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繡耐著性子等了幾日,沈淮之也沒來明竹軒找她。
聽問月說,聖上病了,連公主都住進了宮裏,一直沒能迴來。
林繡也不敢在這個時候生是非,隻能耐心等待,不過夜裏入睡,她都長了個心眼,等綠薇睡熟,她就起來把窗戶打開。
早上再提前把窗戶關好。
盡量少吸入一些香。
這般下來,等出了正月,林繡果然覺得沒那麽疲憊,有了精神頭,也有了胃口,不過她仍舊裝作沒精打采,昏昏欲睡。
省得被綠薇看出什麽端倪。
這日,林繡在院中透氣,就見問月慌慌張張從外麵進來,臉色也不好,像是出了什麽大事。
林繡心裏一揪,忙問:“這是怎麽了?什麽事急成這樣?”
問月緩了緩,湊到林繡耳邊低聲道:“姑娘,大事,太子......被廢了!”
“二皇子殿下因為調查有功,被封為安親王!”
林繡一驚,她雖然不懂朝政,但也知道太子的重要性,好端端怎麽被廢了?做了什麽錯事不成?
問月在府裏認識的人多,她也是從前院聽來的,這事情不是秘密,聖上為了平悠悠之口,狠狠責罵了太子。
“說是太子殿下參與了鹽稅貪汙案,證據確鑿......”
林繡眼睛睜大,這個案子,不就是沈淮之在溫陵時所辦的?
原來是太子所為,她總聽沈淮之提,一直都以為二皇子才是幕後主使。
林繡想不明白,所幸繼續聽下去。
問月還拍了拍心口:“這就罷了,聽聞太子殿下為了籠絡文臣學子之心,還搶奪了別人所著典籍,並且為了滅口,將顧氏一家百人,盡數都給殺了!”
林繡聽完,更是不可置信,這些權貴都不將人的性命放在眼中嗎?
如此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怎麽配當太子。
“姑娘,您不知道,現在都說二皇子,不對,是安王爺繼位的可能性最大!”問月跟林繡咬耳朵,說了些大不敬的話。
林繡抿唇,二皇子做這麽多事,應當就是為了當皇上吧?
他要是當了皇上,沈淮之他們該怎麽辦?
林繡悄聲問道:“問月,二皇子,安王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啊?”
問月也隻知道些表麵,撿著能說的說給林繡聽。
這二皇子的生母李美人,原來是皇後身邊的一名婢女,長相貌美,極為出挑,但據聞她心思不正,竟然妄圖勾引聖上。
皇後不喜,貶了李美人去倒夜香,卻沒想到還是被她得手,勾著聖上大白日裏就在禦花園與她苟合。
不過沒多久,李美人就失了盛寵,據說是李美人身上,突然遍布紅斑,醜陋不堪,太醫來看,也說不是病,是天生的。
又在這個時候,太後病了,一直不見好轉,長公主便從宮外帶了個得道高僧迴來。
那高僧斷言,李美人身上這紅斑,是因為沾染了龍氣才會出現,這是不祥之兆,會禍亂前朝後宮,太後的病也是她克的。
聖上之所以沒事,是因為真龍天子,自然不怕。
李美人因為此事被打入冷宮,本該處死的,卻偏偏查出了身孕。
畢竟是聖上的骨肉,太後的病也漸漸好了,便留了這母子倆一命,但從此也是幽禁冷宮,任其自生自滅。
二皇子五歲時,李美人病逝,那高僧又說,此等妖孽必須燒了才能徹底了斷塵緣。
可憐李美人到死,也沒能留個全屍,骨灰去了哪,也無人知曉。
留下二皇子孤零零一個,聖上不喜,太後不愛,隻剩一個妖孽之子的名聲,人人都覺得他不祥,連宮裏最不起眼的小太監,都能隨意欺辱他。
其中艱辛苦澀,不說,林繡也能體會得到。
趙則雖貴為皇子,可比她這個青樓出身的漁女,也沒能好到哪去。
林繡心底歎息一聲,有些複雜。
如果她是二皇子,也壓不下這口氣,勢必要為了這些欺辱報仇不可。
難怪賞梅宴那次,她講的故事會讓二皇子念念不忘。
也許是執念吧。
而此時京城一條不起眼的巷子,一輛青帳頂的馬車緩緩停下,從裏麵緩緩現出一人。
修長手指執著扇,玉質的扇骨敲了敲手心,進了這座才二進大小的宅子。
趙則繞過影壁,進了正屋,身旁近侍劉福轉動博物架上的花瓶,牆麵便是一動,趙則順著台階向下,愈走,愈開闊。
這裏是他與心腹交談正事之地,隱於鬧市,不易被人察覺。
趙則目不斜視,徑自到主位上坐好,下首已坐了幾人,皆是他信得過的心腹。
為首的,若太子一黨或沈淮之等人在場,定然大吃一驚。
不是別人,竟是秦太傅秦正榮。
“見過王爺!”秦正榮帶頭起身行禮。
趙則剛剛封王,聽到這稱唿隻是一笑,安王,安字,趙景軒什麽意思,他這個當兒子的最清楚。
不是安定安樂,是警告他安分守己。
看來太子被廢,還是遠遠不夠。
趙則示意眾人落座,直接進了主題:“本王今日叫大家來,是有一事相商。”
太子雖暫時被廢,但未必沒有複起之日,趙則不想養虎為患,想乘勝追擊。
若想讓趙景軒對太子徹底失望,僅僅兩樁不大不小的案子,遠遠不夠。
秦正榮思忖道:“王爺的意思,是想讓趙煜反?”
