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晚暮劍譜
寒風微涼,夜色漸重。
楚平瀾這一講,便是一個多時辰,其他幾人聽聞於此,皆是各懷心事,沉默不言。
李緩仍舊沒有從那段沉浮往事中走出來,眼神直直盯著地下,有些呆滯。
方秋鴻也是皺著劍眉,似乎在想著什麽。
片刻之後,師離低聲喃喃道:“所以說,福威鏢局被錦衣衛滅門,其實也算是無妄之災了。”
楚平瀾歎了歎,道:“正是,確是我想的有些簡單了,連累了福威鏢局。”
李緩稍稍拉迴了思緒,神色間略有些驚愕:“福威鏢局被滅門了?那日在太行山通天峽我還見過他們鏢局的人,卻不料還有如此一段淵源。”
楚平瀾點了點頭,道:“那應當就是福威鏢局少鏢頭林秀在運送那方玉璽,錦衣衛大概永遠也猜不到玉璽此時已然到了登州了。”
李緩遲疑了一會,又問道:“那日給我爹送信,提起長京官道之事的到底是誰?”
楚平瀾搖搖頭:“這事墨仙賢弟並不知曉,我也並未去查探此人是誰,但想來大概不是白無疆的人,或許是與曹睿有關,又或者是墨仙為官時的同朝都說不定。”
方秋鴻這時上前一步,朝楚平瀾行了個禮:“師尊,那不知道此事哪裏牽扯到我?”
楚平瀾望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不忍:“秋鴻,你可記得,你跟我多久了麽?”
方秋鴻又是一拜:“迴師尊,二十年了。”
楚平瀾稍稍抬起頭,望著空中某個地方,眼神好似穿透了過去,一眼望到了二十年前的時光。
“是啊,二十年了,第一次見你,那時你才六歲。”
楚平瀾拉迴目光,語氣低沉:“封劍大禮完,日後我就不太方便再行走江湖了,那顏仲昌此行,便是帶著皇帝的意思過來的,白無疆得親眼看到我在天下人眼下封劍,隻有封住了悠悠眾口,他才能放心,但是這整件事尚未完結,還需要你在外頭多走動,以後藏劍穀的擔子,日後便都在你肩上了。”
這一番話說起來聲音不大,但聽起來卻無比的沉重。
方秋鴻大驚,急道:“師尊,這……如何使得?藏劍穀若是沒了師尊,還算藏劍穀麽。”
方秋鴻說的其實也是實話,在楚平瀾出世之前,藏劍穀便隻是西南邊陲的一個普通江湖門派,雖然算不得小,但從來都無法與少林、武當之類的名門大派想媲美,在江湖中並沒有沒有太大的話語權,究其原因便是實力不夠,也沒有那麽一位出色的領頭人物。
這個江湖中,從來不缺乏練武的天才,但是像是楚平瀾這般驚才絕豔的天才卻是鳳毛麟角,天才與天才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楚平瀾輕輕揮了揮手,讓方秋鴻平靜下來,開口道:“秋鴻,若是二十年前沒有遇見你,沒有收你當徒弟,那我是決計是放心不下的。”
歎了一口氣,楚平瀾又望向方秋鴻,他這個徒弟自小性情堅韌,內斂穩重,不過此刻眼神中卻有了一絲慌張。
“你悟性極高,從資質來說,這世上怕是無人比你更適合練劍了,再假以時日,你的劍法必定會遠勝於我。”
方秋鴻聽完默然垂首。
李緩突然對這個大自己幾歲的同年有一絲心疼,同樣是最親之人的不得不放手,同樣是在自己羽翼未豐之時,便要承擔起更多的東西。
那年的小李緩,承擔的是活下去的壓力,而彼時的方秋鴻,要承擔的則是整個藏劍穀的未來。
師離在一旁瞧著,心頭也是有一股說不出的難受,眼下這個失去神采的落寞人影,真的是那一日午後被陽光鍍了一層金色的那位笑容和煦的負劍少年麽?
“朝廷的眼睛這些日子一直在盯著我,這藏劍穀掌門之位,我現下還不能傳給你,但秋鴻,你日後所作所為,一言一行皆當以一派之主克己,日後行走江湖,切記莫要徒惹是非,當然也不能丟了我藏劍穀的門麵。”楚平瀾像是一位離別在即,細細叮囑後生晚輩的老者一般,語重心長地說道。
方秋鴻咬牙,俯首一拜:“秋鴻定不忘師尊囑托。”
楚平瀾微笑著點點頭,接著又從懷中拿出一方小羊皮卷,遞給方秋鴻:“這方古卷,乃是藏劍穀第一代掌門卿衣相所記載的我派至高劍譜——晚暮劍譜,但如今隻餘此一小塊,那招戀花意與正少年兩劍皆從此殘卷上悟得。藏劍穀曆代掌門皆有入世尋全此卷之重任,此刻也一並交於你手。”
方秋鴻俯下身姿,雙手高過頭頂,鄭重的接過了此方羊皮卷,放入了自己懷中。
楚平瀾將方秋鴻扶起,又轉頭對師離道:“師姑娘。”
師離仍飄在思緒裏,突然被人喚起,驚了一下:“啊?楚前輩?”
