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謝寧才學震懾文壇!
農家窮叮當,醫術科舉兩手抓 作者:霸氣側漏漏你一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寧三人走出大廳的時候,趙斌緊隨其後,“謝兄,吳兄!”
他剛喊,謝寧就轉過頭來,手指著地下,“你站那兒,在往前一步準保揍你!”
這三孫子,兩次了他都和稀泥和得開心。
趙斌手中扇子一揚,朗聲笑道:“謝兄不要小心眼麽,你方才一言天下皆是我趙家的天下,此話甚對,你對我胃口,咱們交個朋友找個地方繼續喝兩杯怎麽樣?”
“不怎麽樣!”
謝寧道:“你不和我胃口,再會!”
謝寧幾人走後,場麵一度尷尬。
鬧成這樣盧家等世家,再想打什麽鬼主意,也沒法繼續。
譚佑銘出逢仙小築的時候,謝寧幾人已經不見,還沒上馬車譚佑銘就道:“府衙門前還沒散?”
閻學政之所以等在這,也是料到世家對會院試結果有微詞,聽譚佑銘這樣說,他道:“迴大人的話,還沒散,說是一定要個公平的結果。”
“……公平?”譚佑銘氣笑出聲,“一群被人煽風點火就沒了腦子的烏合之眾,去把縣試、府試,院試三次考試的前十名答卷全部張貼大榜上,我看技不如人之下,他們拿什麽臉要公平!”
科舉試卷向來沒有公然張貼的先例。
閻學政猶豫了下道:“大人,要不要向上請示廖大人,或者是明早得了廖大人的令再張貼?”
“不用!就現在!”
譚佑銘怒道。
今日一場飯局世家門閥欺人太甚,他們什麽意思,一會拿去年的災民說事,一會拿謝寧小三元舞弊說事。
什麽意思?!!
是不給他們城外的山地,那謝寧的小三元就是舞弊得來的,不給他們想要的目的,十幾萬災民的疫病蔓延他們就都不管了?
譚佑銘為官二十幾年,這輩子在官場上都沒受過此等窩囊氣。
便是西北門閥世家遍地,也沒有這樣脅迫地方官員的道理!
譚佑銘想著謝寧席間的一番話,猶覺不解氣,他道:“把小三元的卷子第一個貼出來!”
*
這邊謝寧吳俊源一出來就捧腹大笑。
尤其吳俊源樂得都要扶牆根了。
張子宸驚魂未定地道:“你們還笑?謝寧,你知不知道你剛才得罪的是什麽人?”
“什麽人,不就一幫老頭子!”
謝寧笑著。
看起來有些沒心沒肺。
“老頭子!”
張子宸在本地念了十三年的書,對本地門閥如何打壓貧民學子的手段可太知道了,他又驚又急地道:“那可是整個西北地區所有門閥世家的家主,都在哪兒了!都讓你一口氣給罵得下不來台!”
“那又如何?”
不是謝寧不知天高地厚。
而是那樣的場麵,就連一州知府都被逼迫,他一個農家出身的秀才,咄咄相逼之下,一個弄不好功名都能給逼迫成舞弊得來的。
再說,那譚知府,明顯在他站出來後,眉眼舒展,看向自己的目光全是喜愛之氣,藏都藏不住,自己幫他解了那麽大一個圍,他謝寧又是雲州府親自提拔上來的小三元。
他不信,譚佑銘日後不護著他。
“還如何?”
張子宸氣謝寧根本不知道世家的可怕,他道:“在咱們大宴,世家高過皇權,地方更是如此,別的地方不說,就說咱們雲州本地,私鹽煤礦錢莊哪一樣不是握在世家手中?”
“便是咱們城裏的幾個私塾,要想出個秀才,那都得是世家點頭!”
“你能如此冒尖,能榜上有名就燒高香了,怎還敢這麽得罪!我記得你家是清水鎮的,要是雲州城外的山地都租借給了世家門閥,恐怕他第一個扒的就是你家祖墳!”
其實張子宸說的並沒有多誇張。
曆史上門閥氏族的力量的確龐大。
烏江項羽一條腿,弘農楊氏兩千年。
門閥世家最鼎盛的時候,連龍椅上的天子都可以左右換人。
更遑論平民百姓了。
要是雲州府外的山地都租借給了世家門閥,甭說他家祖墳,就是尋常百姓家死個人都得去世家門口跪著懇求,求能在祖墳裏下葬。
“他們敢!”
