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雲州府有大才出現了!
農家窮叮當,醫術科舉兩手抓 作者:霸氣側漏漏你一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
季俊山這下是徹底火了。
不過還沒等他對謝寧發難,差役就已經敲響了第二場的銅鑼。
人群如隱退的潮水霎時間安靜下來。
畢竟誰也不想因為吵嘴,而喪失一年一次的縣考資格。
不遠處一輛馬車上,付博先放下了車簾,老皺的臉上看不清表情,他冷哼道:“人不大,脾氣不小。”
廖吉昌坐在他身側,昨日他驟然聽聞付老臨時跑到了縣考現場,當即嚇了一跳,他雖為封疆大吏,但三朝元老的麵子和禮數,他必須的到位。
廖吉昌道:“付老,這個季俊山便是之前注釋過您的祭禮三篇的,他出身西北季家自幼天資過人,整個季家對他寄予厚望,年少英才有些傲氣也是正常。”
“這季家前朝便是世家名流,雖然季家在朝中已經五十年沒出過三品以上的官員,但到底是盛名百年的世家大族,門閥家族的孩子麽……”
“我沒說他!”
付博先打斷廖吉昌滔滔不絕,他冷淡地瞥了一眼廖吉昌,言語嫌棄,“吉昌你為一方節度使,怎地也對門第如此看重!”
大宴朝自武皇帝之後,聖祖在位期間,不斷革新科舉製度。
為的就是正朝堂匡社稷,免被世家門閥所累。
自知失言,廖吉昌尷尬笑笑,“不敢,不敢,付老言重了,下官隻是聽聞這季家有意送季俊山,投得您老的門下為徒,給您指認一番。”
“想當我的徒弟?”
付博先笑得更冷了,他道:“就憑將祭禮三篇注釋得神鬼不通?我家燒火的廚子水平都比他高三分,犬吠之類,丟人現眼!”
廖吉昌:“……”
早幾十年,他就知道付博先脾氣出了名的不好。
時隔多年再見,果然一副狗脾氣,臭得堪比茅坑裏的石頭。
謝寧從踏入考場開始,便覺得背後有一道火辣辣的視線盯著。
不用想旁人,肯定是那個姓季的孫子。
他這人,別的本事沒有,就是做事專注,主打一個能拚。
從考試第一道題目公布開始。
謝寧便不做他想,專心答題,至於什麽姓季的,姓狗的,一場考場門前的吵嘴而已,吵完拉倒。
第二場考試的題目比前一日拔高了不少。
問的也都是當下的時政。
旱災,災後如何恢複民生,災民如何安頓。
最後的作詩題目,竟然是以胡人為題。
這種敏感的話題,充分反映了出題人的態度,家國在上,態度問題豈容猶豫。
謝寧就旱災問題,洋洋灑灑,觀點全部都是實用,半點沒有虛的,至於胡人的題目,他的詩句更是殺氣必現。
待出了考場,他再沒前一日的憋悶。
隻覺得渾身通體順暢。
連步子都快了幾分。
接下來的兩天,整個二道溝的村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日再見牛車從謝寧家門口出發,再落迴肚子裏。
其中當屬謝老二一家,最為提心吊膽。
每日早晚,都在祖宗排位跟前叩拜,祈求謝寧趕快名落孫山,他們謝家有一個文曲星就夠,用不著再多來一個分走謝耀祖的福分。
至於謝寧的爺奶,那是兩個老得掉渣的混蛋犢子。
偏心眼都偏到大山溝裏了。
他們倆才不管謝寧是否真的有機會考上廩生,都恨不得,現在讓謝寧把全部家當拿來,貢獻給他們的小孫子去考狀元。
第三場題目,考的是實用公文,府衙判決。
第四場,考的是律法觀點。
第五場,考的是籌算,也就是算術,這對於死磕過高數的謝寧來說簡直是手拿把掐。
連考了五場下來,謝寧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最後一場考完,他迴家直奔床榻,直接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來。
對於是否取得廩生功名,他還是有一些把握。
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能榜上有名。
一直緊繃著的弦終於鬆了,謝寧先是把自己從裏到外洗了個幹淨,然後坐在院子裏看許婉接待著前來送藥的村民,他看著自家家裏的寒屋瓦舍,終於意識到,他家的房子得修修了。
春日還好。
屋裏就是有些潮。
要到了夏天,那還不得外邊下大雨,屋裏下小雨。
“李濟!大侄兒!”
謝寧招了招手,李濟立馬把秤給了他娘,跑了過來,“寧叔,你喊我!”
