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龍行江南
紫禁城內。
清冷的燈火驅不盡乾清宮裏無聲的寂寞。
當今天子白無疆坐在案桌前,眉頭緊緊皺起,閉著眼在沉思著什麽。
他坐上這把龍椅近二十年,當初那位躊躇滿誌,意氣風發的天子也已年逾六十,他的須發比尋常人白的更多一些,眉眼間因為長居高位的緣故,早已擰成了深深的溝壑縱橫。
“陛下,時辰不早了,當就寢了。”
站在黑暗中的一名宦官走上前來,輕聲勸道。
那太監看上去隻有三四十歲,不過宦官生的白淨,看上去總比實際年齡要小上一些。
太監比白無疆更加年輕一些,曆來伴君猶如伴虎,常在帝王身邊,說話辦事都得揣摩帝王心意,時刻都要小心翼翼。
白無疆沒有迴答,良久之後深深歎了一口氣,才開口道:“小清子,你可記得跟了我多久了?”
那太監並無片刻猶豫,直接迴答道:“迴陛下,今年快十二年了。”
白無疆緩緩睜開了眼,喃喃道:“快十二年了阿啊,都快過了一紀了,你義父也死了快十二年了。”
那太監徑直跪倒就拜:“義父若是地下得知,定會拜謝陛下的掛念。”
這太監叫做曹清,是前司禮監掌印太監曹朗的義子,曹朗生前極得白無疆信任,在他死後,白無疆便讓他的義子曹清接替了他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執掌東廠。
不過畢竟是換了一個人,白無疆自己拿迴了錦衣衛指揮使的權柄。
“起來吧。”
白無疆有氣無力地喚了一聲。
曹清從地上爬了起來,勸道:“陛下,務必要保重龍體。”
白無疆大手一揮,曹清便知趣地退到了一邊。
帝王心中是的寂寥通常無人能說,曹清雖然知事,但遠沒有曹朗那般的閱曆,曹朗跟隨自己起事,事後也不爭功,宮裏的陳年舊事也是一清二楚,自己心中那些許許多多不為人道的往事,自曹朗死後,便再也不曾吐露過了。
人到晚年,白無疆從來都不信那長生之說,在自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情況下,他心中仍有兩件事難以放下。
一件事,是朝中少部分大臣心中都知道的,這二十年來,他無時無刻都心心掛念的那枚傳國玉璽,這玉璽從自己進宮那日丟失,後又尋迴,在送迴京城的路上再次被劫走,連自己最為信任的宮內心腹曹朗也一並戰死,玉璽自此更是便杳無音信。
第二件事更為隱蔽,整個皇城裏知道這件事的,除了白無疆自己,再無第二人。
心中煩悶,白無疆忍不住咳嗽了幾聲,空曠的乾清宮裏響起數道迴聲,從黑暗中傳來,顯得陰森可怖。
翻開捂嘴的手,一陣殷紅的血跡透過指縫,令人心驚。
曹清瞧得見了,急忙上前,奉上帕子將他的手擦拭幹淨,擔心地問道:“陛下,要不要傳太醫?”
白無疆將染血的帕子扔到一邊,搖了搖頭:“太醫都看了這麽多年了,他們又不能返老還童,看了有什麽用?”
曹清應了一聲,撿起地上的帕子,戰戰兢兢退到一邊。
今晚的月色有些黯,被濃雲遮去了鋒芒,撒到這紫禁城的月光零零散散,透出一股清冷的溫柔。
“小清子。”
沉默了不知道多久之後,白無疆不怒自威的聲音再次響起。
曹清將身子躬得極低,應道:“陛下,奴才在。”
“讓秉筆那邊擬一份詔書,朕要再下一次江南。”
“嗻。”
曹清領了命,倒著身子匆匆退了下去。
白無疆又閉上了眼睛,靠在椅子上,偌大的乾清宮又變得安靜如水。
……
袁九月這些日子有些心神不寧,左邊眼皮一直在不住跳動,她也不記得左眼跳災還是跳財,她去問過滿川,滿川隻給了她一個白眼。
這日上午,袁九月坐堂問診,差不多過了一個上午,看完了所有的病人之後,她伸了伸懶腰,坐在椅子上發呆。
這樣的日子太過無聊了,她這些日子一直在掰著手指頭算還剩下多少日子便能年滿十六歲,想著想著思緒不禁又開始飄遠,又想到了那日夜晚的青衣少年郎。
袁九月嘴角浮起一絲笑意,兩隻酒窩若隱若現,十分好看。
“也不知道餘叔尋到秋鴻哥哥沒有?”