吳俊源緩過來笑勁,橫眉冷肅正色道:“我雖為世家子弟,但也最明白世家根底,謝寧你不用怕,你與我雖然今日第一次見,但投契這東西無需年份,隻一眼,我就認定你了!”
“我之所以放著好好的家裏不待,就是看不慣世家行事。”
“你把心放肚子裏頭,明日我給兄長去一封信,叫他派幾個兵勇過來看護你,有赤甲軍相護,我看他們敢拿你怎麽樣!”
赤甲軍?
這下不光是張子宸,就連謝寧都為之一愣。
赤甲軍是什麽,乃是鎮守西北門戶最精悍勇猛的騎兵部隊,但凡赤甲軍所到之處,胡人退避三舍,官府門閥的人就沒有不忌憚的,他吳俊源一封信就能調來赤甲軍的兵士,簡直讓人大吃一驚。
“你倆這麽吃驚做什麽?”
吳俊源笑了,“哈哈,你們當他盧霆老兒宴席之上怎會請我,可不光是因為我解元的名頭,那是因為家兄乃吳世英是赤甲軍統領。”
“莫說他們幾個沒落門閥的老不死,便是西北節度使,看在我兄長的麵子上,我兄長要保你,廖大人他也得讓上三分,更別說廖大人行事清明根本不會這麽做!”
吳俊源拍了拍張子宸驚懼的臉,走到一旁攤子上買了三壺酒,遞給謝寧和張子宸一人一壺,“子宸不是我說你,你膽子也忒像個娘們了些,門閥世家若放在前幾十年,倒是值當怕他一怕。”
“可現在麽……”
吳俊源目光晶亮地盯著謝寧,像是在隱隱傳達某種訊息,“逍遙散之禍已過,前朝先帝之所以大開科舉門第,為的就是牽製這幫有礙社稷的江山蛀蟲,有朝一日,寒門必不再隻是寒門,世家也不一定永遠是世家!”
“一姓之光輝,豈能蓋過皇姓!”
三人走走停停,迎著風左一句右一句沒有主題地聊著。
吳俊源說他當初寫那本真題,就是看不慣世家打壓民間私塾,隨便寫的,而且寫那本真題用的時間也僅僅不到十天。
不到十天的功夫,就寫出一本十幾萬字,句句點睛的真題,實在是讓謝寧佩服。
在得知,謝寧無師無門,全靠自己死讀書,吳俊源腦門一熱,竟想要當謝寧的師傅,他倆就差了六歲,謝寧十九,他二十五,功名上隻差了一個台階,謝寧倒是對這沒啥不樂意的。
吳俊源自己說說樂了。
他當下表示要跟謝寧去鄉下看看,去看看謝寧資助的謝氏族學,當不了謝寧的授業恩師,那就去教幾個鼻涕孩過過癮。
張子宸也來了興致。
他家中窮苦,雖然考到了舉人,但布衣出頭哪麽容易,他家裏既沒錢疏通門路,又沒靠山給他引薦,就隻能在官府掛個備官的名字,月月白領一兩銀子的俸祿。
謝寧家裏的族學他是真心動了。
聽謝寧的意思,進族學做先生一年最少有三十兩的束修。
三十兩,那是他現在收入的三倍!
還有年節村裏學生孝敬的米麵、豬肉,這些折算下來可都是銀錢。
可才第一次見麵,張子宸麵矮想去謝氏族學當先生這種話,沒好意思直接說出口。
三人不知不覺在東城逛到了府衙門口。
“子宸,這麽一大幫子人他們幹什麽呢?”
吳俊源喝的臉有點紅。
謝寧也沒好到哪裏去。
吳俊源買來的地瓜燒雖然度數不高,但一壺一斤,都喝完腦袋確實暈乎。
“不、不知道啊!”
