為夜郎縣的小城。
夜郎縣距思南郡還有一兩日的腳程,離烏江不遠,人煙稀少,來往客商不多。
因顏仲昌特意交待不要驚擾到當地官員,要親自去看一看災情民生,於是一行人進城後何束便自行在客棧內安頓了客房。
房內燭火搖曳,顏仲昌坐在桌前,正拿著一卷書在細細品讀。
窗子並未關緊,一陣涼風吹過,顏仲昌咳嗽了兩聲,緊了緊披在身後的衾袍。
這時,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響起,隨後傳來何束的聲音:“大人,何縛迴來了。”
“進來,將漸之一同叫過來吧。”顏仲昌放下手中書卷,輕喚道。
不多時,何束便推開門,李緩跟在身後走了進來,神色間頗有些緊張。
何縛仍是一身黑色衫袍,一臉平靜。
何束進來後將桌上燈油添了添,又去把窗子拉緊了一些,擔心地對顏仲昌道:“大人,屋外清寒露重,莫要著涼了。”
顏仲昌輕輕擺了擺手:“無妨,這幾日悶著了,透透氣也是好的。”
片刻無言。
“命你所查之事,結果如何?”顏仲昌端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望向何縛。
何縛拱手施禮,沉聲道:“大人,此次林州調查趙正一事,並未耗費太多心力。據百姓所言,趙正此人貪婪成性,聲名狼藉,人人厭惡。貢物被盜也確有其事,然經我查訪,當日盜貢之人曾與官差交鋒,乃是一名蒙麵女子,僅一人而已,當晚負傷後便不知所蹤。”
顏仲昌聽到此處,捋了捋須,思忖道:“貢物被盜事大,想那護貢使與趙正應是怕上麵降罪,才急著找個替罪羊了。”
何縛並未答話,他隻消將所查之事如實稟告,如何下決斷那是顏仲昌的事,自己並無須發表意見。
李緩此時心中激動,緊緊望著顏仲昌,想曉得他最終會如何決斷此事,到底能不能洗脫自己的戴罪之身。
顏仲昌又抿了小口茶水,微微抬起手:“漸之,你坐。”
李緩平複了一下心中忐忑,坐了下來,隻等顏仲昌再說話。
“漸之,此事雖未水落石出,但糾其種種,已表明此事與你無關了,此間事了,你隨我迴京,我會派人去刑部將你刑名案件核銷。”
顏仲昌講到此處,停了一停,又道:“至於那趙正,我也會如實稟報皇上,自有禦史去查辦此事,你也勿要擔憂。”
“顏太師之恩,漸之沒齒難忘!”李緩站起身子,跪下給顏仲昌俯首拜倒。
顏仲昌既然如此說了,以他在朝中的影響和地位,此事便就算板上釘釘了,自己這一身罪名也終於可以洗脫幹淨。
顏仲昌扶起李緩,神色頗為凝重:“漸之莫要再謝我了,此事從頭到尾都不是你的錯,其實當愧疚的應當是我們朝廷,讓你受了無妄之災。”
卸下了心頭的包袱,李緩長長舒了一口氣,轉過身子又對何縛躬身:“多謝何縛大哥多日奔波勞苦。”
何縛迴了個禮,淡淡迴了一句:“漸之不必客氣。”
過了片刻,何縛又朝顏仲昌道:“大人,此行歸來路上,我還聽聞了一件事。”
顏仲昌抬起眼皮,示意何縛繼續說下去。
何縛低聲道:“思州城內,一處名為福威鏢局的牌子被人滅了滿門,似乎是出自錦衣衛之手。”
“被滅門了?錦衣衛行事未免太過狠毒了些。”錦衣衛辦案經常如此,顏仲昌心中感歎,卻也並未太過驚訝。
“是,而且……”何縛停了停,又低聲道:“裴無玨那支人馬也全部死在了鏢局。”
“裴無玨死了?”顏仲昌大驚。
錦衣衛曆史久遠,曆朝曆代皆隻聽命於皇上一人,乃是皇上最為倚仗的親信隊伍之一。
當朝錦衣衛權勢達到頂峰,於四海九州都遍布眼線,錦衣衛中設指揮使一人,副指揮使四人,分掌刑罰詔獄、追捕巡查、京師護衛、密查謀逆四職,每名副指揮使又轄六名鎮撫使與多名百戶。
當朝皇帝尤為重視錦衣衛,因此錦衣衛內部將領都是武藝高強之輩,而裴無玨,正是其中的一名鎮撫使。
顏仲昌站起身,來迴踱著步。
此行錦衣衛所為何事,他作為朝中元老,也是知曉一二風聲。
往日隻聽聞錦衣衛行事狠辣,雖令人十分不齒,今日卻是第一次聽到錦衣衛一整個小隊全死在了辦案的路上。
“那裴無玨手上功夫比你們二人如何?”顏仲昌指著何束、何縛二人問道。
二人對視一眼,何束答道:“若是裴無玨一人,三十招之內必為我所敗,若是再加上十幾名錦衣衛……難言必勝。”
何束、何縛兩兄弟自小跟隨自己,武藝高強,便算上整個大內,也是排在前頭的好手。
顏仲昌心中大致有了底,捋了捋須,心中暗自琢磨:“難道是他?”
