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皇上的意圖
退婚當天,攝政王攜鳳印來娶我 作者:皎月圓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對外說楚淩飛接受二皇子的拉攏,就是為了求來一道給宋家的太後懿旨,說不得還能順便把這口“投靠二皇子結黨營私”的鍋,扣到宋家頭上。
當然了,京城的權貴們又不是傻子,這樣的解釋說出去,沒幾個人會信。
但鎮北侯府投靠二皇子總得有個契機,或者說理由不是?
這個時候暴露兩方關係,還是因為二皇子立刻。
二皇子覺得,是時候讓鎮北侯府跟自己的關係過個名路了。
可能是被顏寬給刺激狠了,再加上在滿朝文武麵前被父皇訓斥了一頓。
二皇子憤怒之下,為了證明自己在軍中也是有勢力的,不想讓人看扁,所以就把鎮北侯府推出來。
反正現在也沒有遮掩的必要,人家顏寬都已經在西北領先多少步了。
而鎮北侯府,雖說楚淩飛得了個鎮北侯的封號,可到底隻是個封號。
想統領大軍,還是得有人心。
如今北疆的人心大都還是向著宋家,隻要宋家還豎在那,楚淩飛想要完全收服北疆將士,那是不可能的。
這要是打仗的時候,手底下的將士隨便使點小絆子,或者就是單純的不聽指令,一場仗打下來,足夠讓楚淩飛翻個大跟頭。
因此,想完全的、徹底的掌控北疆,除掉宋家這個絆腳石是必須要做的。
而想要順理成章不動聲色的除掉宋家,最好的法子就是先讓楚家跟宋家消除隔閡,恢複走動。
如此一來,才好讓宋家放鬆警惕的時候下手,慢慢地由楚家編織陷阱把宋家人給圈進去,時機一到就能收網了。
這道太後懿旨就是兩家破冰的關鍵。
未曾想這關鍵的機會出了岔子!
皇上居然緊隨其後,給宋家下了聖旨,賞賜還厚重的可怕,居然給宋清寧封了縣主。
都知道,縣主的封號,一般都是皇親國戚的女兒才有的待遇,宋清寧何德何能?
不過就是順手救了一位不受寵的皇子,居然能被皇上封為縣主。
這種過分的賞賜,一看就不正常。
皇上雖為一國之君,但行事也總不能全憑心意,一言一行都是有深意的。
所以楚淩飛跟楚雲昭迴來的時候得知了聖旨的事,一來知道,想借著太後懿旨去跟宋家賠罪的事情,辦不成了。
二來便不由自主地猜測,皇上給宋家如此厚賞的目的是什麽?
既然這縣主之位是隻有皇親國戚的女兒才有的高待遇,那皇上破格給宋清寧如此封賞,是不是準備給宋博城也封個爵位,抬一抬身份?
畢竟如此一來,他女兒封為縣主才能說得過去。
“給宋清寧封為縣主不夠,還要給宋博城封爵,怎麽可能?”
楚夫人聽兒子的一番解釋,臉色再次變了,沒好氣地咬牙道。
“要是這樣,那不是還得給宋博城的夫人也給個誥命啊?”
楚夫人說到這兒,
語氣變得酸溜溜的——
他們一家子好不容易才能翻身爬到將軍府頭上,要是將軍府緊接著也跟著封了爵,那他們鎮北侯府還有什麽好高興的?
日後說不得,還要在將軍府麵前矮一頭……那怎麽行!
楚夫人受不了這樣的落差。
別說楚夫人受不了,楚淩飛跟楚雲昭也是受不了的。
……
看爹娘表情都不太對,宋清寧想了想,還是安慰了一句。
“爹娘,這輩子的情況已經比上輩子好太多,至少我們不是完全被蒙在鼓裏,我們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也知道自己被算計了,總能找出應對之策的。”
看爹娘興致依舊不高,宋清寧便隻能說出自己的打算。
畢竟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安慰。
“父親、母親,如今我們隻能化被動為主動,比如換位思考,若我們是皇上,想要除掉將軍府這個隱患,並且還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除掉將軍府的影響跟風險,我們會做些什麽?”