張子宸也是今日才從雲州往南的潁川把他接迴來,並不知道院試放榜之後發生的事。
半刻鍾前,府衙門前靜坐了一天,腿都麻得不像自己的學子們,見到官差捧著一大摞紙張走出來。
紛紛詢問之下,官差也沒好臉色,隻道:“不是要公平麽?那就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答卷從案首開始張貼,一層一層,第一個就是案首謝寧的。
還沒等答卷全部貼完,考生們便急不可待地擁了上去。
謝寧的字一出場,有些人便知道,光看字人家就已經比他們強出了一大截,謝寧的字,每個都一般大,橫平豎直像是被一把尺子框住一樣,精確到文章最後收尾的一行,連一行多餘的都沒有。
整張答卷看下來,就像是事先測量好刻印上去的一般。
再看他的文章,縣考第一篇他的文章便言之有物,引經據典皆有出處,其文章深思引人遐想。
再看那首以春天為題的詩句,更是驚為天人。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寥寥幾句話,將春日將暖,萬物生發之氣描寫的靈氣活現,這樣的詩句便是他們想破腦袋也琢磨不出比這更高明,意境更深遠的了。
再往下看。
府試的試卷,謝寧的文章更是將精準發揮到了極致,整篇文章下來,字裏行間,除了滿篇的經史子集,便是他蓋人的才學,策論之上,句句落到民生實處。
詩句更是殺氣慢慢。
但凡有血性的大宴男兒看了無不熱血沸騰。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
是啊,麵對胡虜強敵,上到十五少年郎,下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漢子,隻要是站著撒尿的真男人哪一個不想提刀上陣,一血大宴雄風。
光是縣試、府試的卷子,就已經將他們這些普通學子拉開了天塹一般的差距,可是謝寧的才學與文章,越往下看去,越讓人覺得這差距大到令人絕望。
站在最前方的學子將謝寧的文章、詩詞大聲朗讀出來。
幾百上千人的場麵,隻聞聽擲地有聲的讀書聲,連半點驚擾的唿吸聲都沒有。
此刻更沒有人能想得起來去翻看,之前在西北學子中備受追捧季俊山的文章。
“怎,怎麽會是這樣……”
最後一篇策論念完,當下就有人頹然地跌坐在地上。
他們都是參加過這一場院試的學子,對於院試那道截搭題的難度再知曉不過。
這般難度的題,他們當中有多少人聽都沒聽過,出處更是經史子集翻看了個遍,才找到出處,更遑作出像樣的文章了。
他剛喊,謝寧就轉過頭來,手指著地下,“你站那兒,在往前一步準保揍你!”
這三孫子,兩次了他都和稀泥和得開心。
趙斌手中扇子一揚,朗聲笑道:“謝兄不要小心眼麽,你方才一言天下皆是我趙家的天下,此話甚對,你對我胃口,咱們交個朋友找個地方繼續喝兩杯怎麽樣?”
“不怎麽樣!”
謝寧道:“你不和我胃口,再會!”
謝寧幾人走後,場麵一度尷尬。
鬧成這樣盧家等世家,再想打什麽鬼主意,也沒法繼續。
譚佑銘出逢仙小築的時候,謝寧幾人已經不見,還沒上馬車譚佑銘就道:“府衙門前還沒散?”
閻學政之所以等在這,也是料到世家對會院試結果有微詞,聽譚佑銘這樣說,他道:“迴大人的話,還沒散,說是一定要個公平的結果。”
“……公平?”譚佑銘氣笑出聲,“一群被人煽風點火就沒了腦子的烏合之眾,去把縣試、府試,院試三次考試的前十名答卷全部張貼大榜上,我看技不如人之下,他們拿什麽臉要公平!”
科舉試卷向來沒有公然張貼的先例。
閻學政猶豫了下道:“大人,要不要向上請示廖大人,或者是明早得了廖大人的令再張貼?”
“不用!就現在!”
譚佑銘怒道。
今日一場飯局世家門閥欺人太甚,他們什麽意思,一會拿去年的災民說事,一會拿謝寧小三元舞弊說事。
什麽意思?!!
是不給他們城外的山地,那謝寧的小三元就是舞弊得來的,不給他們想要的目的,十幾萬災民的疫病蔓延他們就都不管了?
譚佑銘為官二十幾年,這輩子在官場上都沒受過此等窩囊氣。
便是西北門閥世家遍地,也沒有這樣脅迫地方官員的道理!
譚佑銘想著謝寧席間的一番話,猶覺不解氣,他道:“把小三元的卷子第一個貼出來!”
