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先天鮑魚鉗筆功
娛樂:大明廠公的我,成了影帝 作者:月影遊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李將孟國華和曹正田二人送到後,便驅車離開。
謝光接到孟國華的電話後,立即從央視大樓裏出來迎接二人。
組織節目的央視十台,也是科教頻道。
節目計劃在下午三點開始錄製,預計兩至三個小時錄製完畢。
“老孟,小曹你們可算來了!”
謝光喜笑顏開地連忙和二人握手。
“謝會長。”
曹正田微笑著打招唿。
“走,進去說。”
說完,謝光便帶著二人走進了大樓。
現場已經在開始布置。
除了曹正田三人外,還有其他幾個看起來也似乎是嘉賓的人見到謝光後,一個個點頭致意。
“咦,孫教授也來了?”
孟國華盯著不遠處的一個老頭,臉色有些古怪。
曹正田察覺到孟國華的表情不對勁,下意識問道:“這個孫教授咋了?”
孟國華頗為無奈的小聲道:“說是教授,其實就是個網紅,網名叫做孫教授,在網絡名氣很大,千萬級別的粉絲,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得罪了很多人,卻樂此不疲。”
明白了。
這老家夥就是個蹭流量的最強王者唄。
甭管黑的白的,隻要能帶來流量,咋說都是一張嘴。
就好比那些禦史。
有事沒事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
時不時的還來提醒陛下一番。
美其名曰風聞奏事。
說白了就是盯著一張嘴胡說八道。
這些人看著鐵骨錚錚一個個寧死不屈。
但是隻要一進了東廠的大牢,那一個個就像一灘爛泥,骨頭都軟下去了。
對付這些人,就是要比他們更狠,才能讓他們的嘴巴變得消停一些。
曹正田休息了片刻後,節目組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在謝光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後,轉身離開。
“老孟、小曹,先上台,一會兒節目就開始了。”
“好。”
兩人站起身來整了整衣服,跟著謝光一起走到了台上。
十分鍾後,主持人朱君出現在台上。
節目開始。
曹正田第一次參加這種節目,倒是有些稀奇。
本以為和拍電影拍電視劇不一樣,但是後來孟國華告訴他,除了現場直播以外,所有的錄播節目跟拍影視劇沒什麽區別。
有問題的都會剪輯掉,不會放出來。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藝術和生活其實差別挺大。”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咱們華夏的傳統文化藝術—書法。”
“書法,顧名思義是從其的書體結構、筆法等等方麵來書寫,讓漢字的成為一件藝術品。”
“咱們華夏曆史悠久,不同於西方的字母文字,漢字乃咱們華夏獨創的一種藝術。”
“既是圖畫,又是舞蹈。”
“既是詩歌,又是美樂。”
隨著朱君講述著開場白,舞台上的大屏幕上開始展示漢字的曆程。
曆代的書法大家的作品,陸陸續續地出現在屏幕中。
“今天我們請來了,浙省書法協會副會長謝光先生。”
“浙省書法協會會員曹正田先生。”
“真卿藝術集團創始人孟國華先生。”
“中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鄭柯教授。”
“知名評論家孫江先生。”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
曹正田聽著主持人的介紹,這才發現孟國華看著普通,但是居然厲害得很。
藝術集團的老板。
難怪能和楊蜜認識。
“幾位嘉賓都是在各自領域的專家。我想問問,大家對於書法藝術這件事怎麽看?”
“先從鄭教授開始吧。”
曹正田感覺到有些犯困。
他沒想到這種節目這樣的無聊。
跟采訪沒什麽區別。
而且這些台詞,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我認為,藝術就是藝術,無論是書法也好,還是畫畫也好,它需要長期的培養,隻有這樣,才能寫出好的字來,畫出好的畫來。”
鄭柯說得比較直接。
其實這主要是大眾的看法,所謂的陽春白雪說的就是這些。
都是需要花長時間來沉浸其中,才能研究出成績的東西。
“我不讚成鄭教授的說法。”
孫教授接過話筒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藝術細胞不一定需要培養,有的人天生就會,比如很多草根藝術家。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創造了很多的新藝術。”
“比如口中含筆寫字,比如雙手,雙腳同時夾著兩支毛筆,四隻毛筆同時創作。”
“再比如大腿夾著毛筆寫字。”
聽到這,曹正田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你說嘴巴吊著筆也好,還是雙手雙腳同時拿著筆寫字也好,畢竟雜技班這種挺多的。
但是大腿夾著筆怎麽寫?
你寫個我看看!
“孫教授,你說的大腿夾筆,我倒是沒見過。”
果不其然,不止曹正田一個人這麽認為,謝光開始質疑起來。
任誰也受不了,一個靠蹭流量的網紅在幾個專業人士麵前顯擺。
“主持人,能給大家放視頻嗎?”
孫教授看向朱君。
看來是早有準備。
不過謝光等人事先都不太清楚,沒被告知。
看來這要是節目組有意為之,讓節目顯得更加好看,這樣播出去後才有播放量。
“來,諸位請看大屏幕。”
隻見屏幕上,一個穿著打扮極其誇張的女人出現在視頻中。
隨後拿出一枝大號的毛筆,架在兩腿中間,走到了地上鋪著的白紙上麵。
“先天鮑魚鉗筆功!”
隻聽見女人大喝一聲,隨後開始在紙上寫了起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要不是有字幕,誰都看不出來是這十六個字!
這也叫藝術?
這種藝術恐怕是按斤稱的吧?
曹正田都忍不住的吐槽起來。
還有,這是文化藝術還是人體藝術?
鄭柯臉色都綠了。
作為傳統的教授老師這樣的角色,最是受不了這種糟粕!