宋博城跟宋夫人對視一眼。
兩人顯然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也從未想過把自己當成皇上來除掉自己。
宋清寧也不指望父親母親能給自己答案,隻是自顧自地說道。
“剛才方公公提到哥哥了。”
宋博城眼神一冷,立刻看了過來:“你的意思是皇上會對你大哥下手?”
宋清寧眼睛眯了眯:“若我是皇上,大概也會這麽做,可惜我們不是皇上,不可能站在皇上的角度替皇上考慮,我隻會盡量保全我們將軍府所有人。”
宋清寧語氣愈發的冷了。
“父親、母親,皇上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了!我們沒得選。”
宋博城似是終於下定了決心,眼底的糾結消失,隻剩下堅定。
他咬咬牙:“寧寧,之前雖然聽你分析,我知道皇上對我們將軍府有所不滿,但我著實沒想到皇上居然真的會這麽做,如今我是徹底醒了。”
“你說的對,皇上都想讓我們死了,我們總不能乖乖地束手就擒,我可以為大周、為百姓死,但絕不會為了皇上的疑心病而死。”
宋博城身為大將軍,他可以死在戰場上,但絕不能死在自己保護的人的暗箭之下。
他必須要為自己家博出一條生路來。
而今日三皇子在朝堂上的表現,雖然宋博城並不能完全了解對方,但看得出來三皇子還是有些城府的。
既然女兒選定了對方,那就這樣吧,左右也沒更好的選擇。
且女兒說的對,三皇子沒有母族依靠,若是將軍府投靠三皇子,他們將軍府便成了三皇子最大的依靠。
隻要日後雙方目標一致,不要出現太大的分歧,應當也是能合作愉快的。
宋清寧也察覺父親的態度轉變,鬆了一口氣,隨即立刻說起了眼下火燒眉毛的事。
“父親能想明白就好,咱們還是先說說眼下的死局。要是我沒猜錯,皇上接下來可能會在最短時間內把哥哥從北疆叫迴來。”
“不然,哥哥要是繼續留在北疆,皇上再想處置我們將軍府可就難了。隻要哥哥在北疆呆著,皇上不管是自己出手還是借刀殺人,都會投鼠忌器。”
“我們一家子要是真的入了獄,或是被砍了頭,按照哥哥的性格,逼急了,直接擁兵造反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一來,皇上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當然了,京城的權貴們又不是傻子,這樣的解釋說出去,沒幾個人會信。
但鎮北侯府投靠二皇子總得有個契機,或者說理由不是?
這個時候暴露兩方關係,還是因為二皇子立刻。
二皇子覺得,是時候讓鎮北侯府跟自己的關係過個名路了。
可能是被顏寬給刺激狠了,再加上在滿朝文武麵前被父皇訓斥了一頓。
二皇子憤怒之下,為了證明自己在軍中也是有勢力的,不想讓人看扁,所以就把鎮北侯府推出來。
反正現在也沒有遮掩的必要,人家顏寬都已經在西北領先多少步了。
而鎮北侯府,雖說楚淩飛得了個鎮北侯的封號,可到底隻是個封號。
想統領大軍,還是得有人心。
如今北疆的人心大都還是向著宋家,隻要宋家還豎在那,楚淩飛想要完全收服北疆將士,那是不可能的。
這要是打仗的時候,手底下的將士隨便使點小絆子,或者就是單純的不聽指令,一場仗打下來,足夠讓楚淩飛翻個大跟頭。
因此,想完全的、徹底的掌控北疆,除掉宋家這個絆腳石是必須要做的。
而想要順理成章不動聲色的除掉宋家,最好的法子就是先讓楚家跟宋家消除隔閡,恢複走動。
如此一來,才好讓宋家放鬆警惕的時候下手,慢慢地由楚家編織陷阱把宋家人給圈進去,時機一到就能收網了。
這道太後懿旨就是兩家破冰的關鍵。
未曾想這關鍵的機會出了岔子!
皇上居然緊隨其後,給宋家下了聖旨,賞賜還厚重的可怕,居然給宋清寧封了縣主。
都知道,縣主的封號,一般都是皇親國戚的女兒才有的待遇,宋清寧何德何能?
