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十文錢一斤的藥材,也敢賣半兩銀子一斤!
讓我當侯府千金?上位成凰你哭啥 作者:知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都察覺到了一絲急迫。
鄭越堅持將林淨月送迴成遠侯府門口,這才上馬揚鞭急匆匆帶人離開。
成遠侯府上倒是一如既往。
林淨月先迴了趟曦明院,聽留在院中的嬤嬤告了一狀,得知主院在成遠侯的拒絕下,鄭家大半嫁妝都沒能拿迴。
她抬手輕輕觸摸新搬來的極品黃花梨梳妝桌,質地細膩,精工細琢,桌上豎著鑲嵌了一塊銅鏡,一照人影格外清晰。
聽說是鄭雪晴,也就是她母親的祖母——前朝知名世家的後人,親自給準備的嫁妝。
黃花梨和黃花梨不盡相同,這張梳妝桌一看就比林淨月剛迴成遠侯府時的那張,好上數倍,價錢亦貴上十幾倍。
而這張梳妝桌,十五年來存放在主院庫房,何氏不敢當著老夫人和鄭津的麵用鄭雪晴的舊物,早早盤算好了留給唐映柳當嫁妝。
林淨月一抬手,嬤嬤立刻呈上嫁妝單子,低聲迴稟:
“小姐,有好些瓷器、花樽等等,都被何夫人給賣了,奴婢便按老夫人的命令,取了價值相當的東西或銀子,隻是……”
嬤嬤湊到林淨月耳邊,小小聲明說了成遠侯府中饋的狀況。
——窮。
她都想不到,堂堂一個侯府,竟能窮到如此地步。
搬完近半鄭家送來的嫁妝,和老夫人的嫁妝後,幾乎沒剩下多少值錢東西。
銀子稍稍好些,卻也多不到哪兒去,家底甚至比不上小小商賈林家。
林淨月平靜地道:“何夫人一看就不是個會理中饋的,侯爺又沒當官,每月僅得那點俸祿,再加上府上人多,何氏、唐映柳……主院的人花的也多。”
如此看來,也難怪前世何氏把主意打到了林景顏頭上,從她從林家手裏掏銀子。
不過掏林景顏的銀子也就罷了,林家銀子的大頭,可是她林淨月辛辛苦苦賺來的。
“泊春,隨我去一趟長壽院。”
迴成遠侯府後,她本就該第一時間去見過老夫人,隻是路上悶熱出了一身汗,便遣人去傳話,沐浴更衣後再過去。
這會兒前往,正是時候。
老夫人正與宮闈出身的劉嬤嬤閑話,問起太後身體可還康健。
一聽林淨月前來,劉嬤嬤止住話茬,識趣地笑道:“老身兩年前便出了宮,卻不知太後的近況,倒是聽說這次尋芳宴,太後娘娘親自前往。
老夫人不如問問林小姐?”
老夫人含笑點頭,讓人迎了林淨月進屋。
半道上撞見劉嬤嬤,林淨月感激地行了一禮,示意待會兒會去劉嬤嬤院子裏問候一番。
劉嬤嬤深深看了她一眼,答應下來。
“進來吧,坐。”老夫人屏退所有下人,又叫得用的心腹在旁守著,打量幾眼林淨月的臉色,她突然道,“侯爺的事,你都知道了?”
這句話裏的侯爺說的是誰,林淨月和老夫人心知肚明。
她沉默稍頃,點了點頭,卻沒有順著老夫人的話說下去,而是道:
“南疆大火過後,祖母可有補償傷患死者?”
老夫人沉沉點頭,苦笑了一聲:“他原來……不是這麽個性子。”
出嫁之前,她特地請當時已晉升貴嬪的梅悠,也就是當今太後,打聽過了。
成婚之後,也與老侯爺相處多年。
他婚前婚後都是個混不吝的性子,頗好拈花惹草,老夫人就是被老侯爺那張過分好看的臉勾住,執意嫁了他。
但正是多年相處,老夫人深知老侯爺絕不是傳聞裏那般瘋魔的人。
事後,老夫人問遍老侯爺的心腹,都隻道侯爺立功心切,急於為君分憂,為小世子博出個坦蕩前程。
她當時鑽了牛角尖,恨上命老侯爺出征的泰豐帝,又怨太後不加以阻攔。
誰知一晃,就怨了恨了這麽多年。
老夫人自嘲一笑,剛欲提起嫁妝的事,就見林淨月看著她,平靜發問:
“祖母可想解成遠侯府今日之困局,為大哥、為二叔、為幾位妹妹,謀個出路?”
老夫人擦了擦眼角,猛地攥住林淨月的手:“你可有辦法?”
她這輩子,對得起唐成遠,對得起老侯爺,唯獨對不起老二唐成安,和鄭雪晴、鄭津,以及林淨月。
卻不想反倒是丟了十餘年的林淨月,惦記著破局一事。
林淨月反握住老夫人的手,壓低了聲音:“祖母可曾聽聞,京中盛傳的時疫一事?”
