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神京城危機解除,封王?
紅樓:無雙武力,我一人鎮天下 作者:拔劍笑王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贏了?”
看著草原大軍退去,城牆上的大周士兵以及百官們都愣住了。
本來他們都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結果這才一眨眼的時間,賈玨居然贏了!
但是當他們迴頭看向城下的景象,立馬意識到趙鎮的勝利是應該的。
所謂屍山血海不過如此,而這都隻是趙鎮帶著一萬顯聖軍做到的。
“秦國公之勇武,勝西楚霸王十倍矣!”
一個老臣發出這般感歎,雖然不敢相信,但趙鎮表現出來的實力確實是真的,憑借一己之力就可以震懾千軍萬馬,一人鎮國莫過於此。
最為狂喜的當然是乾元帝,因為趙鎮不單單是活下來了,甚至還成為了挽天傾的最大功臣。
固然這一次的叛亂後續影響會很大,首先就是大周各地的野心之輩必然會認為大周已經沒落,心中會生出不臣之心。
可趙鎮也成功獲得足夠的聲望,對於今後讓趙鎮接管這個國家是有巨大幫助的。
“快,開城門,朕要親自迎接我大周的功臣!”
乾元帝的激動的喊道。
而一旁的太上皇則是目光複雜,畢竟趙鎮可是親手殺了義忠親王,太子留下的唯一血脈。
真要說的話其實心中的恨意一直都在。
可太上皇又不得不承認,得知趙鎮的身世之後,趙鎮確實是最適合繼承這個國家的人。
個人武力值強大,而且聽聞有仁義之心,並且就這幾次的軍功,足以讓其完全掌控朝中勳貴以及武將。
這般一來趙鎮的地位就堅不可摧,沒人可以撼動。
隻是心中雖然知道趙鎮是最合適的繼承人,但太上皇還是有些不舒服就是了。
畢竟當時趙鎮可是差點要擊殺自己的,所以太上皇選擇眼不見心不煩,實際上他已經做出了決定。
那就是逐步將手中掌握的力量讓給乾元帝,他知道乾元帝想盡早將這些東西都過渡給趙鎮。
水溶叛亂,草原結盟,大周現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危機當中,若是自己繼續與乾元帝爭鋒的話,得利的永遠是外人。
神京城外,乾元帝正在命人打掃戰場,這一次的顯聖軍損失過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們幾天幾夜的奔襲,本就不是全盛時期。
同時還要麵對幾十倍的敵人,這要是毫無損失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奇怪呢。
“陛下駕到!”
就在此時戴權的聲音響起,而後顯聖軍全部站起身單膝跪地。
“參見陛下!”
至於趙鎮的話則是拱手行禮,因為他有見君不拜的資格。
乾元帝揮揮手。
“此戰顯聖軍立下大功,朕定然要重重封賜!”
說完乾元帝就看向了趙鎮,上前激動的拍著趙鎮的肩膀。
“安全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趙鎮麵色複雜,畢竟乾元帝讓西山大營去揚州支援,選擇放棄神京城,這本身就是保護自己的一個手段。
如果趙鎮心中不為所動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冷血無情。
“多謝陛下關心,揚州的事情暫時平定,如今有西山大營正在清掃餘孽,不過後續的話還要陛下派遣官員去主持。”
畢竟甄家可以煽動江南大營造反,說明已經對那邊滲透的很嚴重了。
不派遣一些重量級的官員去處理,恐怕江南會混亂很長一段時間。
“朕已經命人前往揚州,暫時讓林如海擔任兩江總督,節製西山大營清掃甄家餘孽以及白蓮教。”
“主力已經被你消滅,估摸著月餘的時間就可以結束。”
聽著乾元帝的話趙鎮有些驚奇。
因為兩江總督乃是正二品的官職,這個官職與九邊重鎮的主將一樣都是流動性的。
隻是因為江南重要,所以才設立這麽一個官職,專門負責維持江南穩定。
通常擔任過這個官職的人,都是朝中的六部尚書級別人物。
如果說之前的林如海迴到神京城,頂破天就是成為一部侍郎。
那現如今他迴歸的話,至少就是六部尚書之一了。
這可以說是一步登天,畢竟整個大周實權文官,除了三省長官之外,這實權最大的就是六部尚書了。
