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代工達成,輿論襲來
開局賣掉老爹公司,科技稱霸世界 作者:不蒸饅頭蒸包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先初開口問道:“孫總,你不是和我們開玩笑吧?
代工生產電動車?
我們還沒聽過這項業務呢!”
“哈哈哈,項總,我絕對沒和你們開玩笑。
你們看,我還把合同給帶來了。”
孫堅說著,取出幾份合同遞給項先初和幾個高管。
見孫堅的樣子,的確不是開玩笑,項先初狐疑地打開合同,翻閱起來。
很正常的合同,可是後麵的內容倒是讓項先初和一眾高管倒吸了一陣涼氣。
居然是30萬輛途樂電動車的代工合同?
項先初唿吸有點急促,這可是一筆大生意啊!
項先初看著合同上寫的,大致估算了一下。
他們每代工生產一輛途樂電動車,他們公司大約就可以賺取接近500元。
就算扣除一些成本,每輛車至少賺300元是沒問題的。
按照30萬輛途樂電動車的數量來看,這可是0.9億的利潤啊!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點錢少,對於江準汽車公司來說這可不是小錢。
據江準汽車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
2020年公司的淨利潤是1.43億,2021年是2.0億,2023年是1.52億元。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像他們這些公司基本都是賺的辛苦錢。
如果拿下這筆訂單,不僅公司今年的利潤大漲,股票的價格肯定也會暴漲。
項先初此時喉嚨有些幹,咽了下口水。
“孫總,您這合同上說的都是真的?”
這時他才想起來,既然星海科技要他們代工生產30萬輛途樂電動車。
那就說明此時途樂電動車的訂單和這個數據至少差不多。
孫堅裝作不知道:“不知項總說的是其中某一個呢?還是全部呢?”
項先初看見孫堅裝逼的樣子,真想給他一拳。
項先初苦笑道:“孫總就別開玩笑了。”
“合同上寫的都是真的,至於30萬輛途樂電動車訂單你也不要擔心,我們敢寫出來,肯定是沒問題的。”
最近這段時間,途樂的訂單數量已經從20萬突破到了30萬。
這也是孫堅信心十足的原因。
得到孫堅肯定的迴答,項先初重重的點頭,迴答道。
“孫總,我們這邊沒問題了,可以立馬簽合同。”
項先初說著,和其他高管對視了一眼。
其他高管也都點點頭,表示沒問題。
這次是星海科技給他們送錢,他們沒理由不答應下來啊!
“我們今天說的話希望各位不要傳出去,不然到時候算你們違約喲!”
孫堅突然想起來,途樂的訂單數量還是保密的,特別強調了一下。
反正都寫在合同裏麵,除非江準汽車公司不準備賺錢了,不然他們絕對不會亂說。
“這點孫總可以放心,這個事情絕對會爛在我們肚子裏麵。”
“是啊!孫總就放心吧!”
“我們肯定不會自掘墳墓的。”
在項先初表態後,其他高管也一一表態。
孫堅瞥了他們一眼,現在既然他們已經知道了,再多說什麽也沒意義了。
“行,項總,祝我們合作愉快!
希望你們可以快點把產線搭建好。”
“合作愉快!”
“孫總,造車的經驗我們公司非常豐富,很快就可以把途樂電動車量產下線。”
和項先初簽好合同,孫堅就準備啟程迴江城。
……
在車上休息時,他拿出手機刷著抖手短視頻。
習慣性的看了眼星海科技最新發布的視頻。
突然,他看見星海科技視頻賬號評論區裏充斥著各種不實信息。
“星海科技技術肯定是抄襲得到的!”
“星海科技到底為什麽會突然發展起來?我在以前都沒聽說過。”
“星海科技的鋰電池技術根本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擁有的,如果隻靠星海科技一家我是不相信的。”
“很明顯星海科技偷偷使用了其他公司的專利,不然為什麽這麽快就把動力電池研發出來?”
