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訓子訓妻
退婚當天,攝政王攜鳳印來娶我 作者:皎月圓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顏永業盯著那張看似乖巧卻透著一股子倔強勁的臉,突然發現自己錯了。
他錯在對兒子有錯誤的判斷!
大兒子不是突然變成這樣的,這混賬以前不反駁自己,不是不敢,隻是沒到時候。
因為以前自己可以輕易拿捏他。
如今他官拜二品,成了戶部尚書,在戶部坐穩位置,又得了皇上的看重,所以就翅膀硬了,想飛了。
思及此,顏永業的臉色鐵青。
這種失控的感覺,讓顏永業心情複雜,更多的是憤怒。
而顏有德等了片刻,依舊沒等到父親有何訓誡,便拱了拱手道。
“父親要是沒事吩咐,那兒子就走了,兒子還有許多公務要處理,今年各地財政已經把新一季的各種稅收賬目交了上來,兒子得仔細檢查,整理完後還得上折子交給皇上,我大周財政的事情可不能馬虎。”
聽見兒子用公事來壓自己,還特意提到了皇上,顏永業感受到了挑釁,正要再次斥責的時候,外麵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夫人來了。”
顏永業動作一頓,火氣硬生生卡在喉嚨口。顏有德勾了勾唇,麵無表情地對著顏永業行了一禮。
“父親看樣子還有事情要辦,那兒子就先告退了。”
說話間不等顏永業反應,顏有德轉身就要走,正與進來的端莊婦人打了個照麵。
顏有德往旁邊讓了讓,拱手對進來的婦人恭敬有餘、親近不足地行了個禮,疏離地喚了聲“母親”,便與她擦身而過。
那身著錦緞的婦人隻是微微點頭迴應,徑直走向主位上的顏永業,欠身行禮。
“老爺,您找我?”
丞相夫人吳氏舉止端莊,舉手投足透著書卷氣,但與顏永業之間仿佛隔著一層無形的膜,兩人相敬如冰,處處透著別扭。
顏永業的火氣在吳氏進來後似有了發泄口,張口便質問。
“你是怎麽迴事?把顏寬記在名下的事為何還沒辦妥?知道今日朝堂上我們丞相府有多丟人嗎?”
“如今滿朝同僚都知我丞相府後宅不寧,知道我有個善妒的夫人,知道我這個當丞相的連家都管不好!如今你高興了?”
顏永業張口便扣下一頂頂帽子。
吳氏麵無表情地聽著,待顏永業說完,臉上才浮起一絲微妙表情。
她嘴角微揚,不僅未被怒火嚇住,反露出幾分蹊蹺笑意。
水眸微抬間,那雙眼中除了麻木,竟透出罕見智慧。
“老爺這是在怪妾身?當真有意思!要不要把庶子記到妾身名下重做嫡子?這事兒老爺說得輕巧,可妾身一介女子說了不算。”
“顏寬這當兒子的隻想孝順自己親娘,不想認別人做母親,我這別人能有什麽法子?”
顏永業氣得指著吳氏說不出話,麵色憋得通紅,眼皮微抽著來迴踱步,最後怒道。
“你們一個兩個都想氣死我!”