謝寧眯縫著眼笑著,手裏捏著許婉的手指,許婉迴頭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大庭廣眾的,也不怕別人笑話。
許婉瞪得了他一眼,落在他心裏跟蜜餞似得。
他對李濟道:“大侄子,還想做豆腐不?”
李濟蹭地一下直起腰板,從迴家那日起,他就天天盼著,什麽時候謝寧能教他做豆腐,雖然每日幫著寧叔家裏稱重,寧叔也給工錢,但他還是心裏著急的跟著火了一樣。
問了他爹李二柱幾次,都被李二柱給擋了迴來。
他爹說啥,你寧叔,現在正忙著考狀元呢,這會功夫少給他添亂!
現在寧叔終於鬆口要教他做豆腐了,李濟頓時高興得都要原地蹦起來。
“寧叔!想!我想學!”
“別激動,別激動!”謝寧道:“去弄幾個大盆,泡五十斤豆子,把你家磨盤洗刷出來,晚上的時候告訴你爹,明個進城在藥鋪拿十斤生石膏迴來。”
李濟瞪圓了眼睛,眼裏全是激動興奮,“寧叔,就這幾樣嗎?”
“就這幾樣還不夠啊!”
謝寧想了下道:“嗯……還需要兩根長竹棍,細紗布,蒸籠、木耳、豬肉、澱粉、生薑。”
“澱粉,生薑?”
李濟懵了,他以前在張家豆腐坊的時候,從沒見過做豆腐需要生薑喝豬肉啊。
謝寧道:“傻侄子,豬肉生薑是做鹵子用的,五十斤豆腐做出來豆腐得多少,咱們就生啃著吃啊,豆花、豆腐腦不搭配鹵子吃嗎?”
*
縣考放榜在五日後。
這五日雲州府衙學政忙的腳打後腦勺,閻學政在雲州幹了快二十年的學政管,還從未見過殺氣如此之重的詩句,再看這答題之人寫的治理旱災的文章,言之有物,從農耕、到疫病,再到安頓流民,就連災後重建如何再原有的民生之上,再拔高經濟,恢複賦稅都條條實用。
“大人!”
看完了這篇文章,閻學政隻感覺周身的血液全部燃燒起來。
他們、他們雲州府這是有大才出現了啊!
季俊山這下是徹底火了。
不過還沒等他對謝寧發難,差役就已經敲響了第二場的銅鑼。
人群如隱退的潮水霎時間安靜下來。
畢竟誰也不想因為吵嘴,而喪失一年一次的縣考資格。
不遠處一輛馬車上,付博先放下了車簾,老皺的臉上看不清表情,他冷哼道:“人不大,脾氣不小。”
廖吉昌坐在他身側,昨日他驟然聽聞付老臨時跑到了縣考現場,當即嚇了一跳,他雖為封疆大吏,但三朝元老的麵子和禮數,他必須的到位。
廖吉昌道:“付老,這個季俊山便是之前注釋過您的祭禮三篇的,他出身西北季家自幼天資過人,整個季家對他寄予厚望,年少英才有些傲氣也是正常。”
“這季家前朝便是世家名流,雖然季家在朝中已經五十年沒出過三品以上的官員,但到底是盛名百年的世家大族,門閥家族的孩子麽……”
“我沒說他!”
付博先打斷廖吉昌滔滔不絕,他冷淡地瞥了一眼廖吉昌,言語嫌棄,“吉昌你為一方節度使,怎地也對門第如此看重!”
大宴朝自武皇帝之後,聖祖在位期間,不斷革新科舉製度。
為的就是正朝堂匡社稷,免被世家門閥所累。
自知失言,廖吉昌尷尬笑笑,“不敢,不敢,付老言重了,下官隻是聽聞這季家有意送季俊山,投得您老的門下為徒,給您指認一番。”
“想當我的徒弟?”
付博先笑得更冷了,他道:“就憑將祭禮三篇注釋得神鬼不通?我家燒火的廚子水平都比他高三分,犬吠之類,丟人現眼!”
