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罪魁禍首
退婚當天,攝政王攜鳳印來娶我 作者:皎月圓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勢所趨之下,皇上壓不住,所以六皇子一派如今在武將布局這一塊,已經贏過了二皇子,跑在了二皇子前頭,而有些時候領先一步,後麵就可能步步領先,二皇子也知道這個道理,皇上也知道這個道理。”
宋清寧眯了眯眼,分析道。
“為了保持平衡,以及皇上本就忌憚了咱們宋家在北疆的威望,這個時候若是二皇子情急之下,示意鎮北侯府快點除掉我們,皇上隻會樂見其成,且說不定還會在背後推波助瀾。”
“畢竟像這種名正言順除掉大功臣的機會可不多,還不用皇上背上這個鏟除忠臣的罪名,即便是事後有人看不過去,將這件事情翻出來,宋家上下都入了黃土。”
宋清寧語氣悲涼。
“人走茶涼,時移事遷,即便北疆有一部分將士對宋家的結局鳴不平,也再做不了什麽,大不了就把鎮北侯府這個罪魁禍首推出來,不管是殺還是剮,總歸能平息北疆將士的怒火,安撫百姓的不滿。”
“至於這背後真正想對宋家出手的皇上和二皇子,則安安穩穩的站在幹岸上,身上沾不了半點血腥,可咱們宋家,就真的成歸成土歸土了。”
“荒唐!”
宋博城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站起來怒吼。
“虧得我以往認為皇上雖然無才,但到底還有些德行,做不了開拓者,還能守成,卻沒想到,看走了眼!這哪裏是守成之君?這分明就是敗家之賊!”
宋博城氣得來迴踱步,唿吸都粗重了幾分,然後紅著眼睛看著宋清寧。
“我以前真以為,二皇子和六皇子奪嫡內鬥,才是導致朝局不穩的因素,可如今聽你這麽說,這穩坐釣魚台的皇上,才是這幕後黑手。”
宋博城自嘲一聲:“也是怪我看不透,以往被皇上騙了過去,皇上看似不喜朝臣站隊,結黨營私,可如今朝上分裂的局麵分明就是皇上一手促成的!”
“就是皇上導致如今朝局的動蕩,日後若真掀起了什麽腥風血雨,皇室兄弟相殘,也都是皇上的錯!”
宋清寧無奈苦笑。
“是啊,如今局麵就是皇上一手促成的,皇上是安了他自己的心,屁股下的龍椅還能穩上好多年,可接下來不安穩的就是百姓了。”
“皇上雖然點燃了火,卻控製不住這火勢,如今二六對峙格局已成,皇上無法逆轉,二皇子跟六皇子之間,遲早都要分出一個勝負,即便是皇上,也隻能盡量減緩自己下台的時間。”
宋清寧冷笑:“比如,在皇子跟六皇子其中一方占上風時,皇上就出手打壓一下占上風的一方,或者是抬舉一下落後的一方。”
“又或者是像之前抬舉八皇子跟四皇子,以及這次抬舉三皇子一樣,再抬舉一方勢力跟二皇子、六皇子爭鬥。”
“他的兒子們鬥得越兇,他便能安如泰山,而在咱們這位皇上的眼中,他的敵人,不僅僅是他的兒子們,還有不聽話或者不中用的朝臣。”
宋清寧眼神諷刺。
“在皇上下台之前,朝堂之上,或者說,大周國境內,任何可能威脅他皇位的,都是他的敵人!他的兒子們是,我們宋家也是,或許還有其他人。”
宋博城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很想反駁說大周帝不是這種自私的人,一國之君哪能沒有這種容人之量?
可大周帝做出的一樁樁一件件,讓宋博城這話噎在喉嚨裏吐不出來。
從這些年大周帝的行為來看,他就是這麽做的,所作所為,皆是為了保證他皇位的穩固。
至於朝堂的動亂,百姓的災殃,大周帝是完全不在意的。
宋博城茫然了,聲音惆悵。
“如此,那我當這個大將軍有何用?若連皇上都不在意大周國,也不在意百姓,那我們這些臣子無論做什麽,似乎都是白費力氣。”
“怎麽會呢?”