“趙煜此人中庸之才,性格並不激進,王爺怎料定他一定會造反呢?”有人疑問。
趙則淡笑:“不是料定,是逼他不得不反。”
昔日太子,高高摔下,嚐盡了冷暖滋味,定然會主動尋求出路。
就算不反,也要讓世人以為他會反。
既然主子主意已定,那追隨者自當聽命。
趙則又囑咐一些事宜,才讓眾人散了,唯獨留下秦正榮。
秦正榮猜到什麽,主動道:“王爺自當放心,小女與沈家的婚事,臣會一力促成。”
趙則笑笑:“秦大人先前提議,本王迴去想了,將秦姑娘嫁給沈淮之,雖是一步好棋,但對秦姑娘來說,未免太不公平。”
世人都以為秦家中立,實際上早就投效了趙則,趙則也料到,沈家為了兵權,遲早會選擇太子。
而沈家也一定會選擇秦家結親,為太子拉攏文臣。
可若是秦家聽命的,是二皇子呢?
趙則就是考慮到這一點,在秦正榮主動提出將女兒嫁給沈淮之時,才沒有反對。
但公主府注定是要倒的,屆時秦沛嫣怎麽辦?
秦正榮深思片刻,仍舊堅持道:“成大事者,萬不能拘泥於此,本朝女子和離也可再嫁,隻希望王爺事成那日,可以給小女一個好的前程。”
聽問月說,聖上病了,連公主都住進了宮裏,一直沒能迴來。
林繡也不敢在這個時候生是非,隻能耐心等待,不過夜裏入睡,她都長了個心眼,等綠薇睡熟,她就起來把窗戶打開。
早上再提前把窗戶關好。
盡量少吸入一些香。
這般下來,等出了正月,林繡果然覺得沒那麽疲憊,有了精神頭,也有了胃口,不過她仍舊裝作沒精打采,昏昏欲睡。
省得被綠薇看出什麽端倪。
這日,林繡在院中透氣,就見問月慌慌張張從外麵進來,臉色也不好,像是出了什麽大事。
林繡心裏一揪,忙問:“這是怎麽了?什麽事急成這樣?”
問月緩了緩,湊到林繡耳邊低聲道:“姑娘,大事,太子......被廢了!”
“二皇子殿下因為調查有功,被封為安親王!”
林繡一驚,她雖然不懂朝政,但也知道太子的重要性,好端端怎麽被廢了?做了什麽錯事不成?
問月在府裏認識的人多,她也是從前院聽來的,這事情不是秘密,聖上為了平悠悠之口,狠狠責罵了太子。
“說是太子殿下參與了鹽稅貪汙案,證據確鑿......”
林繡眼睛睜大,這個案子,不就是沈淮之在溫陵時所辦的?
原來是太子所為,她總聽沈淮之提,一直都以為二皇子才是幕後主使。
林繡想不明白,所幸繼續聽下去。
問月還拍了拍心口:“這就罷了,聽聞太子殿下為了籠絡文臣學子之心,還搶奪了別人所著典籍,並且為了滅口,將顧氏一家百人,盡數都給殺了!”
林繡聽完,更是不可置信,這些權貴都不將人的性命放在眼中嗎?
如此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怎麽配當太子。
“姑娘,您不知道,現在都說二皇子,不對,是安王爺繼位的可能性最大!”問月跟林繡咬耳朵,說了些大不敬的話。
林繡抿唇,二皇子做這麽多事,應當就是為了當皇上吧?
他要是當了皇上,沈淮之他們該怎麽辦?
林繡悄聲問道:“問月,二皇子,安王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啊?”