“星海科技直播送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到現在為止我都沒看見身邊有人開途樂電動車。”
“星海科技漲粉接近4000萬,卻隻花了360台低價車。
這些車是否送給了真人我們都不知道,我懷疑是星海科技自導自演的騙局。”
“……”
孫堅看見評論區對星海科技汙蔑,感到十分氣憤。
他們的各種技術都是公司耗費人力、財力研發出來的,什麽時候變成偷的了?
又刷了一會兒評論區,孫堅鬆了口氣。
讓他欣慰的是,還有一些理智網友在評論區替星海科技解釋。
“厚積薄發不懂嗎?動力電池技術又不是非常新的技術,幾十年前就有了。星海科技發現了關鍵點,推出了性能強的動力電池還有錯了?”
“很多關鍵技術的突破都是巧合的,這點星海科技並沒有問題。”
“真的搞笑,以星海科技的技術實力,他找誰抄?考試第一名難道抄的是第二名的嗎?”
“星海科技的車現在還在路上,都還沒正式銷售,你看哪門子的途樂電動車?”
“你這樣說我也會,我在周圍沒見過你,所以根本沒有你這個人。”
這個人剛說完就被人直接反駁道。
“你這是強詞奪理,偷換概率!如果星海科技真的是無辜的,那他就應該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
“沒錯,到目前為止星海科技跟個縮頭烏龜一樣,一直都沒迴應,分明是做賊心虛了。”
“……”
接著,評論區又是一堆人陷入了亂戰之中。
孫堅見狀也加入了澄清隊伍,試圖說服那些強詞奪理的人。
可是他不知道,這些人是水軍,就是故意帶節奏的,根本不會聽孫堅的解釋。
孫堅越是解釋的多,他們就越起勁。
……
與此同時,在躍龍集團。
吳龍和劉秘書也在關注著網上的信息。
“吳總,這次效果還不錯吧?5000萬是不是覺得花的很值?”
吳龍看著評論區的評論,笑著點點頭:“嗯,雖然價格貴了點,但是確實很值。
先把星海科技的名聲搞臭,這樣才能逼迫周末投降。”
代工生產電動車?
我們還沒聽過這項業務呢!”
“哈哈哈,項總,我絕對沒和你們開玩笑。
你們看,我還把合同給帶來了。”
孫堅說著,取出幾份合同遞給項先初和幾個高管。
見孫堅的樣子,的確不是開玩笑,項先初狐疑地打開合同,翻閱起來。
很正常的合同,可是後麵的內容倒是讓項先初和一眾高管倒吸了一陣涼氣。
居然是30萬輛途樂電動車的代工合同?
項先初唿吸有點急促,這可是一筆大生意啊!
項先初看著合同上寫的,大致估算了一下。
他們每代工生產一輛途樂電動車,他們公司大約就可以賺取接近500元。
就算扣除一些成本,每輛車至少賺300元是沒問題的。
按照30萬輛途樂電動車的數量來看,這可是0.9億的利潤啊!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點錢少,對於江準汽車公司來說這可不是小錢。
據江準汽車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
2020年公司的淨利潤是1.43億,2021年是2.0億,2023年是1.52億元。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像他們這些公司基本都是賺的辛苦錢。
如果拿下這筆訂單,不僅公司今年的利潤大漲,股票的價格肯定也會暴漲。
項先初此時喉嚨有些幹,咽了下口水。
“孫總,您這合同上說的都是真的?”
這時他才想起來,既然星海科技要他們代工生產30萬輛途樂電動車。
那就說明此時途樂電動車的訂單和這個數據至少差不多。
孫堅裝作不知道:“不知項總說的是其中某一個呢?還是全部呢?”
