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宿命夜雨
方秋鴻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這一次出穀,足跡居然幾乎踏遍了整個中原。
當他再一次迴到藏劍穀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半年左右的光景。
方秋鴻給楚平瀾講了此行所遇,唯獨隱去了雲霄劍被沈千浪扣留一事,隻是輕描淡寫地說幾人曆經一番波折才從關外脫身。
方秋鴻向來極重承諾,像這種被沈千浪扣住雲霄的事情,無疑是長在他心口的一根尖刺。
很難受,但總得自己親手拔出來。
楚平瀾聽完了方秋鴻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尤其是聽說此事可能與“政變”有關之後,眉頭深深擰起。
良久後才開口說道:“秋鴻,此事便到此為止了,你好好休息一段時日。”
方秋鴻退下之後,楚平瀾心頭仍是難以平靜,他眼神幽幽看向遠處,總覺得這件事似乎還有著更大的陰謀在其中。
令他心憂的是,藏劍穀的沉魚樓裏,還藏著一塊驚世駭俗的石頭。
楚平瀾不知道這塊石頭與整件事有多大的瓜葛,但這塊石頭一旦現世,藏劍穀必遭彌天大禍。
……
今年的雪來得比前些年遲了些,一直到了臘月二十四才迎著寒風落下。
不過,這一場雪來得雖遲,卻一直斷斷續續落到了通紀二十一年。
這個年,方秋鴻仍是與楚平瀾還有一眾藏劍穀的弟子一起過的,與往年並沒有什麽不同,這場雪與往年的雪也是一樣——藏劍穀每年都會落上厚厚的一層雪,直到開春才會慢慢化開。
正月十五,元宵。
方秋鴻起了個大早,剛剛起床後,便沐浴更衣,將自己一身收拾得幹幹淨淨。
出了房門,方秋鴻麵朝著北方,細心地擺好香爐,又點了一炷香插了進去,接著撥開厚厚一堆紙錢,點燃之後放在雪地之上。
今日,是闔家團圓的元宵,也是他娘親的祭日。
“娘親,孩兒不孝,未能到您墳頭上香燒紙。”
方秋鴻朝著北方徑直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再抬起頭來的時候,淚水已經布滿了他的臉龐。
方秋鴻癡癡盯著燃燒的紙錢發呆,紙錢燃燒的溫度,讓地麵堆積的雪逐漸開始融化,幾道細細的雪水流進雪層,便像是娘親迴應自己的雙眼。
直到紙錢燃盡,方秋鴻才將香爐收起,迴到了屋中。
……
天色將晚,藏劍穀突然來了客人,這人方秋鴻認識。
當朝鴻臚寺卿高名嵩。
方秋鴻將高名嵩引到楚平瀾麵前後,便退了出來。
不知道兩人的談話說了些什麽,直到深夜,方秋鴻才又見到高名嵩走了出來。
高名嵩盯著方秋鴻看了一眼,並沒有說話,便由著方秋鴻將他帶去客房歇息。
楚平瀾又將方秋鴻喚去,眼裏神色複雜。
盯著方秋鴻看了許久,楚平瀾一直沒有開口。
方秋鴻心中疑惑,因為他從未見過自己師尊露出這樣的眼神。
那眼神隻在透露出兩個字——認命。
“秋鴻啊。”
楚平瀾開口說道。
方秋鴻心中一凜,正色迴答:“師尊。”
楚平瀾神色落寞:“明日發個拜帖,就說四月初七我將舉辦封劍退隱大典,邀請天下武林同門來做個見證,你將拜帖差人送與各大掌門。”
方秋鴻心中大驚:“師尊!為何?”
楚平瀾神色平靜下來,輕輕說道:“對方的功夫更厲害啊……”
方秋鴻迴過神來,咬著牙問道:“是不是那姓高的要師尊封劍?”
楚平瀾站起身來,拍了拍方秋鴻的肩,背過手又往前走了兩步。
“秋鴻,切莫衝動,去辦吧。”
說完,方秋鴻就聽到身後楚平瀾的腳步,輕輕地走遠了。
……
通紀二十一年,正月十六。
藏劍穀楚平瀾廣發英雄帖,意欲封劍退隱,一時江湖流言四起,議論紛紛,引起了軒然大波。
方秋鴻看著愈來沉默寡言的楚平瀾,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一直到了三月裏,開春時節。
楚平瀾在一個晚上突然喚來方秋鴻。
方秋鴻卻發現了一絲不尋常的地方。
自己的師尊,手中取出了許久沒出鞘過的佩劍——浮雲忘,神色間居然有些急躁。
“秋鴻,你即刻出發一趟。”
方秋鴻看著自己師尊有些急切的眼神,心中明白,可能是出事了。
“師尊,可是發生什麽事了,要我去一趟哪裏?”