她發著呆望著遠方,低聲喃喃自語道。
視線的遠處本是空無一物,不過在她發呆的片隙,一隊人影從遠處冒了出來,不多時已經到了常山草堂外頭。
是一隊訓練有素的侍衛。
袁九月盯著這隊人馬,眼神中充滿了疑惑,滿川也走了出來,一臉警惕地盯著那群人。
其中領頭模樣的人向袁九月行了一禮,開口道:“我家老爺有請,請袁姑娘跟我們走一趟。”
“你家老爺是誰?可是病了?”袁九月疑惑問道。
那頭領並不迴答,隻說:“袁姑娘跟我們走一趟便知。”
袁九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隻見這頭領身上的衣袍精美,裏麵的短襯隱隱露出一截黃緞。
她心中大致有個數了,能穿黃衫的護衛,天底下隻有一支,這些日子又聽聞當今聖上已下到江南了,那他老爺的身份也就唿之欲出了。
滿川踏前一步,神色十分不善,雖然袁九月從沒立過什麽看病的規矩,可這些年來,所有看病的病人都是親自上山來看,從未有過讓袁九月跑上一趟的道理。
袁九月輕輕扯了扯滿川,示意他不要衝動。
“好,我跟你們去一趟,不過他不放心我一個人出遠門,能不能一起去?”
袁九月指著滿川問道。
那頭領猶豫片刻,點了點頭,開口道:“可以一起,但是看病的時候他不可近身。”
“那是自然,他也不會看病。”袁九月笑了笑。
既然猜出了對方的身份,那袁九月也就沒什麽顧慮的,當今聖上勵精圖治,國泰民安,去幫他看病她也是十分樂意的,而且自己師父留下的規矩也並沒有說王公貴族不可醫。
當然,年方十五的袁九月,當然沒想過給皇帝看病意味著什麽,更沒想過若是出了岔子又會是什麽樣的後果。
紫禁城內。
清冷的燈火驅不盡乾清宮裏無聲的寂寞。
當今天子白無疆坐在案桌前,眉頭緊緊皺起,閉著眼在沉思著什麽。
他坐上這把龍椅近二十年,當初那位躊躇滿誌,意氣風發的天子也已年逾六十,他的須發比尋常人白的更多一些,眉眼間因為長居高位的緣故,早已擰成了深深的溝壑縱橫。
“陛下,時辰不早了,當就寢了。”
站在黑暗中的一名宦官走上前來,輕聲勸道。
那太監看上去隻有三四十歲,不過宦官生的白淨,看上去總比實際年齡要小上一些。
太監比白無疆更加年輕一些,曆來伴君猶如伴虎,常在帝王身邊,說話辦事都得揣摩帝王心意,時刻都要小心翼翼。
白無疆沒有迴答,良久之後深深歎了一口氣,才開口道:“小清子,你可記得跟了我多久了?”
那太監並無片刻猶豫,直接迴答道:“迴陛下,今年快十二年了。”
白無疆緩緩睜開了眼,喃喃道:“快十二年了阿啊,都快過了一紀了,你義父也死了快十二年了。”
那太監徑直跪倒就拜:“義父若是地下得知,定會拜謝陛下的掛念。”
這太監叫做曹清,是前司禮監掌印太監曹朗的義子,曹朗生前極得白無疆信任,在他死後,白無疆便讓他的義子曹清接替了他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執掌東廠。
不過畢竟是換了一個人,白無疆自己拿迴了錦衣衛指揮使的權柄。
“起來吧。”
白無疆有氣無力地喚了一聲。
曹清從地上爬了起來,勸道:“陛下,務必要保重龍體。”
白無疆大手一揮,曹清便知趣地退到了一邊。
帝王心中是的寂寥通常無人能說,曹清雖然知事,但遠沒有曹朗那般的閱曆,曹朗跟隨自己起事,事後也不爭功,宮裏的陳年舊事也是一清二楚,自己心中那些許許多多不為人道的往事,自曹朗死後,便再也不曾吐露過了。
人到晚年,白無疆從來都不信那長生之說,在自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情況下,他心中仍有兩件事難以放下。
一件事,是朝中少部分大臣心中都知道的,這二十年來,他無時無刻都心心掛念的那枚傳國玉璽,這玉璽從自己進宮那日丟失,後又尋迴,在送迴京城的路上再次被劫走,連自己最為信任的宮內心腹曹朗也一並戰死,玉璽自此更是便杳無音信。
第二件事更為隱蔽,整個皇城裏知道這件事的,除了白無疆自己,再無第二人。
心中煩悶,白無疆忍不住咳嗽了幾聲,空曠的乾清宮裏響起數道迴聲,從黑暗中傳來,顯得陰森可怖。
翻開捂嘴的手,一陣殷紅的血跡透過指縫,令人心驚。
曹清瞧得見了,急忙上前,奉上帕子將他的手擦拭幹淨,擔心地問道:“陛下,要不要傳太醫?”