宋清寧站起身,走到宋博城身前,扶著宋博城到椅子上坐下,然後便道。
“父親,上輩子咱們宋家自始至終不站隊,一心忠於大周,已經對得起大周了,忠心沒錯,錯的是,我們隻有忠心,沒有盡忠的力量和手段。”
“女兒反思了一下,大周是大周,大周朝廷是大周朝廷,大周皇上是大周皇上,而蕭凜是蕭凜。”
宋清寧直唿大周帝蕭凜名諱。
“如今的皇上,已經不能稱作大周皇上了,當他隻顧著自己的利益,不顧百姓生死的時候,他就隻能代表他蕭凜自己。”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蕭凜自己的所作所為,導致咱們變了心,更何況,咱們又不是要背叛大周——”
宋博城聽著女兒的話,心一下子提了起來,女兒這是什麽意思?怎麽突然提到了背叛?
宋清寧看向宋博城的眼睛,目光灼灼,口氣冷冽。
“既然蕭凜忘了自己身為大周皇帝的本分,墮落成一個隻會弄權的小人蕭凜,那就別怪我們清君側了。”
“女兒我說的君,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真真正正的、能替大周考慮的大周皇帝,大周皇帝可以有很多人,這個不成,那就換一個。”
換一個?
換什麽?換一個皇帝?
宋博城心頭一震。
“你……你想幹什麽?”
宋清寧無奈道:“女兒不想幹什麽,女兒隻是覺得,父親既然想做大周忠臣,想保護大周百姓,那咱們遲早是要走這一遭的。”
“不然的話,難道父親願意眼睜睜地看著如今的大周朝堂內鬥,看著大周被蕭凜敗了嗎?有蕭凜這樣的皇帝在,父親覺得大周還有未來嗎?國破不過是遲早的事。”
“趁著如今還沒到最混亂的時候,咱們就得入局,提前改變這一切,不管是為了保住咱們宋家上下的小命,還是為了讓大周百姓少受內憂外患的苦,咱們都得入局,掌控話語權!”
宋夫人看女兒的眼神也變了。
原以為女兒隻是為了說服夫君投入三皇子麾下,幫助三皇子起事,可眼下聽女兒的意思,女兒誌向大著呢,這是想掌控整個大周!
宋清寧眯了眯眼,分析道。
“為了保持平衡,以及皇上本就忌憚了咱們宋家在北疆的威望,這個時候若是二皇子情急之下,示意鎮北侯府快點除掉我們,皇上隻會樂見其成,且說不定還會在背後推波助瀾。”
“畢竟像這種名正言順除掉大功臣的機會可不多,還不用皇上背上這個鏟除忠臣的罪名,即便是事後有人看不過去,將這件事情翻出來,宋家上下都入了黃土。”
宋清寧語氣悲涼。
“人走茶涼,時移事遷,即便北疆有一部分將士對宋家的結局鳴不平,也再做不了什麽,大不了就把鎮北侯府這個罪魁禍首推出來,不管是殺還是剮,總歸能平息北疆將士的怒火,安撫百姓的不滿。”
“至於這背後真正想對宋家出手的皇上和二皇子,則安安穩穩的站在幹岸上,身上沾不了半點血腥,可咱們宋家,就真的成歸成土歸土了。”
“荒唐!”
宋博城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站起來怒吼。
“虧得我以往認為皇上雖然無才,但到底還有些德行,做不了開拓者,還能守成,卻沒想到,看走了眼!這哪裏是守成之君?這分明就是敗家之賊!”
宋博城氣得來迴踱步,唿吸都粗重了幾分,然後紅著眼睛看著宋清寧。
“我以前真以為,二皇子和六皇子奪嫡內鬥,才是導致朝局不穩的因素,可如今聽你這麽說,這穩坐釣魚台的皇上,才是這幕後黑手。”
宋博城自嘲一聲:“也是怪我看不透,以往被皇上騙了過去,皇上看似不喜朝臣站隊,結黨營私,可如今朝上分裂的局麵分明就是皇上一手促成的!”
“就是皇上導致如今朝局的動蕩,日後若真掀起了什麽腥風血雨,皇室兄弟相殘,也都是皇上的錯!”