片刻後,顏仲昌揮了揮手:“你們先下去吧,明日還要趕路。”
李緩三人領命告退。
房內一時靜謐無聲,隻有月華如水。
黔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雖說是官道,可粗石子路卻頗為不平,一路行至過來顛簸得十分厲害。
坐在馬車內,顏仲昌眉頭緊皺,剛剛馬車路過了一處五尺小道,簡直要了他的老命,隻覺得魂兒都要顛出來了,一時間心中鬱鬱難定。
煩悶之際,顏仲昌撩開了簾子。
一旁騎著馬的何束見狀,略一提韁繩,來到顏仲昌跟前問道:“大人身子不舒服?要不要停下來歇息一會再走。”
顏仲昌透了一口氣,擺了擺手示意沒事。
李緩望著顏仲昌緊皺著的眉頭,開口道:“黔地自古便是十萬大山入境之地,據史書記載,前朝將此地稱之為南蠻,乃是尚未完全開化之地,騎馬都覺山路難行,一路行來當真不易。”
顏仲昌點了點頭,深有同感地歎了口氣,隨即開口道:“是啊,這般險峻的山路,即便坐在馬車裏,也能想到當初修築這條官道時到底經曆了多少重重困難,唉……”
何束和李緩見顏仲昌思緒飄遠,一時間不知如何答話,都是沉默不語。
“何束,距封劍大典還有多少時日?”片刻後,顏仲昌開口問道。
“今日三月二十一,距離下月初七尚有半月之餘。”何束算了算日子,迴答道。
“出了山,那便先往北去,聽說思南郡烏江發了大水,咱們繞路過去看看。”顏仲昌揉了揉眉心。
“是。”何束領了命,便去前方領路了。
……
一日後,天色將晚時分,顏仲昌一行來到了名為夜郎縣的小城。
夜郎縣距思南郡還有一兩日的腳程,離烏江不遠,人煙稀少,來往客商不多。
因顏仲昌特意交待不要驚擾到當地官員,要親自去看一看災情民生,於是一行人進城後何束便自行在客棧內安頓了客房。
房內燭火搖曳,顏仲昌坐在桌前,正拿著一卷書在細細品讀。
窗子並未關緊,一陣涼風吹過,顏仲昌咳嗽了兩聲,緊了緊披在身後的衾袍。
這時,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響起,隨後傳來何束的聲音:“大人,何縛迴來了。”
“進來,將漸之一同叫過來吧。”顏仲昌放下手中書卷,輕喚道。
不多時,何束便推開門,李緩跟在身後走了進來,神色間頗有些緊張。
何縛仍是一身黑色衫袍,一臉平靜。
何束進來後將桌上燈油添了添,又去把窗子拉緊了一些,擔心地對顏仲昌道:“大人,屋外清寒露重,莫要著涼了。”
顏仲昌輕輕擺了擺手:“無妨,這幾日悶著了,透透氣也是好的。”
片刻無言。
“命你所查之事,結果如何?”顏仲昌端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望向何縛。
何縛拱手施禮,沉聲道:“大人,此次林州調查趙正一事,並未耗費太多心力。據百姓所言,趙正此人貪婪成性,聲名狼藉,人人厭惡。貢物被盜也確有其事,然經我查訪,當日盜貢之人曾與官差交鋒,乃是一名蒙麵女子,僅一人而已,當晚負傷後便不知所蹤。”