*
這邊謝寧吳俊源一出來就捧腹大笑。
尤其吳俊源樂得都要扶牆根了。
張子宸驚魂未定地道:“你們還笑?謝寧,你知不知道你剛才得罪的是什麽人?”
“什麽人,不就一幫老頭子!”
謝寧笑著。
看起來有些沒心沒肺。
“老頭子!”
張子宸在本地念了十三年的書,對本地門閥如何打壓貧民學子的手段可太知道了,他又驚又急地道:“那可是整個西北地區所有門閥世家的家主,都在哪兒了!都讓你一口氣給罵得下不來台!”
“那又如何?”
不是謝寧不知天高地厚。
而是那樣的場麵,就連一州知府都被逼迫,他一個農家出身的秀才,咄咄相逼之下,一個弄不好功名都能給逼迫成舞弊得來的。
再說,那譚知府,明顯在他站出來後,眉眼舒展,看向自己的目光全是喜愛之氣,藏都藏不住,自己幫他解了那麽大一個圍,他謝寧又是雲州府親自提拔上來的小三元。
他不信,譚佑銘日後不護著他。
“還如何?”
張子宸氣謝寧根本不知道世家的可怕,他道:“在咱們大宴,世家高過皇權,地方更是如此,別的地方不說,就說咱們雲州本地,私鹽煤礦錢莊哪一樣不是握在世家手中?”
“便是咱們城裏的幾個私塾,要想出個秀才,那都得是世家點頭!”
“你能如此冒尖,能榜上有名就燒高香了,怎還敢這麽得罪!我記得你家是清水鎮的,要是雲州城外的山地都租借給了世家門閥,恐怕他第一個扒的就是你家祖墳!”
其實張子宸說的並沒有多誇張。
曆史上門閥氏族的力量的確龐大。
烏江項羽一條腿,弘農楊氏兩千年。
門閥世家最鼎盛的時候,連龍椅上的天子都可以左右換人。
更遑論平民百姓了。
要是雲州府外的山地都租借給了世家門閥,甭說他家祖墳,就是尋常百姓家死個人都得去世家門口跪著懇求,求能在祖墳裏下葬。
“他們敢!”
吳俊源緩過來笑勁,橫眉冷肅正色道:“我雖為世家子弟,但也最明白世家根底,謝寧你不用怕,你與我雖然今日第一次見,但投契這東西無需年份,隻一眼,我就認定你了!”
“我之所以放著好好的家裏不待,就是看不慣世家行事。”
“你把心放肚子裏頭,明日我給兄長去一封信,叫他派幾個兵勇過來看護你,有赤甲軍相護,我看他們敢拿你怎麽樣!”
赤甲軍?
這下不光是張子宸,就連謝寧都為之一愣。
赤甲軍是什麽,乃是鎮守西北門戶最精悍勇猛的騎兵部隊,但凡赤甲軍所到之處,胡人退避三舍,官府門閥的人就沒有不忌憚的,他吳俊源一封信就能調來赤甲軍的兵士,簡直讓人大吃一驚。
“你倆這麽吃驚做什麽?”
吳俊源笑了,“哈哈,你們當他盧霆老兒宴席之上怎會請我,可不光是因為我解元的名頭,那是因為家兄乃吳世英是赤甲軍統領。”
“莫說他們幾個沒落門閥的老不死,便是西北節度使,看在我兄長的麵子上,我兄長要保你,廖大人他也得讓上三分,更別說廖大人行事清明根本不會這麽做!”
吳俊源拍了拍張子宸驚懼的臉,走到一旁攤子上買了三壺酒,遞給謝寧和張子宸一人一壺,“子宸不是我說你,你膽子也忒像個娘們了些,門閥世家若放在前幾十年,倒是值當怕他一怕。”
“可現在麽……”
吳俊源目光晶亮地盯著謝寧,像是在隱隱傳達某種訊息,“逍遙散之禍已過,前朝先帝之所以大開科舉門第,為的就是牽製這幫有礙社稷的江山蛀蟲,有朝一日,寒門必不再隻是寒門,世家也不一定永遠是世家!”
“一姓之光輝,豈能蓋過皇姓!”