甚至嚴格來說,六部尚書的權力最大。
因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等等三省大佬,他們的很多決策都要通過皇帝。
而六部尚書的話,在職權範圍內,他們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所以對於尋常官員來說,六部尚書就是他們窮極一生的追求。
而林如海不過四十出頭的年齡,居然就要擔任六部尚書之一,這哪怕是放眼天下都可以稱得上一句年輕有為。
當然現如今因為趙鎮的迴歸,且他本人還是乾元帝的義子,現如今的乾元帝話語權提升了很多。
對於林如海的任命以及提拔,朝中無人反對。
主要是水溶的造反,波及了很多衙門,甚至還有幾個尚書被波及,導致現在這幫文武百官心驚膽戰的,生怕後麵被清算。
現如今可真的沒有人敢與乾元帝唱反調,在文武百官緩過來之前,是乾元帝安排布局的最好時機。
乾元帝興奮的拉著趙鎮就前往了皇宮。
而與此同時城中的各家也知道了草原退兵的士兵,一時之間滿城歡唿。
畢竟大家都知道草原各部殘忍,若是讓他們攻破神京城的話,恐怕沒有多少人可以活下來。
榮國府榮禧堂內,丫鬟進來匯報這個好消息。
“老祖宗,秦國公及時帶兵趕到,殺的草原各部丟盔卸甲,現如今已經退去了!”
此言一出全場歡唿,賈母更是露出笑容,看向了激動的賈探春心中感歎。
“這一次拯救江山社稷的功勞,秦國公必然要被大肆封賞,難不成要封王?”
這個想法冒出來賈母都嚇了一跳,國公更進一步就是王爵,但是除了開國時期的四王,大周後麵還未封賜過異姓王。
所以賈母仔細思量了一下認為不太可能,覺得這一次頂多就是讓秦國公爵位世襲罔替,像是北靜郡王府一樣曆代不減。
當然一想到北靜郡王府,賈母就有些心驚膽戰的,隻因為大家同為開國勳貴,也不知道水溶造反是否會影響到他們。
還有甄家,甄家與賈家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啊!
看著草原大軍退去,城牆上的大周士兵以及百官們都愣住了。
本來他們都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結果這才一眨眼的時間,賈玨居然贏了!
但是當他們迴頭看向城下的景象,立馬意識到趙鎮的勝利是應該的。
所謂屍山血海不過如此,而這都隻是趙鎮帶著一萬顯聖軍做到的。
“秦國公之勇武,勝西楚霸王十倍矣!”
一個老臣發出這般感歎,雖然不敢相信,但趙鎮表現出來的實力確實是真的,憑借一己之力就可以震懾千軍萬馬,一人鎮國莫過於此。
最為狂喜的當然是乾元帝,因為趙鎮不單單是活下來了,甚至還成為了挽天傾的最大功臣。
固然這一次的叛亂後續影響會很大,首先就是大周各地的野心之輩必然會認為大周已經沒落,心中會生出不臣之心。
可趙鎮也成功獲得足夠的聲望,對於今後讓趙鎮接管這個國家是有巨大幫助的。
“快,開城門,朕要親自迎接我大周的功臣!”
乾元帝的激動的喊道。
而一旁的太上皇則是目光複雜,畢竟趙鎮可是親手殺了義忠親王,太子留下的唯一血脈。
真要說的話其實心中的恨意一直都在。
可太上皇又不得不承認,得知趙鎮的身世之後,趙鎮確實是最適合繼承這個國家的人。
個人武力值強大,而且聽聞有仁義之心,並且就這幾次的軍功,足以讓其完全掌控朝中勳貴以及武將。
這般一來趙鎮的地位就堅不可摧,沒人可以撼動。
隻是心中雖然知道趙鎮是最合適的繼承人,但太上皇還是有些不舒服就是了。
畢竟當時趙鎮可是差點要擊殺自己的,所以太上皇選擇眼不見心不煩,實際上他已經做出了決定。
那就是逐步將手中掌握的力量讓給乾元帝,他知道乾元帝想盡早將這些東西都過渡給趙鎮。
水溶叛亂,草原結盟,大周現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危機當中,若是自己繼續與乾元帝爭鋒的話,得利的永遠是外人。
神京城外,乾元帝正在命人打掃戰場,這一次的顯聖軍損失過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們幾天幾夜的奔襲,本就不是全盛時期。
同時還要麵對幾十倍的敵人,這要是毫無損失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奇怪呢。
“陛下駕到!”