楚平瀾開口說道:“你從思州通往登州的官道出發,尋一隊福威鏢局的鏢師,無論如何,護住其中一位領頭的叫林秀的人,將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方秋鴻並不問緣由,隻鄭重點點頭:“師尊,我明白了。”
言罷,二人不再多語,一同踏入夜色,向著思州方向疾馳而去。
臨近思州分岔路時,楚平瀾給方秋鴻使了個眼色,方秋鴻會意,朝著官道向北而去,而楚平瀾卻徑直奔向思州。
雷聲陣陣,一道閃電撕裂夜空,傾盆大雨如豆般灑落下來。
方秋鴻心中惴惴不安,因為自他有記憶以來,便從未見到過楚平瀾有這般神色。
適才思州城中有一股異樣的光亮,看上去頗為反常,此時已至深夜,此地又非京城,怎會有火光衝天的景象?
一定是出事了。
方秋鴻也細想不出到底出了什麽事,他隻是一路往北飛奔而去,暴雨劈裏啪啦砸了他一臉。
又奔行了小半個時辰,方秋鴻隻覺得胸腹中的內力有些後繼乏力。
暴雨依舊在下,時不時落下的閃電帶著巨大的雷聲,整個天地間都彌漫著一種蒼涼之感。
方秋鴻出來得急,沒有帶上鬥笠,一身早已被雨水濕透,衣衫貼在身上十分難受。
這時,方秋鴻忽覺前方有座建築,擦了擦臉上的雨水,卻發現是一處驛站。
顧不上其他,方秋鴻閃身潛入了馬廄,解開一匹好馬,又摸出一頂鬥笠戴在頭上,神不知鬼不覺間,又再次向著北方出發。
而就在此時,思州往西的山野小道之上,一名身著白裙的女子懷抱一嬰兒,也正在騎馬狂奔。
又一道閃電劃過,一男一女,一北一西,兩個在暴雨中孤身穿梭的身影,帶著各自的宿命,盡被照亮。
方秋鴻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這一次出穀,足跡居然幾乎踏遍了整個中原。
當他再一次迴到藏劍穀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半年左右的光景。
方秋鴻給楚平瀾講了此行所遇,唯獨隱去了雲霄劍被沈千浪扣留一事,隻是輕描淡寫地說幾人曆經一番波折才從關外脫身。
方秋鴻向來極重承諾,像這種被沈千浪扣住雲霄的事情,無疑是長在他心口的一根尖刺。
很難受,但總得自己親手拔出來。
楚平瀾聽完了方秋鴻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尤其是聽說此事可能與“政變”有關之後,眉頭深深擰起。
良久後才開口說道:“秋鴻,此事便到此為止了,你好好休息一段時日。”
方秋鴻退下之後,楚平瀾心頭仍是難以平靜,他眼神幽幽看向遠處,總覺得這件事似乎還有著更大的陰謀在其中。
令他心憂的是,藏劍穀的沉魚樓裏,還藏著一塊驚世駭俗的石頭。
楚平瀾不知道這塊石頭與整件事有多大的瓜葛,但這塊石頭一旦現世,藏劍穀必遭彌天大禍。
……
今年的雪來得比前些年遲了些,一直到了臘月二十四才迎著寒風落下。
不過,這一場雪來得雖遲,卻一直斷斷續續落到了通紀二十一年。
這個年,方秋鴻仍是與楚平瀾還有一眾藏劍穀的弟子一起過的,與往年並沒有什麽不同,這場雪與往年的雪也是一樣——藏劍穀每年都會落上厚厚的一層雪,直到開春才會慢慢化開。
正月十五,元宵。
方秋鴻起了個大早,剛剛起床後,便沐浴更衣,將自己一身收拾得幹幹淨淨。
出了房門,方秋鴻麵朝著北方,細心地擺好香爐,又點了一炷香插了進去,接著撥開厚厚一堆紙錢,點燃之後放在雪地之上。
今日,是闔家團圓的元宵,也是他娘親的祭日。
“娘親,孩兒不孝,未能到您墳頭上香燒紙。”
方秋鴻朝著北方徑直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再抬起頭來的時候,淚水已經布滿了他的臉龐。