顏仲昌聽到此處,捋了捋須,思忖道:“貢物被盜事大,想那護貢使與趙正應是怕上麵降罪,才急著找個替罪羊了。”
何縛並未答話,他隻消將所查之事如實稟告,如何下決斷那是顏仲昌的事,自己並無須發表意見。
李緩此時心中激動,緊緊望著顏仲昌,想曉得他最終會如何決斷此事,到底能不能洗脫自己的戴罪之身。
顏仲昌又抿了小口茶水,微微抬起手:“漸之,你坐。”
李緩平複了一下心中忐忑,坐了下來,隻等顏仲昌再說話。
“漸之,此事雖未水落石出,但糾其種種,已表明此事與你無關了,此間事了,你隨我迴京,我會派人去刑部將你刑名案件核銷。”
顏仲昌講到此處,停了一停,又道:“至於那趙正,我也會如實稟報皇上,自有禦史去查辦此事,你也勿要擔憂。”
“顏太師之恩,漸之沒齒難忘!”李緩站起身子,跪下給顏仲昌俯首拜倒。
顏仲昌既然如此說了,以他在朝中的影響和地位,此事便就算板上釘釘了,自己這一身罪名也終於可以洗脫幹淨。
顏仲昌扶起李緩,神色頗為凝重:“漸之莫要再謝我了,此事從頭到尾都不是你的錯,其實當愧疚的應當是我們朝廷,讓你受了無妄之災。”
卸下了心頭的包袱,李緩長長舒了一口氣,轉過身子又對何縛躬身:“多謝何縛大哥多日奔波勞苦。”
何縛迴了個禮,淡淡迴了一句:“漸之不必客氣。”
過了片刻,何縛又朝顏仲昌道:“大人,此行歸來路上,我還聽聞了一件事。”
顏仲昌抬起眼皮,示意何縛繼續說下去。
何縛低聲道:“思州城內,一處名為福威鏢局的牌子被人滅了滿門,似乎是出自錦衣衛之手。”
“被滅門了?錦衣衛行事未免太過狠毒了些。”錦衣衛辦案經常如此,顏仲昌心中感歎,卻也並未太過驚訝。
“是,而且……”何縛停了停,又低聲道:“裴無玨那支人馬也全部死在了鏢局。”
“裴無玨死了?”顏仲昌大驚。
錦衣衛曆史久遠,曆朝曆代皆隻聽命於皇上一人,乃是皇上最為倚仗的親信隊伍之一。
當朝錦衣衛權勢達到頂峰,於四海九州都遍布眼線,錦衣衛中設指揮使一人,副指揮使四人,分掌刑罰詔獄、追捕巡查、京師護衛、密查謀逆四職,每名副指揮使又轄六名鎮撫使與多名百戶。
當朝皇帝尤為重視錦衣衛,因此錦衣衛內部將領都是武藝高強之輩,而裴無玨,正是其中的一名鎮撫使。
顏仲昌站起身,來迴踱著步。
此行錦衣衛所為何事,他作為朝中元老,也是知曉一二風聲。
往日隻聽聞錦衣衛行事狠辣,雖令人十分不齒,今日卻是第一次聽到錦衣衛一整個小隊全死在了辦案的路上。
“那裴無玨手上功夫比你們二人如何?”顏仲昌指著何束、何縛二人問道。
二人對視一眼,何束答道:“若是裴無玨一人,三十招之內必為我所敗,若是再加上十幾名錦衣衛……難言必勝。”
何束、何縛兩兄弟自小跟隨自己,武藝高強,便算上整個大內,也是排在前頭的好手。
顏仲昌心中大致有了底,捋了捋須,心中暗自琢磨:“難道是他?”
片刻後,顏仲昌揮了揮手:“你們先下去吧,明日還要趕路。”
李緩三人領命告退。
房內一時靜謐無聲,隻有月華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