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交鋒
退婚當天,攝政王攜鳳印來娶我 作者:皎月圓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有一部分人則不解,白守禮這話說的,怎麽像是在替白家開脫呢?
嘴上說兒子犯了大錯,自己不配當閣老,但實際上仔細琢磨就能知道,對方話語裏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說那張品並不是幕後真兇,還說得振振有詞。
比如那張品,一個商戶,沒有本事搜羅這麽一大批入流高手為己所控,說起來還真有些道理。
這高手可不是好招攬的,特別是那些死士,那是一個小小商戶能養得出來的嗎?
若不是張品,那背後之人必定更厲害。
但能跟張品扯上關係的能是誰?
張品最大的靠山人盡皆知,那就是白敬新。
可這樣一來,白守禮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這是要大義滅親,讓皇上去抓他親兒子白敬新問罪?
當然了,還有更聰明的一批人聽出了白守禮真正的意思,其中包括了皇上在內。
白守禮這番話分明就是在說,張品刺殺三皇子的事是假的,真正刺殺三皇子的兇手是誰?
要麽沒被找到,要麽就是皇上並不打算找,隻是想把這個刺殺皇子的罪名放到張品身上,借此對付白家罷了。
畢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死士不是一個商戶能夠招攬得來的,張品就是個替罪羊。
至於是替誰替的罪,皇上並不在意,他隻是想到這麽一個借口罷了——
對白家出手的借口。
聽懂白守禮這一層意思的人,都捕捉到了他語氣裏的怨氣,皇上自然也感受到了,麵上一片冷肅。
顏永業看了一眼皇上,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白守禮,知道該到自己出場的時候了。
他眉頭一皺,連忙上前就要去攙扶白守禮,嘴上說的話還格外動聽,帶著幾分恭維的意思。
“白閣老這是做什麽?這刺殺三皇子的罪人都拿下了,查案的事情自有大理寺去操心。”
“這張家一家老小都被下了天牢,那定是因為罪證確鑿,哪裏還有什麽幕後之人?閣老年紀大,活的歲數長,恐怕是想太多了。”
白守禮沒有理會顏永業,隻是輕輕推了推他伸來的胳膊,麵上一片沉沉。
“微臣所說,皆是發乎所感,那張品不過一個區區商戶,哪有本事招攬這麽多入流高手?這背後定有隱情。”
“微臣希望皇上繼續深入調查,也是怕這幕後之人在京城繼續行猖狂之事。這本就是臣子應盡的本分,怎麽到了顏丞相的嘴裏,反倒成了我老糊塗想太多的理由了?”
顏永業眼睛眯了眯,不過麵上依舊是一派恭維的神色。
“閣老這話說的,下官可沒那個意思,下官隻是覺得閣老為大周操勞一輩子,勞苦功高,你要是有什麽想說的,站著說就行。”
“皇上都惦記著你年紀大了,一生操勞,免了您的跪禮,可你如今非要跪下諫言,又是何必呢?皇上看著也心疼不是?”
顏丞相嘴上滿是恭維,但話裏話外分明就是在指責白守禮以下犯上——
皇上都給你免了跪禮,可你偏要跪下諫言,什麽意思?是不是故意讓皇上下不來台?是不是故意不領皇上的情,故意耍脾氣?
以為跪下諫言,又說了辭官的話,皇上就能受你的脅迫,不追究白家的罪,不追究白家的人了?
都是聰明人,顏永業這話雖然委婉,但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
坐在高位上的大周帝,麵色也閃過一絲不悅,不過還是對著台下的白守禮寬慰道。
“白閣老,顏丞相說的是,朕知道你一心為大周,一輩子忠心耿耿,你家裏子孫眾多,你若能一邊管好公事,又一邊兼顧家事,固然不錯。”
“但人又不是神仙,再加上白閣老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哪能事事周到?也許是許多心思用在公事上,疏於管理家裏的事,這才出了如此紕漏。”
大周帝言語似乎是在體諒白守禮,但明顯就是在指責白守禮管不好家務事。
不是有句俗話——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連家事都處理不好,還能管好公事嗎?