楚平瀾臉上帶著微微笑意,對著師離道:“師姑娘可有學了那門歸山望月之內功心法?”
“啊,學過了,這幾日下來感覺內力充盈了不少,還得多謝楚前輩呢。”師離忙抱拳感謝。
楚平瀾擺了擺手:“師姑娘俠義心腸,於大亂之中救得老友之女,這份恩情,一本小小的心法內功算不得什麽,師姑娘莫名其妙卷到這件事中,以後說不得便會碰到什麽危險,也算是姑娘日後多些自保的手段。”
師離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隻問了一句:“那林鴦日後如何,楚前輩可有打算?”
楚平瀾歎了一聲,搖搖頭:“我也不知,先讓她住在藏劍穀吧,隻要我在,便是拚了這條命也會護住她的周全,隻期望日後她能遠離這是是非非,就當一名尋常的女子最好不過了。”
師離托著腮,聽完此話思緒又跑到遠處去了。
“漸之。”楚平瀾輕輕喚道。
李緩站身應了一聲:“楚伯伯。”
楚平瀾望向李緩的眼神複雜,問道:“漸之日後打算何去何從?”
李緩神色中有些掙紮:“我……不知道。”
也難怪李緩神色掙紮,作為一個讀了十多年書的讀書人,雖然打小被父親督促著練習劍法,但他心中從頭到尾都有一個為官為民的理想,李墨仙從未提起過往事,在李緩的心中,當今聖上白無疆治國有方,邊境安定,百姓的生活這些年確實好了許多,李緩一直與其他尋常老百姓一樣,對白無疆這個皇帝是十分擁護的。
可現下不一樣了,白無疆那場政變,直接殺死了自己從未見麵的那個皇帝舅舅,更是自己爹和娘去世的主要幕後推手。
李緩內心的世界崩塌掉了,他的腦袋之中一片混亂,他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麵對那迷霧重重的將來,也不知道要如何去麵對顏仲昌。
李墨仙的故事已經結束,但李緩自己的故事,卻才剛剛開始。
寒風微涼,夜色漸重。
楚平瀾這一講,便是一個多時辰,其他幾人聽聞於此,皆是各懷心事,沉默不言。
李緩仍舊沒有從那段沉浮往事中走出來,眼神直直盯著地下,有些呆滯。
方秋鴻也是皺著劍眉,似乎在想著什麽。
片刻之後,師離低聲喃喃道:“所以說,福威鏢局被錦衣衛滅門,其實也算是無妄之災了。”
楚平瀾歎了歎,道:“正是,確是我想的有些簡單了,連累了福威鏢局。”
李緩稍稍拉迴了思緒,神色間略有些驚愕:“福威鏢局被滅門了?那日在太行山通天峽我還見過他們鏢局的人,卻不料還有如此一段淵源。”
楚平瀾點了點頭,道:“那應當就是福威鏢局少鏢頭林秀在運送那方玉璽,錦衣衛大概永遠也猜不到玉璽此時已然到了登州了。”
李緩遲疑了一會,又問道:“那日給我爹送信,提起長京官道之事的到底是誰?”
楚平瀾搖搖頭:“這事墨仙賢弟並不知曉,我也並未去查探此人是誰,但想來大概不是白無疆的人,或許是與曹睿有關,又或者是墨仙為官時的同朝都說不定。”
方秋鴻這時上前一步,朝楚平瀾行了個禮:“師尊,那不知道此事哪裏牽扯到我?”
楚平瀾望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不忍:“秋鴻,你可記得,你跟我多久了麽?”