宋清寧無奈苦笑。
“是啊,如今局麵就是皇上一手促成的,皇上是安了他自己的心,屁股下的龍椅還能穩上好多年,可接下來不安穩的就是百姓了。”
“皇上雖然點燃了火,卻控製不住這火勢,如今二六對峙格局已成,皇上無法逆轉,二皇子跟六皇子之間,遲早都要分出一個勝負,即便是皇上,也隻能盡量減緩自己下台的時間。”
宋清寧冷笑:“比如,在皇子跟六皇子其中一方占上風時,皇上就出手打壓一下占上風的一方,或者是抬舉一下落後的一方。”
“又或者是像之前抬舉八皇子跟四皇子,以及這次抬舉三皇子一樣,再抬舉一方勢力跟二皇子、六皇子爭鬥。”
“他的兒子們鬥得越兇,他便能安如泰山,而在咱們這位皇上的眼中,他的敵人,不僅僅是他的兒子們,還有不聽話或者不中用的朝臣。”
宋清寧眼神諷刺。
“在皇上下台之前,朝堂之上,或者說,大周國境內,任何可能威脅他皇位的,都是他的敵人!他的兒子們是,我們宋家也是,或許還有其他人。”
宋博城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很想反駁說大周帝不是這種自私的人,一國之君哪能沒有這種容人之量?
可大周帝做出的一樁樁一件件,讓宋博城這話噎在喉嚨裏吐不出來。
從這些年大周帝的行為來看,他就是這麽做的,所作所為,皆是為了保證他皇位的穩固。
至於朝堂的動亂,百姓的災殃,大周帝是完全不在意的。
宋博城茫然了,聲音惆悵。
“如此,那我當這個大將軍有何用?若連皇上都不在意大周國,也不在意百姓,那我們這些臣子無論做什麽,似乎都是白費力氣。”
“怎麽會呢?”
宋清寧站起身,走到宋博城身前,扶著宋博城到椅子上坐下,然後便道。
“父親,上輩子咱們宋家自始至終不站隊,一心忠於大周,已經對得起大周了,忠心沒錯,錯的是,我們隻有忠心,沒有盡忠的力量和手段。”
“女兒反思了一下,大周是大周,大周朝廷是大周朝廷,大周皇上是大周皇上,而蕭凜是蕭凜。”
宋清寧直唿大周帝蕭凜名諱。
“如今的皇上,已經不能稱作大周皇上了,當他隻顧著自己的利益,不顧百姓生死的時候,他就隻能代表他蕭凜自己。”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蕭凜自己的所作所為,導致咱們變了心,更何況,咱們又不是要背叛大周——”
宋博城聽著女兒的話,心一下子提了起來,女兒這是什麽意思?怎麽突然提到了背叛?
宋清寧看向宋博城的眼睛,目光灼灼,口氣冷冽。
“既然蕭凜忘了自己身為大周皇帝的本分,墮落成一個隻會弄權的小人蕭凜,那就別怪我們清君側了。”
“女兒我說的君,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真真正正的、能替大周考慮的大周皇帝,大周皇帝可以有很多人,這個不成,那就換一個。”
換一個?
換什麽?換一個皇帝?
宋博城心頭一震。
“你……你想幹什麽?”
宋清寧無奈道:“女兒不想幹什麽,女兒隻是覺得,父親既然想做大周忠臣,想保護大周百姓,那咱們遲早是要走這一遭的。”
“不然的話,難道父親願意眼睜睜地看著如今的大周朝堂內鬥,看著大周被蕭凜敗了嗎?有蕭凜這樣的皇帝在,父親覺得大周還有未來嗎?國破不過是遲早的事。”
“趁著如今還沒到最混亂的時候,咱們就得入局,提前改變這一切,不管是為了保住咱們宋家上下的小命,還是為了讓大周百姓少受內憂外患的苦,咱們都得入局,掌控話語權!”
宋夫人看女兒的眼神也變了。
原以為女兒隻是為了說服夫君投入三皇子麾下,幫助三皇子起事,可眼下聽女兒的意思,女兒誌向大著呢,這是想掌控整個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