皇上還特意點出白守禮年事已高的問題,這意思是不是在說白守禮年紀大了,該退就退,一把年紀了,就不要再耍這麽多心眼兒?
當然,皇上沒有直接說出來,這些人也隻能在心裏如此猜測。
但皇上不高興的情緒,大家都領會到了,而讓皇上不高興的是誰?
那自然隻能是勞苦功高的白守禮了!
大周帝說完還不等白守禮迴話,又開口道:“說起來,也是朕的疏忽,隻覺得這人才好用,便就想著給他肩上多加點擔子。但朕忘了,人力有盡時。”
“你的兒子白敬新確實是個能幹人,但一人肩挑禮部禮部兩部之尚書,確實太辛苦了。又或許是朕將他壓榨得太狠,他才管不好家裏人、家裏事,既然如此,那朕就讓他在家呆著,休息休息。”
說到這兒,大周帝語氣意味深長。
“白閣老實在不必這般緊張,朕讓你這個兒子在家麵壁思過,不一定是壞事,換個方向想,這麵壁思過又不是要如何處置他,隻是讓他在家呆著。”
“這賦閑在家也不是無事可做,他若是個聰明的,就該知道這是朕好心給他放的大假,他要是個上進的,就該趁著難得的閑暇工夫,好好處理家務事,而不是非要在朕下旨後,把你這個老父親推出來駁朕的好意。”
最後一句話一出,滿朝文武都不敢說話了。
皇上分明就是在發怒,
意思很明顯——
我讓你兒子麵壁思過,那是好心給他放假,他要聰明,就該好好反省,把自己平日疏漏的窟窿都補上,沒擦幹淨的屁股都擦幹淨。
等到收拾妥當之後,再看朕的心情迴來任職,而不是朕剛下了聖旨,讓他麵壁思過,就把你這個七老八十的老父親推出來頂撞朕!
朕堂堂天子,下旨還得看你白家臉色?真是笑話!
大周帝話說到這份上,白守禮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加上那張確實一看就精力不濟的老臉,白守禮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時,還真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對的。
嘴上說兒子犯了大錯,自己不配當閣老,但實際上仔細琢磨就能知道,對方話語裏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說那張品並不是幕後真兇,還說得振振有詞。
比如那張品,一個商戶,沒有本事搜羅這麽一大批入流高手為己所控,說起來還真有些道理。
這高手可不是好招攬的,特別是那些死士,那是一個小小商戶能養得出來的嗎?
若不是張品,那背後之人必定更厲害。
但能跟張品扯上關係的能是誰?
張品最大的靠山人盡皆知,那就是白敬新。
可這樣一來,白守禮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這是要大義滅親,讓皇上去抓他親兒子白敬新問罪?
當然了,還有更聰明的一批人聽出了白守禮真正的意思,其中包括了皇上在內。
白守禮這番話分明就是在說,張品刺殺三皇子的事是假的,真正刺殺三皇子的兇手是誰?
要麽沒被找到,要麽就是皇上並不打算找,隻是想把這個刺殺皇子的罪名放到張品身上,借此對付白家罷了。
畢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死士不是一個商戶能夠招攬得來的,張品就是個替罪羊。
至於是替誰替的罪,皇上並不在意,他隻是想到這麽一個借口罷了——
對白家出手的借口。
聽懂白守禮這一層意思的人,都捕捉到了他語氣裏的怨氣,皇上自然也感受到了,麵上一片冷肅。
顏永業看了一眼皇上,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白守禮,知道該到自己出場的時候了。
他眉頭一皺,連忙上前就要去攙扶白守禮,嘴上說的話還格外動聽,帶著幾分恭維的意思。
“白閣老這是做什麽?這刺殺三皇子的罪人都拿下了,查案的事情自有大理寺去操心。”
“這張家一家老小都被下了天牢,那定是因為罪證確鑿,哪裏還有什麽幕後之人?閣老年紀大,活的歲數長,恐怕是想太多了。”
白守禮沒有理會顏永業,隻是輕輕推了推他伸來的胳膊,麵上一片沉沉。
“微臣所說,皆是發乎所感,那張品不過一個區區商戶,哪有本事招攬這麽多入流高手?這背後定有隱情。”
“微臣希望皇上繼續深入調查,也是怕這幕後之人在京城繼續行猖狂之事。這本就是臣子應盡的本分,怎麽到了顏丞相的嘴裏,反倒成了我老糊塗想太多的理由了?”