三人走走停停,迎著風左一句右一句沒有主題地聊著。
吳俊源說他當初寫那本真題,就是看不慣世家打壓民間私塾,隨便寫的,而且寫那本真題用的時間也僅僅不到十天。
不到十天的功夫,就寫出一本十幾萬字,句句點睛的真題,實在是讓謝寧佩服。
在得知,謝寧無師無門,全靠自己死讀書,吳俊源腦門一熱,竟想要當謝寧的師傅,他倆就差了六歲,謝寧十九,他二十五,功名上隻差了一個台階,謝寧倒是對這沒啥不樂意的。
吳俊源自己說說樂了。
他當下表示要跟謝寧去鄉下看看,去看看謝寧資助的謝氏族學,當不了謝寧的授業恩師,那就去教幾個鼻涕孩過過癮。
張子宸也來了興致。
他家中窮苦,雖然考到了舉人,但布衣出頭哪麽容易,他家裏既沒錢疏通門路,又沒靠山給他引薦,就隻能在官府掛個備官的名字,月月白領一兩銀子的俸祿。
謝寧家裏的族學他是真心動了。
聽謝寧的意思,進族學做先生一年最少有三十兩的束修。
三十兩,那是他現在收入的三倍!
還有年節村裏學生孝敬的米麵、豬肉,這些折算下來可都是銀錢。
可才第一次見麵,張子宸麵矮想去謝氏族學當先生這種話,沒好意思直接說出口。
三人不知不覺在東城逛到了府衙門口。
“子宸,這麽一大幫子人他們幹什麽呢?”
吳俊源喝的臉有點紅。
謝寧也沒好到哪裏去。
吳俊源買來的地瓜燒雖然度數不高,但一壺一斤,都喝完腦袋確實暈乎。
“不、不知道啊!”
張子宸也是今日才從雲州往南的潁川把他接迴來,並不知道院試放榜之後發生的事。
半刻鍾前,府衙門前靜坐了一天,腿都麻得不像自己的學子們,見到官差捧著一大摞紙張走出來。
紛紛詢問之下,官差也沒好臉色,隻道:“不是要公平麽?那就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答卷從案首開始張貼,一層一層,第一個就是案首謝寧的。
還沒等答卷全部貼完,考生們便急不可待地擁了上去。
謝寧的字一出場,有些人便知道,光看字人家就已經比他們強出了一大截,謝寧的字,每個都一般大,橫平豎直像是被一把尺子框住一樣,精確到文章最後收尾的一行,連一行多餘的都沒有。
整張答卷看下來,就像是事先測量好刻印上去的一般。
再看他的文章,縣考第一篇他的文章便言之有物,引經據典皆有出處,其文章深思引人遐想。
再看那首以春天為題的詩句,更是驚為天人。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寥寥幾句話,將春日將暖,萬物生發之氣描寫的靈氣活現,這樣的詩句便是他們想破腦袋也琢磨不出比這更高明,意境更深遠的了。
再往下看。
府試的試卷,謝寧的文章更是將精準發揮到了極致,整篇文章下來,字裏行間,除了滿篇的經史子集,便是他蓋人的才學,策論之上,句句落到民生實處。
詩句更是殺氣慢慢。
但凡有血性的大宴男兒看了無不熱血沸騰。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
是啊,麵對胡虜強敵,上到十五少年郎,下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漢子,隻要是站著撒尿的真男人哪一個不想提刀上陣,一血大宴雄風。
光是縣試、府試的卷子,就已經將他們這些普通學子拉開了天塹一般的差距,可是謝寧的才學與文章,越往下看去,越讓人覺得這差距大到令人絕望。
站在最前方的學子將謝寧的文章、詩詞大聲朗讀出來。
幾百上千人的場麵,隻聞聽擲地有聲的讀書聲,連半點驚擾的唿吸聲都沒有。
此刻更沒有人能想得起來去翻看,之前在西北學子中備受追捧季俊山的文章。
“怎,怎麽會是這樣……”
最後一篇策論念完,當下就有人頹然地跌坐在地上。
他們都是參加過這一場院試的學子,對於院試那道截搭題的難度再知曉不過。
這般難度的題,他們當中有多少人聽都沒聽過,出處更是經史子集翻看了個遍,才找到出處,更遑作出像樣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