吳氏依舊淡定自若,無視怒火中燒的顏永業,自顧自走到側邊椅上坐下把玩繡花手帕。
“老爺方才教訓兒子,如今又要教訓妻子了?妾身已做好準備,老爺若沒訓夠,便繼續罷。”
顏永業氣得指著吳氏說不出話,最終一甩袖子重重坐迴主位。
屋內氣氛愈發凝重,寒冰般的靜默在二人之間蔓延開來。
吳氏隻是嘴角微勾並不接話。
好一會兒後,依舊是顏永業打破沉默:“我不管你是怎麽想的,我也不管你有什麽樣的法子,總而言之,顏寬必須記在你名下,我丞相府不能出現一個庶子身份的西北將軍。”
吳氏抬起眼睛看了過去:“老爺的話有道理,不過妾身方才已經說了,這不是妾身一介女子可以做主的事。”
“老爺若真想挽迴丞相府的顏麵,那就自己去跟顏寬說,妾身對顏寬既沒有生育之恩,又沒有養育之情,實在沒臉開這個口。”
“但老爺不一樣,老爺您可是顏寬的親生父親,你要是開口了,想必顏寬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顏永業冷冷地瞪了過去:“你是丞相府的當家主母,將人記在你名下做嫡子,這算得上是後宅之事。”
吳氏毫不示弱反擊:“若我們一家小門小戶倒也罷了,可是記做嫡子的事情,卻偏偏關乎老爺在外麵的名聲,那便不再是後宅之事,恕妾身實在做不了主。”
“妾身又不是神仙,神通廣大,說上一嘴顏寬就能聽我的,你這個兒子是個血性之人,他隻認一個母親,那就是他的生母。”
說到這的時候,吳氏突然笑了笑:“其實還有一個法子,老爺若是覺得顏寬有一個姨娘的母親說出去難聽,不如就將姨娘抬成平妻。”
“或者給妾身寫一份和離書,讓妾身自行離去,再把姨娘抬成正室,如此,老爺便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嫡子出身的西北大將軍兒子了。”
顏永業不敢置信地看著吳氏:“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吳氏把玩著帕子,依舊漫不經心:“妾身就是提一提意見,要不要做還是老爺做主,妾身一心為了丞相府,為了老爺考慮,老爺不該生氣才是。”
顏永業一時語塞,但火氣卻是半點升騰不起來,隻是麵色發冷地盯著吳氏。
將軍府
宋清寧、宋博城和宋夫人一家人圍坐在圓桌邊,沉默在屋子裏蔓延。
屋子裏沒有旁人,隻有一家三口。而圓桌上放著兩道旨意——
一道太後懿旨,一道皇上聖旨。
若是落到旁人家裏,那便是天大的喜事,怕不是早就張羅著一大桌好菜慶賀了。
但宋家人卻高興不起來。
宋清寧深吸一口氣,目光鎖定在那道聖旨上:“父親,皇上要對我們動手了。”
宋博城跟宋夫人雖然也早有猜測,可此時麵色還是跟著一僵。
宋博城依舊抱有幻想,皺著眉頭說道:“會不會是想多了?皇上不可能會做的這般明顯,我們也沒犯什麽錯,鎮北侯府不是還沒動手嗎?”
宋清寧輕笑一聲,毫不客氣地打碎了父親的幻想。
“父親,太後的懿旨還能算是勉強說得過去,因為我救了三皇子,她賞賜我們,體現了皇家的人情。”
他錯在對兒子有錯誤的判斷!
大兒子不是突然變成這樣的,這混賬以前不反駁自己,不是不敢,隻是沒到時候。
因為以前自己可以輕易拿捏他。
如今他官拜二品,成了戶部尚書,在戶部坐穩位置,又得了皇上的看重,所以就翅膀硬了,想飛了。
思及此,顏永業的臉色鐵青。
這種失控的感覺,讓顏永業心情複雜,更多的是憤怒。
而顏有德等了片刻,依舊沒等到父親有何訓誡,便拱了拱手道。
“父親要是沒事吩咐,那兒子就走了,兒子還有許多公務要處理,今年各地財政已經把新一季的各種稅收賬目交了上來,兒子得仔細檢查,整理完後還得上折子交給皇上,我大周財政的事情可不能馬虎。”
聽見兒子用公事來壓自己,還特意提到了皇上,顏永業感受到了挑釁,正要再次斥責的時候,外麵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夫人來了。”
顏永業動作一頓,火氣硬生生卡在喉嚨口。顏有德勾了勾唇,麵無表情地對著顏永業行了一禮。
“父親看樣子還有事情要辦,那兒子就先告退了。”
說話間不等顏永業反應,顏有德轉身就要走,正與進來的端莊婦人打了個照麵。
顏有德往旁邊讓了讓,拱手對進來的婦人恭敬有餘、親近不足地行了個禮,疏離地喚了聲“母親”,便與她擦身而過。
那身著錦緞的婦人隻是微微點頭迴應,徑直走向主位上的顏永業,欠身行禮。
“老爺,您找我?”
丞相夫人吳氏舉止端莊,舉手投足透著書卷氣,但與顏永業之間仿佛隔著一層無形的膜,兩人相敬如冰,處處透著別扭。
顏永業的火氣在吳氏進來後似有了發泄口,張口便質問。
“你是怎麽迴事?把顏寬記在名下的事為何還沒辦妥?知道今日朝堂上我們丞相府有多丟人嗎?”
