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月搗藥
袁九月開的藥方都是些尋常的藥材,隻有一兩味藥稍微稀缺一些,不過蜀地原本也盛產藥材,不多時,兩人便將藥方上的藥材給抓了個齊全。
師離看上去心情頗好,步履也輕盈了許多,方秋鴻提著一大包藥材,跟在她身後一步。
兩人就這麽一前一後朝著客棧的方向走去。
“師姑娘,你們墜下懸崖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又是如何脫身的?”
方秋鴻叫住了師離,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師離慢下腳步,想了想,一時居然不知道從哪裏說起。
“嗯……我們先是掉到山下一處平台上,那裏有個山洞,我們餓了好多天,最後呆子用內勁……就是你送給我的那本《歸山望月》的心法,才下了懸崖。”
“《歸山望月》?”
方秋鴻驚奇道。
師離點了點頭,又道:“嗯啊,那呆子好像是個練武奇才,才幾日便練出了內勁,幸虧有那本心法,不然真的就要餓死在山洞裏了。”
方秋鴻不禁有些感歎,武當山前任掌門黎青岱因為李墨仙一事受到牽連,被囚禁少林十九載,他在少林悟出來的心法秘籍,卻又在冥冥之中救了李墨仙之子李緩的性命,這世間的因緣巧合,當真奇妙。
“那之後呢,到了崖底你們又從哪裏尋得出路?”
方秋鴻又問道。
師離眨了眨眼,神秘地說道:“方師兄,你一定猜不出來,我們在崖底碰到了誰。”
看著她神秘兮兮的樣子,方秋鴻有些好笑。
“誰?難不成是碰到什麽世外高人,將你們二人搭救出來了麽?”
師離搖搖頭,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們碰到了隱居在那裏武侯諸葛亮的後人,是他們用一隻木鳥帶我們飛上來的。”
“木鳥?”方秋鴻一時間實在無法想象出木鳥到底是個什麽物事。
師離兩手張開:“就是用木頭做的鳥,大概有一艘船那麽大,能飛,我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呢。”
方秋鴻有些啞然,隨後輕輕一笑:“那倒也當真有趣。”
瞧著師離臉上幾條將好的傷痕,方秋鴻心中知道她在懸崖下的經曆定然不會太過順利。
兩人迴到客棧之後,袁九月正坐在房裏,怔怔盯著月色發呆,直到兩人推門,她才迴過神來。
方秋鴻將手中的一大包藥材遞了過去:“九月姑娘,這是方子上的藥材,你看看是否齊全?”
袁九月將藥材一包包全部打開,每一種藥材都放到鼻子處聞了聞。
“除開有幾味藥材差了些年份,倒是沒什麽問題。”
師離看了眼窗外,有些緊張開口問道:“差些年份會不會影響藥效?今日天色已晚,我明日再去找找。”
袁九月擺了擺手,道:“倒也不用,像這人參的成色也上了三十年,跟那五六十年的藥效相去不大,而百年以上的人參並不是哪裏都有的,像這紫紋龍涎草,上品的大部分都進了宮裏,外頭能找到就已經不易了,所以也不必強求。”
袁九月將藥材抱起,看了眼昏迷中的李緩,說道:“秋鴻哥哥,還有師離姐姐,你們兩人先去歇息吧,今日夜裏我要搗藥。”
師離打小在探雪嶺長大,在同輩之中從來都是最小的小師妹,第一次被人喚作姐姐她還有些不太適應。
兩人跟著袁九月走進了她的房間。
見袁九月從行囊裏摸出了一個藥杵,方秋鴻說道:“九月姑娘,我可以幫忙搗藥。”
師離點點頭,說道:“嗯,沒錯,我也可以搭把手。”
袁九月將二人推出房門:“哎呀,你們兩人又不懂藥材,還是莫要在這裏擾我分心。”
方秋鴻有些猶豫:“不過我們二人去歇息,你卻一人在這裏搗藥……”
“沒關係的。”袁九月抿嘴一笑,繼續說道:“方師兄若是覺得過意不去,等我煉好了藥,可以帶我去吃好吃的。”
師離彎起眉眼說道:“這個沒問題,正好你在,等你煉完藥之後我帶你去采菌子吃,九月姑娘我可告訴你,蜀地這個季節的鬆茸是最好吃的。”
袁九月眼神兩眼放光,朝著師離笑著說道:“那可一言為定了。”
將方秋鴻與師離都推出門外,袁九月嘻嘻一笑:“好了,你們早些去歇息,藥性有些霸道,明日一早可能還需要秋鴻哥哥幫忙。”
話音剛落,房門已被關上。
方秋鴻轉過頭來,奇怪地看向師離:“吃菌子跟九月姑娘在不在有什麽關係?”