老夫人得不到朝中的消息,隻偶爾聽府上小廝來報,聞言皺了皺眉:
“這不是謠傳嗎?你特地提起,莫非……”
*
尋芳宴過後五天裏,每天都有八百裏加急快馬揚鞭馳入京城,百姓再是當做謠傳,也知道定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尤其京城藥鋪種種藥材價錢一日一日地暴漲,頗有種風雨欲來的氣勢。
直到又過了幾天,時疫在京城外一處各地商賈雲集的地方被發現,整個京城如同被煮沸了的水一般。
百姓前赴後繼衝去藥鋪醫館前排隊。
得泰豐帝命令,砍了好幾個哄抬藥材價錢的商賈後,京城藥材價錢原本有所抑製。
現在再也壓不住了,欻欻往上飆。
甚至有商賈,專門想出個主意好鑽空子——抑製藥材價錢,可以,但給錢少的,就說沒貨了,專門將貨供給出價高的。
民怨叢生。
泰豐帝忙於國事,抽不出空再管,於是太子接了這個活計。
他心眼多得很,派人裝成窮苦百姓前去各個藥鋪買藥材,而後半個時辰內,藥鋪醫館所在街道,就能看見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矜貴公子,領著一幫皇城司前來。
拎著刀,砍頭,抄家,下大牢。
沒過兩天,京城藥鋪醫館,乃至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人,都不敢再開門。
百姓正愁苦之際,四間醫館同時開張,分別隸屬東宮、睿誠王府、忠勇侯府和成遠侯府,一同打出了為君分憂的旗號。
藥材價錢比時疫前的市價僅僅高出一倍,且館中有數位大夫坐鎮。
另外,京中不少商戶,主動捐獻藥材、銀子和糧食,到時疫最盛的南境。
京城亂象,有所緩解。
有人獲益心生慶幸,自然有人失策,氣的拍碎了一張張桌子。
林家小院,
“藥材爛在手裏,賣不出去?”林景顏砸光了屋裏所有能砸的東西,恨的牙癢癢,“誰讓你們不聽我的話,十文錢一斤的藥材,也敢賣半兩銀子一斤!這下怪得了誰?”
丫鬟和藥鋪夥計跪在地上,欲言又止。
藥材價錢,分明是小姐主動和老爺商量,故意往高了抬。
小姐前兩天還洋洋得意,這個價錢正合適,既不至於太過分被太子抓出砍頭,又能狠狠賺上一大筆銀子。
如今出了事,倒怪在他們頭上了。
鄭越堅持將林淨月送迴成遠侯府門口,這才上馬揚鞭急匆匆帶人離開。
成遠侯府上倒是一如既往。
林淨月先迴了趟曦明院,聽留在院中的嬤嬤告了一狀,得知主院在成遠侯的拒絕下,鄭家大半嫁妝都沒能拿迴。
她抬手輕輕觸摸新搬來的極品黃花梨梳妝桌,質地細膩,精工細琢,桌上豎著鑲嵌了一塊銅鏡,一照人影格外清晰。
聽說是鄭雪晴,也就是她母親的祖母——前朝知名世家的後人,親自給準備的嫁妝。
黃花梨和黃花梨不盡相同,這張梳妝桌一看就比林淨月剛迴成遠侯府時的那張,好上數倍,價錢亦貴上十幾倍。
而這張梳妝桌,十五年來存放在主院庫房,何氏不敢當著老夫人和鄭津的麵用鄭雪晴的舊物,早早盤算好了留給唐映柳當嫁妝。
林淨月一抬手,嬤嬤立刻呈上嫁妝單子,低聲迴稟:
“小姐,有好些瓷器、花樽等等,都被何夫人給賣了,奴婢便按老夫人的命令,取了價值相當的東西或銀子,隻是……”
嬤嬤湊到林淨月耳邊,小小聲明說了成遠侯府中饋的狀況。
——窮。
她都想不到,堂堂一個侯府,竟能窮到如此地步。
搬完近半鄭家送來的嫁妝,和老夫人的嫁妝後,幾乎沒剩下多少值錢東西。
銀子稍稍好些,卻也多不到哪兒去,家底甚至比不上小小商賈林家。
林淨月平靜地道:“何夫人一看就不是個會理中饋的,侯爺又沒當官,每月僅得那點俸祿,再加上府上人多,何氏、唐映柳……主院的人花的也多。”
如此看來,也難怪前世何氏把主意打到了林景顏頭上,從她從林家手裏掏銀子。
不過掏林景顏的銀子也就罷了,林家銀子的大頭,可是她林淨月辛辛苦苦賺來的。
“泊春,隨我去一趟長壽院。”
迴成遠侯府後,她本就該第一時間去見過老夫人,隻是路上悶熱出了一身汗,便遣人去傳話,沐浴更衣後再過去。
這會兒前往,正是時候。
老夫人正與宮闈出身的劉嬤嬤閑話,問起太後身體可還康健。
一聽林淨月前來,劉嬤嬤止住話茬,識趣地笑道:“老身兩年前便出了宮,卻不知太後的近況,倒是聽說這次尋芳宴,太後娘娘親自前往。
老夫人不如問問林小姐?”