廖吉昌:“……”
早幾十年,他就知道付博先脾氣出了名的不好。
時隔多年再見,果然一副狗脾氣,臭得堪比茅坑裏的石頭。
謝寧從踏入考場開始,便覺得背後有一道火辣辣的視線盯著。
不用想旁人,肯定是那個姓季的孫子。
他這人,別的本事沒有,就是做事專注,主打一個能拚。
從考試第一道題目公布開始。
謝寧便不做他想,專心答題,至於什麽姓季的,姓狗的,一場考場門前的吵嘴而已,吵完拉倒。
第二場考試的題目比前一日拔高了不少。
問的也都是當下的時政。
旱災,災後如何恢複民生,災民如何安頓。
最後的作詩題目,竟然是以胡人為題。
這種敏感的話題,充分反映了出題人的態度,家國在上,態度問題豈容猶豫。
謝寧就旱災問題,洋洋灑灑,觀點全部都是實用,半點沒有虛的,至於胡人的題目,他的詩句更是殺氣必現。
待出了考場,他再沒前一日的憋悶。
隻覺得渾身通體順暢。
連步子都快了幾分。
接下來的兩天,整個二道溝的村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日再見牛車從謝寧家門口出發,再落迴肚子裏。
其中當屬謝老二一家,最為提心吊膽。
每日早晚,都在祖宗排位跟前叩拜,祈求謝寧趕快名落孫山,他們謝家有一個文曲星就夠,用不著再多來一個分走謝耀祖的福分。
至於謝寧的爺奶,那是兩個老得掉渣的混蛋犢子。
偏心眼都偏到大山溝裏了。
他們倆才不管謝寧是否真的有機會考上廩生,都恨不得,現在讓謝寧把全部家當拿來,貢獻給他們的小孫子去考狀元。
第三場題目,考的是實用公文,府衙判決。
第四場,考的是律法觀點。
第五場,考的是籌算,也就是算術,這對於死磕過高數的謝寧來說簡直是手拿把掐。
連考了五場下來,謝寧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最後一場考完,他迴家直奔床榻,直接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來。
對於是否取得廩生功名,他還是有一些把握。
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能榜上有名。
一直緊繃著的弦終於鬆了,謝寧先是把自己從裏到外洗了個幹淨,然後坐在院子裏看許婉接待著前來送藥的村民,他看著自家家裏的寒屋瓦舍,終於意識到,他家的房子得修修了。
春日還好。
屋裏就是有些潮。
要到了夏天,那還不得外邊下大雨,屋裏下小雨。
“李濟!大侄兒!”
謝寧招了招手,李濟立馬把秤給了他娘,跑了過來,“寧叔,你喊我!”
謝寧眯縫著眼笑著,手裏捏著許婉的手指,許婉迴頭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大庭廣眾的,也不怕別人笑話。
許婉瞪得了他一眼,落在他心裏跟蜜餞似得。
他對李濟道:“大侄子,還想做豆腐不?”
李濟蹭地一下直起腰板,從迴家那日起,他就天天盼著,什麽時候謝寧能教他做豆腐,雖然每日幫著寧叔家裏稱重,寧叔也給工錢,但他還是心裏著急的跟著火了一樣。
問了他爹李二柱幾次,都被李二柱給擋了迴來。
他爹說啥,你寧叔,現在正忙著考狀元呢,這會功夫少給他添亂!
現在寧叔終於鬆口要教他做豆腐了,李濟頓時高興得都要原地蹦起來。
“寧叔!想!我想學!”
“別激動,別激動!”謝寧道:“去弄幾個大盆,泡五十斤豆子,把你家磨盤洗刷出來,晚上的時候告訴你爹,明個進城在藥鋪拿十斤生石膏迴來。”
李濟瞪圓了眼睛,眼裏全是激動興奮,“寧叔,就這幾樣嗎?”
“就這幾樣還不夠啊!”
謝寧想了下道:“嗯……還需要兩根長竹棍,細紗布,蒸籠、木耳、豬肉、澱粉、生薑。”
“澱粉,生薑?”
李濟懵了,他以前在張家豆腐坊的時候,從沒見過做豆腐需要生薑喝豬肉啊。
謝寧道:“傻侄子,豬肉生薑是做鹵子用的,五十斤豆腐做出來豆腐得多少,咱們就生啃著吃啊,豆花、豆腐腦不搭配鹵子吃嗎?”
*
縣考放榜在五日後。
這五日雲州府衙學政忙的腳打後腦勺,閻學政在雲州幹了快二十年的學政管,還從未見過殺氣如此之重的詩句,再看這答題之人寫的治理旱災的文章,言之有物,從農耕、到疫病,再到安頓流民,就連災後重建如何再原有的民生之上,再拔高經濟,恢複賦稅都條條實用。
“大人!”
看完了這篇文章,閻學政隻感覺周身的血液全部燃燒起來。
他們、他們雲州府這是有大才出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