方秋鴻癡癡盯著燃燒的紙錢發呆,紙錢燃燒的溫度,讓地麵堆積的雪逐漸開始融化,幾道細細的雪水流進雪層,便像是娘親迴應自己的雙眼。
直到紙錢燃盡,方秋鴻才將香爐收起,迴到了屋中。
……
天色將晚,藏劍穀突然來了客人,這人方秋鴻認識。
當朝鴻臚寺卿高名嵩。
方秋鴻將高名嵩引到楚平瀾麵前後,便退了出來。
不知道兩人的談話說了些什麽,直到深夜,方秋鴻才又見到高名嵩走了出來。
高名嵩盯著方秋鴻看了一眼,並沒有說話,便由著方秋鴻將他帶去客房歇息。
楚平瀾又將方秋鴻喚去,眼裏神色複雜。
盯著方秋鴻看了許久,楚平瀾一直沒有開口。
方秋鴻心中疑惑,因為他從未見過自己師尊露出這樣的眼神。
那眼神隻在透露出兩個字——認命。
“秋鴻啊。”
楚平瀾開口說道。
方秋鴻心中一凜,正色迴答:“師尊。”
楚平瀾神色落寞:“明日發個拜帖,就說四月初七我將舉辦封劍退隱大典,邀請天下武林同門來做個見證,你將拜帖差人送與各大掌門。”
方秋鴻心中大驚:“師尊!為何?”
楚平瀾神色平靜下來,輕輕說道:“對方的功夫更厲害啊……”
方秋鴻迴過神來,咬著牙問道:“是不是那姓高的要師尊封劍?”
楚平瀾站起身來,拍了拍方秋鴻的肩,背過手又往前走了兩步。
“秋鴻,切莫衝動,去辦吧。”
說完,方秋鴻就聽到身後楚平瀾的腳步,輕輕地走遠了。
……
通紀二十一年,正月十六。
藏劍穀楚平瀾廣發英雄帖,意欲封劍退隱,一時江湖流言四起,議論紛紛,引起了軒然大波。
方秋鴻看著愈來沉默寡言的楚平瀾,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一直到了三月裏,開春時節。
楚平瀾在一個晚上突然喚來方秋鴻。
方秋鴻卻發現了一絲不尋常的地方。
自己的師尊,手中取出了許久沒出鞘過的佩劍——浮雲忘,神色間居然有些急躁。
“秋鴻,你即刻出發一趟。”
方秋鴻看著自己師尊有些急切的眼神,心中明白,可能是出事了。
“師尊,可是發生什麽事了,要我去一趟哪裏?”
楚平瀾開口說道:“你從思州通往登州的官道出發,尋一隊福威鏢局的鏢師,無論如何,護住其中一位領頭的叫林秀的人,將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方秋鴻並不問緣由,隻鄭重點點頭:“師尊,我明白了。”
言罷,二人不再多語,一同踏入夜色,向著思州方向疾馳而去。
臨近思州分岔路時,楚平瀾給方秋鴻使了個眼色,方秋鴻會意,朝著官道向北而去,而楚平瀾卻徑直奔向思州。
雷聲陣陣,一道閃電撕裂夜空,傾盆大雨如豆般灑落下來。
方秋鴻心中惴惴不安,因為自他有記憶以來,便從未見到過楚平瀾有這般神色。
適才思州城中有一股異樣的光亮,看上去頗為反常,此時已至深夜,此地又非京城,怎會有火光衝天的景象?
一定是出事了。
方秋鴻也細想不出到底出了什麽事,他隻是一路往北飛奔而去,暴雨劈裏啪啦砸了他一臉。
又奔行了小半個時辰,方秋鴻隻覺得胸腹中的內力有些後繼乏力。
暴雨依舊在下,時不時落下的閃電帶著巨大的雷聲,整個天地間都彌漫著一種蒼涼之感。
方秋鴻出來得急,沒有帶上鬥笠,一身早已被雨水濕透,衣衫貼在身上十分難受。
這時,方秋鴻忽覺前方有座建築,擦了擦臉上的雨水,卻發現是一處驛站。
顧不上其他,方秋鴻閃身潛入了馬廄,解開一匹好馬,又摸出一頂鬥笠戴在頭上,神不知鬼不覺間,又再次向著北方出發。
而就在此時,思州往西的山野小道之上,一名身著白裙的女子懷抱一嬰兒,也正在騎馬狂奔。
又一道閃電劃過,一男一女,一北一西,兩個在暴雨中孤身穿梭的身影,帶著各自的宿命,盡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