老夫人含笑點頭,讓人迎了林淨月進屋。
半道上撞見劉嬤嬤,林淨月感激地行了一禮,示意待會兒會去劉嬤嬤院子裏問候一番。
劉嬤嬤深深看了她一眼,答應下來。
“進來吧,坐。”老夫人屏退所有下人,又叫得用的心腹在旁守著,打量幾眼林淨月的臉色,她突然道,“侯爺的事,你都知道了?”
這句話裏的侯爺說的是誰,林淨月和老夫人心知肚明。
她沉默稍頃,點了點頭,卻沒有順著老夫人的話說下去,而是道:
“南疆大火過後,祖母可有補償傷患死者?”
老夫人沉沉點頭,苦笑了一聲:“他原來……不是這麽個性子。”
出嫁之前,她特地請當時已晉升貴嬪的梅悠,也就是當今太後,打聽過了。
成婚之後,也與老侯爺相處多年。
他婚前婚後都是個混不吝的性子,頗好拈花惹草,老夫人就是被老侯爺那張過分好看的臉勾住,執意嫁了他。
但正是多年相處,老夫人深知老侯爺絕不是傳聞裏那般瘋魔的人。
事後,老夫人問遍老侯爺的心腹,都隻道侯爺立功心切,急於為君分憂,為小世子博出個坦蕩前程。
她當時鑽了牛角尖,恨上命老侯爺出征的泰豐帝,又怨太後不加以阻攔。
誰知一晃,就怨了恨了這麽多年。
老夫人自嘲一笑,剛欲提起嫁妝的事,就見林淨月看著她,平靜發問:
“祖母可想解成遠侯府今日之困局,為大哥、為二叔、為幾位妹妹,謀個出路?”
老夫人擦了擦眼角,猛地攥住林淨月的手:“你可有辦法?”
她這輩子,對得起唐成遠,對得起老侯爺,唯獨對不起老二唐成安,和鄭雪晴、鄭津,以及林淨月。
卻不想反倒是丟了十餘年的林淨月,惦記著破局一事。
林淨月反握住老夫人的手,壓低了聲音:“祖母可曾聽聞,京中盛傳的時疫一事?”
老夫人得不到朝中的消息,隻偶爾聽府上小廝來報,聞言皺了皺眉:
“這不是謠傳嗎?你特地提起,莫非……”
*
尋芳宴過後五天裏,每天都有八百裏加急快馬揚鞭馳入京城,百姓再是當做謠傳,也知道定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尤其京城藥鋪種種藥材價錢一日一日地暴漲,頗有種風雨欲來的氣勢。
直到又過了幾天,時疫在京城外一處各地商賈雲集的地方被發現,整個京城如同被煮沸了的水一般。
百姓前赴後繼衝去藥鋪醫館前排隊。
得泰豐帝命令,砍了好幾個哄抬藥材價錢的商賈後,京城藥材價錢原本有所抑製。
現在再也壓不住了,欻欻往上飆。
甚至有商賈,專門想出個主意好鑽空子——抑製藥材價錢,可以,但給錢少的,就說沒貨了,專門將貨供給出價高的。
民怨叢生。
泰豐帝忙於國事,抽不出空再管,於是太子接了這個活計。
他心眼多得很,派人裝成窮苦百姓前去各個藥鋪買藥材,而後半個時辰內,藥鋪醫館所在街道,就能看見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矜貴公子,領著一幫皇城司前來。
拎著刀,砍頭,抄家,下大牢。
沒過兩天,京城藥鋪醫館,乃至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人,都不敢再開門。
百姓正愁苦之際,四間醫館同時開張,分別隸屬東宮、睿誠王府、忠勇侯府和成遠侯府,一同打出了為君分憂的旗號。
藥材價錢比時疫前的市價僅僅高出一倍,且館中有數位大夫坐鎮。
另外,京中不少商戶,主動捐獻藥材、銀子和糧食,到時疫最盛的南境。
京城亂象,有所緩解。
有人獲益心生慶幸,自然有人失策,氣的拍碎了一張張桌子。
林家小院,
“藥材爛在手裏,賣不出去?”林景顏砸光了屋裏所有能砸的東西,恨的牙癢癢,“誰讓你們不聽我的話,十文錢一斤的藥材,也敢賣半兩銀子一斤!這下怪得了誰?”
丫鬟和藥鋪夥計跪在地上,欲言又止。
藥材價錢,分明是小姐主動和老爺商量,故意往高了抬。
小姐前兩天還洋洋得意,這個價錢正合適,既不至於太過分被太子抓出砍頭,又能狠狠賺上一大筆銀子。
如今出了事,倒怪在他們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