就在此時戴權的聲音響起,而後顯聖軍全部站起身單膝跪地。
“參見陛下!”
至於趙鎮的話則是拱手行禮,因為他有見君不拜的資格。
乾元帝揮揮手。
“此戰顯聖軍立下大功,朕定然要重重封賜!”
說完乾元帝就看向了趙鎮,上前激動的拍著趙鎮的肩膀。
“安全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趙鎮麵色複雜,畢竟乾元帝讓西山大營去揚州支援,選擇放棄神京城,這本身就是保護自己的一個手段。
如果趙鎮心中不為所動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冷血無情。
“多謝陛下關心,揚州的事情暫時平定,如今有西山大營正在清掃餘孽,不過後續的話還要陛下派遣官員去主持。”
畢竟甄家可以煽動江南大營造反,說明已經對那邊滲透的很嚴重了。
不派遣一些重量級的官員去處理,恐怕江南會混亂很長一段時間。
“朕已經命人前往揚州,暫時讓林如海擔任兩江總督,節製西山大營清掃甄家餘孽以及白蓮教。”
“主力已經被你消滅,估摸著月餘的時間就可以結束。”
聽著乾元帝的話趙鎮有些驚奇。
因為兩江總督乃是正二品的官職,這個官職與九邊重鎮的主將一樣都是流動性的。
隻是因為江南重要,所以才設立這麽一個官職,專門負責維持江南穩定。
通常擔任過這個官職的人,都是朝中的六部尚書級別人物。
如果說之前的林如海迴到神京城,頂破天就是成為一部侍郎。
那現如今他迴歸的話,至少就是六部尚書之一了。
這可以說是一步登天,畢竟整個大周實權文官,除了三省長官之外,這實權最大的就是六部尚書了。
甚至嚴格來說,六部尚書的權力最大。
因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等等三省大佬,他們的很多決策都要通過皇帝。
而六部尚書的話,在職權範圍內,他們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所以對於尋常官員來說,六部尚書就是他們窮極一生的追求。
而林如海不過四十出頭的年齡,居然就要擔任六部尚書之一,這哪怕是放眼天下都可以稱得上一句年輕有為。
當然現如今因為趙鎮的迴歸,且他本人還是乾元帝的義子,現如今的乾元帝話語權提升了很多。
對於林如海的任命以及提拔,朝中無人反對。
主要是水溶的造反,波及了很多衙門,甚至還有幾個尚書被波及,導致現在這幫文武百官心驚膽戰的,生怕後麵被清算。
現如今可真的沒有人敢與乾元帝唱反調,在文武百官緩過來之前,是乾元帝安排布局的最好時機。
乾元帝興奮的拉著趙鎮就前往了皇宮。
而與此同時城中的各家也知道了草原退兵的士兵,一時之間滿城歡唿。
畢竟大家都知道草原各部殘忍,若是讓他們攻破神京城的話,恐怕沒有多少人可以活下來。
榮國府榮禧堂內,丫鬟進來匯報這個好消息。
“老祖宗,秦國公及時帶兵趕到,殺的草原各部丟盔卸甲,現如今已經退去了!”
此言一出全場歡唿,賈母更是露出笑容,看向了激動的賈探春心中感歎。
“這一次拯救江山社稷的功勞,秦國公必然要被大肆封賞,難不成要封王?”
這個想法冒出來賈母都嚇了一跳,國公更進一步就是王爵,但是除了開國時期的四王,大周後麵還未封賜過異姓王。
所以賈母仔細思量了一下認為不太可能,覺得這一次頂多就是讓秦國公爵位世襲罔替,像是北靜郡王府一樣曆代不減。
當然一想到北靜郡王府,賈母就有些心驚膽戰的,隻因為大家同為開國勳貴,也不知道水溶造反是否會影響到他們。
還有甄家,甄家與賈家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