問月也隻知道些表麵,撿著能說的說給林繡聽。
這二皇子的生母李美人,原來是皇後身邊的一名婢女,長相貌美,極為出挑,但據聞她心思不正,竟然妄圖勾引聖上。
皇後不喜,貶了李美人去倒夜香,卻沒想到還是被她得手,勾著聖上大白日裏就在禦花園與她苟合。
不過沒多久,李美人就失了盛寵,據說是李美人身上,突然遍布紅斑,醜陋不堪,太醫來看,也說不是病,是天生的。
又在這個時候,太後病了,一直不見好轉,長公主便從宮外帶了個得道高僧迴來。
那高僧斷言,李美人身上這紅斑,是因為沾染了龍氣才會出現,這是不祥之兆,會禍亂前朝後宮,太後的病也是她克的。
聖上之所以沒事,是因為真龍天子,自然不怕。
李美人因為此事被打入冷宮,本該處死的,卻偏偏查出了身孕。
畢竟是聖上的骨肉,太後的病也漸漸好了,便留了這母子倆一命,但從此也是幽禁冷宮,任其自生自滅。
二皇子五歲時,李美人病逝,那高僧又說,此等妖孽必須燒了才能徹底了斷塵緣。
可憐李美人到死,也沒能留個全屍,骨灰去了哪,也無人知曉。
留下二皇子孤零零一個,聖上不喜,太後不愛,隻剩一個妖孽之子的名聲,人人都覺得他不祥,連宮裏最不起眼的小太監,都能隨意欺辱他。
其中艱辛苦澀,不說,林繡也能體會得到。
趙則雖貴為皇子,可比她這個青樓出身的漁女,也沒能好到哪去。
林繡心底歎息一聲,有些複雜。
如果她是二皇子,也壓不下這口氣,勢必要為了這些欺辱報仇不可。
難怪賞梅宴那次,她講的故事會讓二皇子念念不忘。
也許是執念吧。
而此時京城一條不起眼的巷子,一輛青帳頂的馬車緩緩停下,從裏麵緩緩現出一人。
修長手指執著扇,玉質的扇骨敲了敲手心,進了這座才二進大小的宅子。
趙則繞過影壁,進了正屋,身旁近侍劉福轉動博物架上的花瓶,牆麵便是一動,趙則順著台階向下,愈走,愈開闊。
這裏是他與心腹交談正事之地,隱於鬧市,不易被人察覺。
趙則目不斜視,徑自到主位上坐好,下首已坐了幾人,皆是他信得過的心腹。
為首的,若太子一黨或沈淮之等人在場,定然大吃一驚。
不是別人,竟是秦太傅秦正榮。
“見過王爺!”秦正榮帶頭起身行禮。
趙則剛剛封王,聽到這稱唿隻是一笑,安王,安字,趙景軒什麽意思,他這個當兒子的最清楚。
不是安定安樂,是警告他安分守己。
看來太子被廢,還是遠遠不夠。
趙則示意眾人落座,直接進了主題:“本王今日叫大家來,是有一事相商。”
太子雖暫時被廢,但未必沒有複起之日,趙則不想養虎為患,想乘勝追擊。
若想讓趙景軒對太子徹底失望,僅僅兩樁不大不小的案子,遠遠不夠。
秦正榮思忖道:“王爺的意思,是想讓趙煜反?”
“趙煜此人中庸之才,性格並不激進,王爺怎料定他一定會造反呢?”有人疑問。
趙則淡笑:“不是料定,是逼他不得不反。”
昔日太子,高高摔下,嚐盡了冷暖滋味,定然會主動尋求出路。
就算不反,也要讓世人以為他會反。
既然主子主意已定,那追隨者自當聽命。
趙則又囑咐一些事宜,才讓眾人散了,唯獨留下秦正榮。
秦正榮猜到什麽,主動道:“王爺自當放心,小女與沈家的婚事,臣會一力促成。”
趙則笑笑:“秦大人先前提議,本王迴去想了,將秦姑娘嫁給沈淮之,雖是一步好棋,但對秦姑娘來說,未免太不公平。”
世人都以為秦家中立,實際上早就投效了趙則,趙則也料到,沈家為了兵權,遲早會選擇太子。
而沈家也一定會選擇秦家結親,為太子拉攏文臣。
可若是秦家聽命的,是二皇子呢?
趙則就是考慮到這一點,在秦正榮主動提出將女兒嫁給沈淮之時,才沒有反對。
但公主府注定是要倒的,屆時秦沛嫣怎麽辦?
秦正榮深思片刻,仍舊堅持道:“成大事者,萬不能拘泥於此,本朝女子和離也可再嫁,隻希望王爺事成那日,可以給小女一個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