顏永業眼睛眯了眯,不過麵上依舊是一派恭維的神色。
“閣老這話說的,下官可沒那個意思,下官隻是覺得閣老為大周操勞一輩子,勞苦功高,你要是有什麽想說的,站著說就行。”
“皇上都惦記著你年紀大了,一生操勞,免了您的跪禮,可你如今非要跪下諫言,又是何必呢?皇上看著也心疼不是?”
顏丞相嘴上滿是恭維,但話裏話外分明就是在指責白守禮以下犯上——
皇上都給你免了跪禮,可你偏要跪下諫言,什麽意思?是不是故意讓皇上下不來台?是不是故意不領皇上的情,故意耍脾氣?
以為跪下諫言,又說了辭官的話,皇上就能受你的脅迫,不追究白家的罪,不追究白家的人了?
都是聰明人,顏永業這話雖然委婉,但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
坐在高位上的大周帝,麵色也閃過一絲不悅,不過還是對著台下的白守禮寬慰道。
“白閣老,顏丞相說的是,朕知道你一心為大周,一輩子忠心耿耿,你家裏子孫眾多,你若能一邊管好公事,又一邊兼顧家事,固然不錯。”
“但人又不是神仙,再加上白閣老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哪能事事周到?也許是許多心思用在公事上,疏於管理家裏的事,這才出了如此紕漏。”
大周帝言語似乎是在體諒白守禮,但明顯就是在指責白守禮管不好家務事。
不是有句俗話——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連家事都處理不好,還能管好公事嗎?
皇上還特意點出白守禮年事已高的問題,這意思是不是在說白守禮年紀大了,該退就退,一把年紀了,就不要再耍這麽多心眼兒?
當然,皇上沒有直接說出來,這些人也隻能在心裏如此猜測。
但皇上不高興的情緒,大家都領會到了,而讓皇上不高興的是誰?
那自然隻能是勞苦功高的白守禮了!
大周帝說完還不等白守禮迴話,又開口道:“說起來,也是朕的疏忽,隻覺得這人才好用,便就想著給他肩上多加點擔子。但朕忘了,人力有盡時。”
“你的兒子白敬新確實是個能幹人,但一人肩挑禮部禮部兩部之尚書,確實太辛苦了。又或許是朕將他壓榨得太狠,他才管不好家裏人、家裏事,既然如此,那朕就讓他在家呆著,休息休息。”
說到這兒,大周帝語氣意味深長。
“白閣老實在不必這般緊張,朕讓你這個兒子在家麵壁思過,不一定是壞事,換個方向想,這麵壁思過又不是要如何處置他,隻是讓他在家呆著。”
“這賦閑在家也不是無事可做,他若是個聰明的,就該知道這是朕好心給他放的大假,他要是個上進的,就該趁著難得的閑暇工夫,好好處理家務事,而不是非要在朕下旨後,把你這個老父親推出來駁朕的好意。”
最後一句話一出,滿朝文武都不敢說話了。
皇上分明就是在發怒,
意思很明顯——
我讓你兒子麵壁思過,那是好心給他放假,他要聰明,就該好好反省,把自己平日疏漏的窟窿都補上,沒擦幹淨的屁股都擦幹淨。
等到收拾妥當之後,再看朕的心情迴來任職,而不是朕剛下了聖旨,讓他麵壁思過,就把你這個七老八十的老父親推出來頂撞朕!
朕堂堂天子,下旨還得看你白家臉色?真是笑話!
大周帝話說到這份上,白守禮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加上那張確實一看就精力不濟的老臉,白守禮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時,還真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