師離理所應當地應道:“因為有幾種有毒的菌子和鬆茸很像,我怕采到有毒的。”
方秋鴻哭笑不得:“你倒是心思縝密。”
四人隻開了三間客房,因為有一人要守著李緩。
這份差事原本被方秋鴻給攬了下來,師離卻以方才袁九月說的第二日需要方秋鴻幫忙為由,將他趕迴了房間。
方秋鴻隻在心中微微歎息,也並未堅持。
搗藥聲很輕,幾乎聽不太到,可方秋鴻睡眠向來就淺,聽力原本又好,躺在床上一直輾轉難眠。
師離坐在李緩的身邊,擔心地看向他。
他的眉頭輕輕皺起,臉色在月光下更顯蒼白。
師離這時候才能細看李緩的臉龐,發現他嘴角處還有著淡淡的血跡。
師離猶豫一下,還是伸出袖子,將他嘴角擦拭幹淨。
旁邊屋子裏輕微的搗藥聲一下一下,仿佛叩進了師離的心裏,心情始終難以平靜。
雖然那位叫袁九月的姑娘身為九州妙手伏常山的徒弟,言語中似乎十分有把握,但未免有些太過年輕了。
但除了選擇相信她也別無辦法,畢竟,心思謹慎的方師兄也打算帶著那位九月姑娘去探雪嶺給自己二師兄療傷。
師離的思緒有些恍惚,她發現方師兄似乎跟之前有了一點不一樣,但哪裏不一樣師離自己也說不清楚。
胡思亂想中,師離托著腮,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睡了過去,燈火伴隨著那幾乎微不可及的搗藥聲,忽閃忽滅。
一陣涼風從窗子的縫隙中跑了進來,天邊已然泛起魚肚白。
袁九月開的藥方都是些尋常的藥材,隻有一兩味藥稍微稀缺一些,不過蜀地原本也盛產藥材,不多時,兩人便將藥方上的藥材給抓了個齊全。
師離看上去心情頗好,步履也輕盈了許多,方秋鴻提著一大包藥材,跟在她身後一步。
兩人就這麽一前一後朝著客棧的方向走去。
“師姑娘,你們墜下懸崖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又是如何脫身的?”
方秋鴻叫住了師離,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師離慢下腳步,想了想,一時居然不知道從哪裏說起。
“嗯……我們先是掉到山下一處平台上,那裏有個山洞,我們餓了好多天,最後呆子用內勁……就是你送給我的那本《歸山望月》的心法,才下了懸崖。”
“《歸山望月》?”
方秋鴻驚奇道。
師離點了點頭,又道:“嗯啊,那呆子好像是個練武奇才,才幾日便練出了內勁,幸虧有那本心法,不然真的就要餓死在山洞裏了。”
方秋鴻不禁有些感歎,武當山前任掌門黎青岱因為李墨仙一事受到牽連,被囚禁少林十九載,他在少林悟出來的心法秘籍,卻又在冥冥之中救了李墨仙之子李緩的性命,這世間的因緣巧合,當真奇妙。
“那之後呢,到了崖底你們又從哪裏尋得出路?”
方秋鴻又問道。
師離眨了眨眼,神秘地說道:“方師兄,你一定猜不出來,我們在崖底碰到了誰。”
看著她神秘兮兮的樣子,方秋鴻有些好笑。
“誰?難不成是碰到什麽世外高人,將你們二人搭救出來了麽?”
師離搖搖頭,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們碰到了隱居在那裏武侯諸葛亮的後人,是他們用一隻木鳥帶我們飛上來的。”
“木鳥?”方秋鴻一時間實在無法想象出木鳥到底是個什麽物事。
師離兩手張開:“就是用木頭做的鳥,大概有一艘船那麽大,能飛,我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呢。”
方秋鴻有些啞然,隨後輕輕一笑:“那倒也當真有趣。”
瞧著師離臉上幾條將好的傷痕,方秋鴻心中知道她在懸崖下的經曆定然不會太過順利。
兩人迴到客棧之後,袁九月正坐在房裏,怔怔盯著月色發呆,直到兩人推門,她才迴過神來。
方秋鴻將手中的一大包藥材遞了過去:“九月姑娘,這是方子上的藥材,你看看是否齊全?”