不過就是順手救了一位不受寵的皇子,居然能被皇上封為縣主。
這種過分的賞賜,一看就不正常。
皇上雖為一國之君,但行事也總不能全憑心意,一言一行都是有深意的。
所以楚淩飛跟楚雲昭迴來的時候得知了聖旨的事,一來知道,想借著太後懿旨去跟宋家賠罪的事情,辦不成了。
二來便不由自主地猜測,皇上給宋家如此厚賞的目的是什麽?
既然這縣主之位是隻有皇親國戚的女兒才有的高待遇,那皇上破格給宋清寧如此封賞,是不是準備給宋博城也封個爵位,抬一抬身份?
畢竟如此一來,他女兒封為縣主才能說得過去。
“給宋清寧封為縣主不夠,還要給宋博城封爵,怎麽可能?”
楚夫人聽兒子的一番解釋,臉色再次變了,沒好氣地咬牙道。
“要是這樣,那不是還得給宋博城的夫人也給個誥命啊?”
楚夫人說到這兒,
語氣變得酸溜溜的——
他們一家子好不容易才能翻身爬到將軍府頭上,要是將軍府緊接著也跟著封了爵,那他們鎮北侯府還有什麽好高興的?
日後說不得,還要在將軍府麵前矮一頭……那怎麽行!
楚夫人受不了這樣的落差。
別說楚夫人受不了,楚淩飛跟楚雲昭也是受不了的。
……
看爹娘表情都不太對,宋清寧想了想,還是安慰了一句。
“爹娘,這輩子的情況已經比上輩子好太多,至少我們不是完全被蒙在鼓裏,我們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也知道自己被算計了,總能找出應對之策的。”
看爹娘興致依舊不高,宋清寧便隻能說出自己的打算。
畢竟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安慰。
“父親、母親,如今我們隻能化被動為主動,比如換位思考,若我們是皇上,想要除掉將軍府這個隱患,並且還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除掉將軍府的影響跟風險,我們會做些什麽?”
宋博城跟宋夫人對視一眼。
兩人顯然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也從未想過把自己當成皇上來除掉自己。
宋清寧也不指望父親母親能給自己答案,隻是自顧自地說道。
“剛才方公公提到哥哥了。”
宋博城眼神一冷,立刻看了過來:“你的意思是皇上會對你大哥下手?”
宋清寧眼睛眯了眯:“若我是皇上,大概也會這麽做,可惜我們不是皇上,不可能站在皇上的角度替皇上考慮,我隻會盡量保全我們將軍府所有人。”
宋清寧語氣愈發的冷了。
“父親、母親,皇上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了!我們沒得選。”
宋博城似是終於下定了決心,眼底的糾結消失,隻剩下堅定。
他咬咬牙:“寧寧,之前雖然聽你分析,我知道皇上對我們將軍府有所不滿,但我著實沒想到皇上居然真的會這麽做,如今我是徹底醒了。”
“你說的對,皇上都想讓我們死了,我們總不能乖乖地束手就擒,我可以為大周、為百姓死,但絕不會為了皇上的疑心病而死。”
宋博城身為大將軍,他可以死在戰場上,但絕不能死在自己保護的人的暗箭之下。
他必須要為自己家博出一條生路來。
而今日三皇子在朝堂上的表現,雖然宋博城並不能完全了解對方,但看得出來三皇子還是有些城府的。
既然女兒選定了對方,那就這樣吧,左右也沒更好的選擇。
且女兒說的對,三皇子沒有母族依靠,若是將軍府投靠三皇子,他們將軍府便成了三皇子最大的依靠。
隻要日後雙方目標一致,不要出現太大的分歧,應當也是能合作愉快的。
宋清寧也察覺父親的態度轉變,鬆了一口氣,隨即立刻說起了眼下火燒眉毛的事。
“父親能想明白就好,咱們還是先說說眼下的死局。要是我沒猜錯,皇上接下來可能會在最短時間內把哥哥從北疆叫迴來。”
“不然,哥哥要是繼續留在北疆,皇上再想處置我們將軍府可就難了。隻要哥哥在北疆呆著,皇上不管是自己出手還是借刀殺人,都會投鼠忌器。”
“我們一家子要是真的入了獄,或是被砍了頭,按照哥哥的性格,逼急了,直接擁兵造反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一來,皇上不是得不償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