方秋鴻又是一拜:“迴師尊,二十年了。”
楚平瀾稍稍抬起頭,望著空中某個地方,眼神好似穿透了過去,一眼望到了二十年前的時光。
“是啊,二十年了,第一次見你,那時你才六歲。”
楚平瀾拉迴目光,語氣低沉:“封劍大禮完,日後我就不太方便再行走江湖了,那顏仲昌此行,便是帶著皇帝的意思過來的,白無疆得親眼看到我在天下人眼下封劍,隻有封住了悠悠眾口,他才能放心,但是這整件事尚未完結,還需要你在外頭多走動,以後藏劍穀的擔子,日後便都在你肩上了。”
這一番話說起來聲音不大,但聽起來卻無比的沉重。
方秋鴻大驚,急道:“師尊,這……如何使得?藏劍穀若是沒了師尊,還算藏劍穀麽。”
方秋鴻說的其實也是實話,在楚平瀾出世之前,藏劍穀便隻是西南邊陲的一個普通江湖門派,雖然算不得小,但從來都無法與少林、武當之類的名門大派想媲美,在江湖中並沒有沒有太大的話語權,究其原因便是實力不夠,也沒有那麽一位出色的領頭人物。
這個江湖中,從來不缺乏練武的天才,但是像是楚平瀾這般驚才絕豔的天才卻是鳳毛麟角,天才與天才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楚平瀾輕輕揮了揮手,讓方秋鴻平靜下來,開口道:“秋鴻,若是二十年前沒有遇見你,沒有收你當徒弟,那我是決計是放心不下的。”
歎了一口氣,楚平瀾又望向方秋鴻,他這個徒弟自小性情堅韌,內斂穩重,不過此刻眼神中卻有了一絲慌張。
“你悟性極高,從資質來說,這世上怕是無人比你更適合練劍了,再假以時日,你的劍法必定會遠勝於我。”
方秋鴻聽完默然垂首。
李緩突然對這個大自己幾歲的同年有一絲心疼,同樣是最親之人的不得不放手,同樣是在自己羽翼未豐之時,便要承擔起更多的東西。
那年的小李緩,承擔的是活下去的壓力,而彼時的方秋鴻,要承擔的則是整個藏劍穀的未來。
師離在一旁瞧著,心頭也是有一股說不出的難受,眼下這個失去神采的落寞人影,真的是那一日午後被陽光鍍了一層金色的那位笑容和煦的負劍少年麽?
“朝廷的眼睛這些日子一直在盯著我,這藏劍穀掌門之位,我現下還不能傳給你,但秋鴻,你日後所作所為,一言一行皆當以一派之主克己,日後行走江湖,切記莫要徒惹是非,當然也不能丟了我藏劍穀的門麵。”楚平瀾像是一位離別在即,細細叮囑後生晚輩的老者一般,語重心長地說道。
方秋鴻咬牙,俯首一拜:“秋鴻定不忘師尊囑托。”
楚平瀾微笑著點點頭,接著又從懷中拿出一方小羊皮卷,遞給方秋鴻:“這方古卷,乃是藏劍穀第一代掌門卿衣相所記載的我派至高劍譜——晚暮劍譜,但如今隻餘此一小塊,那招戀花意與正少年兩劍皆從此殘卷上悟得。藏劍穀曆代掌門皆有入世尋全此卷之重任,此刻也一並交於你手。”
方秋鴻俯下身姿,雙手高過頭頂,鄭重的接過了此方羊皮卷,放入了自己懷中。
楚平瀾將方秋鴻扶起,又轉頭對師離道:“師姑娘。”
師離仍飄在思緒裏,突然被人喚起,驚了一下:“啊?楚前輩?”
楚平瀾臉上帶著微微笑意,對著師離道:“師姑娘可有學了那門歸山望月之內功心法?”
“啊,學過了,這幾日下來感覺內力充盈了不少,還得多謝楚前輩呢。”師離忙抱拳感謝。
楚平瀾擺了擺手:“師姑娘俠義心腸,於大亂之中救得老友之女,這份恩情,一本小小的心法內功算不得什麽,師姑娘莫名其妙卷到這件事中,以後說不得便會碰到什麽危險,也算是姑娘日後多些自保的手段。”
師離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隻問了一句:“那林鴦日後如何,楚前輩可有打算?”
楚平瀾歎了一聲,搖搖頭:“我也不知,先讓她住在藏劍穀吧,隻要我在,便是拚了這條命也會護住她的周全,隻期望日後她能遠離這是是非非,就當一名尋常的女子最好不過了。”
師離托著腮,聽完此話思緒又跑到遠處去了。
“漸之。”楚平瀾輕輕喚道。
李緩站身應了一聲:“楚伯伯。”
楚平瀾望向李緩的眼神複雜,問道:“漸之日後打算何去何從?”
李緩神色中有些掙紮:“我……不知道。”
也難怪李緩神色掙紮,作為一個讀了十多年書的讀書人,雖然打小被父親督促著練習劍法,但他心中從頭到尾都有一個為官為民的理想,李墨仙從未提起過往事,在李緩的心中,當今聖上白無疆治國有方,邊境安定,百姓的生活這些年確實好了許多,李緩一直與其他尋常老百姓一樣,對白無疆這個皇帝是十分擁護的。
可現下不一樣了,白無疆那場政變,直接殺死了自己從未見麵的那個皇帝舅舅,更是自己爹和娘去世的主要幕後推手。
李緩內心的世界崩塌掉了,他的腦袋之中一片混亂,他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麵對那迷霧重重的將來,也不知道要如何去麵對顏仲昌。
李墨仙的故事已經結束,但李緩自己的故事,卻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