袁九月將藥材一包包全部打開,每一種藥材都放到鼻子處聞了聞。
“除開有幾味藥材差了些年份,倒是沒什麽問題。”
師離看了眼窗外,有些緊張開口問道:“差些年份會不會影響藥效?今日天色已晚,我明日再去找找。”
袁九月擺了擺手,道:“倒也不用,像這人參的成色也上了三十年,跟那五六十年的藥效相去不大,而百年以上的人參並不是哪裏都有的,像這紫紋龍涎草,上品的大部分都進了宮裏,外頭能找到就已經不易了,所以也不必強求。”
袁九月將藥材抱起,看了眼昏迷中的李緩,說道:“秋鴻哥哥,還有師離姐姐,你們兩人先去歇息吧,今日夜裏我要搗藥。”
師離打小在探雪嶺長大,在同輩之中從來都是最小的小師妹,第一次被人喚作姐姐她還有些不太適應。
兩人跟著袁九月走進了她的房間。
見袁九月從行囊裏摸出了一個藥杵,方秋鴻說道:“九月姑娘,我可以幫忙搗藥。”
師離點點頭,說道:“嗯,沒錯,我也可以搭把手。”
袁九月將二人推出房門:“哎呀,你們兩人又不懂藥材,還是莫要在這裏擾我分心。”
方秋鴻有些猶豫:“不過我們二人去歇息,你卻一人在這裏搗藥……”
“沒關係的。”袁九月抿嘴一笑,繼續說道:“方師兄若是覺得過意不去,等我煉好了藥,可以帶我去吃好吃的。”
師離彎起眉眼說道:“這個沒問題,正好你在,等你煉完藥之後我帶你去采菌子吃,九月姑娘我可告訴你,蜀地這個季節的鬆茸是最好吃的。”
袁九月眼神兩眼放光,朝著師離笑著說道:“那可一言為定了。”
將方秋鴻與師離都推出門外,袁九月嘻嘻一笑:“好了,你們早些去歇息,藥性有些霸道,明日一早可能還需要秋鴻哥哥幫忙。”
話音剛落,房門已被關上。
方秋鴻轉過頭來,奇怪地看向師離:“吃菌子跟九月姑娘在不在有什麽關係?”
師離理所應當地應道:“因為有幾種有毒的菌子和鬆茸很像,我怕采到有毒的。”
方秋鴻哭笑不得:“你倒是心思縝密。”
四人隻開了三間客房,因為有一人要守著李緩。
這份差事原本被方秋鴻給攬了下來,師離卻以方才袁九月說的第二日需要方秋鴻幫忙為由,將他趕迴了房間。
方秋鴻隻在心中微微歎息,也並未堅持。
搗藥聲很輕,幾乎聽不太到,可方秋鴻睡眠向來就淺,聽力原本又好,躺在床上一直輾轉難眠。
師離坐在李緩的身邊,擔心地看向他。
他的眉頭輕輕皺起,臉色在月光下更顯蒼白。
師離這時候才能細看李緩的臉龐,發現他嘴角處還有著淡淡的血跡。
師離猶豫一下,還是伸出袖子,將他嘴角擦拭幹淨。
旁邊屋子裏輕微的搗藥聲一下一下,仿佛叩進了師離的心裏,心情始終難以平靜。
雖然那位叫袁九月的姑娘身為九州妙手伏常山的徒弟,言語中似乎十分有把握,但未免有些太過年輕了。
但除了選擇相信她也別無辦法,畢竟,心思謹慎的方師兄也打算帶著那位九月姑娘去探雪嶺給自己二師兄療傷。
師離的思緒有些恍惚,她發現方師兄似乎跟之前有了一點不一樣,但哪裏不一樣師離自己也說不清楚。
胡思亂想中,師離托著腮,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睡了過去,燈火伴隨著那幾乎微不可及的搗藥聲,忽閃忽滅。
一陣涼風從窗子的縫隙中跑了進來,天邊已然泛起魚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