項先初看見孫堅裝逼的樣子,真想給他一拳。
項先初苦笑道:“孫總就別開玩笑了。”
“合同上寫的都是真的,至於30萬輛途樂電動車訂單你也不要擔心,我們敢寫出來,肯定是沒問題的。”
最近這段時間,途樂的訂單數量已經從20萬突破到了30萬。
這也是孫堅信心十足的原因。
得到孫堅肯定的迴答,項先初重重的點頭,迴答道。
“孫總,我們這邊沒問題了,可以立馬簽合同。”
項先初說著,和其他高管對視了一眼。
其他高管也都點點頭,表示沒問題。
這次是星海科技給他們送錢,他們沒理由不答應下來啊!
“我們今天說的話希望各位不要傳出去,不然到時候算你們違約喲!”
孫堅突然想起來,途樂的訂單數量還是保密的,特別強調了一下。
反正都寫在合同裏麵,除非江準汽車公司不準備賺錢了,不然他們絕對不會亂說。
“這點孫總可以放心,這個事情絕對會爛在我們肚子裏麵。”
“是啊!孫總就放心吧!”
“我們肯定不會自掘墳墓的。”
在項先初表態後,其他高管也一一表態。
孫堅瞥了他們一眼,現在既然他們已經知道了,再多說什麽也沒意義了。
“行,項總,祝我們合作愉快!
希望你們可以快點把產線搭建好。”
“合作愉快!”
“孫總,造車的經驗我們公司非常豐富,很快就可以把途樂電動車量產下線。”
和項先初簽好合同,孫堅就準備啟程迴江城。
……
在車上休息時,他拿出手機刷著抖手短視頻。
習慣性的看了眼星海科技最新發布的視頻。
突然,他看見星海科技視頻賬號評論區裏充斥著各種不實信息。
“星海科技技術肯定是抄襲得到的!”
“星海科技到底為什麽會突然發展起來?我在以前都沒聽說過。”
“星海科技的鋰電池技術根本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擁有的,如果隻靠星海科技一家我是不相信的。”
“很明顯星海科技偷偷使用了其他公司的專利,不然為什麽這麽快就把動力電池研發出來?”
“星海科技直播送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到現在為止我都沒看見身邊有人開途樂電動車。”
“星海科技漲粉接近4000萬,卻隻花了360台低價車。
這些車是否送給了真人我們都不知道,我懷疑是星海科技自導自演的騙局。”
“……”
孫堅看見評論區對星海科技汙蔑,感到十分氣憤。
他們的各種技術都是公司耗費人力、財力研發出來的,什麽時候變成偷的了?
又刷了一會兒評論區,孫堅鬆了口氣。
讓他欣慰的是,還有一些理智網友在評論區替星海科技解釋。
“厚積薄發不懂嗎?動力電池技術又不是非常新的技術,幾十年前就有了。星海科技發現了關鍵點,推出了性能強的動力電池還有錯了?”
“很多關鍵技術的突破都是巧合的,這點星海科技並沒有問題。”
“真的搞笑,以星海科技的技術實力,他找誰抄?考試第一名難道抄的是第二名的嗎?”
“星海科技的車現在還在路上,都還沒正式銷售,你看哪門子的途樂電動車?”
“你這樣說我也會,我在周圍沒見過你,所以根本沒有你這個人。”
這個人剛說完就被人直接反駁道。
“你這是強詞奪理,偷換概率!如果星海科技真的是無辜的,那他就應該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
“沒錯,到目前為止星海科技跟個縮頭烏龜一樣,一直都沒迴應,分明是做賊心虛了。”
“……”
接著,評論區又是一堆人陷入了亂戰之中。
孫堅見狀也加入了澄清隊伍,試圖說服那些強詞奪理的人。
可是他不知道,這些人是水軍,就是故意帶節奏的,根本不會聽孫堅的解釋。
孫堅越是解釋的多,他們就越起勁。
……
與此同時,在躍龍集團。
吳龍和劉秘書也在關注著網上的信息。
“吳總,這次效果還不錯吧?5000萬是不是覺得花的很值?”
吳龍看著評論區的評論,笑著點點頭:“嗯,雖然價格貴了點,但是確實很值。
先把星海科技的名聲搞臭,這樣才能逼迫周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