白無疆將染血的帕子扔到一邊,搖了搖頭:“太醫都看了這麽多年了,他們又不能返老還童,看了有什麽用?”
曹清應了一聲,撿起地上的帕子,戰戰兢兢退到一邊。
今晚的月色有些黯,被濃雲遮去了鋒芒,撒到這紫禁城的月光零零散散,透出一股清冷的溫柔。
“小清子。”
沉默了不知道多久之後,白無疆不怒自威的聲音再次響起。
曹清將身子躬得極低,應道:“陛下,奴才在。”
“讓秉筆那邊擬一份詔書,朕要再下一次江南。”
“嗻。”
曹清領了命,倒著身子匆匆退了下去。
白無疆又閉上了眼睛,靠在椅子上,偌大的乾清宮又變得安靜如水。
……
袁九月這些日子有些心神不寧,左邊眼皮一直在不住跳動,她也不記得左眼跳災還是跳財,她去問過滿川,滿川隻給了她一個白眼。
這日上午,袁九月坐堂問診,差不多過了一個上午,看完了所有的病人之後,她伸了伸懶腰,坐在椅子上發呆。
這樣的日子太過無聊了,她這些日子一直在掰著手指頭算還剩下多少日子便能年滿十六歲,想著想著思緒不禁又開始飄遠,又想到了那日夜晚的青衣少年郎。
袁九月嘴角浮起一絲笑意,兩隻酒窩若隱若現,十分好看。
“也不知道餘叔尋到秋鴻哥哥沒有?”
她發著呆望著遠方,低聲喃喃自語道。
視線的遠處本是空無一物,不過在她發呆的片隙,一隊人影從遠處冒了出來,不多時已經到了常山草堂外頭。
是一隊訓練有素的侍衛。
袁九月盯著這隊人馬,眼神中充滿了疑惑,滿川也走了出來,一臉警惕地盯著那群人。
其中領頭模樣的人向袁九月行了一禮,開口道:“我家老爺有請,請袁姑娘跟我們走一趟。”
“你家老爺是誰?可是病了?”袁九月疑惑問道。
那頭領並不迴答,隻說:“袁姑娘跟我們走一趟便知。”
袁九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隻見這頭領身上的衣袍精美,裏麵的短襯隱隱露出一截黃緞。
她心中大致有個數了,能穿黃衫的護衛,天底下隻有一支,這些日子又聽聞當今聖上已下到江南了,那他老爺的身份也就唿之欲出了。
滿川踏前一步,神色十分不善,雖然袁九月從沒立過什麽看病的規矩,可這些年來,所有看病的病人都是親自上山來看,從未有過讓袁九月跑上一趟的道理。
袁九月輕輕扯了扯滿川,示意他不要衝動。
“好,我跟你們去一趟,不過他不放心我一個人出遠門,能不能一起去?”
袁九月指著滿川問道。
那頭領猶豫片刻,點了點頭,開口道:“可以一起,但是看病的時候他不可近身。”
“那是自然,他也不會看病。”袁九月笑了笑。
既然猜出了對方的身份,那袁九月也就沒什麽顧慮的,當今聖上勵精圖治,國泰民安,去幫他看病她也是十分樂意的,而且自己師父留下的規矩也並沒有說王公貴族不可醫。
當然,年方十五的袁九月,當然沒想過給皇帝看病意味著什麽,更沒想過若是出了岔子又會是什麽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