“如今滿朝同僚都知我丞相府後宅不寧,知道我有個善妒的夫人,知道我這個當丞相的連家都管不好!如今你高興了?”
顏永業張口便扣下一頂頂帽子。
吳氏麵無表情地聽著,待顏永業說完,臉上才浮起一絲微妙表情。
她嘴角微揚,不僅未被怒火嚇住,反露出幾分蹊蹺笑意。
水眸微抬間,那雙眼中除了麻木,竟透出罕見智慧。
“老爺這是在怪妾身?當真有意思!要不要把庶子記到妾身名下重做嫡子?這事兒老爺說得輕巧,可妾身一介女子說了不算。”
“顏寬這當兒子的隻想孝順自己親娘,不想認別人做母親,我這別人能有什麽法子?”
顏永業氣得指著吳氏說不出話,麵色憋得通紅,眼皮微抽著來迴踱步,最後怒道。
“你們一個兩個都想氣死我!”
吳氏依舊淡定自若,無視怒火中燒的顏永業,自顧自走到側邊椅上坐下把玩繡花手帕。
“老爺方才教訓兒子,如今又要教訓妻子了?妾身已做好準備,老爺若沒訓夠,便繼續罷。”
顏永業氣得指著吳氏說不出話,最終一甩袖子重重坐迴主位。
屋內氣氛愈發凝重,寒冰般的靜默在二人之間蔓延開來。
吳氏隻是嘴角微勾並不接話。
好一會兒後,依舊是顏永業打破沉默:“我不管你是怎麽想的,我也不管你有什麽樣的法子,總而言之,顏寬必須記在你名下,我丞相府不能出現一個庶子身份的西北將軍。”
吳氏抬起眼睛看了過去:“老爺的話有道理,不過妾身方才已經說了,這不是妾身一介女子可以做主的事。”
“老爺若真想挽迴丞相府的顏麵,那就自己去跟顏寬說,妾身對顏寬既沒有生育之恩,又沒有養育之情,實在沒臉開這個口。”
“但老爺不一樣,老爺您可是顏寬的親生父親,你要是開口了,想必顏寬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顏永業冷冷地瞪了過去:“你是丞相府的當家主母,將人記在你名下做嫡子,這算得上是後宅之事。”
吳氏毫不示弱反擊:“若我們一家小門小戶倒也罷了,可是記做嫡子的事情,卻偏偏關乎老爺在外麵的名聲,那便不再是後宅之事,恕妾身實在做不了主。”
“妾身又不是神仙,神通廣大,說上一嘴顏寬就能聽我的,你這個兒子是個血性之人,他隻認一個母親,那就是他的生母。”
說到這的時候,吳氏突然笑了笑:“其實還有一個法子,老爺若是覺得顏寬有一個姨娘的母親說出去難聽,不如就將姨娘抬成平妻。”
“或者給妾身寫一份和離書,讓妾身自行離去,再把姨娘抬成正室,如此,老爺便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嫡子出身的西北大將軍兒子了。”
顏永業不敢置信地看著吳氏:“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吳氏把玩著帕子,依舊漫不經心:“妾身就是提一提意見,要不要做還是老爺做主,妾身一心為了丞相府,為了老爺考慮,老爺不該生氣才是。”
顏永業一時語塞,但火氣卻是半點升騰不起來,隻是麵色發冷地盯著吳氏。
將軍府
宋清寧、宋博城和宋夫人一家人圍坐在圓桌邊,沉默在屋子裏蔓延。
屋子裏沒有旁人,隻有一家三口。而圓桌上放著兩道旨意——
一道太後懿旨,一道皇上聖旨。
若是落到旁人家裏,那便是天大的喜事,怕不是早就張羅著一大桌好菜慶賀了。
但宋家人卻高興不起來。
宋清寧深吸一口氣,目光鎖定在那道聖旨上:“父親,皇上要對我們動手了。”
宋博城跟宋夫人雖然也早有猜測,可此時麵色還是跟著一僵。
宋博城依舊抱有幻想,皺著眉頭說道:“會不會是想多了?皇上不可能會做的這般明顯,我們也沒犯什麽錯,鎮北侯府不是還沒動手嗎?”
宋清寧輕笑一聲,毫不客氣地打碎了父親的幻想。
“父親,太後的懿旨還能算是勉強說得過去,因為我救了三皇子,她賞賜我們,體現了皇家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