“我覺得,這種東西沒任何討論的價值,這種不是藝術,是嘩眾取寵!”
謝光接到孟國華的電話後,立即從央視大樓裏出來迎接二人。
組織節目的央視十台,也是科教頻道。
節目計劃在下午三點開始錄製,預計兩至三個小時錄製完畢。
“老孟,小曹你們可算來了!”
謝光喜笑顏開地連忙和二人握手。
“謝會長。”
曹正田微笑著打招唿。
“走,進去說。”
說完,謝光便帶著二人走進了大樓。
現場已經在開始布置。
除了曹正田三人外,還有其他幾個看起來也似乎是嘉賓的人見到謝光後,一個個點頭致意。
“咦,孫教授也來了?”
孟國華盯著不遠處的一個老頭,臉色有些古怪。
曹正田察覺到孟國華的表情不對勁,下意識問道:“這個孫教授咋了?”
孟國華頗為無奈的小聲道:“說是教授,其實就是個網紅,網名叫做孫教授,在網絡名氣很大,千萬級別的粉絲,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得罪了很多人,卻樂此不疲。”
明白了。
這老家夥就是個蹭流量的最強王者唄。
甭管黑的白的,隻要能帶來流量,咋說都是一張嘴。
就好比那些禦史。
有事沒事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
時不時的還來提醒陛下一番。
美其名曰風聞奏事。
說白了就是盯著一張嘴胡說八道。
這些人看著鐵骨錚錚一個個寧死不屈。
但是隻要一進了東廠的大牢,那一個個就像一灘爛泥,骨頭都軟下去了。
對付這些人,就是要比他們更狠,才能讓他們的嘴巴變得消停一些。
曹正田休息了片刻後,節目組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在謝光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後,轉身離開。
“老孟、小曹,先上台,一會兒節目就開始了。”
“好。”
兩人站起身來整了整衣服,跟著謝光一起走到了台上。
十分鍾後,主持人朱君出現在台上。
節目開始。
曹正田第一次參加這種節目,倒是有些稀奇。
本以為和拍電影拍電視劇不一樣,但是後來孟國華告訴他,除了現場直播以外,所有的錄播節目跟拍影視劇沒什麽區別。
有問題的都會剪輯掉,不會放出來。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藝術和生活其實差別挺大。”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咱們華夏的傳統文化藝術—書法。”
“書法,顧名思義是從其的書體結構、筆法等等方麵來書寫,讓漢字的成為一件藝術品。”
“咱們華夏曆史悠久,不同於西方的字母文字,漢字乃咱們華夏獨創的一種藝術。”
“既是圖畫,又是舞蹈。”
“既是詩歌,又是美樂。”
隨著朱君講述著開場白,舞台上的大屏幕上開始展示漢字的曆程。
曆代的書法大家的作品,陸陸續續地出現在屏幕中。
“今天我們請來了,浙省書法協會副會長謝光先生。”
“浙省書法協會會員曹正田先生。”
“真卿藝術集團創始人孟國華先生。”
“中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鄭柯教授。”
“知名評論家孫江先生。”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
曹正田聽著主持人的介紹,這才發現孟國華看著普通,但是居然厲害得很。
藝術集團的老板。
難怪能和楊蜜認識。
“幾位嘉賓都是在各自領域的專家。我想問問,大家對於書法藝術這件事怎麽看?”
“先從鄭教授開始吧。”
曹正田感覺到有些犯困。
他沒想到這種節目這樣的無聊。
跟采訪沒什麽區別。
而且這些台詞,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我認為,藝術就是藝術,無論是書法也好,還是畫畫也好,它需要長期的培養,隻有這樣,才能寫出好的字來,畫出好的畫來。”
鄭柯說得比較直接。
其實這主要是大眾的看法,所謂的陽春白雪說的就是這些。
都是需要花長時間來沉浸其中,才能研究出成績的東西。
“我不讚成鄭教授的說法。”
孫教授接過話筒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藝術細胞不一定需要培養,有的人天生就會,比如很多草根藝術家。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創造了很多的新藝術。”
“比如口中含筆寫字,比如雙手,雙腳同時夾著兩支毛筆,四隻毛筆同時創作。”
“再比如大腿夾著毛筆寫字。”
聽到這,曹正田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你說嘴巴吊著筆也好,還是雙手雙腳同時拿著筆寫字也好,畢竟雜技班這種挺多的。
但是大腿夾著筆怎麽寫?
你寫個我看看!
“孫教授,你說的大腿夾筆,我倒是沒見過。”
果不其然,不止曹正田一個人這麽認為,謝光開始質疑起來。
任誰也受不了,一個靠蹭流量的網紅在幾個專業人士麵前顯擺。
“主持人,能給大家放視頻嗎?”
孫教授看向朱君。
看來是早有準備。
不過謝光等人事先都不太清楚,沒被告知。
看來這要是節目組有意為之,讓節目顯得更加好看,這樣播出去後才有播放量。
“來,諸位請看大屏幕。”
隻見屏幕上,一個穿著打扮極其誇張的女人出現在視頻中。
隨後拿出一枝大號的毛筆,架在兩腿中間,走到了地上鋪著的白紙上麵。
“先天鮑魚鉗筆功!”
隻聽見女人大喝一聲,隨後開始在紙上寫了起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要不是有字幕,誰都看不出來是這十六個字!
這也叫藝術?
這種藝術恐怕是按斤稱的吧?
曹正田都忍不住的吐槽起來。
還有,這是文化藝術還是人體藝術?
鄭柯臉色都綠了。
作為傳統的教授老師這樣的角色,最是受不了這種糟粕!
“我覺得,這種東西沒任何討論的價值,這種不是藝術,是嘩眾取寵!”